萬維鋼:互聯網催生的時代之子
萬維鋼
物理學家轉型專職作者,萬維鋼完成了由專精之才到博雅之士、由奧秘探索者到知識佈道者的蛻變。當過量的蕪雜信息成為認知世界的迷障,以萬維鋼為代表的智識分子,用大數據、理性思維、極客手腕,向常識和偏見的沉痾發起猛攻。他以深入淺出的語言講述碎片化真理,以警醒和懷疑的態度挑戰權威,像一顆釘子契入當代人並不健全的知識軀體,讓它在陣痛里獲得新生。
萬維鋼,筆名同人於野,物理學家和專欄作者,迄今為止出版過兩本書:一本《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是央視評選出的2014年中國好書;今年出版的《智識分子:做個複雜的現代人》,又入選了南方都市報十大好書的榜單。
萬維鋼的專欄一直強調用理工科的思維理解世界,這和「羅輯思維」追求的理念不謀而合。
何為理工科思維?簡單來說就是現代化思維、極客思維,講究取捨、量化和科學方法,一切問題都用數據說話,任何沒有大數據支撐的論斷都是耍流氓。這就是萬維鋼理解的智識分子與知識分子之間的區別,後者只會空談理念和主義,販賣情懷和雞湯,感情泛濫,在大數據時代,傳統型不知變通的知識分子只能被淘汰;而與前者不同,智識分子是我們這個互聯網時代催生出來的時代之子,他們會用論文闢謠、用數據論證,用行動樹立榜樣,他們有可能是科學家、工程師、教師、記者等等,反正只要是能正確使用批判性思維和理解科學方法的人,都是信息時代的智識分子。
大數據時代,我們對很多問題的認知都發生了變化,許多想當然的認識被顛覆,真理已經不再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真理掌握在那些會利用數據說話的人手裡。萬維鋼一直強調說,常識再也不是生活的根據,而是我們的敵人。互聯網時代出現之前,常識是對歷史經驗的積累和總結,我們接受的歷史經驗可以解釋生活的變化;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改變了整體現狀,信息大量湧入,我們的歷史經驗已經無法應對這種瞬息萬變的世界。像那種「以不變應萬變」的老舊經驗,已經喪失了意義,所以最好的變化就是隨時更新我們的知識系統,主動採集和分析數據,以博雅之學應對專家之學,以智識分子的十八般武藝,見招拆招,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
某種意義上說,萬維鋼以及他背後的「羅輯思維」都在做著這樣的工作。每天將世界上最新的信息和思想,用喜歡的小故事和陳列的大數據,淺顯易懂地講給我們聽。他們是思想的二道販子,是替我們讀書的讀書人,是幫我們作出選擇的傳道者,是破舊立新的智識分子,是業餘的專家,是懷疑權威的極客……總而言之,他們以反對常識的姿態樹立了新的常識,以打破整體性真理的面目引入了碎片化的知識,他們給中國先天不足、疲憊不堪、精神空虛的中產階級提供了一套快餐式的精神食糧,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他們對文化名片/名詞的渴求。
但是這種精神快餐最大營養和最大的問題都在於,它們只能用數據說話。對那些無法用數據表達的領域,它們選擇避而不談。
舉一個極端的例子,義大利作家和化學家普里莫。萊維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倖存者,他回憶說,在奧斯維辛時,化學家的身份讓他得以保存生命,而他之前所讀的文學,「它們讓我有可能重建與過去的聯繫,從遺忘中拯救我的過去,並強化自我認識。它們讓我相信,我的頭腦,儘管被必要的日常生活事務所篡取,卻並沒有停止思考。它們提高我和我對話者的眼界。它們讓我的靈魂得以喘息,雖短暫卻使我不至於陷入麻木,事實上,使我獲得精神上的解放,並與眾不同:總之,讓我找到了自我。」
如果你要說轉瞬即逝的大數據也能催發人們產生這樣的認識,並找到自我,多少有點讓人懷疑。看看萬維鋼引介的那些新書,基本都是當紅的暢銷書,書中的數據固然提供了新知識的證據,卻無法讓我們感受到世界的存在。所以,作為一個文科生,我要辯解幾句,科學數據固然能帶給我們最新的信息,但是我們的大腦不是一部只會收發信息的垃圾處理器。我們會對任何一種信息進行感情處理,對接收到的文字和畫面進行無法識別的直覺記憶,長時間後內化為一種對生命的感受和表達。這才是我們精神世界和文化的底色,而不是隨時被更新換代的數據和信息。
文:思郁
推薦閱讀:
※崑崙萬維「10轉增30」破紀錄募集25億元布局P2P平台(15.8.6)
※張三丰道家養生太極拳乃道教養生文化之精華 (梅應生) - 太極拳論壇 - 武術萬維網 - ...
※萬維鋼《智識分子》(能把窮人變成正常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