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很努力,還是沒成功,因為你還缺這種能力
一
《我是傳奇》中,威爾?史密斯演繹了一個坍圮世界的倖存者。病毒肆虐了整個城市,所有生機幾乎殆盡,唯有狼犬與夢魘作陪。每一天,他都有萬千個理由對著腦袋扣動扳機,與那個滿是孤獨和絕望的世界長辭。
他卻選擇堅守。
他日日晨練,驅車穿梭於塵封的街道,活取病毒樣本不斷試驗,以期研製出有效抗體,去凈化夢魘們,結束這場人類浩劫。在這期間甚至連他唯一的夥伴都不幸感染,他只能吞淚喂其子彈。
那股深徹的孤獨貫穿了整部電影,就像自己隻身潛在幾十米深的水下,無助而空靜。
做過無數次假想,排除戲劇性的結局設定,換身處地,那絕望足以碾碎每個人的信念。獨自面對整個世界的為難,倘可堅韌地昂著頭顱繼續跟命運死磕,那麼回到眼前的現實生活里,還有什麼可以成為你的掛礙?
一樣的黑暗中,會有墮落的沮喪,也會有升騰的信仰。
一樣的不安中,會有無助的慌亂,也會有甦醒的決絕。
二
許多奇遇都要提及某位離群索居的高人,令狐沖華山後峰遇風清揚,喬峰慕容復藏經閣碰掃地僧,劉備卧龍崗見孔明,周文王渭水請姜子牙,都自帶宿命轉折的功效。世人喜好去迷戀奇人異事的玄妙,卻少有人去考量這些高人在背後究竟花了多少曼妙的青春時光在獨自修行,方可臻於彼境。
換言之,以多數人的焦躁程度,不說獨自揣摩成道,即便手捧現成的武功秘笈,又有幾個人願意在無人關注的大把歲月中一招一式獨自打練?
到如今社交盛行,反倒一提起獨修,總多少顯得矯情和不合時宜。
義大利傳奇導演費里尼說:獨處是種特別的能力,有這種能力的人並不多見。我向來羨慕那些擁有內在資源、可以享受獨處的人,因為獨處可以給你一個獨立空間、一份自由,這些是人們嘴上喊要,實際上卻害怕的東西:人生在世沒有什麼比獨處更讓人懼怕的了……他們害怕寂靜無聲,害怕那種剩下自己一人與自我思緒及長篇內心獨白獨處時的靜默。
曾經我有過一段長時間的獨居。事實上那段時間除了看上去形隻影單,我並未真的寂寥纏身。我從一開始對孤寂的掙脫,到有意識地習慣下來,建立起生活條理,時不時往書店、球場跑,以閱讀、打球和背包周遊來取代寂寞。
摸清了自己的脾性,與自己做起朋友,情緒持控有了長足進步,心就隨之定了。這是那段時間最大的收穫。
不過,擁有大塊的獨處時間,畢竟是年輕時歲的生活里偶有的例外。身處熙攘繁忙中的人,即便擁有偶然的空白時間片段,也有了太多候隊要抒陳的娛樂消遣,真正留給自己的時間少得可憐。
三
人們往往推崇社交,並將擴充人脈奉為圭臬,卻拒不承認獨處也是一種極為重要的能力。不長於交際固然欠佳,然而耐不住孤獨未嘗也是一種遺憾。回到社交的本質來,如何給交往的對方予以長足的交往價值,尚需握手言歡的背後對自己不動聲色地精雕細琢。
真正坦然面對自己的時候,常常能聽到內心的許多聲音。比起讓人不知所措的靜默,這些聲音需要自己有足夠珍視的態度去聆聽,自己是不是在自欺欺人,是不是在故意逃避,是不是對某件應允了的事其實有著強烈的抗拒?
當你的獨處時間不再是偶然偷閑的空隙,而是再也無法忽略的大塊時間時,真正留給你的,只剩自己內心可堪挖掘的所有。有的人耽於酒精,有的人樂於八卦,百無聊賴之時,剝離了表面華錦,你給自己祭出的東西,就是底氣。
然而,獨自修行並不等同於離群索居,更像是刻意列給自己的加練課程,用一個個不起眼的調整,撐住疲憊生活中的英雄理想。
如果說在人生的初階,運氣、才華和幹勁是主導走向的,越往後發展,決定一個人層級和優次的,應該就是他的成色了。
這種成色,便是獨自修行的真章。
推薦閱讀:
※為啥有人看起來不很努力卻混得賊好?因為他們做到了這三點(自身能力+領導相處+解決問題分憂)
※姑娘,你為什麼要拼盡全力去努力?
※比成功學更實用,我們為什麼要努力?
※如何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你努力迎合一個人的樣子,真的很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