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好萊塢電影賦予中國的「新形象」——霸道、衝動、好戰
隨著中國崛起,主要是由於中國觀影市場的龐大,好萊塢電影及其他一些西方電影,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
如啟用中國演員、把中國城市當成外景地、在「危機時刻」尋求中國合作,等等……
坦率地說,他們在影片中加入「中國元素」,不是突然對中國有了好感,而是想讓中國觀眾掏錢買票,在中國賺錢,如此而已。
即便如此,他們仍然不忘在其中加上意識形態因素,本能地按照自己對中國的偏見塑造中國形象,這真是沒辦法的事,要改變本能是很難的。
早期美國電影中,中國的形象往往是落後、封閉的。
比如《阿甘正傳》中,阿甘作為乒乓球運動員訪華,回國後接受記者採訪,說了兩句話:「他們一無所有!」「他們不上教堂!」——中國的形象居然是赤貧和瀆神!
看來,儘管當時美國政治精英尼克松、基辛格等已經對中國改容相敬,但美國文化精英還不願意承認這一點。
在《美國往事》、007系列一類電影中,中國的形象則是前現代的,是辮子、鴉片和小腳,這種形象暗喻了西方相對於中國的「進步」地位,自我賦予了「教導」中國的資格。
當然,這也不全是西方電影導演的問題。
中國第五代電影導演如張藝謀、陳凱歌等拍攝的電影《紅高粱》、《霸王別姬》、《活著》、《黃土地》、《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直到《金陵十三釵》、《長城》等等,通過濃墨重彩地表現太監、女性化的男人、被囚禁的慾望得到不滿足的女人等,無一不在印證並且強化這種印象。
西方觀眾從西方電影和中國電影中看到的「中國形象」居然是雷同的,他們怎麼還會懷疑呢?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之後,貪得無厭,什麼錢都賺則成了西方電影中新的「中國形象」。
比如在《盧安達飯店》這部由英國、南非、加拿大和義大利四國合拍,2005年獲「歐洲電影獎最佳編劇獎」的影片中,中國形象就是一個「賣刀者」——震驚世界的盧安達大屠殺中所用的砍刀,是中國商人廉價出售給胡圖族劊子手的!只要價格合適,中國人就只管賣刀,至於這些砍刀是用來切肉、剁菜還是殺人,中國人一概不管。
老實說,這個細節激起我強烈反感,但我還是不得不承認這有一定真實性。
推薦閱讀:
※電影《長城》達到好萊塢大片的水準了嗎?
※好萊塢性侵醜聞不斷 達斯汀·霍夫曼也幹了!
※功夫片成為好萊塢新寵
※首位闖入好萊塢的華人女演員紅顏命薄
※好萊塢片商拒接受中國票房分賬 稱今年未獲一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