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大地構造學總複習(二)

區域大地構造學49個複習知識點

1. 區域大地構造學與大地構造學的區別和聯繫

(1)大地構造學是一門研究全球岩石圈形成、發展的綜合性學科。

(2)區域大地構造學是應用大地構造理論進行區域地質特徵總結、區域地殼岩石圈發生髮展規律研究的地質學分支。因此區域大地構造學不僅工作範圍局限,而且側重於實際資料的綜合分析。

(3)大地構造學側重於理論分析與建立,具有探索性。

(4)大地構造學與區域大地構造學是兩個密不可分的學科。首先,區域大地構造學的研究需要先進大地構造理論的指導,第二,大地構造學需要區域構造的研究成果。只有找出地球岩石圈不同區域的共性與差別,才能將岩石圈各部分有機地聯繫起來,最終分析其形成發展的規律性,建立全球岩石圈構造運動和演化的模式。因此區域大地構造的研究是大地構造研究的基礎環節。

2.大地構造學當前的主要任務

全球及大陸動力學研究;為礦產資源、地質災害和環境評價建立動力學模型。

中國大地構造學研究方法:歷史一構造分析法、將今論古法、構造類比法

3.歷史-構造分析法

岩石圈的組成和結構是物質運動在一定階段的表現形式,它們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因此從歷史發展的觀點來分析岩石圈組成和結構就是研究大地構造的基本方法,即歷史-構造分析法或稱地質歷史分析法。

1.沉積特徵分析2.岩漿活動分析3.構造變動分析4.變質作用分析5.成礦作用分析6.地球物理分

4.地質建造

泛指在地殼發展的某一階段,在特定的大地構造條件下所形成的具有成因聯繫的一套岩石共生組合。按岩石成因類型地質建造可分為:沉積建造、岩漿建造和變質建造等三大類;按大地構造類型則可區分為:地槽型建造、地台型建造等。地質建造反映特定的地質環境,有重要實用意義

5.地球的圈層結構、大陸岩石圈的圈層結構

大陸岩石圈自上而下可分為四個層圈:1.上地殼:由蓋層和結晶基岩層兩部分組成。2.中地殼3.下地殼4.莫霍面也是一個過渡層

6.地球構造活動的韻律性

馬宗晉等以不同的時間尺度韻律性的代表性事件為參考,劃分出長韻律、中韻律、短韻律和微韻律四個層次,十二個韻律級別。

(1) 不同韻律層次的研究對象有質的差別,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

(2) 不同韻律層次的存在可能是不同類型天文周期因素對地球的作用的效應。

(3) 4個韻律層次研究的重點和所要解決的科學課題也各有不同。

非對稱性證據(南北不對稱):

1)陸地2/3以上在北半球(北-陸半球,南-海)

2)大洋脊3/4位於南半球

3)1900-2001M>=8級地震共47次,30在北半球 大陸M>=7的強震幾乎都在北半球

4)熱流分布,南高於北

5)大氣運動的赤道帶略向北偏,大氣運動北繁南簡

6)洋流的形式與環流帶位置南北不對稱

7)全球中、新生代造山帶3/4集中在北半球

8)根據海陸、地震、大氣等不對稱的事實,馬宗晉(2003)提出構造球的概念,構造球的赤道北偏10度左右

9)全球大的(一級)構造系統不對稱。

7.造山帶

造山帶系指造山作用中經受強烈變形的地殼所形成的狹長形山帶。

8.六大板塊劃分方案

六大板塊:歐亞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太平洋板塊

9.中、新生代山脈的四種類型

從山脈的分布來看,可分四種類型,即:火山弧型(或陸緣型)山脈 、島弧型山脈、碰撞型山脈、 陸內型山脈

10.地球動力學的10種假說

地球收縮說、地球膨脹說、地球脈動說、地球自轉說、重力分異說和重力作用說、地幔分異與地幔對流說、涌流構造說、層塊構造熱涌說、熱點-地幔柱說、星際作用說

◎任何一個合理的地球動力學假說至少滿足3個條件:

①能對全球的構造特徵及其空間分布規律、構造演化過程作出解釋;

②所依賴的動力因子既有足夠的能量,其作用方式又能合理地說明構造變形場的特徵;

③符合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和地球內部物質的物化性質-----以此來衡量,沒有一個假說是完善的

11.優地槽和冒地槽

優地槽:發育火山岩,早期有基性熔岩噴溢和超基性岩的侵位,晚期經造山作用形成山系,並有酸性岩漿岩侵入。

冒地槽:岩漿活動微弱,缺乏火山岩,它是沿穩定的大陸地塊邊緣延伸的沉降帶,其中為沉積物所充填。

12.地台和地槽的主要特徵

p 地槽的主要特徵:①地槽通常出現在大陸邊緣地帶,並沿大陸邊緣延伸。②發展中的地槽的地貌與近代大陸邊緣特徵一致。③地槽在沉積上往往表現為長條狀的坳陷,有一定的方向。在地槽發育階段沉積物以海淺海相沉積為主,有時還可出現半深海相和深海相沉積,沉積物分選性差,沉積厚度很大,可達上萬米或更厚。岩性、岩相和厚度變化顯著。④地槽發展晚期,一般經歷了強烈的構造變動,地槽中的岩石發生褶皺和斷裂,形成十分複雜的構造。⑤廣泛的、強烈的岩漿活動也是地槽的重要的標誌。⑥地槽褶皺帶往往有成對的變質帶出現。⑦地槽的豐富礦產,以內生礦床為主⑧地槽常常是地球物理的異常帶。

p 地台的主要特徵:①地台一般具面狀展布的幾何形態②地台內部欺負比較小,整體高程較一致③地台結構的顯著特點是具有雙層結構④地台該層的趁沉積組合是在相對穩定的構造環境中形成的,通常不呈帶狀分布⑤地台岩漿活動較微弱⑥地台蓋層構造變形一般較微弱

13.地台和地槽的沉積建造

地台石英砂岩建造,鋁土鐵質建造,石灰岩建造,石膏白雲岩建造,含煤建造,紅色碎屑岩建造等。

地槽硬砂岩建造、硅質火山岩建造、復理石建造和磨拉石建造等。

14.奧布英把地槽的演化分為哪三個時期

地槽期、晚地槽期和後地槽期。

15.地台的雙層結構

地台最重要的特點是具雙層結構,上構造層由未變質的,產狀平緩和厚度較小的沉積岩層組成,稱為沉積蓋層。下層是由巨厚的,強烈的變質岩和岩漿岩自稱的複雜岩系,稱為基底。兩者之間為不整合面分開。

16.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的表現

垂直運動:是指地殼垂直於地表方向,即沿地球半徑方向的移位運動。這種運動往往引起海水的進退,沉積地層在剖面表現為岩性、岩相、厚度的變化。

水平運動:是指地殼平行於地表方向,即沿地球切線方向發生位移的運動。水平方向的地殼運動經常使岩層發生褶皺、逆沖斷層、逆掩斷層和平移斷層。

17.造山運動和造陸運動

造陸運動 是指地殼上廣闊地區如平原、高原、淺海盆地,總體的垂直升降運動。

造山運動 是指在構造事件中銀褶皺和其他的變形作用形成的現狀延伸地帶,包含上層山脈的形成、逆掩,褶皺、斷裂等過程,以及深部的塑形變形、變質與岩漿作用等,其形成過程屬於構造活動帶的範疇,後期多數呈現為山脈的隆起帶

18.褶皺幕、構造旋迴

褶皺幕:又稱造山幕,是根據兩套地層之間的角度不整合關係建立起來的。

構造旋迴:一般來說,從一個平靜期開始到一個褶皺期結束稱為一個構造旋迴。

19.構造形跡

構造地質學中所講的褶皺、斷層、節理、劈理、片理等地質構造,都是地殼運動遺留下來的構造痕迹,地質力學統稱為構造形跡。

20.構造體系

指具有成生聯繫的各項不同形態、不同等級、不同性質和不同序次的結構要素所組成的構造帶,以及他們之間所夾地塊組合而成的總體。

21.結構面的力學性質分類

1.壓性結構面(擠壓面):在壓應力作用下形成。例如褶曲軸面、逆斷層和逆掩斷層面,片理面和一部分劈面等。

2.張性結構面(張裂面):在張應力作用下形成的。如一部分正斷層面和一部分劈理面等。

3.扭性結構面(扭裂面):是在扭應力作用下形成的。如平移斷層面,一部分正斷層面、剪節理面、一部分劈理面等。

4.壓性兼扭性結構面(壓扭性結構面):是既具有壓性、又具有扭性特徵的結構面。如一部分斜沖斷層面、一部分褶曲軸面等。

5.張性兼扭性結構面(張扭性結構面):是既具有張性又具有扭性特徵的結構面。比如一部分上盤斜落的正斷層面、一部分弧形斷裂面等。

22.構造序次和級別

構造序次是反映地質構造內在聯繫的一個重要概念,表示在一次地殼運動中同一動力作用方式持續作用下構造行跡形成的世代關係,是由於邊界條件的局部改變各項構造行跡依次控制關係而出現的。序次是從時間上來說明,在同一場構造運動中形成的、有成生聯繫的構造形跡,在成生上的先後次序。級別是從空間上來說明構造形跡規模的大小。

23.山字型構造體系的主要結構

①前弧(前面弧、正面弧) ②反射弧 ③脊柱

④馬蹄形盾地 ⑤反射弧的砥柱和脊柱

24.我國主要的緯向構造體系

陰山一天山緯向構造體系

秦嶺一崑崙緯向構造體系

南嶺緯向構造體系

25.我國最大的山字型構造體系我國最大的是祁、呂、賀蘭山字型構造體系

26.確定構造型式的三原則

① 必須是在不同區域里疊次出現、普遍存在的,而不是由於偶然的局部原因形成的;

② 應變圖象必須在力學理論上能夠得到完善和統一的解釋;

③ 能通過室內試驗再造出來、並能多次重複出現。

27.新華夏系、華夏系、華夏式

是出現在我國東部地區的三個規模宏偉的多字型構造。它們是由於亞洲大陸東部相對向南,太平洋底相對向北扭動的結果。

新華夏系是我國東部和東亞瀕太平洋地區的一個規模宏偉的多字型構造。主體構造線方向為北東18°~ 25 °之間,形成時間主要在中生代和新生代。

華夏系是我國東部另一個多字型構造體系。呈北東45°左右,形成時間元古代~早中生代晚期(中三疊紀末)。

華夏式是與華夏系方向一致的構造帶,形成的時間在中生代晚期和第三紀。

28.構造體系的複合與聯合

構造體系的複合:是指不同時期形成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構造體系、或者它們各自的一部分構造形跡,在同一地區重疊發生的現象。

構造體系的聯合:在同一時期同一地區中,如果發生不同方向和方式的構造運動時,往往會聯合起來形成折衷的構造應力場,產生折衷的構造體系,稱為構造體系的聯合。

29.地槽與地台的概念

地槽:系指狹長的沉積區,在這裡堆集了厚度很大的沉積物和火山岩。

地台:是地殼上相對穩定、具有明顯雙層結構的地區。

30.優地槽與冒地槽(同11

31.濁積岩、復理石、磨拉石、蛇綠岩(套)

濁積岩:是濁流沉積形成的各類沉積岩的統稱。常見的有硬砂岩質濁積岩、碎屑灰岩質濁積岩,還有多種濁流成因的岩石類型。

復理石:一種由半深海、深海相沉積所構成的韻律層系。地槽說認為是地槽回返初期階段的產物。又稱復理層。一般認為在此時期,陸地面積逐漸擴大,碎屑物質逐漸增多,地殼頻繁地周期性振動,由此形成復理石層。。另外,還認為復理石是深海濁流沉積作用的產物,但濁積岩並不都限於有復理石韻律。

磨拉石:泛指那些以陸相為主、巨厚的礫岩和砂岩佔優勢的沉積岩層,岩層的分選性差,層理不規則,相變急劇,是造山帶山前地區的典型沉積類型。一般在壓陷前陸盆地出現較多。

蛇綠岩(套):是貼附於大陸邊緣或島弧上的洋殼碎片,一般認為是板塊間碰撞的產物,可以形成於洋中脊﹑弧後盆地﹑弧前盆地﹑島弧或活動大陸邊緣等構造環境。現在大陸上發現的蛇綠岩﹐多數是大陸裂解或弧間擴張的產物﹐而不是洋中脊蛇綠岩。(是一套岩相組合:由下向上依次為:堆晶岩系(斜長岩/輝長岩)-輝長岩-輝綠岩-枕狀熔岩)。

32.地槽和地台的特徵比較

地台是大陸地殼上主要的構造類型,相對地槽而言,是地殼上穩定的構造單位,反映在形態(面狀展布的幾何形態,多呈不規則圓形、菱形、多邊形等外形。與地槽那種長條形的形態不同。)、地貌(在地形上大多形成平原,整體高程比較一致,內部起伏較小,相對高差不大,地台沒入海洋的部分往往也出現大陸架和海灣,多反映出老年期的地貌的特徵。)、結構(雙層結構)、沉積特徵(地台蓋層的沉積建造是在相對穩定的構造環境中形成的,岩性以砂質、泥質和碳酸鹽岩為主,岩性比較單一,結構也較均勻,厚度較小,多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觸)、構造形態(構造變形一般比較微弱,典型的地台型的褶皺構造比較平緩開闊,常常出現各種斷續性的褶皺。)、岩漿活動(地槽岩漿活動廣泛而強烈)、變質作用(地槽具有雙變質帶)和成礦特點(地槽有豐富的礦產,以內生礦床為主)等方面。

33.奧布英的地槽演化分期(同14)

34. 中國構造旋迴的劃分

阜平旋迴(包括遷西期和阜平期)、呂梁旋迴(包括五台期和呂梁期)、晉寧旋迴(包括四堡期和晉寧期)、加里東旋迴、海西旋迴、將中新生代劃分為印支旋迴(257~205Ma,最大主應力軸σ1產狀:174° ∠2°中間主應力軸σ2產狀:86° ∠2°最小主應力軸σ3產狀:355° ∠87)、燕山旋迴(σ1:116°∠7° σ2:26°∠3° σ3產狀:297°∠80°)

和喜山旋迴( σ1:184°∠2° σ2:94°∠4° σ3:4°∠87°)

35.大陸漂移假說的主要內容(觀點和證據)及存在的問題

觀點:1912年魏格納系統提出大陸漂移說,認為古生代後期,全球只有一塊大陸(泛大陸),周圍是廣闊的海洋(泛大洋)。受地球自轉離心力和潮汐力的作用,從中生代開始,這個大陸開始分裂、漂移,由硅鋁層組成的、較輕的陸殼在較重的硅鎂層洋殼之上漂移,一直發展到現今的海陸分布格局。大陸漂移的驅動力,魏格納等提出了與地球自轉有關的兩種力;即向西漂移力和指向赤道的離極力。前者是由於日月對地球引力所產生,後者是由於地球自轉的離極力所引起。

證據:①大陸輪廓相吻合;②地質構造的連續性;③古生物群的分布;④ 古氣候:古氣候資料與地球現代氣候分布很不協調。

問題:①大陸能漂浮嗎?花崗岩的熔點比玄武岩低,如果地溫高至玄武岩岩層熔化並容許大陸漂移的程度,而花崗岩卻依然保持固態浮於其上,這是違反物理定律的;

②大陸能漂移嗎? 即驅動機制問題。魏格納認為地球自轉的離心力使大陸由高緯度向赤道方向移動,潮汐力同時使其向西漂移;但計算結果證明,其驅動力比所需要的小了好幾個數量級,根本不可能推動大陸漂移。

36.海底擴張說的內容及三大證據

內容:1.全球規模的洋脊系是洋殼生長的地方;2.海底並不是無限擴張的,也不要求地球強烈膨脹;3.海底擴張起因於地幔對流;4.大陸硅鋁層馱於地幔對流體之上,尤如坐在傳送帶上一樣,被移動著。

證據:轉換斷層與海底磁異常、深海鑽探成果(海底沉積物年齡測定)

37.板塊構造理論的基本內容及存在的問題(目前面臨的5個主要挑戰)

基本內容:固體地球上層在垂向上可分為性質不同的兩個圈層。即上部的剛性岩石圈,下部的軟流圈。

1.岩石圈在側向上被一些構造活動帶分割成若干既不連續、又互相「鑲嵌」起來的大小不一球面塊體,每個塊體的厚度相對於其面積及地球半徑來說是很薄的,呈板狀,故稱為岩石圈板塊(簡稱板塊)。

2.堅硬的岩石圈板塊馱在塑性的軟流圈之上,橫跨在地球表面上發生大規模的水平移動。

3.在板塊之間,或互相分離,或互相匯聚,或互相平移。或者板塊本身裂解成新的小板塊,或者兩板塊匯聚鑲接成新的大板塊。

4.板塊邊界是地球表面最活動的地帶,大多數地震、火山都分布在這裡。板塊間的相互作用,即板塊運動是形成地表各種構造活動和變形的根本原因

5.在板塊分離處,軟流圈內的地幔物質上涌,冷凝構造成新的洋殼,使板塊新生;在板塊匯聚處,一個板塊俯衝到另一個板塊之下,使之返回地幔同化,導致板塊的消亡。

6.比重較輕的大陸板塊,總是馱在軟流圈之上漂移,難以消亡掉。因此陸殼上保持有3600Ma以上的地質歷史記錄。

7.板塊的相互運動,激起了地震和火山活動,推動了大陸漂移和大洋盆地的張開與關閉,也導致了地殼上各種地質構造的產生和各種礦產的形成。

8.岩石圈板塊所作大規模的水平運動,是一種在球面上的繞軸旋轉運動。可用歐勒定律來描繪。

9.板塊沿分離型邊界擴張、增生;與此同時它又沿匯聚型邊界縮減、消亡,相互補償,便地球半徑保持不變。

10.板塊運動的驅動力:地幔對流模式和熱地幔柱模式。

挑戰:1.大陸軟流圈不具全球性問題;2.非威爾遜旋迴演化問題;3.大陸垂向增生和消減問題;4.大陸結構的多層次性及耦合與非耦合問題;5.大陸構造變形力源的多元、多源性問題

38.威爾遜旋迴:Wilson根據目前見到的從東非裂谷的裂開-紅海-大西洋的形成,而後太平洋開始縮小-地中海收縮-大洋消亡形成喜馬拉雅山脈提出一個大洋從其產生、發展到消亡的過程

雙變質帶:指區域分布上大體平行、地質時代相近、性質不同、成對出現的高壓相系和低壓相系兩條變質帶。

轉換斷層:是由中脊兩側海底的擴張移動引起的,轉換斷層的錯動方向也就是海底擴張的方向。

岩石圈:又叫構造圈,是地球的剛性外殼,包括地殼和上地幔的剛性頂蓋,厚20-150km。大陸區110—150km。大洋盆地70一80km,洋脊、島弧區為20一50km。

軟流圈:是上地幔中的一部分,一般深度在60~400千米之間,其地震波速在此處顯著降低,故亦被稱為低速層。

39.板塊邊界的3種類型:分離型、匯聚型以及轉換斷層型(或平移型)。匯聚型又可分為俯衝型和碰撞型。

40.板塊三聯點:在板塊分布圖上,常可見到三條板塊邊界相交於一點,這個點與三個板塊相鄰接,叫做板塊的三聯接合點(或三結點)。

41. 中國地勢的三級階梯及其分界線

一級階梯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東亞、南亞各大河流多從這裡發源。

西南邊緣是雄偉的喀喇崑崙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北緣是崑崙山脈、阿爾金山脈和祁連山脈;東緣是橫斷山脈。

高原內部山嶺、溝谷並列,湖泊眾多。著名的山脈有念青唐古拉山脈、唐古拉山脈、可可西里山脈、巴顏喀拉山脈等。

二級階梯

青藏高原以東和以北,地勢迅速下降到海拔2000-1000m的高原和盆地地區,構成中國陸地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主要有雲貴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等。

多數被東西向延伸的山脈間隔,而雲貴高原西側則被橫斷山脈所擋,在形態上多成為菱形或四邊形。新疆天山山地中的吐魯番盆地最低點為-155m,是我國陸地上最低的地方。

三級階梯

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山脈及雲貴高原東緣一線以東,海拔在1000m以下的丘陵和200m以下的平原構成中國陸地地勢的第三級階梯。

東北平原略有起伏,華北平原遼闊坦蕩,長江中下游平原湖泊眾多,這些平原海拔多在500m以下至海平面,堆積著很厚的第四紀沉積物,構成一條巨大的北東向沉降帶。沉降帶以東為一隆起帶,包括長白山地、遼東丘陵、東南丘陵等,海拔多在1000m以下。

42. 中國南北的兩個分界線

陰山山系;秦嶺及其東延諸山

43. 中國古板塊的組成

塔里木板塊、華北板塊的基底是由太古代、元古代變質岩系組成,其上廣泛發育有寒武紀以來的沉積蓋層,且具有穩定沉積的特徵。

揚子板塊的基底是由元古代的變質岩系組成,其上為晚元古代震旦紀以來的沉積蓋層。

自顯生宙以來,這些板塊雖然屢被海水掩沒,但從地殼結構來看,都屬於大陸型地殼。

在塔里木板塊—華北板塊與揚子板塊之間,以及它們與相鄰板塊之間,古生代時都曾經被大洋型地殼的洋盆隔離。

後來由於板塊運動的結果造成古洋殼沿其邊緣向陸殼之下側俯衝,致使洋陸交界附近的沉積物不斷褶皺隆起,形成一系列向大洋方向遷移的不同時期的俯衝帶,及其相應的造山帶。

44.中國的4個造山帶

1.天山—內蒙—興安造山帶

2.崑崙一祁連一秦嶺造山帶

3.青藏—川西—滇西造山帶

4.東南造山帶

45.中國晚古生代聚煤期後的構造應力場演化及板內構造變形的影響因素

46.中國板內構造變形的動力學機制(3種模式)

板塊俯衝模式或碰撞;

地幔羽上升、殼-幔拆離和陸內俯衝模式;

板塊碰撞的遠程效應模式.

47.中國的主要大地構造學派及其主要觀點

(1)多旋迴構造說(黃汲清,1950年代提出)

一個褶皺帶(造山帶)的形成往往經歷了多旋迴造山運動,即多旋迴的發展。多旋迴造山運動是地槽特別是優地槽發展的一般規律。

不僅造山運動,岩漿活動、沉積建造、變質作用和成礦作用也是多旋迴的。

如岩漿活動,每一旋迴先出現超基性岩,之後地槽部分褶皺並有花崗岩侵入,隨後鹼性或偏鹼性岩漿出現。這樣的旋迴出現多次,最後地槽才全部封閉。

地台與地槽:是多旋迴、螺旋式、對立統一向前發展。地台穩定,多旋迴發展主要表現為隆起和坳陷的發生和發展。地槽活動,多旋迴突出。

(2)斷塊構造說

是一種闡述地球岩石圈斷塊結構及其運動規律的假說,張文佑1950年代提出。應用地質力學分析和地質歷史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研究形成與形變、建造與改造以及斷裂的力學機制及其與褶皺的伴生關係等,並側重研究地球上部岩石圈的塊斷結構。

認為:岩石圈被分割成大小不等、深淺不一、厚薄不同和發展歷史各異的斷塊,由此構成岩石圈的多層、多級和多期發展的斷塊構造格局。斷塊分為岩石圈斷塊、地殼斷塊、基底斷塊和蓋層斷塊四個等級(加上菱形斷塊,成為五大類)

(3)地窪構造說

又稱活化區學說或活化構造學說,陳國達1956提出。主要內容:

(1)闡明一種新的大地構造單元(地槽地台之外的第三構造類型,活化區或地窪區)

(2)提出地殼動「定」轉化遞進說,認為中國東部自印支或燕山運動以來已進入新的階段,即地窪階段,地殼是通過活動區與穩定區相互轉化螺旋式發展的,叫地殼動定轉化遞進律。

(3)提出地窪遞進成礦理論

陳國達認為:地殼構造發展過程中,活動區和穩定區可以相互轉化;地殼發展是多階段的(前地槽、地槽、地台、地窪、後地窪等階段);地殼發展是不平衡的。

1977年陳國達進一步提出地幔蠕動說。

(4)波浪狀鑲嵌構造說

張伯聲1962年提出「鑲嵌的地殼」,1964建立地殼波浪狀運動的概念。通過分析華南華北地質發展的異同,發現相鄰地殼塊體在各個地質時期均以它們之間的活動帶為構造支點作天平式擺動,而構造之間也作激烈波狀運動並具有普遍性。認為:地殼由不同級別的構造帶或結構面分割為一級套一級的地殼塊體,塊體又被夾在其間的構造帶或結構面鑲嵌起來,在同一構造應力場下形成的構造帶或結構面呈有規律的定向排列,構造帶和地塊的相間分布,在地貌上顯示波狀起伏,形成地殼波浪。全球有四大波浪系統:北冰洋-南極洲波系、太平洋-非洲波系、印度洋-北美波系以及南大西洋-西伯利亞波系。

(5)重力滑動構造說

馬杏垣(1965)提出,對於生產實踐,尤其是煤田勘探有重要意義.


推薦閱讀:

十二星座都是這樣複習ACCA的(扎心勿點)
11月11日複習資料
五科提分均須掌握六種高效複習法
學會第二階段老班加行組第三次考試複習答案(1)(僅供參考)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複習資料彙編——詩歌賞析

TAG:複習 | 大地 | 區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