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電影都去哪了?

最近看了「時光網」的一篇報道不禁感觸良多,如果中國的電影僅僅變成了一種單純供人消遣的商品,那真是中國電影莫大的悲哀!看電影可以是一種消遣。但電影絕不單單是商品,往淺了說電影是一種大眾娛樂,往深了說電影是一種藝術形式。然而如今走進電影院的人,又有多少會為了「可笑」的藝術而去掏腰包呢?中國人不會「看」電影早已成了不爭的事實。甚至在86屆奧斯卡頒獎禮落幕後,外國媒體嘲笑國人說:「奧斯卡提名的影片中,大部分中國人只看過一兩部」。看到這句話,我不禁暗笑,老外還是不了解「Chinese」呀,我身邊還有很多一部都沒看過的同學呢。青年人尚且如此,其他年齡段的人就更不用提了。不過,或許有人會反駁:「中國人為什麼要去看美國人辦的奧斯卡,我們的文化有不一樣」。我想很多人聽到上面的事情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從這一點便能很明顯地反映出一個問題,那便是中國電影文化與世界電影文化的一種脫節。中國電影的文化相比於外國電影本來就落後,然而觀眾卻又甘願屈服於內地糟爛的電影市場,不願去感受外面的世界。所以說白了,中國電影的落後其實就是中國觀眾欣賞能力的落後。這就比如中國的顧客只需要一件可以遮體的衣服,那麼又會有哪位裁縫會多此一舉地把衣服做的華美呢?看看鄰邦韓國每年都會產生一定數量的精品,而我們電影卻沒有最爛只有更爛。人家在一步步向好萊塢靠攏,而我們的電影卻還在原地徘徊,想到這,我便不自覺地臉紅了。雖然很多中國的觀眾不「愛」電影,不會「看」電影,然而中國的熒幕數和電影票房卻在呈指數被增加,這又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懂得享受了,電影變成了「首當其衝」的消費資源。然而中國的電影並沒有形成一種文化。電影在多數人眼中也只是「一次性商品」。電影如果脫離了文化根基,那麼它必然會變成一塊雞肋。然而為什麼中國電影沒有自己的文化呢?其實,在我看來,電影文化是由觀眾推動的,但在根本上卻是由「電影製作人」引導的。我所說的「電影製作人」主要指的是導演。導演是一部電影的靈魂,是一部電影成敗的關鍵。中國拍不出好電影,或者說拍不出票房大賣的好電影難道就是因為中國沒有好的導演嗎?如今的中國電影市場,張藝謀,陳凱歌在發揮著他們的餘威。寧浩也早已從「新銳導演」晉陞為如今中國電影市場的中流砥柱。一大批悶騷的文藝片導演用他們卓爾不群的影像風格俘獲了大批「文青」的心。甚至前不久,刁亦男的《白日焰火》還擒獲了柏林的金熊了呢。所以說,中國還是有好的導演的,然而為何好電影卻寥寥無幾呢?歸根結底,還是中國觀眾的「淫威」太過強大。電影雖是一門藝術,然而它更是一種商品,各大傳媒公司的老總才不會管導演想通過電影表達什麼呢,拍的電影賺錢才是王道。只要觀眾喜歡的電影那必然賺錢。如果所有的院線都是賈樟柯,婁燁一類風格的電影,那又有幾個人會心甘情願地花錢看電影呢?具有娛樂性的電影必然會吸引觀眾。而對那些「盲目」的觀眾,「噱頭」,「明星」也會成為賣點。中國導演拍不出好電影,是因為他們沒有摸清觀眾的觀影脈搏。中國的電影可以大致分為兩個極端,一個是「票房與板磚」齊飛俗不可耐的商業片,一類是「牆裡開花牆外香」晦澀難懂的文藝片。(雖然這種定義有些籠統,但也能大致概括中國電影市場的現狀。)前者只顧賺錢,後者孤芳自賞。當然也有人在兩者之間做出過平衡的嘗試,比如張藝謀,陳凱歌。然而,他們都在中國觀眾的鈔票面前迷失了。「大師」的榮耀恐怕要永久地停留在上個世紀了。馮小剛也在嘗試,他的電影出身草根,風格多變。他懂得中國觀眾的審美情趣,然而他顯然沒有如今中國電影所亟需的藝術氣息。其實寧浩是我認為現如今的中國導演中把電影的娛樂性和思想性結合得較好的一位。雖然它也會因「模仿」而被人詬病,不過他的電影卻依然有著鮮明的個人風格。「老謀子」之流的迷失,是因為他們在大眾娛樂面前繳械了。中國人不愛看鄉村題材電影,你拍得再好,得再多的獎觀眾也不買賬。然而當張藝謀拋棄了自己以往的風格,他的電影便失去了意義。中國的電影文化是由觀眾推動的,同時導演的電影風格也在引導著電影文化的發展。中國觀眾不會「看」電影,是因為中國的導演界沒有好的老師。一種文化的形成需要時間的積累。抨擊與責難無法改變中國延續了十多年的粗陋的電影文化。要想讓觀眾愛電影,那就必須拍出值得被觀眾愛的電影。電影是一種文化,它不是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的對抗,而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調和。 看時光網報道http://news.mtime.com/2014/03/15/1525382.html有感。
推薦閱讀:

《美國隊長》:柔弱的剛強,卑微的強大
《色戒》中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事情?
星球大戰塑造了哪些經典角色?
愛上你,我來遲一步——電影《面紗》(the painted veil)
一代宗師中,章子怡的表現怎麼樣?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