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體物精微 窮形極相之——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賞析(二)

體物精微窮形極相之——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賞析(二)

文章第二部分集中記敘了西山的怪特以及作者遊覽西山時所得到的獨特感受。對1、2段的內在聯繫,孫琮說:「蓋昔日未見西山,而今日始見,則固大快也;昔日見盡諸山,獨不見西山,則今日得見,更為大快也。」所以作者在這段中便在「始得」二字上下功夫。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是說,因為坐在法華亭的西亭上,望見西山,才指點著它,認為它很怪特,不問尋常。這幾句交待了始得西山的日期和緣由。作者是坐在法華寺休息時偶然望見西山的。這裡的「望」字大有陶淵明「悠然見南山」的味道。「指、異」是兩個動詞。「指」,指點江山;「異」,本形容詞用作動詞,意動用法,「異之」,「以之為異」,認為西山很怪特。這句中兩個動詞後面跟了一個賓語「之」,代西山。如果說上段最後一句「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是從反面緊扣了題目「始得」二字的話,這裡的「始」字就是正面扣題了。這是第一次正面扣題(是全文第2次點題)「遂命僕人……窮山之高而止。」是說,於是命令僕人渡過湘江,再沿著染溪往前走,砍去樹叢,燒去茅草,一直走到西山的高處方才停止。這幾句包含著這樣幾層意思:1、交待了西山所在的地理位置,欲登西山,須先渡過湘江,再沿著染溪往前走。「緣」,沿著。2、說明西山是人跡罕到的地方,因為西山長滿了雜樹和茅草,從而說明了攀登西山非常艱苦,必須砍除草木才能前進。3、作者不僅客觀地敘述了登山過程,在敘述中又反映了作者的心情。這幾句與第1段里的「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非常相似,但動作節奏更加急迫,因上文寫的是平時的遊覽,只是一種無明確目的的漫遊,而這次看到西山以後,是有目的的追求,心情急不可待。「窮山之高而止」,大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決心。經作者這樣一寫,似乎本來非常艱難、曲折的登山過程,顯得非常輕鬆、便捷了。「攀援而登」一句,是說,我攀援著登上西山。略作交代,下面就集中描繪西山的「怪特」。對西山的怪特分三層寫的:(1)先寫初登山頂時所見的景色。「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是說,伸開雙腿席地而坐,眺望四周,就看到附近幾州的土地,都好像在我坐席下面一樣。「箕踞」,「箕」是「踞」的方式,兩腿伸開像簸箕形狀坐著。「踞」,坐。「遨」,本是遨遊。這裡遨遊不是指身游,而是指目游,用眼睛來觀望。「箕踞而遨」,是寫登上高山時那種隨心所欲的姿勢,表達了舒展的心情。這心情當你登山到達山頂時,會體會到的。「衽席之下」,就在眼前、近在身邊的意思。作者感到已經和永州臨近的各州的土地都離得很近了。這當然是一種直覺。所以這一層是寫初登西山所見之景色。由於沒來得及細看,只能是在山頂上一剎那所得到的直觀感受。極目四周,也暗示出西山的高竣氣勢。(2)寫細覽所見的眾山之景。西望眾山時「其高下之勢……莫得遁隱。」是說,那些高高低低的地形,有的深狹,有的低凹,有的像小土堆,有的像洞穴,千里的距離彷彿僅在尺寸之間,群山聚攏緊縮,層層堆疊,都盡收我的眼底。「高下之勢」,是說西山與眾山一高一低的形勢。登上西山之頂,俯瞰眾山,就看到了種種不同的形態。眾山是怎樣的呢?有的是「岈然」,形容山與山之間的谷地深狹的樣子。「窪然」,寫山谷低凹的樣子。「岈然」「窪然」是一種描繪,而「若垤若穴」是比喻。「垤」,小土堆。「穴」,小洞穴。這幾句是分別來描繪眾山的不同形態,而後面兩句是寫群山整體的景觀。「尺寸千里」,是說非常廣大的地方有千里之地,在山頂看下去,彷彿只有尺寸那麼大小。「攢蹙」,聚集、緊縮。「累積」,山峰重重堆疊。作者僅僅用了「攢蹙累積」四個字,就精微地刻畫出了群山的整體形象。這眾山就像縮小了的盆景,整個景物盡收眼底,一覽無餘。「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古人說「登泰山而曉天下。」寫眾山之小,又進一步突出了西山高竣的氣勢。此時再把觀望的視線向遠處推移就看到了「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這幾句是青山和白水相互纏繞,遠處和天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渾然一體。這(3)層是寫遠景。「縈、繚」都是動詞,繚繞的意思。白的水青的山相互盤繞,漸漸地向遠處延伸。「外」,向外,向遠方。「際」,動詞,相交、相接。即白水青山與天邊相接,好一派景象。由於渾然一體所以說「四望如一」。這裡作者用了最簡單的線條「一」,又用了最簡單的色彩「白」「青」卻寫出山水那種浩瀚景象,深遠的意境。這種氣象和意境,只有登上極高的山頂,才能看得到。所以這層也寫出了西山的高竣。  以上三層,描繪的角度不同,但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沒有一種是正面寫西山的,都是在寫西山以外的眾山、其它的山。無論初登西山時所看到的「數州之土壤,衽席之下」,還是西望時看到的眾山的不同形態,或者是遠望時所看到的大自然渾融朦朧的氣象意境,都顯示出了作者所置身的西山的高竣。這就是作者所體會到的西山「怪特」之處。「怪特」就怪在這裡。作者寫西山並不是為了精確的表達、描寫出西山上的一草一木、一泉一石如何,而著重表現的則是西山非凡的氣勢,所以才採取了這樣一種側面烘托的辦法,用西山與眾山對比來表現它的高竣,藝術效果比較明顯。在描繪了西山高竣之後,又加了一句議論「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這是說,然後才知道這座山的高峻特立,不與其它眾山是同類。這句話有什麼作用呢?可以說自此才真正認識西山獨特之美。並以「高竣怪特」為美。「然後知」是暗點「始」字,是第三次點題。表面看「是山之特立」,是對上面所寫的西山之高竣的概括小結,這當然不錯。但「不與培塿為類」卻帶有主觀評論的話。「培塿」指前面所說的眾山。西山與眾山有著大小、高低之別,所以不是同類。這裡好像有某種寓意。我們聯繫柳宗元當時政治所處遭遇、現實的處境,是否可以把這裡所描寫的西山的高峻看成是一種對自已的卓然特立的影子,對自己不願意同小人為伍的剛正不阿做的氣質的一種寫照,是對個人品格、氣質的寫照。如果這樣理解是正確的話,那麼這段對自然山水的描寫,實際上是曲折而含蓄的反映了作者的人格之美,表現了一種戰鬥的精神。作者寫山水不僅寫出山水的形態來表現客觀,還要寫自已遊覽山水時的感受。但也有人認為是作者感嘆自己與獨立天地間的西山一樣孤獨。  文章最後一節,著力表現「始得」西山時的那種喜悅和遊覽西山時的那種獨特感受。「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這是說,我神思悠然地與天地之氣相通,而不能知道它的邊際;心情舒暢地與大自然共游,而不知道它的盡頭。「顥氣」,廣大,指天地自然之氣。「俱」,一起,共同,這裡是動詞。「與顥氣俱」,是說人與天地之氣在一起、共存。「悠悠乎」,悠悠然,寫人的神思飄忽。「涯」,指天地之氣的邊際。「莫得其涯」,廣大得無邊無際,這是用來形容顥然之氣的。「造物者」,大自然。「洋洋乎」,洋洋然。心情舒暢的、自由自在的。「窮」,盡頭,這裡指大自然的盡頭。這幾句話,莊子講過,莊子是用來形容一種逍遙遊,絕對自由的哲學思想。而柳宗元借來表達自己登上西山頂峰時所得到人與大自然的親近感。表達這樣一種微妙的難以言傳的感受,比較恰當。請注意,這裡寫了遊覽西山經過和感受,題目中的「游」字有了。題目里的「宴」字,還沒有得到落實。下面「引觴滿酌,頹然就醉。」這就點出了題目里的「宴」字了。這是說,拿起酒杯一飲而盡,昏昏沉沉地進入醉鄉。「引」,動詞,拿過來。酒在中國文人的詩文中經常出現,它實際上清是一種精神發酵劑,它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升華。「頹然」,形容精神難以支持、醉態的樣子。「就」,接近、將要。由於人昏昏沉沉進入醉鄉,精神恍惚,不知不覺天慢慢暗下去,「不知日之入」,不知道太陽已下山。「入」,指太陽落入地平線下。接著寫太陽下山後的黃昏景色。「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這是說,昏暗的夜色,從遠處而來,直到什麼也看不見,我還不想回去。「蒼然」,暗黑色。這裡用來形容黃昏時的天色。「至」,來到。因天黑下來時,總是遠處先看不清楚,然後近處才看不清楚,所以說「自遠而至」。似乎暮色也有形體,像自遠處走近一樣。「至」,到達某種程度。「至無所見」,直到什麼也看不見。即天色全黑了,還不想回去。這表達了作者對西山景色出於一種無限留戀的心情。前面讀到平日遊覽眾山時,是「覺而起,起而歸」,是興味索然,沒什麼味道。而游西山不欲歸。這一對比就表達了此次遊覽西山的心情非同一般。在酒的作用下,加上暮色的特殊環境氣氛,就使作者的精神達到了一種升華的境界。他不僅觀賞到了山水的美麗,而且是「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和」,是說,心神凝聚,形體彷彿已經消散,與大自然才物融為一體了。「心」,指人的精神,「形」,指人的身體。「心凝」,人的精神高度凝聚專一。「形釋」,形體消散,失去。此聽似乎不再感覺到自身形體的存在,精神脫離了形體,和自然才物融成一體。這最能表現作者游西山後的精神解脫,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這就是作者游西山所得到的「獨特」感受。物我同一,即忘掉了自己肉體的存在,也就是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忘記了自己的處境,忘記了內心的恐懼,找到了精神上的歸宿。正是在這樣一種意義上,才說「然後知吾向之未始游,游於是乎始。」這是說,然後才知道我以前沒有真正遊覽過,而真正的遊覽是從這次開始的。此句與本文題目正面照應並點題。「向」,從前,過去。指上面寫的平日的遊覽。「未始」,未曾,沒有。「於是」,從此。指遊覽西山。這兩句在結構上呼應了前面的內容,從正面收束了全文。這是第四、五次點明題目中的「始得」二字。文章始終圍繞「始得」二字來寫,點題照應,足見本文構思之新巧,結構之嚴謹。「故為之文以志。是歲,元和四年也。」因此寫了這篇文章來記載這件事。這一年是公元809年。「志」,動詞,記錄、記載。這句交代了寫作的原因及寫作時間。這種交代都是為表示遊覽西山給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為表鄭重其事才大書特書的。  該文藝術上的鮮明特點,可以說代表了《永州八記》的共同特色。

  一、抓住特徵,形容盡致。  一篇山水遊記首先要給人直觀美的享受,這就要抓住客觀景物的特徵來加以精確的表現。清末古文家林紓就曾指出過這一特色,「窮形極相,物無遁情,體物直到精微地步矣。」(《柳文研究法》)「體物精微」,是說作者具有非凡觀察景物的能力;「窮無極相,物無遁情」,是說他具有卓越的表現景物的能力。在繪景狀物方面,柳宗元有很高的造詣。如寫眾山形態,「蚜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雖只略略幾筆,但寫出了從特殊視角觀察所得的物象特點,真有屈長江大河於杯水坳堂之中的筆力。又如寫自己居高臨下看到的自然山水的氣象和意境。「縈青繚徊,外與天際,四望如一。」則側重表現空間的廣度和深度,寫出自然山水的氣象,給我們留下了很大的藝術想像空間。再如寫夜色降臨時自己的感受。「蒼然暮色,自遠而至。」立足於自身視覺感受,寫出由於時間的推移,而產生的視象變化,摹寫情景微妙入化。

  二、文有詩境,含蓄不盡。  山水遊記除了表現山水的美麗之外,還要有一定的抒情性,用美好的情感來感染讀者。該文做到了情景交融,既有畫意,又有詩情,裡面都有感情的抒發。如第1段寫昔日游眾山,著重表現作者游山時,欲淡然棄世但又十分壓抑的心境意緒。第2段寫西山之高峻,置身霄漢之際似乎若有所悟,接著又寫主客觀相契合的心理感受,描述了陶醉於大自然之中所達到的物我同一的忘我境界。作者以自己游山水時的心境變化作為貫串全文的感情線索,處處奇景與奇情交融。讀此文,我們隨時都會感到作者感情的變化,始終有一個抒情主人公在存在。這樣,該文就有了含蓄不盡的詩歌一樣的意境。

  三、自我比況,寄慨遙深。  好的山水遊記,還要給人以理性砌的啟迪。柳宗元在文中不僅寫了山水之美,也寫出了人格之美。他在自然景物上面寄託了個人的身世、遭遇、感慨、品格,把景物人格化了。他是拿自然山水做為自己品格的一種寫照,表達了一種頑強的戰鬥個性。山水之美與人格之美,在文中相互輝映,相得益彰。這點對我們是很有教育意義的。如文章開頭「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這種抑塞難譴的感情,伴隨他游西山的過程,故一當看到「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的壯觀時,不禁胸襟為之一暢,郁情為之一舒;在寫景中陡然插入一句議論,「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這就透出信息,告訴讀者這是作者自我比況,是作者在困厄不幸的境遇中仍要頑強的表現出自己不甘沉淪的個性,是恥與小人為伍的卓然特立的人格的寫照。我們可以這樣銑,柳宗元筆下的山水,往往是人格化的自然,它不僅給人以美感,而且能啟人深思,明辨事理。

推薦閱讀:

陶淵明《歸園田居》賞析
佳聯賞析
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 王之渙原文賞析
中秋玩月原文、翻譯及賞析
第一代油畫家作品賞析之:衛天霖(組圖)

TAG:賞析 | 遊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