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傳統文化進校園的重心與支點
我與「你」相遇。CFP供圖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要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學校教育如何科學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編者
文化有「道」與「術」兩個層面。道是理念,是文化的內核、本質;術是形式、方法。兩者同屬文化的一部分,而道承載的是價值觀體系,關乎世道人心。抽去道,文化將成為沒有生命的空殼。需要進入所有學校的是「道」,重心是德性教育,其支撐點則是禮儀教育、人格教育、擔當教育和經典教育。在這些問題上著力,庶幾可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素質。
傳統文化進校園,近些年來一直沒有停,戲曲進校園、武術進校園、書法進校園、楹聯進校園,如今又有中草藥進校園等,總體而言,大多屬於藝術類範疇。從學理上而言,文化有「道」與「術」兩個層面。道是理念,是文化的內核、本質;術是形式、方法。兩者同屬文化的一部分,而道承載的是價值觀體系,關乎世道人心。抽去道,文化將成為沒有生命的空殼。兩者孰輕孰重,毋庸贅言。戲曲、武術等進校園,很有必要,但不必進入所有學校,需要進入所有學校的是「道」,重心是德性教育,其支撐點則是禮儀教育、人格教育、擔當教育和經典教育。在這些問題上著力,庶幾可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素質。
中華傳統文化的靈魂是道德理性
東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區別在於,西方是宗教文化,是以「神」作為中心展開的,人的靈魂需要交給上帝「管理」。中國文化是以「人」作為本位展開的,人的靈魂需要自己通過道德來「管理」。中國文化的基本命題是立德樹人,即如何通過教育、踐行,造就人格完善的「君子」。千百年來,從孔子到朱子,再到顧炎武、曾國藩,古昔先賢無不孜孜於此,從而形成了關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豐厚思想資源。把人的成長,定義為德性的增長,是中國文化的偉大與優秀之處。
兒童教育是將來立身於世的基礎,人的德性、操行、人格、志向等,都是在這一時期奠定,對於個人的未來,乃至國家的命運,所產生的影響最為深遠。基礎不穩,人生堪憂。《周易》提出「蒙以養正」的命題,認為在童蒙時期「自養正道」「培根固本」,意義重大,堪稱「至聖之功」。近代著名教育家唐文治先生也曾說:「欲救天下,先救學校,欲救學生,先救人心。」
多年來,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之下,學生為分數而學,教師為分數而教。某些教育工作者,鼓吹個性解放等西方教育理念,放棄對學生德性的引導,導致學生身心的放任。道德教育虛懸一格,思想品德課內容空疏,不接地氣。有人以「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為誘惑,將教學的熱點引向各種各樣的技能考級,其結果是「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事實證明,今日社會風氣的渙散、腐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難辭其咎。
傳統文化浩瀚博大,涵蓋萬有,但各部分的重要性並不等同。在學風浮躁的當下,某些表演性強,熱鬧、花哨,容易顯示成就的活動,可能成為首選,但它註定是光開花、不結果的造勢運動。而兒童的道德教育,不僅社會能見度低,而且需要做艱苦細緻的努力,短期內不容易見成果,卻是我們民族的百年大計,任何一位希冀成為教育家的教師、校長都應該在這一關鍵點上有所作為。
小學生以禮儀教育為主
禮儀是文明民族的標誌,任何一個民族,但凡其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都會出現屬於自己民族的禮儀。中華文明,震爍古今。中華禮儀,彰顯了我們民族的友善、和諧與典雅,更是久享盛譽。但是,近代以來,傳統文化被抹黑,禮儀傳承被中斷,很多人不知禮為何物。如今出境旅遊的中國人越來越多,毋庸諱言,世界各國對中國遊客很少有正面評價,中華民族的形象受到嚴重損害。在國內更是如此,不願排隊,說話嚷嚷,隨地吐痰、扔廢棄物等隨處可見,大家普遍抱怨國人素質差。問題出在民眾身上,根源是在現行教育制度,從小學到大學缺少禮儀教育。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修身進德、知書達禮,是求學的首要任務,無人可以例外。《大學》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自律自愛,彬彬有禮等,都是修身的主課,並且是在兒童教育中完成的。
先秦的學校教育分小學與大學兩個階段,八歲入小學,教「小節」,「教之以洒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屬於行為教育;十五歲入大學,教「大節」,「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如此區分很有道理。古人根據經典精神的要求,將孝親、尊師、友愛、勤勞、節儉、禮讓、謙和等理念以及心術、威儀、服飾、飲食、辭令等做人必備的規範,轉換為操作性很強的禮儀,融匯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每天踐行。孩子雖然在文化、智力、閱歷等方面不如成年人,但涉世不深,心性單純,可塑性強。這些禮儀,簡明易懂,容易上手,久而久之,自然內化於心;一舉一動,優雅從容,自然而然,合於法度。所以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之為常。」
朱熹非常認同先秦儒家的理念,他編撰的《童蒙須知》說:「夫童蒙之學,始於衣服冠履,次及言語步趨,次及洒掃涓潔,次及讀書寫文字,及有雜細事宜,皆所當知。」這些規矩浸潤著修身的理念,「皆所以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講而習之於幼稚之時。欲其習與智長,化與心成。」這些做人的細節,事關做人的形象,「修之則吉,悖之則凶」,對人生、對社會都有深遠的影響,絕非可有可無的瑣碎儀節。
曾國藩稱讚朱熹的《小學》說:「古聖立教之意,蒙養之規,差具於是。蓋先王之治人,尤重於品節。其自能言以後,凡夫洒掃應對、飲食衣服,無不示以儀則。因其本而利道,節其性而不使縱,規矩方圓之至也。」曾國藩要求子弟「洗盡浮華,樸實諳練」「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
朱自清《經典常談》介紹儒家之禮時說,「這種禮,教人節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會的秩序,可以說是政治制度」「就是一個人飲食言動,也都該有個規矩,別叫旁人難過,更別侵犯著旁人,反正諸事都記得著自己的分兒」「這些風俗習慣有一些也可以說是生活的藝術。」
筆者深信,從現在起,在全國所有小學中開展禮儀教育,三年五載之後,學生的氣象、社會風氣乃至中華的民族形象,一定會煥然一新。
中學生以人格與社會擔當教育為主
中學時期,是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時期,於人於世,都至關重要。任何文化的核心都是價值觀。所謂人生價值,是指人應該如何活著,為誰活著?判斷人生價值的標準,是從這個世界上攫取得越多越高,還是給予這個世界的越多越高?不管自己是否意識到,人每天都被這一基本問題所左右。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首要的是人格教育。梁啟超先生當年在清華講演時指出:「英美教育精神,以養成國民之人格為宗旨。」他說西人所謂有人格者,「即我國所謂君子」。我國古代的人格教育,就是「君子」教育,這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命題。早在戰國時代,孟子就將仁、義、禮、智等「四端」作為人格標準來提倡,仁是博愛之心,義是羞恥之心,禮是恭敬之心,知是是非心,缺少其中任何一項,都「謂之非人」。「四端」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品格、境界與行為方式,足以影響人的一生。四端健全,才有可能成為完人。反之,書讀得再多也不可能成才,而且有可能危害社會。
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並非人生的終極目標,隨之而來的任務,是擴而充之,讓自我價值與社會進步緊密相連,勇於為天下擔當,由「小我」走向「大我」,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大化。中國的儒者,最富天下情懷。孔子提出的建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的理想,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前赴後繼地為之奮鬥。宋明學者尤為突出,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明朝東林黨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再到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天下擔當,已然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而深深紮根於社會的深層,成為中華民族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偉力。
學生的志向只有不斷激勵,才能卓然獨立。唐文治先生少年時讀到清儒陸清獻的《座右銘》中「天下後世待汝治,汝勿徇汝無涯之欲而喪厥志」一句,「頗覺奮然」,成為一生理想。他擔任無錫國學專修館校長時,曾編撰《人格》一書作教材,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存者神,所過者化」等語砥礪學生品德。他自撰楹聯:「四海同春,老吾老及人老,幼吾幼及人幼;萬物一體,天下溺猶己溺,天下飢猶己飢」。以這種高尚的思想作為學校教育的主旋律,學生素質必將全面提升。
經典教育與文化認同
經典是民族文化的最高形態,世界上只有最優秀的民族才擁有經典。中國文化作為人類「軸心時代」的典範之一,其所創作的《孝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是中華民族價值觀體系與生活樣式的載體,是千百年來舉國認同的經典,對於中國乃至世界文化的影響不可小覷。梁啟超說:「《論語》為二千年來國人思想之總源泉,《孟子》自宋以後勢力亦與相埒,此二書可謂國人內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學者熟讀成誦,即不能,亦須翻閱多次,務略舉其辭,或摘記其身心踐履之言以資修養。」熊十力說:「夫經之所明者,常道也。常道如何可廢?」徐復觀說,中國經典「在人之所以為人的這一方面,確顯示了常道,而可對自己的民族,永遠在精神的流注貫通中,與我們以啟發鼓勵、提撕、溫暖,我覺得這是無可置疑的。」
自民國初,蔡元培宣布在學校中廢除讀經教育,經典教育的傳統被阻斷。這一決定,引起地方及學界的反彈,故其後出現多次反覆。作為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學者之一的嚴復,晚年積極提倡讀經,他說儒家群經是「中國性命根本之書」「我輩生為中國人民,不可荒經蔑古」。他將經典學習與人格養成、國性養成看成是一體的事情,見解最為深刻:「夫讀經固非為人之事,其於孔子,更無加損,乃因吾人教育國民不如是,將無人格;轉而他求,則亡國性。無人格謂之非人,無國性謂之非中國人,故曰經書不可不讀也。」兩千年來,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是建立在這些經典之上的。若是斷然拋棄之,「轉而他求」,就會喪失國性,不成其為中國人。
當今之世,東西方文化的博弈隨處可見,其本質是:中華民族能否為人類的發展提供一種不同於西方文化的模式。學習中華經典,弘揚經典精神,提高文化立國的理論思維與公民的文化自覺,不可或缺。突出中華的文化主體性與品格,深入探討與實踐,以此解決中國道德失范、社會失序的問題,重建人格標準與道德倫理規範、為人處世的原則、社會公德,陶冶情操、變化氣質,對於整體提升中國文化的軟實力與全民素質,無疑具有戰略意義。
作者:彭林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禮學研究中心主任,在清華大學先後開設的「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均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推薦閱讀:
※中國最早的語文教科書,這才是民國大師國學底子深厚的秘密!
※古人把東西放在袖子里,為何不會掉出來?
※復興中國傳統文化利澤萬邦
※弘揚傳統文化不能只剩放假
※戊戌開篇-簡評六十甲子戊戌流年運氣(甲子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