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不能依靠誰,但你必須學習依戀一個人

?

來自武志紅

03:54

榮格說: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兩次。

第一次是活給別人看的,

第二次是活給自己的。

男人如此,女人一樣。

只不過,女人更難,

假如一個女人的一切,

一直是以男人為中心的話。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

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子君(馬伊俐飾演)是一個徹底的家庭婦女,

她的生活就是豪宅、美衣和家庭。

而這一切的核心。

是她在諮詢公司做高層的丈夫

陳俊生(雷佳音飾演)。

他們已婚八年,

這時羅子君不僅注意力多放在丈夫身上,

而且也像很多這個年齡這種處境的女人一樣,

更關注一個問題 ——

她老實可靠的丈夫,會不會有外遇?

她的擔心最終應驗。

俊生和公司里的已婚女下屬 ——

凌玲(吳越飾演)走到了一起,

並且堅定地提出了離婚。

子君的世界,就此轟然倒塌。

一個已失去了社會生存能力、

靠丈夫養著的「溫室花朵」,

在她的世界轟然倒塌後,

她的人生會何去何從?

是被毀滅,還是浴火重生?

熱劇《我的前半生》改編自亦舒的同名小說。

亦舒說,

中年女人離婚是九死一生,

死得屍骨無存,

而子君是活下來的那一個。

這句話里,

我想應該加上「華人的」中年女人。

因為以我的了解,

華人女性在中年離婚後,

在婚戀上的選擇會變得很狹窄,

而中年男人卻可以受歡迎。

但在美國,

中年人離婚後,

她們會比男人的處境好很多。

一份研究,

對2500名45歲以上的單身女性做了調查,

結果顯示,

超過半數的被調查者說,

她們從未像現在這樣快樂過。

並且,

她們多數人並不缺戀愛對象。

女權程度最高的北歐,

女性處境更好。

無論男女,

他們都不急於結婚,

甚至我記憶中看到一篇文章說,

婚姻常常是女性給男人的一份饋贈似的 ——

我願意承認,你是我孩子的生活父親。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這有多重原因:

女性的社會生存能力不如男性,

最嚴重時,

女性要靠丈夫養著,而自己沒有收入。

Reason 1

社會集體意識中對離婚女性有歧視。

Reason 2

一些女性自己的個人意識出現了大問題,

在精神上讓自己陷入了「第二性」的地步,

失去了「主體」的意識,而淪為了「他者」。

Reason 3

第二性,

是法國哲學家西蒙娜·德·波伏娃提出來的。

她在《第二性》這本巨著中稱,

社會集體意識將女性塑造成了「他者」,

而將男性塑造成「主體」。

「他者」以「主體」為中心,

而不是以自己為中心。

所以,是女性以男性為中心,

圍繞著男性而活。

波伏娃是薩特的情人,

薩特那句著名的話 —— 他人即地獄,

一個說法,

本意應該是「他者即地獄」.

即,當你失去自己的主體感,

而讓自己淪為了他者,

這時必然就活在地獄中。

在電視劇中,

子君一開始的形象,

就像是「他人的地獄」。

她對服務員很霸道,

對保姆頤指氣使,

對丈夫公司的實習生刁鑽……

好像除了長得美,就沒別的優點了。

所幸,

她有一個女強人閨密唐晶(袁泉飾演),

一直是無條件地挺她。

但是,

唐晶的男友、霸道總裁的化身——

賀涵(靳東飾演),

對吸血還霸道的子君鄙視到了骨子裡。

他倆一見面就像刺蝟一般相互挖苦鄙視,

可子君從來不是賀涵對手。

不過沒關係。

在這個三角關係中,永遠是她贏。

因唐晶一直站在她這邊,

會為了她各種忽略賀涵。

作為妻子,

子君更是老實靠譜的陳俊生的「地獄」。

她和她的家庭像吸血鬼一樣以陳俊生的收入為生,

而她不省心、各種吃醋,

對陳俊生各種糾纏。

在這種情形下,

陳俊生愛上了公司的女下屬凌玲。

她溫柔可親善解人意,

在工作上非常得力,

對陳俊生也各種體貼。

子君先是別人的地獄,

而當丈夫提出離婚後,

她的世界崩塌了。

她從自以為的天堂中,

跌落到了地獄裡。

當你處於「他者」的位置時,

你必然在地獄裡。

只是你不自知。

我在國內的諮詢師同行們都有這份印象。

已婚的女來訪者第一次來時,

她們通常問的是這兩個問題——

請你幫我分析,

我的丈夫是怎麼想的,

我的孩子是怎麼想的。

這樣問時,

她們就是已失去了自己的主體意識,

不能以自己為中心來看問題,

不能守住自己的立場,

而是將丈夫孩子視為了自己生命的主體。

這時,她們自然會變得很焦慮,

因為她們必然不知道,

丈夫是怎麼想的,

孩子是怎麼想的。

並且,

當她們想去了解丈夫和孩子是怎麼回事時,

她們的態度,

會讓丈夫孩子感覺到被入侵了。

於是會向她們封閉自己的信息、乃至心,

這時她們會變得更加抓狂。

這份抓狂,即焦慮,

就意味著,那些再光鮮的生活,

也只是表面的浮雲,

而她們生命的內核,已墜入地獄。

可以說,

當男人提出離婚時,

她們的地獄,

就徹底顯形了。

譬如,對子君來講,

她就面臨著這些問題——

1. 她會失去經濟來源

2. 她可能會失去孩子,因為養活自己

3. 她的媽媽和妹妹本來還靠從她這兒吸血為生

4. 她的婚姻被另一個女人破壞奪走了

5. 她的精神也幾乎徹底垮掉

……

這時,意想不到的,

是唐晶的霸道總裁男友賀涵,

先是狠狠地刺激她,

而後通過一系列策略,

幫助子君恢復了自信,

也恢復了職場能力。

更重要的是,

她恢復了自己的魅力,

這份在馬伊俐本人身上也可以看到的魅力。

在亦舒的小說中,寫出了這樣的感覺——

他不再是我的主人、我的神,

我不必回頭。

這一仗打到最後,

原來勝利者是我。

這樣的子君,

也再次恢復了美麗。

這份魅力和美麗,

在法國女性身上常見到,

它是專屬於那些以自己為主體的女性。

主體和他者這樣的概念,

換成普通的語言即:

你不能依靠任何人。

在中國,

老實能幹的男子,

是公認的好男人,

因能讓女人「依靠」。

當女人不能養活自己時,

男人最重要的品質就是可靠了。

然而,

當一個男人只是可靠時,

他也淪為了他者,

也陷入了地獄。

並且有意思的是,

這場依靠可靠的心理遊戲,

是陳俊生自己構建的。

他對名牌畢業已進入外企工作的妻子說:

你別工作了,我養你。

我一位來訪者,

也曾處於這樣的婚姻中。

前夫願為她的一丁點感受,

就付出巨大犧牲。

這會讓她感動。

但她總有一個意象揮之不去,

她覺得他們兩個——

「像兩棵歪脖樹擰在一起」。

這是共生關係,相愛相殺的關係。

這種一個人依靠另一個人的共生關係,

只有在嬰兒六個月大前是正常的,

而在以後的年齡段,

這都可以稱為「病態共生」。

並且,在病態共生中,

會出現共生絞殺。

有時是一個人絞殺另一個人的生命力,

有時則是兩個人相互絞殺彼此的生命力。

在子君和陳俊生的關係中,

他們兩個是相互絞殺。

子君名牌大學畢業,去過外企,

但為滿足丈夫「養妻子」的需求,

也為了躲避職場的壓力,

做了家庭主婦,

她的個人發展,就此被絞殺了。

陳俊生將妻子變成了一個靠他養著的巨嬰,

而巨嬰對他各種索求時,

他也感覺到自己被絞殺了。

俊生有一個悖論——

他是想做子君的「媽」,

但他其實才是軟弱的嬰兒。

更需要一個媽。

所以有母親味兒的凌玲,

輕易吸引了他。

所以說,在現代社會,

當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說:我養你,

這真是一個需要警惕的時刻。

這是一份深思熟慮的成熟考慮,

還是一份被社會集體意識塑造的幻夢,

還是嬰兒找媽的痴夢?

這個社會集體意識編織的幻夢,

此前因女德專家丁璇的誇張宣講而廣為人知,

它的核心,是想這樣處理男女關係——

將男人捧到至高無上的位置,

將女人矮化到必須依賴崇拜男人的位置,

而後男人就可以為所欲為,

女人就要百依百順。

關係中有兩套規則:

「珍惜規則」和「權力規則」。

珍惜來自於對另一個人主體的尊重,

而權力就是試圖將對方弄到他者的位置上,

然後控制對方。

我們的很多關係,

常常缺「珍惜」味兒,

而「權力」的味兒太重。

當然,俊生和子君的關係里,

權力味兒不那麼明顯,

真說有,倒像是——

子君才是這個關係中的女王,

而俊生則像是僕人。

這也是賀涵厭惡子君的地方:

你吸血不算,還這麼霸道。

這是俊生的他者意識在作祟。

但他只要願意,

他隨時可以從這個關係中脫身。

相反,子君沒這份自由,

她的霸道,是虛幻的泡影,

隨時可破滅。

有一個無情的理論:

婚姻市場論。

即,婚姻也是一個市場,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市場價值,

兩個市場價值匹配的人,

容易幸福而穩定。

所以,在子君與俊生這樣的婚姻中,

男人的婚姻市場價值在不斷提升,

而女人的婚姻市場價值在不斷下降。

這時,一有挑戰者出現,

這個婚姻就會面臨著嚴峻挑戰。

我想,正因為有太多的家庭是這種局面,

所以《我的前半生》這部劇才會迅速走紅。

很多網友批評電視劇沒忠於原著,

因小說中將子君一開始就寫成

一個自立自強的女性。

她沒有失去臉面地鬧,

她是一個人站起來的。

我本來也有這份觀感,

但想了想我聽過的故事,

我的確覺得,

電視劇的改編更真實。

電視劇給人吐槽的另一個橋段,

是「霸道總裁拯救了落魄家庭主婦」,

最後子君竟然「搶」了閨密的男友,

和賀涵產生了真愛。

但真從心理邏輯上看,

子君和賀涵,

的確更可能走到一起。

賀涵和唐晶兩個強人,

是很難走到一起的。

因為他們在情感上,

都是充滿恐懼的「弱者」。

嬰兒,最初不得不依靠養育者,

這同時有了一個特別重要的事情產生——

嬰兒學會了依戀。

依戀,是情感的基礎。

依戀,是全能自戀的對立面。

嬰兒最初都活在全能自戀中,

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世界在自己掌控中。

但這是幻覺。

它的滿足,

是建立在養育者的良好照顧中。

如嬰兒得到了良好養育,

他的全能自戀就得到一定滿足,

但等他大了一些後才發現,

原來他的良好自戀感,

是建立在一個好媽媽照料他的基礎上,

而他是無能無助的。

這打擊了他的自戀。

他發現,自己不是神,

而媽媽才是神,

媽媽遠遠比他強大。

但是,這個「神」是愛他的「善神」,

他願意向這個「善神」低頭,

並向「善神」提出自己的各種需求,

包括情感需求。

由此,他學會了依戀。

如果嬰兒沒得到好的照料,

就會讓他固守著全能自戀,

難以學會低頭,

也學不會依戀。

唐晶和賀涵這樣的強人,

他們會相互欣賞,

像照鏡子一樣,

但他們內心深處都固守著全能自戀,

不允許自己脆弱,

不敢面對自己柔弱的「自我」,

難以低頭,難以依戀彼此,

也難以學會愛。

所以,雖然賀涵各種宣揚自我強大論,

觀眾也容易覺得他和唐晶是天生一對,

但現實多是,

霸道總裁和小白兔走到一起。

因為,他在訓練子君的過程中,

子君的低頭,

也讓他學會了依戀對方。

我們的確不能依靠一個人。

但我們必須學習去依戀一個人。

音樂|?黃齡、薛之謙-《來日方長》鋼琴Ver.

你可能還喜歡

《岡仁波齊》: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推薦閱讀: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一0七集)
國內外免費學習英語的網站
4大日常生活常用分類英語口語辭彙!趕緊收藏學習起來!
每天學習佛經,講經(普賢行願品)第四課  希望大家有興趣每天看完 受益匪淺
史上最全機器學習辭彙寶典 看看你知道多少個呢?

TAG: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