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003 觀察力自主訓練全案
觀察力自主訓練全案
一、觀察力是什麼
大千世界蘊藏著無限的奧秘,氣象萬千,博大精深。認識世界是人類永恆的課題。觀察和觀察力,成為聯繫人類與大千世界的一道彩虹。外觀於物,內識於心,正是在觀察與思考的驅動下,人類才得以逐漸認識世界的奧妙,不斷超越自我。
1.觀察的奧秘
觀察--「思維的知覺」
從字面上來看,「觀」和「察」都與眼睛有著天然的聯繫,都可以解釋為「看」。「察」更有「仔細看」之意。但是,「看」是否就等同於「觀察」、「不看」是否一定就沒有「觀察」呢?
答案是否定的。
在人類認識事物的過程中,眼睛的確是最重要的感覺器官,黃帝《內經》曾經記載:「天有日月,人有雙目」,眼睛能「視萬物,別黑白,審長短」。現代生理學的研究也證明:人的全身共有400多萬條神經纖維向大腦中樞傳遞信息,其中雙眼就佔一半;人們從外界獲得的數以億萬兆計的信息中的80%~90%都是通過視覺通道而獲取的。
但眼睛並不是唯一的感覺器官。人們除了可以用眼睛看到斑斕多姿的外部世界外,還可以用雙耳來傾聽美妙動人的音樂、高低緩急的聲響,還能用鼻子嗅聞沁人心脾的氣味,或者用舌頭品嘗酸、甜、苦、辣、咸各種滋味,或者用手觸摸感受物體不同的質地、硬度、冷熱……這一系列感覺器官,同樣不可忽視。
然而,生活中常常有人對眼前的事物「視而不見」,也有人對耳邊的聲響「聽而不聞」。這表明,光有感覺器官,還不能完成觀察活動。由於缺乏思維活動的參與,感覺器官接收的信息並沒有在大腦中形成反映。這表明:視、聽等活動必須有積極的思維參與,才能獲得真正的觀察。因此,心理學家稱觀察為「思維的知覺」。
觀察既然是「思維的知覺」,是感知覺發展的最高形式,這種知覺就不是隨意或模糊不清的。它是在綜合視覺能力、聽覺能力、觸覺和嗅覺能力、方位和距離知覺能力、圖形辨別能力、認識時間能力等多種能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根據一定的目的和任務進行的有計劃的、比較持久的知覺。
因此,我們認為,人們依靠自己的感覺器官(主要靠眼睛)得到有目的的、有計劃的、主動的知覺的過程,就叫做觀察。
觀察方式的分類
我們通常將觀察的方式分為直接觀察和間接觀察兩大類。
(1)直接觀察
直接觀察一般指人們通過自己的感覺器官對客體的直接感知過程。
直接觀察往往跟自發觀察緊密聯繫,沒有中間環節,可信度比較大,有利於發現問題。但人們用肉眼或其他感覺器官感知事物的靈敏度和範圍都非常有限。人眼能勉強分辨15厘米遠、0.1毫米的東西,分辨更小的東西就很困難,更不可能像老鷹那樣從幾千米的高空看到陸地上的獵物;人耳的靈敏度也不可能與蝙蝠和海豚媲美。
(2)間接觀察
間接觀察一般指人們藉助觀察儀器來間接獲得對客體的信息的感知過程。
間接觀察往往和自覺觀察相聯繫,可以運用科學方法如調查、實驗等,還可以運用工具如哈勃望遠鏡、隧道掃描顯微鏡、超聲波、核磁共振等,使用不同的方法和設備延伸人類的感覺器官,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觀察手段,更有利於解決問題。但它很可能造成錯誤觀察,甚至是沒有觀察。
直接觀察和間接觀察各有利弊,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根據不同的情況選用不同的方式,才能保證觀察結果是正確的、科學的。
此外,人們還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對觀察方式進行了分類。如按照學科領域將其分為科學觀察、社會觀察、審美觀察等;按照觀察目的分為啟示性觀察、探索性觀察、驗證性觀察等;按時間周期分為連續性觀察、非連續性觀察等。
2.什麼是觀察力
觀察力:一種特殊形式的感知能力
簡單地說,一個人觀察的能力就是觀察力。
觀察力就是指人在感知活動過程中通過眼、耳、鼻、舌、身等感覺器官準確、全面、深入地感知客觀事物特徵的能力。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感知能力,觀察力是人類認識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對事物的認識程度、水平,與這種能力的強弱有很大的關係。
人們常常讚美那些觀察力發達的人「心明眼亮」,這裡的「眼亮」並不是說一個人的視力多麼好,而是說他觀察細緻準確、思維判斷敏捷。從這個角度上來看,觀察力是一種感覺與思維高度協調的能力,也是一種智力。
觀察力的結構
(1)感覺
A感覺是什麼
感覺是觀察力的一種形式。
感覺是感覺器官對來自體內外的一定刺激所產生的能力活動,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體對象(也包括人體)的個別屬性的直接反映能力。如視感覺就是眼睛對光線所產生的反映能力;內臟感覺就是由腦神經對體內臟器活動的變化所產生的反映能力。
B感覺的特徵
感覺性質是感覺的根本特徵。列寧指出:「在感覺中不可避免地也會有質。」任何一種感覺領域內都存在著性質和區別。如視覺表現為紅、黃、綠、藍、白、灰、黑等;聽覺有音響、音色和響度的區別;味覺則有酸、甜、苦、辣、咸等。
感覺強度是感覺在數量方面的特徵。它決定了信息的強度和感官的機能狀態。一個人從暗室中突然走到明亮的室外,剛開始什麼都看不清,幾秒鐘之後,才漸漸看清東西。這就是由弱向強的過渡。反之則為由強向弱的過渡。
感覺在時間方面的特徵即為感覺的持續性。它主要決定了信息作用的時間和長度以及感覺器官的機能狀態,具體表現為感覺的潛伏期及惰性。所謂潛伏期,是指當信息作用於感覺器官時,感覺需要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才發生;所謂惰性,是指感覺不是隨信息停止作用而立即消失的,也就是後作用,如脫離嘈雜的環境後產生「耳鳴」等。
擴延性是感覺在空間方面的特性。它主要決定於信息作用的空間距離和感覺器官的機能狀態。如視覺中的距離、聽覺中的範圍等。
C感覺的分類
外部感覺:是接受外部刺激的感覺器,反映外界對象屬性的感覺,它又分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皮膚覺等。它們分別是眼、耳、鼻、舌、身的機能。
內部感覺:是由於感覺器接受機體內部的刺激所產生的反映內臟器官的不同狀態的感覺。例如飢餓感、乾渴感、昏覺、幻覺等。
本體感覺:在身體外表面和內表面之間有一種本體感受器,能反映身體各部分的運動和位置的情況。如反映並辨別機體自身運動狀態和健康狀態的運動感覺,反映和辨別身體(主要是頭部)的運動速率和方向的平衡感覺等。
(2)知覺
A知覺是什麼
知覺是觀察力的另一種形式,比感覺形式更高級更全面。
知覺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發生的,但它並不是感覺的簡單相加或拼板,它具有新的性質。
知覺是個體對客體各個部分和屬性的整體反映,表現為對客體的整體認識、對客體綜合屬性的判別或對客體意義的初步解釋。
B知覺的一般特徵
選擇性。在同一瞬間,優先反映一些對象或對象的一些屬性或部分,即從眾多的對象中,有選擇地以一些對象作為知覺對象,從而使知覺對象特別清晰,而使其餘對象成為知覺對象的背景,比較模糊。不同的人們看「兩可圖」,能看出不同的情景,這就是典型的知覺的選擇性。
理解性。人們總是根據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對知覺對象加以認識,並用語詞標誌出來。由於人們總是具有不同經驗和知識,所以對同一個知覺對象的知覺常常有很大的區別。在某一領域具有豐富經驗和專門知識的人,對該領域對象的知覺要比其他人深刻得多,反之則較淡漠。譬如一個對建築設計完全沒有概念的人,即使在他面前擺上設計十分完美的圖紙,他也不一定會產生強烈的知覺。
整體性。個體所反映的是知覺對象的整體現象,可以把具有不同屬性的知覺對象感知為一個綜合的完整的統一體。例如,蘋果有圓的形狀,有一定的硬度,有一定的顏色,有一定的氣味,我們在感知時,就可以把它們作為一個不可分的整體來把握,這就是知覺的整體性。
恆常性。在一定範圍內,當知覺的條件發生變化時,個體的知覺對象仍能保持一定的恆常性。如一個人從距我們1米處走到5米遠時,雖然他在我們視網膜的影像縮小到1/5,但我們感到此人的高度大體未變,這就是知覺的恆常性。
C知覺的分類
一般把知覺劃分為視知覺、聽知覺、觸知覺、複合知覺、空間知覺、時間知覺和運動知覺等。
人們在觀察大自然,觀看圖畫、雕塑、體操表演、各類球賽等時主要使用視知覺,在欣賞電影、電視時,就是視聽複合知覺起作用,戰爭中則是視、聽、觸、複合知覺起作用。空間知覺主要包括距離、方位、大小、形狀、立體等知覺。時間知覺總是通過衡量時間的媒介來實現,媒介可能是自然界的周期現象,如四季的轉換、晝夜的交替等,也可能是機體的生理狀態如睡眠周期、月經周期等。
(3)感知
在實際認識過程中,感覺與知覺很難區分,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例如,顏色總是某種對象的顏色,聲音總是某種東西發出的,軟硬屬性也總是某種對象的,反過來某種對象也總是有顏色和硬度的。因此,人們把感覺與知覺合稱為感知。
觀察力就是在感知過程中形成的,脫離感知過程,也就沒有觀察力。如果一個人沒有任何感知能力,或有感知能力而未感知任何外部對象,他都不會有觀察力:
國外有人讓成人受試者呆在一個專門設計的特殊實驗室內,不讓他感知到任何一個外界對象。過了一段時間,受試者開始產生幻覺,隨後又出現了極度警戒狀態,並且伴隨有閉鎖恐懼症。再過一段時間,受試者對環境的興趣完全消失,開始轉向注意自身,產生忐忑不安情緒,喪失了觀察力。
觀察力的結構
(1)感覺
A感覺是什麼
感覺是觀察力的一種形式。
感覺是感覺器官對來自體內外的一定刺激所產生的能力活動,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體對象(也包括人體)的個別屬性的直接反映能力。如視感覺就是眼睛對光線所產生的反映能力;內臟感覺就是由腦神經對體內臟器活動的變化所產生的反映能力。
B感覺的特徵
感覺性質是感覺的根本特徵。列寧指出:「在感覺中不可避免地也會有質。」任何一種感覺領域內都存在著性質和區別。如視覺表現為紅、黃、綠、藍、白、灰、黑等;聽覺有音響、音色和響度的區別;味覺則有酸、甜、苦、辣、咸等。
感覺強度是感覺在數量方面的特徵。它決定了信息的強度和感官的機能狀態。一個人從暗室中突然走到明亮的室外,剛開始什麼都看不清,幾秒鐘之後,才漸漸看清東西。這就是由弱向強的過渡。反之則為由強向弱的過渡。
感覺在時間方面的特徵即為感覺的持續性。它主要決定了信息作用的時間和長度以及感覺器官的機能狀態,具體表現為感覺的潛伏期及惰性。所謂潛伏期,是指當信息作用於感覺器官時,感覺需要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才發生;所謂惰性,是指感覺不是隨信息停止作用而立即消失的,也就是後作用,如脫離嘈雜的環境後產生「耳鳴」等。
擴延性是感覺在空間方面的特性。它主要決定於信息作用的空間距離和感覺器官的機能狀態。如視覺中的距離、聽覺中的範圍等。
C感覺的分類
外部感覺:是接受外部刺激的感覺器,反映外界對象屬性的感覺,它又分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皮膚覺等。它們分別是眼、耳、鼻、舌、身的機能。
內部感覺:是由於感覺器接受機體內部的刺激所產生的反映內臟器官的不同狀態的感覺。例如飢餓感、乾渴感、昏覺、幻覺等。
本體感覺:在身體外表面和內表面之間有一種本體感受器,能反映身體各部分的運動和位置的情況。如反映並辨別機體自身運動狀態和健康狀態的運動感覺,反映和辨別身體(主要是頭部)的運動速率和方向的平衡感覺等。
(2)知覺
A知覺是什麼
知覺是觀察力的另一種形式,比感覺形式更高級更全面。
知覺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發生的,但它並不是感覺的簡單相加或拼板,它具有新的性質。
知覺是個體對客體各個部分和屬性的整體反映,表現為對客體的整體認識、對客體綜合屬性的判別或對客體意義的初步解釋。
B知覺的一般特徵
選擇性。在同一瞬間,優先反映一些對象或對象的一些屬性或部分,即從眾多的對象中,有選擇地以一些對象作為知覺對象,從而使知覺對象特別清晰,而使其餘對象成為知覺對象的背景,比較模糊。不同的人們看「兩可圖」,能看出不同的情景,這就是典型的知覺的選擇性。
理解性。人們總是根據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對知覺對象加以認識,並用語詞標誌出來。由於人們總是具有不同經驗和知識,所以對同一個知覺對象的知覺常常有很大的區別。在某一領域具有豐富經驗和專門知識的人,對該領域對象的知覺要比其他人深刻得多,反之則較淡漠。譬如一個對建築設計完全沒有概念的人,即使在他面前擺上設計十分完美的圖紙,他也不一定會產生強烈的知覺。
整體性。個體所反映的是知覺對象的整體現象,可以把具有不同屬性的知覺對象感知為一個綜合的完整的統一體。例如,蘋果有圓的形狀,有一定的硬度,有一定的顏色,有一定的氣味,我們在感知時,就可以把它們作為一個不可分的整體來把握,這就是知覺的整體性。
恆常性。在一定範圍內,當知覺的條件發生變化時,個體的知覺對象仍能保持一定的恆常性。如一個人從距我們1米處走到5米遠時,雖然他在我們視網膜的影像縮小到1/5,但我們感到此人的高度大體未變,這就是知覺的恆常性。
C知覺的分類
一般把知覺劃分為視知覺、聽知覺、觸知覺、複合知覺、空間知覺、時間知覺和運動知覺等。
人們在觀察大自然,觀看圖畫、雕塑、體操表演、各類球賽等時主要使用視知覺,在欣賞電影、電視時,就是視聽複合知覺起作用,戰爭中則是視、聽、觸、複合知覺起作用。空間知覺主要包括距離、方位、大小、形狀、立體等知覺。時間知覺總是通過衡量時間的媒介來實現,媒介可能是自然界的周期現象,如四季的轉換、晝夜的交替等,也可能是機體的生理狀態如睡眠周期、月經周期等。
(3)感知
在實際認識過程中,感覺與知覺很難區分,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例如,顏色總是某種對象的顏色,聲音總是某種東西發出的,軟硬屬性也總是某種對象的,反過來某種對象也總是有顏色和硬度的。因此,人們把感覺與知覺合稱為感知。
觀察力就是在感知過程中形成的,脫離感知過程,也就沒有觀察力。如果一個人沒有任何感知能力,或有感知能力而未感知任何外部對象,他都不會有觀察力:
國外有人讓成人受試者呆在一個專門設計的特殊實驗室內,不讓他感知到任何一個外界對象。過了一段時間,受試者開始產生幻覺,隨後又出現了極度警戒狀態,並且伴隨有閉鎖恐懼症。再過一段時間,受試者對環境的興趣完全消失,開始轉向注意自身,產生忐忑不安情緒,喪失了觀察力。
觀察力與注意力
注意力是觀察力的基礎,沒有注意力,就沒有觀察力。觀察力同注意力不可分割地聯繫在一起。成功者往往具有很好的注意力和觀察力,對人生和事業專註而執著。
注意力是有目的地將心理活動長時間地集中於某一事物或某些事物的能力,是對事物和現象的警覺、選擇能力,即指向和集中能力。觀察力是人在觀察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智力,觀察活動本身就是一種有目的有注意的活動,是一種有計劃的意向活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觀察力也就是注意力的聚合。
控制和集中注意力,使其根據我們的需要而具有一定的指向性、集中性和穩定性,對於提高觀察的效果大有裨益。注意力的穩定和集中與思維的活躍程度成正比關係。思維越活躍,注意力就越集中,越穩定,觀察活動也更有效。
好的觀察力的表現
(1)指向明確,觀察全面
觀察力具有明確的指向性,這就使得各種觀察活動能遵循既定的目標向前發展,能自始至終。比如:明確觀察目的及對象--合理安排觀察順序--把觀察結果同研究的問題結合思考--考慮每個觀察步驟是否達到目的等等。
指向明確、計劃清晰,非常有利於在觀察時既見森林,又見樹木,而不是偏重於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而全面,正是觀察的基本原則: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古醫書上看到巴豆是瀉藥,於是在治病時總把巴豆當作瀉藥使用。可是,有一次他在治療的過程中,試著給腹瀉患者以少量巴豆,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結果:患者的腹瀉止住了。於是,李時珍對巴豆的藥性進行了全面的觀察,發現從總體上講,巴豆是一種瀉藥,但針對某些特殊的病症,卻又是一種止瀉藥。
具有好的觀察能力的人,觀察問題與李時珍一樣,比較全面。比如在觀察一個人的時候,不僅看到她高高的個子、優雅的神情舉止、溫柔的語調、整潔的外表,還格外注意到其光彩有神的大眼睛。
反之,觀察能力不好的人對於他們司空見慣的那些最一般也是最常見的東西往往都沒有明確的概念。比如有的人觀察室內的花草時,雖然能叫出花和葉,卻不能明確地指出莖和根;細看鳥的圖畫時,雖然能指出鳥有頭、喙、翅膀、尾巴、腿和爪,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說出頸和軀幹這兩個部分……
(2)觀察細緻,感受獨特
細緻,是觀察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影響觀察能力高低的基本因素。
觀察能力強的人往往能夠仔細地觀察每一個事物,哪怕再細微的變化,也逃不過他的眼睛:
20世紀初,奧地利青年氣象學家魏格納,在一次住院期間,偶然地對病房橫掛的世界地圖的奇異形狀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平常,這司空見慣的地圖形象,根本不會引起病人和工作人員絲毫的興趣。魏格納卻透過這平凡不為人所注意的地圖形象,仔細觀察且覺察到其中的奧妙:
地圖中大西洋兩岸的大陸的海岸線凹凸部分正好相反,愈看愈覺得圖中的整個歐洲、非洲、南北美洲東部,簡直像是一張完整的報紙被撕成的兩半……
恰恰是這一獨特感受,使得魏格納成為「大陸漂移」說的締造者。魏格納之所以能透過一張普通的世界地圖提出新的科學猜想,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於他具有較強的感受事物的能力,能從現在的地圖形象,由此及彼,認識到它是由遠古時期的整塊大陸經歷無數次漂移和演變而逐漸形成起來的結果。
一個感受獨特的人,在觀察事物時,往往能獲得深刻的體驗,能感受到那些別人感受不到的東西,能從日常生活和平凡的事物中領悟到新東西,在別人看似不可能產生希望的地方創造奇蹟。
(3)觀其本質,預見性強
巴甫洛夫曾經說過:在你研究、實驗、觀察的時候,不要做一個事實的保管人。你應當力圖深入事物根源的奧秘,應當百折不撓地探求支配事實的規律。這就是說,巴甫洛夫主張觀察不但要準確,而且還應達到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力圖深入事物奧妙的程度。
準確,是觀察能力的根本,也是觀察能力表現效果的根源。抓住本質特徵,是觀察的目的之一。觀察時抓住事物的本質,不僅能認識事物的現在,還能預見未來。一個觀察能力很強的人,能夠經常預言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勢和方向。
許多敏銳的觀察者都具有相當出色的預見能力:
英國氣象學家歐文·克里克,是一位公認的氣象預報專家。在長達50年的氣象預報生涯中,他的預報一直保持著很高的準確率,就連三四個星期以後的氣象預報,準確率也高達80%以上。
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對「大掃帚星」的運動規律所作出的科學推斷,被學術界譽為「智慧的預見」。
「天才的預言家」雪萊同任何人哪怕只交談很短的時間,就能寫出若干小時之後的談話情況,他還深有體會地說,自己「不但深刻觀察了現在的實際情況,發現現存事物應該遵守的法則,而且還從現在觀察到將來。」
(4)善於聯想,時常更新
觀察力強的人在觀察事物時能對具體的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不生搬硬套,並能迅速而準確地認識到事物的特徵。
善於聯想與想像,即把已經獲得的知識同正在探索的問題迅速而準確地聯繫起來進行思考。任何一個觀察活動,其實質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智力活動。由於它的複雜性,這種活動很難用一個固定的觀察方法加以模式化。只有經常聯想,才能打開思維的翅膀,飛得高,飛得遠。
人們在思考問題時,總是有些方法和技巧可以遵循,如縱向思考、逆向思考、橫向思考等。然而「教學有法而無定法」,由於思考的問題千頭萬緒,紛繁複雜,因而針對不同的問題,需要經常更新研究思路。很多人在自己的觀察道路上都經歷過或多或少的失敗,此時如果心灰意冷,以至放棄既定的觀察活動,就會一事無成。相反,如果能換個角度想問題,在失敗之後萌發新的思路,則很容易找到新的突破口,在失敗中孕育成功:
我國東漢時期大醫學家張仲景,一次給兩個同是感冒的人診病。表面上看,兩者的病症幾乎一模一樣,於是張仲景也就開了一樣的「發汗」處方,供兩位病人服用。結果這兩個病人一個痊癒,另一個病情反倒加重了。兩個都患相同感冒的人,吃的又是一樣的葯,為什麼一個好了,一個反而變壞了呢?為了探明其中的奧妙,張仲景把過去的診斷過程詳細地回憶了一遍,才恍然大悟:那個病情不見好轉的人,已經流過汗了,吃的又是「發汗」葯,可能是汗出多了的緣故,所以病情反而加重了。於是,張仲景改用其他的處方,很快就使那位病人好起來了。從此以後,張仲景一碰到這樣類似的問題,就反覆加以區別,不斷總結和積累經驗,終於寫成至今仍有相當研究價值的《傷寒論》。
二、為什麼要提高觀察力
1.觀察是發現的源頭
(1)觀察是起點
愛因斯坦說:「理論之所以能夠成立,其根據在於它同大量的單個觀察關聯著,而理論的真理性也正在此。」觀察不僅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第一道工序,是一切知識和發現的起點,是一切創造和發明的基礎,還是檢驗知識和真理的重要途徑。
對於孩子們來說,觀察是他們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對於科學界來說,觀察是科學發現的開始。觀察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人們智力水平的高低。觀察是人們認識世界、增長知識的主要手段,在人類的一切實踐活動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天我們要看到很多的事物和現象,如果有一個事情、一個現象引起我們的注意,這個時候我們就由一般的感覺和觀看進入到觀察的層次。有了觀察我們才可能發現、提出問題,發現、提出問題才有可能進入到研究的階段。
(2)觀察吧,除了觀察還是觀察
觀察力對於發展人的智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事實表明,如果一個人有比較強的觀察力,他就能從觀察的對象上發現別人所未發現的特點,悟出別人所未悟及和未感受到的東西。
羅丹告誡其學生著名詩人里爾克的訣竅是:「觀察吧,除了觀察還是觀察!」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我們是按三條線來研究學生的發展的,這就是:觀察力、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觀察首先需要用眼睛去看周圍的世界,但是觀察絕不等於隨便看看。著名偵探福爾摩斯對他的老夥伴華生說:你每天都在貝克街的樓梯上上下下,但依然不知道它到底有幾個台階,因為你僅僅是看;我知道它有七個台階,因為我在「觀察」。
歷史上、科學史上通過觀察做出的重大發現和發明比比皆是:
義大利科學家從觀察教堂里銅吊燈的搖曳開始,經過實驗研究,發現了擺的定時定律。
蒸汽機的發明,帶來了人類歷史上一場深刻的資本主義工業革命。其發明人瓦特,正是從對燒開的水頂動壺蓋的觀察中琢磨出蒸汽機的基本原理的。
我國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幼年時就熱愛觀察各種花卉、藥草的生長過程,細緻地察看它們如何抽條、長葉、開花,花草的每一處細微變化都逃不過他的眼睛。正是這種細緻嚴謹的觀察習慣,使他得以糾正古代藥草書中的很多謬誤,並寫出世代流傳的醫學巨著《本草綱目》。
……
2.觀察力是智力之母
觀察力是智力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是智力的必不可少的一個因素。觀察力是人類智力結構的重要基礎,是思維的起點,是聰明大腦的「眼睛」,所以有人說:「思維是核心,觀察是入門」。
首先,我們知道,一個正常人從外界接觸到的信息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通過視覺和聽覺的通道傳入大腦,通過觀察獲得的。觀察可以說是智力活動的門戶。任何一個人,如果沒有較強的觀察力,他的智力很難達到高水平。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說過:「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觀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並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上,我可在眾人之上。」俄國生物學家巴甫洛夫在他實驗室的牆上,寫著醒目的六個大字:「觀察,觀察,觀察!」沒有觀察,智力發展就好象樹木生長沒有了土壤、江河湖海沒有了水的源頭一樣,失去了根本。
其次,觀察力的發展離不開思維的進步,而思維是智力的核心。人們認識事物,都由觀察開始,繼而開始注意、記憶和思維。因而觀察是認識的出發點,同時又藉助于思維提高來發展優良的觀察力。如果一個人的觀察力低,那麼他的記憶對象往往模糊而不確切、不突出,回憶過去感知過的事物時就常常模稜兩可,記憶效果差。於是,在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進行分析和判斷時就不能做到快速而準確,顯得理不直、氣不壯,綜合分析和思維判斷能力差,智力發展受影響。
再次,從生理和心理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如果生活在單調枯燥、缺乏刺激的環境中,觀察機會少就會使腦細胞比較多地處於抑制狀態,大腦皮層發育較緩慢,智力顯得相對落後。相反,如果一個人經常生活在豐富多彩、充滿刺激的環境中,堅持經常到戶外、野外去觀察各種事物和現象,大腦皮層接受豐富刺激,經常處於興奮活動狀態,其大腦的發育就相對較好,智力也較發達。
因此,要想擁有一個智慧的頭腦,就應該勇敢地拓寬視野,敢於觀察,善於觀察,為自己的智力發展開啟一扇明亮的「窗戶」,為自己的大腦賦予一雙「聰明的眼睛」!
3.提高觀察力能提高人的素質
人類要想在觀察活動中取得對事物的全面深刻的認識,必須具備一定的素質;而每一次觀察活動,也都會豐富、提高觀察者的素質。一個人的自我發展,其實就是觀察力的不斷提高。一個社會的進步與落後,一個民族素質的高低,有時候也在這個民族成員普遍具有的觀察力上有所表現。可以說,培養和提高觀察力,是提高個人和民族素質的重要途徑。
觀察是所有科學研究形式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有通過觀察才可能發現並提出問題。愛因斯坦說過,發現、提出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可能就是一個數學的運算或者實驗的技巧,而發現、提出問題卻需要通過觀察,並運用創造性的想像才能夠實現。
觀察力是形成技能的必要條件。具有良好的觀察力,其實也就具有了良好的學習能力,養成技能的過程自然而然會變得輕鬆。良好的觀察力可以幫助人們進行記憶等多種思維活動,促進學習和工作的進步。如果不去有意識地加強觀察力的培養,使其善於觀察複雜的事物和現象中的細微變化及其本質特點,就不能有效地進行充分感知,獲得規律性知識,分析、判斷和綜合概括能力也將難以得到提高,而這些都是智力發展、學業進步和人生騰飛的必須條件。
對於正處於學習階段的孩子,觀察力的培養和提高非常重要。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贊可夫對學校中的「差生」進行了研究,發現「差生」的普遍特點就是觀察能力較差。這些孩子雖然也瞪大眼睛去看事物,但是所見到的東西不一定很多,甚至還會出現很多錯誤。正如人們所說的:「善觀察者,可見常人所未見;不善觀察者,入寶山而空回。」受掣於觀察能力,「差生」們掌握知識的能力也逐漸降低,求知慾望漸漸下降,最終厭倦學習。反之,如果擁有了好的觀察能力,學習的熱情自然而然得到提高,掌握知識的能力、綜合素質也漸漸提高,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達到。
觀察力也是未來人才的綜合素質之一,較好的觀察力有時候可以視為較好的思維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觀察不是某些人的專利。作為一個普通人,即使不打算在某一領域成為佼佼者,學會觀察也是非常必要的。在現代和未來社會,學會觀察社會現象,作出自己的判斷,並制定出自己的行為準則,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素質,更加適應社會發展的節奏。
三、提高觀察力的方法
1.提高觀察力的一般規律和方法
感覺能力是人天生固有的,但感知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環境的刺激。觀察力則更需要有意培養、訓練。
(1)保護好感知覺器官
觀察力訓練是以感知覺發展為前提的,感知能力的提高有助於神經系統發育成熟及大腦智力開發,使人耳聰目明、心靈手巧,有助於智慧的發展。
要注意保護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手等器官的健康發育,因為這是發展感知覺的物質基礎。
要利用並創造機會,刺激各個器官的發育。多看美麗的圖畫,多聽動人的音樂、多動手、多說話等,這些行為對器官發育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2)明確觀察目的
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有觀察的中心和範圍,才能保證把注意力集中在觀察對象上。心理學的知覺規律表明,帶著明確的觀察目的和任務去知覺事物,注意力就能集中地指向有關的事物,知覺就會清晰、完整。如果觀察的目的不明確,觀察就如「走馬觀花」,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明確觀察目的,一是在心裡樹立觀察的意識,認清觀察對於發展自身智能的好處;二是在觀察任何事物時,都要有明確的目的,即觀察什麼,為什麼觀察。
(3)有計劃地觀察事物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觀察活動有內容繁簡、範圍大小、時間長短之分,但都需要有計劃地進行。觀察有計劃,是指在觀察活動開始之前,預先定好觀察的目的和步驟。如小孩子在學習洗衣服的時候,可以先觀察父母怎樣做:放多少水、多少洗衣粉、哪些衣服分開洗、洗衣機開多長時間等等,可以一邊幫忙一邊觀察,學會了洗衣服,也提高了觀察力。有的人喜歡花草,可以自己種一盆花或其他植物,每天觀察其變化,寫一些觀察日記,這樣的觀察活動,既滿足了自己的興趣,又有豐富的觀察內容,效果很好。
一般來說,如果年齡較小,觀察活動中應多找與其日常生活聯繫較多的事物,或最好從日常生活入手,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選用那些較熟悉、特徵較明顯、也容易觀察的事物,逐步進行觀察訓練。
隨著年齡的增長,必要的知識和經驗已經形成,這時候再開始觀察那些較為複雜、特徵不太明顯、容易忽略的、需要分析判斷的細節、事物或事件。
(4)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
古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會獲得不同的信息和感受。因此觀察事物必須掌握不同的方法。觀察時要按照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先觀察什麼、後觀察什麼,以及觀察的重點都是事先要明確的。否則很容易陷於雜亂無章的境地,無法獲得完整、準確的認識。
常用的觀察方法還有: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在自然狀態下觀察和實驗中觀察;長期觀察,短期觀察,定期觀察;正面觀察和側面觀察;直接觀察和間接觀察;解剖(或分解)觀察,比較觀察;有記錄觀察和無記錄觀察,等等。
針對不同的觀察對象和觀察目的,應事先考慮用什麼樣的觀察方法。有時候,需要幾種方法配合使用。
(5)設法讓更多的感覺器官參與觀察
觀察任何事物都需要人的不同感官的協同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在觀察活動中,視覺無疑是很重要的,但眼睛並不是唯一的感覺器官。我們在認識和觀察事物時,應該調動身體的各種感官。比如要認識一種水果,除了用眼睛觀察其外部形狀、顏色、紋理,還可以用手摸摸它的表面,切開來看看裡面的樣子和果肉的質感,嘗嘗它的味道,用鼻子聞聞它的氣味,等等。這樣,可以從各方面獲得對於該事物的認識,而且更加深刻。
(6)遵循感知規律
觀察事物是為了認識事物,感知是認識的第一步。而感知是有規律的,應該遵循規律去進行觀察。
觀察的對象必須達到一定的強度,才能觀察得清晰、準確。因此,在觀察前,對有可能提高強度的事物,應採取措施提高其強度。如觀察人的肌肉,繃緊時看得最清楚;觀察蒸氣的特點,水壺裡的水要滿到一定程度,效果才好。
被觀察的對象與背景反差越大,觀察效果越好。因此,要設法增加觀察對象與背景之間的差異。如觀察一種昆蟲的形態、顏色,把它放在反差大的紙上,效果就會更好。
兩個顯著不同甚至對立的事物容易觀察,因而在觀察中把具有對比意義的材料放在一起觀察效果好。如兩種不同的水果放在一起比較,往往能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
運動中的對象容易吸引人的注意,運動中的情況與靜止狀態有所不同。因此,觀察某些事物,既觀察靜止的情況,又要看活動中的情況。如觀察一個人,就應將靜止狀態與活動狀態結合起來觀察。
把有關聯的事物組合起來觀察,既能把握整體情況,又能把握具體情況。
2.提高觀察力的具體方法
(1)深思立意--計劃觀察法
某日。德國哥根廷。
40位心理學家正在開會,忽然,一個人衝進會場,另一個手持短槍的黑人緊追而入,兩個人當場搏鬥起來,一聲槍響之後,兩個人又一道跑了出去。這個緊張的場面僅僅持續了20秒鐘。
接著,會議主持人要求在場的心理學家們立即就這次剛剛經歷的驚險寫下目睹記。在40篇報告中,居然有36人沒有察覺到那個黑人是光頭!
心理學家的觀察力一般都應當是比較強甚至是比較精確的。但是,這一次,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在觀察時失之偏頗呢?
這是因為,心理學家們事先沒有思想準備,事件發生得非常突然,所以他們都沒有明確的觀察目的,也沒有任何觀察計劃,所以對「黑人是光頭」這一重要的事實「視而不見」。這一事實說明,要進行有效的觀察,必須明確觀察的目的,制定相應的計劃。
良好的觀察能力首先要具備一定的目的性和計劃性,英國劍橋大學動物病理學教授貝弗里奇說:「培養那種以積極探究態度注視事物的習慣有助於觀察力的發展。在研究工作中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比擁有大量學術知識更為重要。」在觀察事物之前,明確觀察的目的,根據這個目的制定觀察計劃,然後一步步地按系統進行,這樣才能保證不致遺漏有用的材料。
針對同一對象,不同的觀察者基於不同的立足點,選擇的觀察角度和計劃也不一樣。文可與和鄭板橋都以畫竹聞名。但二人觀察竹子的時候卻大相徑庭:
文可與曾經在自己的住所周圍種了各式各樣的竹子,一年四季觀察和比較不同竹子之間、同一竹子之間的不同姿態,因而對各種竹子在不同季節的狀態有了透徹的了解,提筆作畫的時候,自然「胸有成竹」。
而鄭板橋觀察竹子的時候,卻是另外一番情形。「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鄭板橋選擇在早晨這一特定的時間段觀察竹子,對竹子的感受自然與文可與不同,其「眼中之竹」實際上是經過典型化了的「胸中之竹」。
無論選擇何種角度,都要根據自己的觀察目的制定相應的觀察計劃,這樣才能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同時又能培養出良好的觀察品質。
(2)正午牡丹--注重客觀法
宋朝科學家沈括在其著作《夢溪筆談》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歐陽修得到一張古畫,畫面是雍容華貴的牡丹花叢,花叢下有一隻貓。歐陽修看不出什麼名堂來,可他的親家吳育一看,就說出了門道:「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時花也。貓眼黑暗如線,此午貓眼也。」歐陽修聽了,深感嘆服。吳育若不是有著對客觀事物細心的觀察,不可能根據花的色澤、形狀及貓眼的狀態推測出古畫中畫的是正午的牡丹。
良好的觀察效果,是建立在客觀現實基礎上的。觀察的目的是為分析資料,為抽象提供事實依據,所以觀察一定要客觀。如果在觀察中,僅僅根據過去的經歷、經驗、知識而主觀地加以反映,往往使觀察得出錯誤的結論。
自近代實驗科學興起以來,形成了一個牢固的傳統,即任何科學理論,都必須有實驗的根據。這也反映出對客觀性的高度重視。達·芬奇曾經說過:「科學如果不是從實驗中產生並以一種清晰實驗結束,便是毫無用處的、充滿謬誤的,因為實驗乃是確實性之母。」要做到確實性,首先就要注重客觀性。
觀察,有時是科學觀察,其目的就是為了認識和了解客觀世界的本來面目,從而掌握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規律,為能動地改造世界提供理論依據。因此,觀察務必要遵循客觀性原則,力求獲得真實、準確的觀察結果。客觀地、真實地反映被觀察的事物,是成功觀察的首要條件。
(3)「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主要特徵法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
唐初傑出詩人駱賓王的這首《詠鵝詩》,至今仍然廣為流傳。當時年僅七歲的駱賓王,之所以能寫出這樣一首好詩,是由於他平素善於觀察鵝,抓住了鵝的形態與生活習性的主要特徵的結果。
提高觀察力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抓住觀察對象的主要特徵進行相對靜止的有重點的觀察。在比較的基礎上,初步概括、歸納出來某一類事物的主要特徵或某一個事物的個體突出性。
主要特徵法是確保觀察準確性的前提。它不僅需要初步的觀察分析和判斷力,還有記憶力的參與。
主要特徵法要求在觀察事物時,認準被觀察對象的主要現象和特點。這是針對一些人在觀察時通常分不清觀察中的主要現象和次要現象,或者總是注意那些有趣的、奇特的、自己喜愛看的現象而忽視主要內容而言的。
比如,我們觀察一隻烏龜,如果問「烏龜的主要特徵是什麼?」可能不少人會說烏龜有兩隻小眼睛、短尾巴、四隻腳和身子藏於甲殼之下,其實不對,烏龜的特徵在於其背殼,四隻腳兩隻小眼和短尾巴等這些都是其他許多爬行類動物的共同特徵,而非烏龜所特有,因此烏龜背殼的硬度、形狀、花紋才是觀察的重點。
事物都有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本質特點。運用主要特徵法觀察事物或現象,要針對觀察的目的和對象不同,注意抓住其事物或現象的特徵方可進行。
(4)《昆蟲記》--周密系統法
「見過螳螂的人,都會十分清楚地發現,它的纖細的腰部非常的長。不光是很長,還特別的有力呢。與它的長腰相比,螳螂的大腿要更長一些。而且,它的大腿下面還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的後面,還生長著一些大齒,一共有三個。總之,螳螂的大腿簡直就是兩排刀口的鋸齒。當螳螂想要把腿摺疊起來的時候,它就可以把兩條腿分別收放在這兩排鋸齒的中間,這樣是很安全的,不至於自己傷到自己。
如果說螳螂的大腿像是兩排刀口的鋸齒的話,那麼它的小腿可以說是兩排刀口的鋸子。生長在小腿上的鋸齒要比長在大腿上的多很多。而且,小腿上的鋸齒和大腿上的有一些不太相同的地方。小腿鋸齒的末端還生長著尖而銳的很硬的鉤子,這些小鉤子就像金針一樣。除此以外,鋸齒上還長著一把有著雙面刃的刀,就好像那種成彎曲狀的修理各種花枝用的剪刀一樣……」
對任何事物的觀察都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耐心地、細緻地、一次次地反覆進行。觀察的次數越多,就越能夠把握住事物的本質,區別出假象和真相、偶然與必然。對研究對象進行的觀察越周密、越系統、越全面,觀察效果也越好。
成功運用周密系統的觀察方法,要靠注意力的長期穩定來實現,而注意力所指向的並不僅僅是觀察活動這一事件本身,而更多是在所觀察對象變化發展中的規律。這就需要觀察者在不同時間、不同條件下對同一事物進行反覆地追蹤觀察,以了解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掌握規律,而對類似情況作出準確分析和判斷。比如,用一年甚至數年的時間觀察月亮陰晴圓缺的情況,用數年的時間觀察某一物種的成長規律。
運用周密系統法進行觀察,不是囫圇吞棗,而是運用大腦,經過篩選、比較、分析,從而得出符合規律的客觀認識。
(5)有條不紊--順序轉換法
觀察一尾金魚:從整體順序來看,其葉菱形,分為上頭、中軀、下尾三個部分,鰓以前是頭部,肛門以後是尾部,而鰓和肛門之間便是軀幹。從局部結構來看,以頭為例,其前端有口,兩側有鼓起的眼袋和眼睛,眼的前面有兩個鼻孔,兩側還各有一片鰓蓋,鰓蓋後緣掩住鰓孔,能開合,與口的運動互相一致配合,讓水不停地由口流入,由鰓排出,尾翼長,肚子大,顏色鮮。
……
「人們往往把要做的事,看得太高,其實只需從最簡單的工作入手,一步步地前進,便能成功。」觀察要得法,首先就得學會有計劃、有次序地察看,從不同角度、不同順序上去觀察同一事物或用同一順序觀察不同事物,從而把握觀察對象的整體和實質。
觀察順序,可以是被觀察事物的不同空間順序,如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東到西,從近及遠等;也可以是被觀察事物的不同結構組成部分的次序,如從頭到尾、由表及裡,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
用不同順序觀察不同類事物,往往採用從整體到部分,再從部分到整體的順序分析法。如觀察街景、公園、山色等自然景象,多採用由近及遠或由遠及近的方位順序法;而觀察某一事件,則必須按照開頭(起因)--中間(經過)--結果的時間發展順序;在觀察「人體骨骼結構」的骨制標本時,可按頭骨、軀幹骨、四肢骨的結構順序進行整體性的觀察。
有些事物的發生髮展及現象的變化,隨著時間愈演愈烈或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消失。這時最好運用時間順序法來進行觀察。例如觀察菜豆種子的萌發過程、草履蟲無性生殖現象等。
有些被觀察的事物所產生的現象變化,既同時發生,又同時消失,觀察時應兩者兼顧,不能顧此失彼。在觀察一些化學和物理實驗時,經常需要運用這種方法。
所以,觀察不同的事物,可以從不同的時間順序或結構次序入手,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獲取的信息當然會有所不同。
(6)蜂窩的孔洞--獨具慧眼法
一個真正的科學家,首先應該是一個獨具慧眼的觀察家。他們往往能夠從人們熟視無睹的現象中,觀察出與眾不同的東西,找到新穎的研究課題:
一個普普通通的蜂窩,通常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然而,細心的法國科學家馬拉爾其,卻對蜂窩有一種特殊的興趣。他一次又一次地對蜂窩進行仔細的觀察,研究每一個孔洞的形狀,終於發現蜂窩那由菱形面組成的角度大小相等。他還發現那鈍角平均是109度28分,銳角平均是72度32分。別人沒注意到的,他卻注意到了;別人沒發現的,他卻發現了。這一發現,在建築學上有很大的意義。
觀察認真、一絲不苟,這樣才能明察秋毫,慧眼識真。有些傑出的科學家,往往就因為一時粗心,放過了獲得重大發現的機會,以至後悔莫及。化學元素「溴」的發現就是一例:
1828年,德國化學家巴里阿爾在一次實驗中,得到了一種褐色液體,與常見的氯化碘非常相似。但是巴里阿爾沒有粗心大意,沒有按照常規把它當作已知氯化物放在一邊,而是對這種褐色液體進行了細心的觀察和提純實驗,證明了它並不是人們所熟悉的氯化碘,而是一種未知的新元素溴。這個發現震動了當時德國的化學界。為此,著名的德國化學家利比深深感到懊悔。原來,他在實驗中也得到過同樣的液體,但由於沒有仔細地觀察,便貼上氯化碘的標籤放在了一旁,結果白白放過了一次成功的機會。他常指著那貼著氯化碘標籤的瓶子對人們說:「這是我的一次失敗的紀念,請記住我的教訓,要仔細觀察,認真研究,再作結論。」在後來的科學道路上,他吸取了這次失敗的教訓,取得了許多偉大的成就。
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靈感和機遇產生於汗水之中,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若能獨具慧眼,明察秋毫,獲得的必將是累累的碩果。要真正做到獨具慧眼、明察秋毫,必須在平常的觀察活動中保持客觀、嚴謹、敏銳、全面的視角和思維,才能增加與機遇邂逅的機遇,不至於與她擦身而過。
(7)「觀察星月」--中心單元法
小馮對於天外的星月十分感興趣,但是,他不知道從何處開始觀察,無奈之下,只好去求助自己的父親,父親幫他設計了一套方案:
首先,在夜空下觀察星星和月亮,獲得初步的印象,並作一些簡要的記錄;然後,觀察星星和月亮的出現,如什麼時候看見第一顆星星;到什麼時候,星星有幾顆;到什麼時候,滿天星斗;盡量記錄星月的形狀;這樣,觀察的準確性隨著對觀察對象的了解而進一步增加。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馮從觀察星月中得到了很多樂趣,他不但學會了將滿天的星星分組,找到不同形狀特點的一組星星,還逐漸掌握了新月、滿月、殘月等的變化規律。
小馮還根據自己在觀察中的疑問和發現,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查找了相關的資料,學習了很多與天文、氣象相關的知識,他感覺自己的觀察力逐漸得到了提高,這樣的觀察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驚喜。
其實,小馮的父親提供給他的是一種很有效的提高觀察力的方法--「中心單元法」,即圍繞某一觀察對象或內容開展一系列觀察活動,以求完整、準確地把握和理解事物的現象和本質。
中心單元法貴在圍繞「中心」堅持下去,否則無法獲得對事物的完整印象和深入了解。例如,觀察花籽發芽出苗的這一過程,圍繞其怎樣發芽這一中心,能設計出一系列的觀察活動,如什麼時間種子長出根?根的形狀、大小?什麼時候長出葉子?葉子的顏色怎麼樣?每天需澆多少次水等等。
(8)全面深刻--定點觀察法
《沁園春·長沙》的上闕是這樣描寫南國秋景的:
獨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
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
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深秋季節,橘子洲頭視野開闊,作者以其為立足點,為全詩規定了特定的情境。從「橘子洲頭」這一特定的觀察點出發,作者進行了一系列的觀察:遠眺--嶽麓山丹楓似錦;近觀--湘江迎面,流水似碧;仰望--雄鷹在長空間奮擊雙翅;俯視--魚兒在水清底淺的江里游翔;「萬類霜天競自由」則從總體上概括了這組景色,也包含了作者對所觀察景象的總體感受。
作者之所以能夠縱覽秋景抒發豪情,從闊大宏遠的景物中抓住它們的盎然生意,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成功地運用了定點觀察法,把站在橘子洲頭有次序地看到的一個個景象一一展現,進而通過聯想,賦予所寫之景物以鮮明深遠的意義。
所謂定點觀察法,就是觀察者選定一個處於相對靜止狀態的觀察對象,有次序地進行觀察的方法。這個對象可以是名勝古迹、一座建築、一件器物或某種物品。如果觀察的目的主要在於認識事物的方位、格局、陳設、結構、外部特徵等方面,通常可以採取這種方法。
運用定點觀察法,首先要注意選擇好觀察位置也就是立足點。觀察時立足點不能發生變化,必須固定在一個基點。攝影師拍照、畫家作畫,選擇鏡頭和描繪對象,都非常注意立足點的選擇,立足點的好壞,往往關係到一張照片、一幅畫圖的成敗。觀察活動也不例外。「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立足點不同,觀察時事物呈現的面貌也不同。「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觀察景物與選擇立足點密切相關。所以,一定要根據事物的特點和觀察的需要,選擇最理想的立足點,這是觀察活動能否成功的重要前提。
各種事物都處於一定的空間位置,因此觀察者不可能一目千里,同時觀察到所有的細節,所以在運用定點觀察的方法時,要注意有一個合理的觀察順序,可以按照不同的次序如由近及遠或由遠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從左至右或從右至左等進行觀察。
定點觀察的落腳點在於綜合觀察對象各部分之間的聯繫,從而對整體的觀察對象獲得準確、全面、深刻的認識。
(9)自然輕鬆--隨意觀察法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開篇是這樣寫的: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裡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不難看出,作者並非特意去欣賞荷塘月色,只是「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作者的本意無非是藉以排遣心中的苦悶。荷塘是作者「日日走過的」,早先已有隨意觀察的基礎,「荷塘月色」在他的頭腦中已經有了輪廓,故描摹荷塘之美時,文思如泉湧。幾乎所有評論這篇散文的文章都讚賞作家對月夜下荷塘的精心觀察:淡淡的月光,縷縷的清香,絲絲的顫動,淡淡的雲,薄薄的青霧,隱隱約約的遠山……實際上這一切都與作者的隨意觀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觀察者偶然到了某個地方,在有意無意之間發現了某些有興趣的對象,順便對它作了觀察,這種觀察方法就是隨意觀察法。因為是隨意觀察,所以十分自然、輕鬆。
隨意觀察最顯著的特點是往往能夠使自己在極其自然的狀態下得到許多新的信息,也往往能夠見人之所未見,得人之所未得,在不經意之間,了解到事情的來龍去脈,甚至會收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意外效果。
隨意觀察並不等於漫無目標、隨心所欲的觀察。在隨意觀察之初,我們未必有預定的目標,但一旦進入角色,隨意觀察卻會向有目的的觀察轉化,事後回憶所觀察到的一切,要細細回味、思考,並挑選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某一內容將其記錄下來。
運用隨意觀察法要注意養成即興觀察、隨時隨地攝取景象的習慣,無論是特意去某地,還是偶然經過某處,都可以忙中偷閑進行一些觀察:見到人則抓住其外貌特徵,觀察其音容笑貌;見到物,則抓住其形態特徵,布局結構……
生活中處處有可供隨意觀察的對象,關鍵在於我們要當個有心人,在很自然、輕鬆和不受拘束的情境中去發現值得我們觀察的事物,這樣我們便能日積月累地獲得大量感性的材料。
(10)「合抱之木,生於毫末」--觀察積累法
我國現代著名科學家竺可楨教授,從青年時代起,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觀測並記錄氣溫、氣壓、風向、濕度等氣象要素,和陰晴冷暖、風霜雨雪、花開花落、候鳥遷徙等物候現象。數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即使是烽火戰亂也不能改變他的這一習慣。此外,他還閱讀了大量的歷史文獻資料,從中尋找有關氣候和物候的記載。正是因為這些紮實的觀察和深厚的積累,他終於寫出了《歷史時代世界氣候的波動》、《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等一系列有重要價值的論文,震動了中外學界。直到逝世的前一天,他都在為編寫《中國物候學》而勤奮地進行觀察、記錄和積累資料。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一個人如果積累了豐富的觀察資料,進行學術研究便如魚得水。觀察積累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觀察積累,就是指把觀察到的現象和結果記錄下來,養成積累觀察資料的好習慣。它不但能通過對材料的系統化組織提高觀察分析思考力,還能通過積累習慣的培養形成良好的觀察自覺性,豐富想像和思維。
隨感法是最簡單,也最基本的觀察積累手段。它的形式為隨看隨記,隨想隨記。它形式自由,長短不限。例如,觀察養蠶,隨看隨記,某年某月蛾卵由黃變黑。某年某月某日,小蠶破殼而出。某月某日,第一次蛻皮。某月某日第二次蛻皮。某月蠶身由黑變白,某月某日,蠶身由白變亮。某月某日,開始吐絲織繭,某日繭成。某日繭破蛾出,某日雌雄蛾交配,某日產卵。隨著時間的推移,日積月累,就會擁有第一手資料。
隨感習慣的養成和鞏固,可以豐富觀察內容,提高觀察興趣。
對於那些稍縱即逝的新現象,及時記錄是十分必要的,這種方法簡單易行,能在不經意間幫助觀察者積累很多珍貴的資料。很多科學的觀察者都是這樣做的。大文豪郭沫若就有這樣的記錄習慣,他曾在《跨著東海》中介紹說:「我睡在床上,把一冊抄本放在枕上,一有詩興,立即拿著一枝鉛筆來記錄,居然也就錄成了一個集子。」
積累觀察資料時,觀察記錄要及時、全面,間隔較長時間後的追記往往不夠完全,很容易出現漏誤。記錄時要嚴格按照要求記錄數字,切忌概念模糊,不清不楚。
觀察積累法觀察比較細緻,對積累觀察數據、揭示事物本質、探索事物發展規律,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1)精益求精--重複觀察法
在一次運動會的百米賽跑中,兩名運動員幾乎同時衝線,裁判員的秒錶也定格在同一位置。可是,徑賽原則上是沒有並列冠軍的,又不能讓他們重新比賽來決出勝負。怎樣才能知道到底誰是冠軍呢?
最後,工作人員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們通過反覆觀看設在比賽終端的電視錄像資料,最終定出了名次:其中有一名運動員的胸脯在衝線的那一瞬間比另一名運動員的胸脯向前突出了一英寸,相當於快了0.01秒。所以這個運動員成了冠軍。
重複觀察,往往能夠探明真正的事實。在科學上,科學理論的形成要有實驗依據,而且這些實驗必須能夠重複。丁肇中發現J粒子後不久,又有美、德、意的科學家發現同樣的現象,才被廣泛承認。要證明一種理論、一個現象,光憑一個人的觀察是不夠的,需要很多的重複觀察的參與。
重複觀察法是對同一事物或現象,再次或多次進行觀察的一種方法。自然界有很多的現象出現非常迅速,觀察者的觀察速度往往跟不上它,只好重複觀察才能掌握其實質。另外有些事物發生髮展的特徵與周期,也決定了必須重複觀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不論是看人,還是研究事物,都必須通過長久、反覆的觀察,才能避免過早下結論,產生片面的印象,形成偏見。如果不加以取證,以訛傳訛,只會離事實真相越來越遠。
重複觀察是為了更深刻、更全面地揭示事物、事件的本質規律,並不是簡單的、機械的重複。在重複觀察的過程中,儘可能多地糾正以前的謬誤,排除可能出現的一切干擾因素,不斷地改進,才能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接近事實真相,不斷地接近真理。
(12)勤于思維--觀察日記法
世界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從小就具有十分出眾的觀察力,這和他舅舅常鼓勵他記觀察日記分不開。當時,達爾文已經對自己搜集的標本做了一些簡單記錄,有的還附有簡單插圖,可是舅舅對他說,「只做摘記是不夠的,要把你自己當作一個畫家,但不是用顏色和線條,而是用文字。當你描述一種花,一種蝴蝶,一種苔蘚的時候,你必須使別人能夠根據你的描述立刻辨認出這種東西來。為了搞好科學研究,你必須進一步提高你的文字表達能力,要像莎士比亞那樣用文字描繪世界、敘述歷史、打動人心。」
寫觀察日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所謂言之有物,就是觀察日記要有準確、可靠的事實;所謂言之有序,就是記錄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次,條理清晰。
觀察的目的性,還要求我們觀察時勤做記錄,以確保掌握比較可靠的第一手資料。勤寫觀察日記,有利於積累觀察資料,還能提高文字表達能力,培養觀察和寫作的興趣。寫觀察日記是一項要求大腦高效思維的活動,能幫助集中注意力,進行深入思考,久而久之,就會養成既勤於學習又善於學習的好習慣。一個人如果從青少年時代就熱心觀察,養成寫觀察日記的習慣,日積月累,將會發現,自己擁有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13)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感官訓練法
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語言學教授斯特娜夫人很注意教育自己的女兒,她從小便開始訓練女兒的注意力。她常與女兒玩一種叫「留神看」的遊戲。每當路過商店的門口之後,就問女兒該商店陳列櫥窗內擺的是哪些商品,讓她數出留在記憶中的各式商品。能說出越多,就打分越高。這樣訓練很有效果:當女兒五歲時,在紐約肖特卡大學教授們面前,她把《共和國戰》朗誦了一遍就一字不差地複述下來,令教授們大吃一驚。斯特娜夫人說:「我這樣做,是為了讓她注意事物,養成敏銳地觀察事物的習慣。」
有意識地訓練各種感覺器官,確實能夠提高它們的感受能力,使它們變得能幹起來。根據中國古典經集《列子·湯問》篇記載:
戰國時,一位名叫紀昌的年輕人拜飛衛為師學射箭。飛衛的箭術非常高明,他告訴紀昌:「你要練好眼力,才談得上射箭。」紀昌回到家,捉了只虱子,用一根牛尾巴毛拴住,吊在窗上,天天面朝南方目不轉睛地盯著。
十多天過去了,虱子在眼中顯得大了起來;三年以後,竟顯得有車輪一般大。再看其他東西,都像山丘一樣巨大。以後紀昌射箭,每發必中。
健全人的感官都有繼續發展的極大的空間。訓練感官,主要是訓練耳目,提高視聽能力,「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為了發展各種感覺,應當有意識地進行一些活動,比如抽時間從事各種藝術活動。寫生、繪圖以及其他類似的藝術活動,都可以促進視覺機能的全面發展;雕刻活動不但可以發展視覺,而且可以發展觸覺;學習音樂可使聽覺得到精細的發展;文學、詩歌、戲劇等文藝活動可以把語言聽覺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
感覺器官的靈敏度不斷提高,對外界刺激也會逐漸變得敏感,觀察時調動的器官更多,觀察得也更仔細,體會也更深刻,觀察的能力也能得到相應的提高。
(14)相互支援--多感官並用法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請兒童觀察圖片,結果發現,當只用視覺進行圖片觀察時,其保持率為25%,而只用耳朵聽有關圖片的言語描寫過後,保持率只有15%,但當視聽覺同時使用時,其保持率則可提高到65%。顯而易見,多種感覺器官的協同活動有助於提高觀察效率。
現代生物學的研究也表明,當某一種器官感知某些事物時,別的感官會自動地參加進來,從而得到一個完整的感性印象,這稱之為「感官的相互支援能力」。日常我們在記生字、背單詞時,往往邊讀邊記的效果要比單純的抄寫或默記效果要好,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在觀察活動中,最好儘可能多地讓多種感覺器官都參與。刮大風的時候,可以看一看外面的景物的變化,聽一聽風吹過的聲音;吃蘋果的時候,先觀察它的顏色、形狀,動手摸一摸,然後聞一聞它的味道,切開來看看裡面的結構,再品嘗它的味道;上課做實驗的時候,邊觀察邊記錄……總之,動員一切感官加入觀察的行列,以增強觀察效果。
多種感官並用原則並不是主張平均使用各個感官的能量,而是指在某一項活動或任務中,根據活動內容或任務性質,重點使用一種或兩種感官的同時,發揮多種感官的積極性,使其參與活動,增強觀察效果。
運用多感官並用法,可以使一種事物或現象同時作用於各種感覺器官,所以得到的觀察效果往往比較完整,更深刻,更接近本質。
(15)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觀察法
我國明代著名的科學家、旅遊家徐霞客,從小受到母親的教育,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愛好名山大川之游,厭棄功名仕途。母親總是帶他出遊附近的勝地,在72歲高齡時,還陪同兒子一起遊覽了荊溪(今江蘇宜興)的張公、善卷二洞。孩子出遊,母親親自為他打點行裝。在母親的感染和鼓勵下,徐霞客酷愛大自然,遊蹤遍及江蘇、浙江、山東、河北、陝西、河南、安徽、廣東、湖南、貴州、廣西等十六個省區,成為當時世界上徒步旅行時間最久、行程最長的人,並留下了《徐霞客遊記》這部有重大科學價值和文學價值的巨著。
法國的語言文學大師莫泊桑小時候,他的母親羅拉經常帶他到大自然中去,引導他注意大自然中的每個細節,學慣用最精鍊、準確的語言栩栩如生地加以描述,這對莫泊桑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有人把羅拉稱為莫泊桑走上文學道路的「第一位老師」。
大自然深邃神秘,令人莫測。它蘊含著豐富的指示,等待人們去探求,去獲取。大自然猶如一座巨大的披著面紗的知識宮殿。它所儲藏的知識涉及到天文學、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物理學、化學等等科學領域,又同歷史、地理、文學、美學、音樂等等有著直接的聯繫,因此又完全可以把大自然稱作一部百科全書。大自然也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師,它以種種新奇的現象啟發思考問題,吸引著人們探求知識,成為推動智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大自然的激發下不斷追求新知識,對大自然的認識越來越深刻,知識面越來越擴展,智力也就會日益得到提高。
大自然永遠是最好的老師,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美、發現美吧,她將賦予你真正的「慧眼」。
(16)親自動手--實驗觀察法
在「熱傳導」的學習中,有這樣一個實驗:
在試管中盛入涼水,使管口向上,並用酒精燈的火焰加熱試管的上部,試管中上部的水沸騰了,但用手摸摸試管的底部,仍感到很涼,這說明水是不容易傳熱的物質。
接著,又重做這一實驗,但這次加熱的是試管的底部,結果看到試管中的水很快就全部沸騰了。水是怎樣變熱的呢?
為搞清這一現象的實質,再用方框形試管做實驗,可以清晰地看到:當加熱框形試管的下角時,管內裝有的紫紅色高錳酸鉀水溶液在框形試管中循環流動起來;當加熱框形試管的上角時,帶顏色的高錳酸鉀水溶液靜止。
由於已經掌握了水的流動性這一特性,不難理解,水中的熱傳導,是依靠水的流動而進行。在物理學上把這種熱傳導的方式稱作「對流」。
通過實驗等手段,科學分析並認識某些原理、規律或現象,是培養觀察能力的重要手段。
實驗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釋、解決問題的過程,需要更多思維成分的參與,要求把注意力指向那些反映本質規律的外在表現,並具有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
在實驗中要細心、認真分析,最好能及時記錄自己觀察到的現象和自己的觀察感受,特別是當某種新的細微變化一閃而過時,千萬不要輕易放過,要立刻記下來,儘可能重複實驗和觀察,這可能成為導致新發現的關鍵要素。
(17)綜合觀察--調查研究法
1965年夏天,洛杉磯市郊華茲黑人居住區發生暴亂,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裡造成了35人死亡和兩億美元的損失。到底是什麼人參加了暴亂?他們為什麼製造暴亂?
帶著種種疑問,社會學家蘭斯福德開始了他的調查。他首先研究了有關極端政治行為的理論文獻,發現過去有學者指出,社會隔離和權力喪失感往往與政治暴力相聯繫。
後來,他在當地黑人居民區進行了廣泛的調查,根據對華茲暴亂的考察,蘭斯福德認為,上述觀點正是暴亂的原因。
這種方法就是一種調查研究法,這是一種常見的綜合觀察方法,這種方法在學生和學者的社會實踐或調查中經常被採用。
調查研究觀察法有一定的步驟,下面為大家進行簡要的介紹:
首先,根據不同的調查目的,確定研究單位。如調查學生為什麼遲到,就以個人為研究單位;調查家庭結構則可以一定的社會群體作為研究單位,如家庭、小區、街道等;此外,各種社會組織如學校、公司、社團等也可以作為研究單位。
然後,根據具體的問題不同,落實調查時間。明確是近期調查、中期調查還是長期調查,要確定調查的起始時間。要有明確的計劃,才能使調查如期進行,達到調查的目的。對於時間性要求很強的調查活動,甚至是「早一步不行,晚一步也不行」,必須契合時間。
此外還要選擇合適的調查方式,常用的方式主要有問卷式和訪問式。問卷設計應該嚴謹、明確。訪問時要注意把握好提問的分寸和方式,態度要真誠,如果是電話訪問,還要注意時間的安排和控制。
(18)「破案」的樂趣--歸納推理法
有一次,瓦特看到暖瓶塞被頂開掉到地上了,他想,暖瓶塞子為什麼會被沖開?是什麼把它沖開的?它究竟有多大的衝力?帶著這些問題,他進一步觀察、分析和實驗,受此啟發,瓦特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氣機。
「一個邏輯性強的人不需要親眼見到或者聽說過大西洋和尼亞加拉瀑布,他能從一滴水上推測出它有可能存在。整個生活就是一條巨大的鏈條,只要見到其中的一環,整個鏈條的情況就可以推想出來了……比如遇到一個人,一瞥之間就要辨識出這個人的歷史和職業。這樣的鍛煉看起來好像幼稚無知,但是,他卻能使一個人的觀察能力變得敏銳起來,並且教導人們:應從哪裡觀察,應該觀察些什麼。一個人的手指甲、衣袖、靴子和褲子的膝蓋部分,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繭子、表情、襯衣袖口等等,不論從以上所說的哪一點,都能明白地顯露出他的職業來。如果把這些情形聯繫起來,還不能使案件的調查人恍然大悟,那幾乎是難以想像的了。」福爾摩斯的這段話,再次說明,歸納推理在觀察活動中的重要性。
運用歸納推理的方法,像「破案」一樣,從某一觀察的現象、線索中的疑問之處入手,進行探索性的觀察,分析找出問題的原因,發現解決問題的辦法,還原事物的本來面目,能有效提高觀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其樂無窮。
(19)找出守門人--個體差異法
相傳,大文豪福樓拜在向契訶夫介紹自己的寫作經驗時,曾要求契訶夫走過每一個大門時,觀察每一個守門人,並把他們記錄下來,福樓拜說:「我要你寫每一個守門人,不是讓你找出這個守門人和其他所有守門人的不同點,他的面貌、他的眼神、他的動作都是他所獨有的。我讓你記錄每一個守門人,要讓別人能從所有守門人中一下子找出他來。」福樓拜的話道出了觀察中「個體差異法」的實質內容。
所謂個體差異法,就是在對同類事物進行觀察時,抓住其個體特徵。例如,同樣是軍官,同樣是被逼上梁山,林沖和楊志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心態和兩種性格,這就是他們的個體差異。
在實際觀察中,我們面對的更多是一個個體,這一個體除了具有同類事物的類別特徵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其個體特徵。因而,要使觀察進一步深入、細緻,具體事物要具體分析,必須抓住事物的個體差異。
(20)看雲識天氣--同類觀察法
《看雲識天氣》在說明雲的形態變化與天氣變化的關係時,依次寫了捲雲、卷積雲、積雲、高積雲、同層雲、雨層雲、積雨雲,並對它們的形態、色彩、變化一一作了生動而又準確的介紹,既照應了文章的第一句話:「天上的雲,真是姿態萬千,變化無常」,又說明了這些雲與天氣的關係。
這些雲態的名稱都屬氣象學的專門名詞,顯然,這種分類觀察是以科學分類為基礎的。儘管它們類別不同,變化各異,但作為「雲」,都有相似的共性。
需要注意的是,分類時必須按自然的次序來區分,不能生硬地分割,分類的標準一般取決於觀察對象的自身,但必須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事物分成類別後,應注意各類事物的特徵,注意尋找能引起自己重視的該類事物與相關事物的共性方面,也要注意尋找該類事物區別於其它事物的個性的方面。
完成分類之後,要認真觀察和研究觀察對象,找出同類事物之間的異同,並分析其間的關係。例如對蜜蜂進行觀察,必須要注意到蜜蜂那神奇的觸角和善於舞蹈的多條腳,由此,引發出觀察螞蟻、蝸牛、蜘蛛、蜻蜓等動物的興趣。在觀察這些昆蟲家族的秘密時,自會發現這些昆蟲有的有觸角,有的短而小,有的沒有觸角,有的昆蟲有翅膀,有的有甲殼(如瓢蟲),有的沒有。通過這種方法,能迅速抓住事物間的共性和個性,從而找到事物的本質,獲得清晰的印象,對提高觀察者的觀察分析、思考、概括、歸納能力很有幫助。
(21)巧妙組合--異類觀察法
方紀的《桂林山水》同時寫了桂林「豐富多彩」的遠近山峰和「出奇的清」的灕江之水。「山」與「水」雖都是景緻的組成部分,但它們畢竟屬於異類事物,然而,由於作者的巧妙組合,把山水相映的桂林奇景寫得格外富有詩意。
這種觀察方法就是異類觀察法,異類觀察法與同類觀察法是相對應的,都屬於分類觀察的範疇。異類觀察就是將兩種差異較大的事物分頭觀察,然後加以巧妙地組合。
異類觀察法同樣要注意分類時的選擇,雖然異類觀察法觀察的事物間的差異較大,但並不是說可以隨意搭配,任意選擇。選擇的事物之間,要能自然巧妙地產生某種聯繫,而不是胡亂搭配。
(22)無心插柳柳成蔭--目標轉移法
1928年的一天,本來是在專心致志地研究葡萄球菌的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忽然發現在一隻培養葡萄球菌的器皿中,原本生長得很好的葡萄球菌消失了。經過仔細觀察,他發現是一些偶然落在培養基上的青黴菌在繁殖,而且這些青黴菌的周圍沒有葡萄球菌了。這顯示青黴菌能分泌一種殺滅葡萄球菌或防止其生長的物質。他把這種物質稱為青黴素。弗萊明突發奇想,能否將青黴素用於人體殺死致病的葡萄球菌呢?於是他改變研究目標,開始了對青黴素的實驗研究並且取得成功。
像這種改變預定目標而有所發現、發明和創造的方法,就叫做目標轉移法。
觀察作為科學實驗和創造發明的手段,一般都是有很強的目的性的,但是,如果在觀察過程中發現了意外的與計劃目標不一致的異常現象,是不是就讓它白白溜走呢?
當然不是。這個時候,應該主動提出疑問,考慮是否轉移目標,如果能夠有所發現和創造,即使原來「有心栽花花不開」,也能「無心插柳柳成蔭」,說不定,還會因無心而得的「柳蔭」激發靈感,使原來不開的花開出片片妖嬈呢。
(23)感覺的誤差--透過現象看本質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百發百中的神槍手跟朋友一起去釣魚,釣了半天也沒有釣上來一條魚。神槍手覺得釣魚太費事了,還不如用槍打,就瞄準水中的魚扣動了扳機。他連發數槍,卻連一條魚也沒有打中。
神槍手之所以大失水準,並不是因為他槍法退步,而是因為他不知道,光線穿過空氣進入水中時發生了折射,使得神槍手眼中的魚偏離了原來的方向,所以打不中了。
人的感覺經常會產生誤差。比如,將一隻腳放在冷水中,一隻腳放在熱水中,然後同時再放入熱水中,這時候,前一隻腳會感覺比另一隻腳熱得多。這就是因為前後的「對比」造成了感覺的不準確性。
觀察時一定要開動腦筋,看看現象背後是否隱藏著自己沒有認識到的東西。跟著感覺走,往往會讓人們的觀察走向歧路。只有透過現象看本質,掌握事物的本質規律,才能掌握可靠的知識,使自己的觀察能力和認識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24)「孤立波」--捕捉時機法
1834年8月的某一天,英國物理學家斯科特·羅素正騎著馬在河邊散步。驟然間,有兩匹馬拉著一隻小木船,以每小時13公里的速度從他的身旁馳過去。羅素側目小船,發現一股激浪從那小船的船頭上捲起,頃刻間便離開船頭向前流去。這種波不像平常見到的波浪那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卻有著明顯的波峰波谷。為了找到這種特殊波的運動規律,羅素揚鞭催馬,一步不舍地緊追這隻小船,仔細地觀察1尺多高3尺來長的激浪。追了四五公里,直到小船在運河轉彎處拐彎,激浪消失時,他才掉轉馬頭停下來。不久,羅素在這次觀察的基礎上,經過精心的研究,提出了有名的「孤立波」理論。
捕捉時機,是觀察的一種手段。因此說,觀察趨勢的目的是為了發現機會,隨著主動地去觀察趨勢變化,就會善於區別趨勢,就可以發現要解決的問題和創造的機會。
在開展具體的觀察活動時,有計劃、按步驟地進行,為一定的目的和任務觀察,無疑是十分重要的,但絕不因此而忘記那些急於帶給我們的新現象,更不能隨便捨去「微不足道」的新現象。某些時候,由於偶然機遇,某一「細小」新現象突然呈現在我們面前,有顯露的,有弱暗的,更多的是瞬息即逝,如果一旦抓住了它,很可能成為我們概括事物規律、揭示事物本質的根據。
(25)感覺經驗不可靠--理性判斷法
人的觀察活動常常受到感覺經驗的干擾。而感覺經驗往往是不可靠的。《荀子·解蔽》中討論了人的感覺經驗的不可靠性:「走夜路的人容易把卧著的石頭看成卧著的老虎,把直立的樹木看成站著的人,這是因為黑夜蒙蔽了人的眼睛;用手掩住耳朵,會把很大的聲音聽成很小的聲音;人們站在山腳下看山上的牛,會感到牛比羊還要小;站在山下看山上的大樹,會感到大樹比小草還要小。」而「不集中精力去用心考慮,把黑白擺在面前,眼睛也會分不清;在耳朵邊上擂響雷鳴一樣的鼓聲,耳朵也會聽不見。」
在人類的觀察和認識活動中,往往還伴隨著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影響。比如,蟬的鳴叫聲在一般條件下都是相同的,但在情緒感受不同的兩個人聽來,感受卻有天壤之別。
虞世南是唐代初期著名的詩人、書法家,是初唐書法四大家之一。他出身世家大族,官運亨通,唐太宗十分賞識他。虞世南寫過一首詠蟬詩,詩中所描述的蟬聲高潔、悠揚,這正形象地反映了虞世南的心態。
駱賓王也是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是初唐四傑之一。但是駱賓王經歷坎坷,在武則天當政時,曾因上書建言而入獄。他曾經在獄中寫下了《在獄詠蟬》一詩,詩中的蟬聲是憂鬱、消沉的,實際上是他愁苦鬱悶心境的投射。與虞世南詩中的蟬聲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蟬聲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在不同的人聽來,便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要想知道蟬聲的真實狀態,必須破除自己心中情感的遮蔽,以理性的思考來加以判斷,才能對所觀察的事物形成客觀認識。
(26)去除「有色眼鏡」--告別成見法
《列子·說符》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鄉下老人不慎丟失了一把斧頭,怎麼找也找不到。他想,一定是被鄰居的兒子偷去了。為此他偷偷去察看那個孩子的神情、態度,果然發覺大有可疑:孩子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都像是偷過斧頭的樣子。於是斷定:準是那孩子偷的,我早就料到他不懷好心。後來,老人去打柴,卻發現自己丟失的斧頭就在山谷,他這才想起打柴時忘了把它帶回家裡。回家後,他又留心觀察那孩子,果然,孩子的行動和語言不像偷過斧頭的樣子。於是老人又說:「是啊,小小的斧頭,哪家沒有?他決不會幹那種事的。」
最初,失斧者為什麼一口斷定「一言一語、一舉一動,都像是偷過斧頭的樣子」呢?主要是因為他對鄰居孩子進行暗地觀察之前,就在頭腦中形成了不應有的看法。這種看法在頭腦中佔有主要地位,使失斧者的觀察力受到很大的影響,以致產生錯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對事物未進行觀察之前,不得在思想上產生先入之見,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觀察中的錯覺。這樣才有助於我們接受新信息、研究新問題、認識新事物。
觀察者無論何時、何地和在任何情況下,觀察事物不能預先帶有成見。因為,凡是懷有預先成見的人遇事往往固執己見,其結果是符合自己「口味」的就吸收,反之就不吸收了。
(27)《醫林改錯》--摒棄偏見法
我國清代傑出的醫學家王清任,曾懷著強烈的求知慾,衝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冒著風險對人體進行了觀察。1797年,河北灤縣(今唐山一帶)流行小兒傳染病,死亡率極高,貧窮人家多用草席包著屍體埋在亂墳崗上。屍體每日被野狗扒出、撕吃、破腹露臟。王清任充分利用了這個機會,不畏艱苦,不避腥臭,一連10多天仔細觀察了100多個小兒屍體,獲得了對人體內髒的實際知識。此外,他又到刑場觀察屍體,還進行動物解剖。經過40多年的觀察研究,王清任寫成了《醫林改錯》一書,糾正了過去醫書上的許多錯誤。他還根據自己的觀察,明確指出人的靈機記性不在心而在腦等。
由此可見,觀察不能受偏見的影響,只有摒棄偏見,才能獲得準確的觀察。
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的自由落體實驗,用鐵的事實推翻了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可是由於當時的人們過分崇拜亞里士多德,對伽利略的勇敢挑戰帶有很大的偏見,即使有的人親眼看了伽利略的實驗,仍然對他的新結論表示懷疑。
觀察的主體是人,人的思想情感必然會影響觀察的對象、過程和結果。頭腦中固有的偏見,常常使人們局限於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做出偏頗甚至錯誤的判斷。摒棄偏見,需要用謙虛、誠實的美德來凈化我們的雙眼和心靈,在觀察活動中保持客觀、清醒的態度,尊重事實,才能得到深入本質的認識。
(28)九方皋相馬--去粗取精法
《列子·說符》篇中講了一個伯樂推薦九方皋的故事:
有一次,秦穆公請伯樂推薦相馬的人才,伯樂極力推薦九方皋,說他的相馬水平不在自己之下。九方皋拜見秦穆公後,就開始奉命尋找千里馬。過了三個月,九方皋向秦穆公報告說:「千里馬已經找到了,在遙遠的沙丘地方。」秦穆公問道:「你找到的是一匹什麼樣的馬呢?」九方皋回答說:「是一匹黃色的母馬。」
秦穆公派使者去取千里馬,使者報告說九方皋相中的是一匹黑色的公馬。秦穆公聽了很不高興,馬上把伯樂召來,責備他說:「你推薦的九方皋根本不是相馬的高手,他連馬的顏色和公母都分不清,怎麼會找到千里馬呢?」伯樂聽了感慨地說:「真沒想到九方皋相馬達到了這樣專精的程度。他相馬的時候,已經經歷了一番去粗取精、由表及裡的觀察過程,他注意的是千里馬應該具備的那些條件,而沒有浪費自己的精力去注意馬的毛色、公母這樣無關緊要的細節。九方皋真正是相馬的天才,遠遠超過了我。」
秦穆公聽了伯樂的話,將信將疑,把九方皋相中的馬取回來一試,果然是天下無雙的千里馬。
世界上的事物豐富多彩,又以各自不同的面目紛繁呈現在世人面前。人們在觀察事物的時候沒有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應該分清主次,從複雜的現象中抓住本質。比如在相馬的過程中,相馬者最關心的應該是馬的奔跑速度、耐力是否突出,而其毛色、公母這些表面的現象,雖然往往最先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卻屬於次要的因素,並不是千里馬的決定因素。九方皋正是抓住了千里馬的本質特徵忽視次要因素,確實是相馬的高手。
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去粗取精,抓住表現事物本質特徵的主要矛盾來認識事物。若只停留在表面,往往容易拘泥於形式,無法發現事物的本質。這是認識事物的基本原則之一,也是我們在觀察活動中要注意的。
(29)周公、王莽的忠與奸--撥開假象法
周公是西周的開國功臣,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病危時,周公曾向天祈禱,請求代替周武王去死。事後,史官將周公所寫的祈禱書裝進了金屬匣子里。周武王去世時,即委託周公輔助年幼的周成王總理朝政。周公在輔助周成王執政期間,制禮作樂,開疆拓土,建立了不朽的功業。但周公的兄弟管叔、蔡叔卻對周公的行為產生懷疑,認為周公有篡奪王位的嫌疑,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也盲目附和,一時流言四起,年幼的周成王也對周公產生了懷疑。後來有一次天降大風雨,把王室裝檔案的金屬匣子吹開,露出了以前周公所寫的請求代替周武王去死的祈禱書,周成王這才相信周公是忠臣。
王莽是漢元帝皇后的侄子,在當時,他的家世顯赫,叔伯、兄弟、子侄中被封為公、侯的有幾十個,大多依權仗勢,驕奢淫逸。王莽和他的那些親屬大不相同,能夠刻苦自勵,自己及家人生活十分樸素,卻廣泛交接賢良,扶危濟貧。而且,王莽的官做得越大,行事越謹慎,對待自己的家人管教得也更嚴,對待有才有德的賢良之士也越謙恭。王莽的這些道德行為為他博取了極大的名聲。由於得到皇帝及士大夫們的讚賞,王莽的官階越來越高,從大司馬、安漢公一直做到「攝皇帝」,即代理皇帝,這已經是一個臣子所能達到的空前絕後的禮遇了。但王莽還不滿足,最終還是以自己的「新朝」取代了漢王朝,做了皇帝。這對於漢王朝的帝位,無異於滅頂之災。可是,當王莽謙恭下士的時候,誰會想到他後來的背逆行為呢?
難怪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經吟詩感嘆:「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在人類所要觀察和認識的事物中,最複雜最難認識的當屬人類自己。我們很容易犯片面性的錯誤,更容易被人為製造的假象所迷惑。
人們在觀察和認識事物時,要對其進行長期、全面的綜合考察,而不能被一時一地的假象所迷惑。事物是不斷變化的,往往需要不斷地去偽存真,由表及裡地進行觀察,才能觀察和認識到事物的本質。
(30)「無稽之言勿信」--質疑法
明代氣學著名代表人物王廷相生活的時代,社會上流傳一種說法,說春天的雪花是五瓣的,不像冬天的雪花是六瓣的。由於這是前代儒者的說法,大家都深信不疑。但是,王廷相卻在實際考察中發現這個說法是錯誤的。他說:「人們都說春天的雪花是五瓣的。我是北方人,每遇到春天下雪時,都用衣袖接住雪花查看,發現春天的雪花和冬天的雪花一樣都是六瓣的。但大家都把前代儒者的話當做真理,以訛傳訛,錯了很久。」
《詩經·小雅·小宛》中說:「螟蛉有子,蜾蠃負之。」螟蛉是桑葉上的一種綠色小青蟲,蜾蠃是一種寄生蜂,俗名土蜂。朱熹在《詩經集傳》中解釋說:「土蜂取來青蟲的幼子放到樹洞中,七天之後,青蟲的幼子就變化成為蜾蠃的幼子了。」大家對朱熹的這一解釋深信不疑,但是王廷相卻不以為然,他在考察中發現:「我在鄉里居住時,年年取土蜂的巢穴觀察,發現土蜂每做好一個洞穴,就先生下一個幼子在裡面,然後捉一些桑葉上的青蟲和草地上的花蜘蛛來填滿巢穴,幾天後,土蜂的幼子出生了,先後吃掉那些青蟲和花蜘蛛,長成一個蛹,幾日後又由蛹蛻變為土蜂。年年考察,年年如此。可見包括大家朱熹在內的前人往往不認真觀物,以訛傳訛,他們這些沒有經過實際驗證的無稽之言實在不可信。」原來並不是青蟲的幼子變成了土蜂,而是土蜂的幼子將青蟲的幼子當作食物吃掉了。包括大家朱熹在內的前人,不加考察,結果鬧出了笑話。
「無稽之言勿信」。沒有經過實踐驗證的空談不足為信,離開實踐的道理是空洞無用的。不輕信,不盲從,在實踐中觀察事物、認識事物,才是科學的態度。
推薦閱讀:
※家裡孩子是這3大生肖,是父母的福星,將來帶著爹媽吃香喝辣
※你的脾氣有多壞,毀掉一個孩子的速度就有多快
※孩子的堅持源自於父母的支持
※毛病在孩子身上,根子在父母身上
※在寶寶面前換衣服?小心可能禍害孩子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