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聚焦單身父親:他們也是「弱勢群體」
獨自把孩子撫養大,單身父親一個人把家扛在肩上
單身父親:我怎麼哭了
孩子是上天送給父母的禮物。把孩子撫養成人是為人父母的責任。但是有的時候,撫養孩子成了一個人的事。
在哇哇大哭的寶寶面前手忙腳亂、為痛打兒子的一時衝動後悔不已、面對青春期的女兒手足無措……高大的單身父親們,在任性的孩子面前,瞬間變得「不堪一擊」。除了同時扮演父親和母親的雙重角色,他們還面臨著如何開啟二次婚姻的難題。
相比於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扶持、照顧的單身媽媽,單身父親們似乎成了一個被遺忘的角落。值此父親節之際,記者將目光聚焦於這群無奈卻有愛的男人,傾聽他們的心聲。
「我怎麼哭了?」每一個單身父親內心都很堅強,但是背對孩子時,還是會感到脆弱和無助。
記者 郝多 王穎菲
單身父親也是「弱勢群體」
「寶寶頭上的小辮子,早上整整綁了半小時,效果不錯。」「今天抱女兒出去玩,寶寶很幼稚地問路人:『奶奶,你看到我媽媽了嗎?她怎麼還沒回來?』」「寶貝耍到下午3點半還不睡午覺,我就發脾氣,小孩子一下就哭出聲來了。」「妞妞每天跟我受那麼多的苦,可是她還是那麼高興」……在單身父親聚集的QQ群和聊天版里,這群辛苦的男人終於放下了平日里的堅強,暢所欲言,談論著關於孩子的一切,同時也不刻意掩蓋「我哭了」的事實。
中國婦聯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67%的離婚家庭都有孩子。而在離婚後撫養孩子的問題上,6個男人中只有1個最終負責撫養孩子。因此,單身媽媽的數量要遠遠高於單身爸爸。在搜索引擎里找「單身媽媽」或「單親媽媽」,會搜到各種關愛組織、幫扶項目,而再搜「單身父親」或「單親爸爸」,類似的組織卻難覓蹤跡。因此不少人說,單身父親也是「弱勢群體」,需要得到更多的社會關注。
除了帶孩子的各種艱難,單身父親們心底也壓著另一個苦惱——尋找另一半。幾年前,曾有一家婚戀網站做過調查,他們對前一年曾參加過該網站舉辦的單身父親徵婚活動上的60多位父親進行了回訪,發現只有一位將在年內完婚,13位有了交往對象,而另外50多位則將繼續單身著度過當年的父親節。除此以外,90%的單身父親都表示,如果找不到能完全接納自己孩子的另一半,他們寧願一直單身下去。
人物
1
獨自經歷兒子的叛逆期
「要多一些耐心,聽孩子把話講完」
林偉(化名)
年齡:66歲
經歷:兒子38歲,獨自撫養兒子從10歲到18歲
一邊看書一邊炒菜
在家門口的飯店「包月」搭夥
如今,林偉已經過上了安逸的晚年生活,每當和別人說起自己的兒子,他都會有掩飾不住的自豪和驕傲。的確,38歲的兒子林勇(化名)現在在美國開辦了自己的公司,並且還給父親在南京和美國都買了房子。除此以外,兒子林勇也娶了美麗的妻子,有了可愛的女兒,可謂真正的「成家立業」。
不過,在這光鮮生活的背後,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林勇來自單親家庭,父母離婚後,他被判給了爸爸。從10歲起,他就一直跟著爸爸生活,直到18歲離開中國。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林偉的妻子就離開了自己和年幼的孩子,去了美國。「當時她家族裡很多人都去美國了,她也就跟著去了。」
那時候的林勇只有10來歲,還在讀小學,正是似懂非懂的年紀。在體校運動隊訓練時,教練時不時會拿這件事刺激他,「你要是不好好練,你媽媽就不回來了,不要你了。」對於當時的林勇來說,訓練再苦都沒怕過,但每每聽到這樣的話,小小年紀的他,還是會號啕大哭起來。
媽媽這一走,就是七八年沒有回來,再回來時,就和爸爸領取了離婚證。這期間,雖然偶爾能和媽媽通上電話,但漸漸懂事的林勇還是會經常一個人趴在窗戶上抹眼淚。「沒辦法,我工作忙,經常晚上很晚才回家,家裡一個人都沒有,他肯定會難過。」林偉說。
一個家庭失去了母親,林偉自然只能「既當媽又當爹」,「他媽媽還在的時候,我都沒進過廚房,他媽媽走了之後,我只能一邊拿著書一邊炒菜。」林偉說,他經常就是一鍋肉一鍋雞蛋放在一起燉,有時候實在困難,就到家門口的小飯店「包月結賬」,讓兒子在那搭夥。
沒聽兒子把話講完
結果他闌尾差點穿孔
林偉本身是個奔放粗獷的大男人,對於孩子的管教,自然也不會耐心細膩,甚至有些軍閥作風。
「他想買個什麼東西,我覺得不合適不同意,他就會磨我,但是我最多講三遍,如果講到第四遍,我就會動手。」林偉說,一個人帶孩子,沒有那麼多精力和時間,再加上當時他工作繁忙,根本沒工夫多搭理林勇。
兒子進入叛逆期後,父子二人的戰爭就愈演愈烈,「他經常和同學打架,學抽煙,還會摸我的錢出去買吃的。」林偉說,「有時候在工作間隙趕回來給他做好飯,一聽到這些事,看到他那個樣子,火氣立刻就能被點燃,一桌子飯菜我都能給掀掉。」最厲害的一次,林偉把兒子的軟骨都打斷了。
如今回想起來,林偉非常愧疚,「我的教育方式比較粗魯,也很專制,特別是毫無耐心,從來沒有聽孩子把話講完。」
讓林偉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發生在林勇上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有天吃飯時他說他肚子疼,但具體哪裡,怎麼疼,他又說不上來,我就叫他別啰嗦,趕緊吃飯。」
後來的事情就變得糟糕起來,當林勇被送到醫院時,闌尾已經快要穿孔,醫生埋怨林偉,「你怎麼能不聽孩子把話講完呢?」
也就是從這件事之後,林偉開始讓自己變得更加耐心,他也發現,很多時候,他對孩子的打罵是不分青紅皂白的,「有時候真不是他的錯。」
重獲母愛
兒子走上正軌
林勇越來越大,他開始很喜歡和爸爸認識的阿姨一起上街,「有時候我的女同事帶著他們幾個孩子一起上街,他就特別高興,聽到售貨員說,『這是你的一對兒女啊』,他還會很得意。」
然而,對於媽媽的思念,卻始終得不到安慰。
16歲進入專業體校學習後,林勇開始喝酒,「我每次去看他,那個被子都和木板一樣硬,都是喝酒吐在上面的。」雖然父子間從沒有溝通過關於母親的事,但林偉覺得是時候讓兒子得到母親的關懷了。
18歲畢業後,林偉將兒子送到美國,「去找他媽媽了。」
再次重獲母愛,林勇就像一瞬間開了竅一樣,刻苦學習,不僅門門功課都得到A,還念完了MBA,最終在美國成為了一個成功的生意人。
「現在很孝順,給我和他媽媽都買了房子。」時間過去了20多年,但林偉想起自己作為單身爸爸的那段日子,還是很感慨,「如果父母都在,總有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就算我要打他,他媽媽也會拉住,兒子就不會心裡那麼壓抑,也沒處傾訴。唉,單身爸爸,一定要多一些耐心,聽孩子把話講完。」
人物
2
原以為可以既當爹又當媽
可爸爸終究代替不了媽媽
李傑(化名)
年齡:57歲
經歷:從女兒3歲開始獨自撫養,至今21年
女兒青春期來例假
父親硬著頭皮「上課」
李傑和妻子離婚時,女兒李璐(化名)只有3歲,「她對媽媽根本就沒有概念,也沒有任何記憶,喊爸爸就和喊媽媽一樣。」李傑說。
從小和爸爸、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對李璐來說,爸爸既是爸爸也是媽媽,爺爺既是爺爺也是媽媽,奶奶既是奶奶也是媽媽。一直到女兒來例假時,李傑才第一次感到,「不能真的把爸爸當媽媽。」
「當時我知道之後,就讓她的姑姑、奶奶去和她說,但她不是很信服。」李傑說他只好硬著頭皮,去和女兒說一些理論上的知識,比如讓她勤換衛生巾、內褲之類的。李傑說,現在看來,在女兒青春期這段至關重要的時期,還是有非常多的遺憾,以致女兒在心理和生理上都留下一些缺陷,「除了親生母親,任何人都無法扮演好這個角色。」
更加讓李傑感到惋惜的是,因為自己工作繁忙,在女兒上小學時,他就把孩子送到了寄宿學校就讀,「過早參加這種集體生活,對孩子並沒有太大好處。」李傑說,雖然上課時有老師管著,但下了課,一個阿姨管理班上40多名孩子,就不會管得很細緻,也不會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孩子小時候正是良好習慣形成的時候,母親在身邊,會給與更多的關愛和指點,再說白點,如果她媽媽在,就不會上這種寄宿學校。」
排斥父親的女友
認為爸爸只能屬於自己
因為沒有母愛,李璐變得性格內向、敏感,尤其是在關於父親的「女朋友」問題上,更是容易出現極端情緒。
李傑曾經在女兒上初中後,交往過一個女友,「剛開始女兒沒意識到,還和她玩得特別開心,一起吃飯一起溜冰,當她後來漸漸明白『事情的嚴重性』後,她就開始傷心難過。」李傑曾看過女兒的日記,日記里,李璐明確表示「恨她,要殺了她,有她沒我」。這樣的字眼,把李傑著實嚇到了,當即和女友分了手,「在她心裡,爸爸就應該屬於她一個人的,一旦爸爸和其他女人好了,她就沒有爸爸了。」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為了女兒,李傑沒有再敢談其他女朋友,女兒大學畢業後,去了國外念研究生,這時,李傑才鬆了一口氣,又談了一個女友,如今已經24歲的女兒顯然不會像當年那樣極端,但依然不認同這樣一個「後媽」。「有時候她在國外給我來電話,感覺到我旁邊有人,就不太願意多說。」李傑說,也就是近兩年,女兒才漸漸有了「媽媽」這樣一個概念,「她曾和我說過,如果你旁邊的是我親媽,我就敢說了。」
另外,關於這個「後媽」,父女倆也有過一些溝通,「她周圍也有一些同學朋友是再婚家庭,但總會有一些矛盾,她也通過看書看電視劇,了解到重組家庭的各種情感上以及經濟上的矛盾,所以還不是很能接受。」
對於此,李傑也很坦誠,「我肯定是把女兒擺在第一位的,如果她不能接受,我隨時都可以分手。」
不敢追求自己的幸福
擔心別人不接受「單親家庭」
如今,女兒已經回國工作,也面臨戀愛結婚等人生大事,因為擔心自己是單親家庭出身,在遇到自己心儀的男孩時,李璐也顯得有些「膽怯」,不敢主動追求自己的幸福,「有壓力,有心理陰影,肯定戀愛觀婚姻觀也都會有影響。」李傑說。
「剛離婚時,知道會對孩子有影響,但不覺得是大遺憾,覺得我既當媽又當爹,也一樣能把孩子帶大,但現在想想,真的是大遺憾,爸爸畢竟是爸爸,代替不了媽媽,這種遺憾和缺陷是根本無法彌補的,對孩子的性格等產生了太大的不可逆轉的影響。」
人物
3
曾經參加過相親群
算過賬後選擇放棄
錢方誌(化名)
年齡:37歲
經歷:兒子今年7歲,獨自撫養了4年
花了半天工夫
把家裡插座用膠帶封起來
從和前妻離婚起,錢方誌就踏上了尋覓另一半的道路,他同時也希望為兒子滔滔(化名)找到一個細心的母親。然而,如今兒子已經從最初的幼兒園,上了小學一年級,錢方誌卻始終沒有完成心愿。
十幾年前,錢方誌從老家廣西來到南京工作,之後認識了妻子。然而,兩人的婚姻並沒有持續很久,兒子3歲時,他們就分開了。因為女方經濟條件有限,滔滔被判給錢方誌撫養。
一個人帶孩子的辛苦,出乎錢方誌的意料。單位加班或開會,錢方誌便很抓狂。要麼把孩子從幼兒園接到單位來,要麼先讓孩子一個人呆在家。雖然從領導到同事都很體諒,但錢方誌承認,有個孩子在身邊,自己無法集中精力,也會影響其他人辦公;而如果放家裡,他更不放心。「從小我就告訴他,不能動水電,用電蚊拍電死蚊子的例子給他做示範,告訴他,電源的電比這個高出無數倍,會把人電死。」儘管一遍遍強調,但錢方誌還是決定防患於未然,花了半天的工夫,把家裡的插座都用膠帶封了起來,同時把刀和剪子之類的尖銳物品,全部放到了很高的地方。
為了兒子
把出差、學習機會全部放棄
等孩子上學後,連接送都成了大問題。兩人一個8點上班、一個8點到校,孩子的學校和錢方誌的單位又在兩條路上,他們必須每天早上6點就趕緊起床,很快洗漱,然後錢方誌用電瓶車把滔滔載到學校,再去上班。有時來不及做早飯,父子倆的早飯便在路上解決。錢方誌晚上來不及接滔滔,便找了家「小飯桌」,把滔滔安頓在那裡吃飯、做作業,下班再去接他。每晚檢查作業和睡前,是父子倆寶貴的共處時間,「我們會一起讀書,他告訴我學校發生的事。」周末,錢方誌也盡量擠出時間,陪滔滔在南京周邊玩耍。
錢方誌時常反思,「我容易『急』,」他笑笑,「可能因為事情太多,加上男人的心思粗點,有時看到他做得不對,我真的沒那麼大耐心,忍不住會動手打,打完又心疼。」對此,錢方誌始終感到內疚,而他也一直在學著和兒子更好地溝通。
這個在艱難條件下仍可以被稱為「合格父親」的男人坦言,自己為了兒子,確實犧牲了很多。除了把所有出差、學習機會全部放棄了,他也幾乎沒有結識另一半的機會。「我以前參加過離異者的相親群,也參加過一些親子活動,但畢竟再婚家庭重新組建,考慮的因素太多。」他算過一筆賬,如果和沒有生育過的女性在一起,對方肯定希望有自己的孩子,但兩個孩子就涉及到更多費用問題,住宿也最好有個三室一廳,如果是本身就帶孩子的女性,也涉及到同樣問題。他瞅瞅自己的小房子,「怎麼負擔?」等到兒子上了學,乾脆從這些群都退了出去,「根本沒空參加活動。」
專家
社會應更加包容 不該談「單親」色變
「這是一個全社會的問題,我們需要對單身父親更加理解、尊重、關懷。」南京應天學院教師教育學院的高雲老師認為,單身父親帶出來的孩子主要容易出現以下幾方面的問題,「暴力型的爸爸,孩子很容易模仿,這樣的孩子以後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中就會很糟糕,頻頻碰壁。如果是被溺愛、寵大的孩子,會任性、自我,具有攻擊性,同時也非常物質。」高雲說,這樣的孩子往往會封閉自己,也有可能沉迷網路,「父母不幸福的婚姻很有可能會拷貝在孩子身上。」
高雲表示,正常的家庭,父母爭吵其實往往也是孩子學習如何處理矛盾的過程,如果只有父親在,孩子很難在家庭中看到父母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因此也會在以後的生活中困惑於如何處理問題,解決矛盾。
高雲表示,「單親的孩子還比較容易早戀,因為渴望關懷。而在真正面對婚姻時,又有可能因為單親家庭受到歧視,進而影響自己的戀愛觀婚姻觀。」也正因為如此,高雲呼籲全社會都應該給與單身爸爸以及他們的孩子更多的關懷,「不應該談『單親』色變,而是更加接納、包容他們。」
二次婚姻開始前 聽聽老人和孩子的意見
對於單身爸爸們的婚姻問題,南京高級婚姻分析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田園指出,由於是第二次婚姻,加上有一個孩子,爸爸們和他們未來的另一半,都會更多地考慮現實問題。假設男方自身經濟條件好、孩子有老人幫著帶,相對就不會太難找,而一個人帶孩子、家境一般的單身爸爸,則相對比較難。
在開始尋覓前,單身爸爸們最好給自己一個心理準備期,「不是因為自己現在單著,很寂寞,所以就隨便找一個將就處著。」此外,也必須讓小孩和老人也做好準備。很多老人對前任媳婦認可度高,重新接納女性,需要一個過程;孩子也是同樣,在單身爸爸準備建立新家庭以前,要徵得孩子的理解和同意,有條件的話,在真正生活在一起前,最好讓未來妻子先和一家人相處一段時間,增進感情。
在尋覓過程中,除了通過親友介紹,也可以多參加網友聚會之類的活動。就算再忙,也最好盡量抽出時間,因為家庭中多一個女性的角色,能幫助爸爸解決很多細膩而棘手的問題,也能讓孩子的成長過程更加完整。此外,如果再婚對象也有孩子,應本著最寬容的心,接納並理解她的所有優缺點。同時,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幫助他們適應新的家庭環境。而對於正在擇偶的女性來說,也可以嘗試打破固定思維,因為單親爸爸大多在情感處理上更加成熟,有愛心,因此不要因為對方帶著孩子,就立即拒絕。
不過,田園也坦言,在經濟條件穩定的前提下,相對來說單親爸爸比單親媽媽更好找再婚對象,而且也不乏能吸引到一些未婚女性的情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