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西域 侯君集:一個賭徒的輝煌與毀滅(四)

原創:陸開武

(接上篇:遙望西域 侯君集:一個賭徒的輝煌與毀滅(三))

四、第四張牌:參與太子謀逆

統帥大軍遠征高昌,侯君集以鐵血軍功躍上了人生的巔峰。

這是侯君集打得最好的一張牌!

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12月初五,唐太宗李世民率領群臣在觀德殿舉行盛大儀式,犒賞遠征歸來的將士。

征塵未洗的侯君集將麴智盛等俘虜獻上。

面對天子的讚譽和群臣的祝賀,侯君集笑容滿面,志得意滿。

李世民下令放假三天,飲宴慶賀,將來自高昌的樂工,交付太常寺,把原來的九部樂伎增添為十部。高昌樂一時風靡全國。

在將麴智盛譴責教育一番之後,寬宏大量的李世民任命麴智盛為左武衛大將軍、金城郡公;弟弟麴智湛為右武衛中郎將、天山郡公。金城,就是今天的蘭州。

這是一個圓滿的結局!

一個月前,青藏高原上的吐蕃贊普派他的丞相祿東贊前來求婚。李世民慷慨點頭,答應把文成公主嫁給贊普。

帝國沉浸在喜慶之中。

然而,就在賞敕正要下發之際,一道舉報令李世民大發雷霆。

原來,侯君集在攻取高昌之後,貪財好色,私自將珍寶、女人收入囊中。上樑不正下樑歪,軍中將士偷盜成風,把高昌國洗劫一空。侯君集心虛不可能制止得住。

彈劾報告中的一個小細節讓李世民很惱火,侯君集的坐騎的前額被蟲子咬傷,一個名叫趙元楷的將領為了獻媚,竟然用手蘸膿液,聞其臭味。

作戰一向兇悍的薛萬均也被搜出私藏高昌婦女。

李世民怒不可遏,最高統帥居然帶頭搞腐敗,分明是一群嚴重損害帝國形象的土匪、小丑,哪裡是「弔民伐罪」的帝國遠征軍?

下令,將侯君集逮捕下獄審訊。

昨天還是舉國敬仰的英雄功臣,今天就成了身陷囹圄的階下囚,瞬間遭遇命運大逆轉的侯君集有些暈了。

中書侍郎岑文本給李世民上疏,請求赦免侯君集。

岑文本引經據典講了一大堆,中心意思是:將帥率軍作戰,主要在於克敵制勝。假如打勝了,即便有腐敗行為,也是有功的;假如打敗了,即便廉潔自律,也是要被誅殺的。漢朝時的李廣利、陳湯,雖然搞腐敗,但打勝仗了,皇帝還是給了獎勵。再說了,侯君集軍功卓著,建議皇帝敲打敲打即可。放了吧!

李世民出生貴族家庭,與出生赤貧草根的朱元璋不同,對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的老戰友很講感情。再說了,皇權政治,又不是法治社會。

思前想後,李世民放了侯君集。

回到家中,侯君集不僅不感恩皇帝的仁慈,也不反省自己的行為,反而心生怨氣,認為自己攻取高昌立有大功竟然沒有封賞。

人吶,一旦心理失衡,就會無限放大自己的委屈,很少會去反省自身。這種人性的弱點,在侯君集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一句話,利令智昏,竟然走上背叛李世民的謀逆之路。

侯君集的不滿,被正深陷危機中的太子李承乾看了個正著。

李承乾從小聰明伶俐,備受寵愛。八歲時,就被李世民立為太子,從「承乾」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對這個儲君寄予的無限希望。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成年後的太子,畫風大變,在老爸和大臣面前,一副謙謙君子形象;回到東宮,馬上變了一副嘴臉,「與群小相褻狎」,貪戀聲色,而且是個同性戀,與樂童稱心起居同卧。

李世民知道後,大為惱怒,殺了稱心。結果,父子之間裂痕越來越大。

李承乾身上鮮卑族的基因比較顯性,喜歡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經常與部屬裝扮成突厥人遊樂。

這在以儒家理論治國的李世民看來,越來越沒有個儲君的樣子,逐步傾向魏王李泰。

這個李泰,一向喜歡結交文士,還編了一部地理著作《括地誌》,深得李世民讚譽。其實,李泰是個「心機婊」,一直存有奪嫡之心,自己也網羅了一批死黨,經常給太子和弟弟李治挖坑。

危機中的太子李承乾在府中豢養紇干承基、張思政等刺客和壯士一百多人,圖謀刺殺李泰,剪除威脅者。

侯君集對皇帝的不滿被李承乾清清楚楚地看到眼裡,成了拉攏的對象。當時,侯君集的女婿賀蘭楚石在東宮擔任千牛(王室侍衛),李承乾就讓賀蘭楚石帶侯君集進東宮商議。

倆人都是心懷不滿,於是一拍即合。一天夜裡,在東宮昏暗的燈光下,侯君集摩挲著雙手,意味深長地對李承乾說:「此好手,當為殿下用之。」這麼好的一雙手,閑著浪費掉太可惜了,應當為殿下使用。

李承乾大喜,等的就是這句話,自己正缺這麼一雙黑手。

侯君集打出了人生中的最後一張牌,押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家族榮譽和李世民對自己的信任。

侯君集提醒李承乾要早做打算:「魏王李泰現在受皇上寵愛,恐怕殿下會有像前朝楊勇被楊廣取而代之,貶為庶人的災禍,應該秘密加以防備。」

李承乾深以為然,抓緊了謀反的步子,一個「小艦隊」逐漸形成:掌管皇宮警衛的李安儼,漢王李元昌,洋州刺史趙節,杜如晦的兒子杜荷。

這裡邊,官職和名望最大的,當屬侯君集。

這夥人還舉行了一個歃血為盟的儀式:割破手臂,以帛拭血,燒成灰後和到酒里喝下,發誓同生共死。

一般搞這種儀式的,一旦出事,一個比一個賣得快。

杜荷還給李承乾出了個主意:「殿下假稱得了暴病,生命垂危,皇上肯定會親自來東宮看望,我們乘此機會一定會得手。」

「小艦隊」的目標已經不僅僅是魏王李泰,而是帝國最高領導了。

有一天,侯君集碰上準備出任洛州都督的老哥們張亮,故意說風涼話:「老張,怎麼被貶出京城了?」

心裡本就不爽的張亮沒好氣地回道:「那還不是你在背後排擠我,還能怨別人嗎?」

侯君集一聽,有戲,開始拉攏張亮:「你看我,立下平定高昌國的功勞,回來後卻被皇上收拾,怎麼可能有機會排擠你?」

說著,情緒激動起來,聲音也大了:「這種讓人鬱鬱寡歡的日子我過不下去了,你要是肯反,我一定跟著你反。」

謀反,乃是株連九族的大罪。知情不報,同樣是大罪。這個張亮,就是凌煙閣功臣之一的鄖公張亮。

畢竟是見過大場面的老江湖,張亮儘管嚇了一跳,還是不動聲色地敷衍侯君集。

離開後,張亮馬上跑去向李世民密奏此事。

李世民聽了張亮的報告,心頭大震,想了一陣對張亮說:「你和侯君集都是有功之臣,侯君集這話是單獨對你說的,沒有第三人聽見。如果讓司法機關去訊問,侯君集肯定不會承認。只有你們兩個人的話,證據不足。」

李世民叮囑張亮不要再對別人提起此事,自己也裝作不知道有這件事,對待侯君集依然和平時一樣。

每當讀到這段文字,總會被李世民感動,真是個有情有義的男人。要是換做其他帝王,侯君集早就進了秦城監獄。

在李世民心中,寧肯相信這不過是句牢騷而已,侯君集依然是那個與自己一起在戰場上出生入死、肝膽相照的兄弟。謀反,純屬風捉影。

其實,李世民不是第一次聽到侯君集要謀反的風聲。

早些年時,李世民曾讓李靖給侯君集教授兵法。侯君集後來告訴李世民,稱李靖將來會謀反。李世民問何以見得,侯君集這樣回答:「李靖只教我一些粗淺的內容,精華都藏起來了,這不是要謀反嗎?」

李世民講這話轉述給李靖,李靖一聽大怒:「這才是侯君集想要謀反。如今中原已定,天下太平,我教給他的兵法,足夠他對付四夷。現在執意讓我傾其所有,不是想要謀反又是什麼?」

李靖還講了一個小細節:我和侯君集都在同一個地方上班,這小子經常騎馬逾過了線才知道。整天恍恍惚惚的,有謀反之心的人才會如此心不在焉的。

曾與侯君集一起搭班子征戰吐谷渾的李道宗也認為侯君集會謀反:「老侯志大才疏,常常居功自傲,對自己的位置在房玄齡、李靖之下不滿意,唧唧歪歪的。即使身居吏部尚書之位,還是不能滿足他的慾望。依我觀察,老侯將來一定會反。」

李世民覺得李靖、李道宗的話都是推斷,沒有真憑實據,讓二人不要亂猜測。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李世民將二十四名功臣的畫像懸掛於凌煙閣,位居第十七位的就是侯君集。

儘管李世民已經多次聽到侯君集要謀反的聲音,可依然讓侯君集上了這份帝國的第一榜單。

也許,李世民是想用自己的真誠,化解侯君集心中的怨懟。

作為九五至尊的帝王,李世民對侯君集可謂仁至義盡。

可是侯君集呢?就像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只想著翻盤,孤注一擲地把身家性命全部押在了李承乾這艘千瘡百孔、搖搖欲墜的破船上。

被謀反慾火燃燒的侯君集,畢竟心懷鬼胎,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每日夜裡總是長吁短嘆,夜不成寐。

時間長了,老婆看出了端倪,斥責道:「你身為國家重臣,怎麼變得這樣一副德行?肯定是心懷大逆不道的想法。真要是這樣,你可是辜負了皇帝和國家,不如早點去自首,爭取寬大處理,至少能保住這顆腦袋。」

心底已經墜入深淵的侯君集根本聽不進去,依然我行我素。

令侯君集和太子逆黨沒有想到的是,涉及齊王李佑的一樁案件竟然牽出了東宮「小艦隊」。

當時,李世民的另一個兒子齊王李佑被控謀反,太子府中的刺客紇干承基被牽連抓進大理寺牢中審訊。

紇干承基為了活命,將太子準備謀反的情況全部倒給了李世民。

「小艦隊」全體成員被一網打盡,侯君集的女婿賀蘭楚石第一個咬出了老丈人。

李世民親自提審侯君集,痛心疾首地說:「我是不想讓大理寺那幫刀筆吏羞辱你,才親自審問。說吧,為什麼要造反?」

心存僥倖的侯君集死不認賬:「沒有!搞錯了,我怎麼會反你?」

見老侯嘴硬,李世民只好把賀蘭楚石的口供,以及從太子府中搜出來的密信扔到侯君集面前,侯君集這才認罪。

想起與侯君集一起喋血沙場,特別是謀劃玄武門之變的那些日子,李世民有些不忍心,對長孫無忌等人說:「侯君集對大唐有功勞,能否網開一面,放他一條生路?」

群臣一齊搖頭:NO、NO、NO!

李世民無奈,把侯君集接進宮中,斟滿一杯酒,淚流滿面地遞到侯君集手中:「與公長訣矣!」永別了,兄弟!

侯君集一飲而盡,涕泗橫流,跪伏於地。

是君臣,也是兄弟;是戰友,也是敵人!從此,李世民再也沒有上過凌煙閣。

第二日,侯君集街頭伏法。

一代將星,隕落長安。

侯君集參與太子謀反這樁案件,深深地刺痛了李世民,尤其是在另立太子一事上,大臣意見不一,褚遂良、岑文本等人主張立李泰,長孫無忌極力主張立李治,雙方吵來吵去。

一天散朝之後,心力交瘁的李世民把長孫無忌、房玄齡、李世績、褚遂良這幾個人留了下來,說得生無可戀:「我的三個兒子(指太子李建成、魏王李泰、齊王李佑)、一個兄弟(指漢王李元昌),都干出謀逆之事。我這爹當得太失敗了,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說罷,從床榻上跳下來,抽出佩刀就要自殺,長孫無忌等人趕緊上前死死抱住,褚遂良把刀奪了下來。

李世民說:「你們既然不想讓我死,那就立晉王李治為太子。」長孫無忌趕緊接過話頭:「有異議者,臣請斬之。」都鬧到這個份上,別人還敢說什麼?

李世民召集在京官員發布決定:「李承乾大逆不道,廢去太子;李泰也屬兇惡陰險,不能立為太子。現在,立晉王李治為太子。」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懦弱膽小的李治居然從險象環生的奪嫡之爭中懵懵懂懂地勝出。

次日,在正式冊立新太子的儀式上,李世民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話:「我若立泰,則是太子之位可經營而得。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窺視者,皆兩棄之,傳諸子孫,永為後法。且泰立,承乾與治皆不全;治立,由承乾與泰皆無恙矣。」

什麼意思?

假若我立李泰為太子,那就表明太子之位可以通過苦心經營得到。從現在開始,太子如果失道,而藩王伺機窺視,那就兩個都不能立,這個規定要傳給後世子孫作為規矩。再說了,如果立李泰為太子,那麼承乾和李治都會沒命;要是立李治為太子,那麼承乾和李泰還可以保全一條性命。」

李世民自己就是在玄武門奪嫡之戰中血腥勝出,深知兄弟相殘的殘酷,所以選擇了一向仁厚、懦弱的李治。

但他到死都沒有想到,後宮中一位姓武的后妃,在自己死前就與李治搭上關係,冊封皇后之後,不僅大肆殘殺李氏子孫,而且一度顛覆李唐江山。

作為貞觀年間奪嫡之爭的兩位當事人,廢太子李承乾被廢為庶人,也就是老百姓,流放黔州,兩年之後鬱郁而亡;

李泰在被幽禁之後,降為東萊郡王,九年後死於流放地均州。

而那位告密侯君集謀反的張亮後來被人舉報,以謀反罪被殺。

回望這段往事,令人感慨萬千。侯君集,作為一代名將,他實現了拜將封侯的人生夢想;作為一名賭徒,他完成了最後的自我毀滅。

他曾贏得一個偉大的時代,卻最終輸給了自己。

(完)


推薦閱讀:

一個男性人性的毀滅
最有可能毀滅地球的科學實驗有哪些?
地球也難逃毀滅的厄運?人類該何去何從?
科學家:7萬年前人類險遭毀滅 全球僅剩2000人
完美=好?不,等於毀滅!

TAG:毀滅 | 賭徒 | 西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