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祝福你們!雄縣、容城、安新!

靴城乃保定別稱。緣因城牆基本方形,唯有西城南部向外凸出,狀如靴子,故得名。寓意保定地處京畿要地,守護京師,頂天立地,踏平艱難,闊步向前!

——

本期專輯由「閆家驢肉老店」(永華北大街654號·華電西門對過,電話:5092967)特約刊發。

今天,2017年的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雄安新區規劃範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特定區域為起步區先行開發,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

為此,《靴城往事》編輯部特編輯三縣簡介,以便於大家的了解。

1、雄縣

雄縣隸屬於河北省保定市,地處冀中平原,北距首都108公里,東距天津100公里,西距保定70公里,東依霸州市,南部、東南部隔大清河與任丘市、文安縣相望,西南隔白洋淀與安新縣相連,西部與容城縣相接,西北與高碑店市毗鄰,東北與固安縣接壤。東西長26公里,南北闊25.5公里,雄縣域面積524平方公里,2012年,雄縣總人口60萬人,雄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滿、回、蒙古、壯、朝鮮等16個民族。

雄縣地勢呈西南東北走向,東北高,西南低,以丘陵、山地為主。雄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2.5攝氏度,有效積溫2500多攝氏度,降水量600毫米左右,無霜期132天。2012年,雄縣耕地面積134.3萬畝,水田42萬畝,旱田92.3萬畝。2012年,雄縣境內天然氣儲量10億立方米以上,境內有油井1200餘眼,年產原油70萬噸、天然氣1800萬立方米;地熱田面積320平方公里,地熱水儲量821.78億立方米。2012年,雄縣林地盛產蕨菜、木耳、松籽、榛子等上百種山產品,以及人蔘、天麻、五味子、大力子等500多種野生中藥材,雄縣半山區的三棱草、狗尾草、山榆枝、柳條等資源年供應量達80萬噸。

2010年,雄縣GDP完成25.44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16.5%。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3.87億元,比2009年增長28.5%;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57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25.94%;全部財政收入完成2.93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33.6%。

雄縣建制沿革

夏朝,屬有易氏。

春秋時期,為北燕之域。

戰國,為燕國易邑地。

秦,屬廣陽郡,後屬上谷郡。

漢,屬涿郡,即燕之易邑。

東漢,屬涿郡。

永元二年,改名河間國。

三國,更名易城縣,屬河間郡。

晉,屬河間國。

南北朝,復故名易縣。

北齊天寶,廢易縣入莫縣,屬高陽郡。

北周建德六年,滅北齊,莫縣入北周,仍屬高陽郡。

隋,屬涿州,後涿州改涿郡。

大業二年,改屬河間郡。

唐武德五年,析固安縣和莫縣原易縣屬地,置歸義縣,屬北義洲,縣治於州中。

貞觀元年,州縣俱廢,入河北道。

貞觀八年,復置歸義縣,屬幽州。

景雲二年,改屬莫州。

天寶元年,改屬范陽郡。

五代,歸義縣入燕,屬涿州。

後周,世宗親征伐遼,收復瓦橋關置雄州。

北宋,屬遼之涿州。

太平興國元年,更名歸信,仍屬雄州。

宣和四年,宋收復涿州,歸義、歸信兩縣並存。

金天會三年,即北宋宣和七年歸義、歸信兩縣皆入金,後廢歸義縣併入歸信縣,縣仍治於州中。

元至元二年,廢雄州,歸信縣併入容城縣。

明洪武二年七月,廢歸信縣入雄州,屬保定府。

清順治元年,繼續沿用明置。

民國二年(1911年),改屬范陽道。

民國三年(1914年),改屬保定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屬河北省保定道。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屬河北省第五督察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中共晉察冀邊區委員會組建冀中區抗日根據地。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境內北部38村組建新雄邊區,屬新城縣。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撤銷三個邊區,再次成立縣抗日政府,屬北嶽區冀北辦事處。

民國三十年(1941年),改劃第四聯合縣。聯合縣期間,前段屬冀中第五專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各專區順序統一後,屬冀中第十專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侵華日軍宣布投降,廢聯合縣,恢復單縣置,再次組建縣政府,屬冀中第十專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雄縣屬天津專區。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雄縣改屬保定專區。

1958年10月,雄縣、新城、涿縣和淶水縣東部地區合併,稱涿縣。

1960年5月,專區與市合併,改屬保定市。

1961年4月,析置雄縣,屬保定專區。

1970年4月,專區改為地區,雄縣屬保定地區。

1994年,保定地市合併,雄縣屬保定市至今。

2013年,雄縣轄6個鎮、3個鄉:雄州鎮、昝崗鎮、大營鎮、龍灣鎮、朱各庄鄉鎮、米家務鎮、雙堂鄉、張崗鄉、北沙口鄉,223個行政村。縣人民政府駐地雄州鎮。

土地資源

2012年,雄縣耕地面積134.3萬畝,水田42萬畝,旱田92.3萬畝。

礦藏資源

2012年,雄縣境內天然氣儲量10億立方米以上,境內有油井1200餘眼,年產原油70萬噸、天然氣1800萬立方米;地熱田面積320平方公里,地熱水儲量821.78億立方米。

生物資源

2012年,雄縣林地盛產蕨菜、木耳、松籽、榛子等上百種山產品,以及人蔘、天麻、五味子、大力子等500多種野生中藥材,雄縣半山區的三棱草、狗尾草、山榆枝、柳條等資源年供應量達80萬噸。

人口民族

2012年,雄縣總人口38萬人,雄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滿、回、蒙古、壯、朝鮮等16個民族。

交通運輸

雄縣以高速公路為骨幹,以縣城為中心,四縱(高速東、西連接線、立新路、固雄線)、五橫(保津高速、112線、津保北線、保靜路、昝白路)溝通城鄉的公路交通網。依託這兩條主幹線,雄縣已融入了京津城市大交通框架,到北京只需45分鐘行程,特別是津保鐵路通車後,雄縣到天津紅橋區只需15分鐘行程。

經濟概況

2010年,雄縣GDP完成25.44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16.5%。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3.87億元,比2009年增長28.5%;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57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25.94%;全部財政收入完成2.93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33.6%,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73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53.9%;建築業產值完成3.88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53%;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7.62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19.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2271.24元,同比2009年增長12.1%;農村人均現金收入完成7060.94元,同比2009年增長14.5%。

衛生事業

2010年,雄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3個,床位397張,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973人;社區衛生服務站10家,專業技術人員30人;個體門診部11 家,專業技術人員22人。

基礎設施

2010年,雄縣自來水、燃氣入戶完成510戶和380戶;實施飲水安全項目解決了13個村、18450人飲水安全問題;多方籌集資金2646萬元,其中爭取上級資金360多萬元,對14個村、18公里的農村公路進行改造;南水北調工程徵用土地3295.33畝,拆遷建築3000平方米,征遷工作基本完成;大廣高速建設徵用永久性佔地2343畝,拆遷房屋959平方米,遷改電力通訊線路60處。

雄州瓦橋關至霸州益津關一線是宋遼對峙的邊關要塞,楊延昭把守邊關16年。在與遼軍周旋之中,修築了一條地下戰道。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先後在孤庄頭、祁崗挖掘出古戰道,在縣城東挖掘出古戰道及點將台。從初步挖掘的情況看,古戰道綿延幾十公里,從雄縣向東北經霸縣直至永清。

著名人物

孫連仲(1893年-1990年),字仿魯,漢族,河北雄縣人,國民革命軍二級陸軍上將,著名抗日將領。

袁鶴儕(1879-1958),名琴航,字其銘,河北雄縣人,生於1879年3月,卒於1958年10月21日,近代北京著名中醫。

2、容城

容城縣,隸屬於河北省保定市,位於河北省中部,京、津、石三角腹地,總面積314平方公里,轄五鎮三鄉、127個行政村。處於北京、天津、石家莊的中心位置,北鄰北京,東依天津,南部石家莊。容城縣服裝加工業發達,2012年擁有服裝企業920家,年生產能力達4.5億多件。

容城境內有「磁山文化遺址」、「宋八王衣冠冢」、「楊六郎晾馬台」、「明月禪寺」、「革命烈士紀念館」等名勝古迹。元初著名學者劉因、明朝名臣楊繼盛、清初大儒孫奇逢被譽為容城「三賢」。同時也是狼牙山五壯士中胡德林、胡福才的故鄉。

建制沿革

秦朝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實行郡縣制,始置縣,屬上谷郡。

西漢初分封諸侯,劃分諸侯國,本縣最初的侯國名為深澤。縣治在今城子村一帶。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封董渫(匈奴人)為成侯於深澤地。連襲兩代。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在今昝村一帶建易縣。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54年),以匈奴降王徐盧封容城侯,始置容城侯國。王莽立新朝,恢復舊制,置深澤縣。三國魏文帝黃初五年(公元224年),廢容城入范陽國。晉武帝重置容城縣,屬范陽國。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廢容城入范陽縣。

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改范陽國為遒縣,屬上谷郡,轄容城地,治地在今城子村一帶。

唐聖歷二年(公元699年),契丹入侵,縣民奮勇抵抗,縣治城池得以保全,故御賜名全忠縣,中宗神龍二年(公元706年),仍為遒縣。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24年),恢復容城縣。代宗大曆二年(公元767年),改容城屬雄州。

五代,容城屬契丹易州。

宋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宋收復容城境南,移縣治於雄州境內,屬雄州。契丹亦於拒馬河以北新城境內,僑置容城縣。形成南北兩個容城。金滅遼、宋,南北容城歸一,縣治地仍在城子一帶,屬雄州。

至元世祖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容城屬保定路雄州。

明初,容城隸屬雄州。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復置容城縣,屬京師保定府。代宗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縣治由城子村遷往現址。

清朝,容城隸屬直隸省保定府。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容城屬范陽道,次年范陽道改為保定府,仍屬之。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直隸省改稱河北省,同時廢道,容城直隸屬河北省。

1938年6月,日本侵略軍和偽軍冀東保安隊侵佔容城縣城。同年9月,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屬冀中行署4專區領導。1940年8月,屬晉察冀邊區第十專區。1941年8月,成立容定新雄霸聯合縣。根據形勢的需要,聯合縣多有變化。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聯合縣撤銷,恢復容城縣建制。

1949年,容城縣屬河北省保定專區。1958年,曾一部分劃歸定興,一部分歸雄縣,同年又劃歸徐水縣。1962年1月恢復容城建制。1970年保定專區改稱保定地區,容城縣屬保定地區。1994年,地、市合併容城縣屬保定市。

行政區劃

2002年底,容城縣行政區劃面積為314平方千米。轄4個鎮、4個鄉,127個行政村。縣政府駐容城鎮古城路46號。行政區域一覽表:

位置境域

容城縣位於河北省中部,是京、津、石三角腹地,北緯38°10′-40°00′,東經113°40′-116°20′之間。全縣總面積314平方公里。

容城縣,東南西北分別與雄縣、高陽、徐水、定興接壤。北距首都北京110公里,東距經濟中心天津100公里。

地質

容城縣基底構造屬於牛駝鎮凸起的西南部分,為地震比較活躍區,裂度7度,但境內基底層未見斷裂。

第四紀上厚約400-500米。地表以下18-147米,是亞沙土、亞粘土及沙層;地表以下254-430米,是粘土、亞粘土及沙層。以上諸土、沙層的水平構造,呈由西北而東南方向的不連續性條帶狀分布。從剖面看,土層和沙層的連續比較差。縣境北部沙層厚達70米,南部在50米以下。

水文

容城縣三面環河,一面靠淀。北部有南拒馬河,東部有大清河,白溝引河從東部南北穿過,南部靠白洋淀,西部有萍河。南拒馬河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設計行洪流量4640立方米/秒,堤防安全超高2.0米;大清河設計行洪流量5000立方米/秒,安全超高2.0米;白溝引河全長12公里,設計流量500立方米/秒;萍河在容城縣境內8公里,安全超高1.0米,設計流量208立方米/秒。

人口民族

1996年,容城縣總人口為237288人。其中農業人口218488人、非農業人口18800人。市鎮人口148558人、鄉村人口88730人。漢族人口236214人、少數民族人口1074人。人口出生率8.77‰。人口死亡率4.35‰。人口自然增長率4.43‰。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44167人,其中:容城鎮61639,小里鎮24766,南張鎮43197,大河鎮23588,八於鄉19533,賈光鄉24056,晾馬台鄉24045,平王鄉23343。

2014 年,容城縣總人口26萬人。

烈士紀念館

革命烈士紀念館位於容城縣城關鎮上坡村村,建於1986年,是為紀念抗日戰爭時期狼牙山五壯士中容城籍烈士胡德林、胡福才和高家壕戰鬥中犧牲的八路軍將士及自1926年容城縣建立中國共產黨組織以來,在歷次戰鬥中犧牲的革命烈士們而建。紀念館南側為梯形,北側為三角形,南北最長66米,東西最寬52米,面積2560平方米。內有展廳兩座,碑亭三座,北後台烈士陵園全貌向南2米至圍牆,向北房四間。東側牆外是縣城中心大街,南側為衚衕。西側、北側為居民區。保存完好。 1987年8月,該紀念館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人物

孫奇逢(1584--1675)字啟泰,號鍾元,學者稱夏峰先生,容城北城村人,明萬曆廿八年舉人,明末清初理學家,詩人,書法家,晚歲移居蘇門之夏峰,與黃宗羲,李顒並稱清代三大儒,著《經疏要旨》《讀易大旨》《理學宗傳》《夏峰先生集》等。

楊繼盛(1516--1555)字仲芳,號椒山,謚忠愍,容城北河照村人,明嘉靖廿六年進士,官兵部員外郎,性剛烈,嫉惡如仇,仗義執言,因彈劾嚴嵩被害。當時震動朝野,歷代稱頌不衰,深受群眾愛戴,有《楊忠愍公集》傳世。

劉因(1249--1293)字夢吉,號靜修,容城溝市村人,世代書香,祖父劉秉善,父親劉述均刻意問學,邃性理之說。元代詩人,學者,清人全祖望推他和許衡為元北方兩大儒,自選詩集《丁亥集》已佚,有《靜修先生文集》傳世。

古八景

據《容城縣誌》記載,容城八景為:「古城春意」、「易水秋聲」、「玉井甘泉」、「白溝曉渡」、「賢冢洄瀾」、「忠祠松雪」、「古篆搖風」、「白塔鴉鳴」。

古城春意 位於容城縣城北7.5公里。據《容城縣誌》載:「在城北十五里。土壤肥饒,草木暢茂,每春早發,比他地異。」

易水秋聲 容城縣境內的南拒馬河,全長12公里,發源於淶源縣,古稱淶水或易水。此為南拒馬河秋景。《容城縣誌》載:「樹本蔭翠,禾稼繁盛,暑退風清,水聲嘹亮」。

玉井甘泉 位於容城縣城正南。唐高宗三年[652年],帝李治東巡,駐蹕午方大寺,樂飲寺外井水,賜額「玉井甘泉」。據《容城縣誌》載:「在城南午方村。泉清水甘,回異他所,金宗駐蹕,名曰甘泉。」

白溝曉渡 位於容城縣城東15公里。當時高碑店市的白溝鎮屬容城縣所轄。為當時的水陸碼頭,每日清晨,水運如織,一派繁忙景象。據《容城縣誌》載:「地當孔道,煙樹蒼茫,朝露未晞,競渡綉錯」。

3、安新

安新縣是河北省保定市下轄縣,位於河北省中部,縣境東與雄縣、任丘相連,南與高陽接壤,西與清苑、徐水交界,北與容城毗鄰,總面積738.6平方公里。全縣設9鎮3鄉,共12個鄉鎮,207個行政村,全縣人口393113人(2011年),有漢、滿、蒙、回、壯等15個民族。

安新縣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集回收、電解、線纜加工、精密儀器製造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廢舊有色金屬集散地。

歷史沿革

安新縣境,在戰國初期為燕國轄域。後為燕南趙北地。時有葛城(今安州鎮)、渾埿城、三台城。

秦代,為廣陽、鉅鹿兩郡交壤地。西漢至隋代,大都屬高陽、容城兩縣轄域。唐如意元年(692年),在葛城置武昌縣,神龍元年(705年)改為武興縣,代宗廣德二年(764年)置唐興縣。先後屬瀛州、易州、莫州均為河北道。

五代時,唐興縣於後晉初改為宜川縣,屬莫州。宋代建順安軍(今安州壘頭)。後移軍治於高陽縣(今高陽舊城)。升順安軍為安州。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安州徙治葛城,並置葛城縣。泰和四年(1204年),又置渥城縣(治所在渾埿城,即新安城。泰和八年(1208年),安州又移治渥城縣,稱新安州,葛城仍為縣。

元代,安州仍領渥城、葛城二縣,並徙治葛城。後幾經歸併至元九年(1272年)安州、葛城、渥城復治,渥城縣更名為新安縣。安州繼領葛城縣,與新安縣同屬保定路。

明代,省葛城縣、新安縣入安州,安州降為安縣。後復設安州(安縣即廢)和新安縣,安州治新安縣,屬保定府。

民國2年(1913年),廢州治,安州改為安縣屬直隸范陽道。

民國3年(1914年),安縣(安州)

安新縣地理位置

安新縣地理位置

與新安各取其名之首字合併為安新縣,屬直隸省保定道。

民國17年(1928年),屬河北省。

1949年8月,安新屬河北省保定專區。

1950年4月,安新縣駐地由安州遷至新安。

1958年,與徐水、容城合為徐水縣。

1961年,析出複名安新縣至今。

1970年,保定專區改稱保定地區,安新縣屬之。

1994年12月23日,保定地市合併為保定市,安新縣隸之。

位置境域

安新縣地理坐標為北緯38°10′-40°00′,東經113°40′-116°20′之間。安新縣位於河北省中部,縣境東與雄縣、任丘相連;南與高陽接壤;西與清苑、徐水交界;北與容城毗鄰。總面積738.6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所在地安新鎮是安新縣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北距首都北京市162公里,西距保定市45公里,西南距省會石家莊187公里。

地形地貌

安新縣因受歷史上冀中拗陷和黃河改道及太行山東麓永定河、滹沱河沖積扇的影響,形成特殊形貌。西南北有沖積窪地平原,東有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白洋淀上承九河,下流入海,由大小不等的143個淀泊組成,百畝以上的大淀99個,總面積366平方公里,安新境內面積312平方公里,約佔總面積的85%。淀周邊堤埝環繞,東有千里堤,西有四門堤,南有淀南新堤,北有新安北堤,境內堤長169公里,分安新大地為5個封閉區。內有7個較大窪地。總地勢自西北向東南略有傾斜,地勢平坦,地面自然坡度為1:2000,西半部最高海拔10米,東半部最低海拔5.5米。地勢較高的土壤發育成褐土,地勢較窪的土壤發育成潮土。

氣候特徵

安新縣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氣溫12.2度,極端最高氣溫40.7度,極端最低氣溫-26.7度,無霜期203天。年平均日照2578.3小時,太陽輻射量12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529.7毫米,但年際變化較大,年最大降水量941.6毫米(1988年),年最小降水量263.3毫米(1962年)。淀區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1761.7毫米,最大值2132.6毫米(1972年),最小值1535毫米(1979年)。白洋淀初冰期在11月末,冰期至翌年3月中旬,冰厚0.19-0.42米。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安新縣設9鎮3鄉,207個行政村[5] ,包含:安新鎮、大王鎮、三台鎮、端村鎮、趙北口鎮、同口鎮、劉李庄鎮、安州鎮、老河頭鎮、圈頭鄉、寨里鄉、蘆庄鄉。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安新縣共有人口393113人,有漢、滿、蒙、回、壯等15個民族。

土地資源

截至2011年,安新縣耕地總面積488998.2畝,建設用地132922.7畝,未利用地394186.0畝。

水利資源

安新縣境內的白洋淀是大清河水系重要的水利樞紐,白洋淀上承九河(瀦龍河、大清河、孝義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白溝引河),連接較大水庫5座(王快水庫、西大洋水庫、安格庄水庫、龍門水庫、瀑河水庫),下注渤海,流域面積3.12萬平方公里,是海河流域重要的蓄滯洪區。白洋淀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4124萬立方米。經「引黃濟淀」跨流域補水之後,白洋淀水位為7.5米(大沽高程),水量為1.54億立方米,水域面積為148.4平方公里。

地熱資源

安新縣境內蘊藏的地熱資源儲藏面積達350多平方公里,儲量150多億噸,並且埋藏淺、水溫高、水質好、自噴力強。

生物資源

白洋淀水生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棲動物、魚類和水生植物。其中浮游藻類92屬,底棲動物35種,水生束管植物16科34種,魚類17科54種。同時有鳥類19科26種,形成了良好的食物鏈結構,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水產品基地。白洋淀盛產魚、蝦、蟹、貝、蘆葦、蓮藕、芡實、菱角等,1955年淀水產魚8850噸,居全國大型湖泊畝產量之首。1996年淀區養魚有很大發展,產魚、蝦13401噸;全縣葦田12萬畝,產蘆葦7.5萬噸,產值約7500萬元。

白洋淀野生禽鳥已恢復到198種,主要有天鵝、大鴇、葦鶯、黑水雞、鴣丁、蒼鷺、斑嘴鴨等鳥類,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26種。

交通

京廣鐵路、京昆高速公路、107國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保津高速公路、濱保高速公路、保滄高速公路、張石高速公路在安新縣形成交通網路,由京港澳高速、榮烏高速、京昆高速、保滄-保阜高速在安新縣周邊互通連接,形成高速外環。

經濟

2011年,安新縣生產總值完成60.98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11:59:30,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家,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完成27.8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7.11億元;全縣共實施省市重點項目10項,完成投資10.8億元;全部財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分別完成3.83億元和1.7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7.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03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7465元。

第一產業

截至2011年,安新縣糧食總產量達到28.43萬噸;水產品養殖達到3.5萬畝,水產品產量2.55萬噸。

養鴨業形成了集種鴨養殖、鴨雛孵化、鴨蛋加工、羽絨加工、鴨產品銷售於一體的產業發展格局,並成功申報註冊了白洋淀鹹鴨蛋、白洋淀皮蛋等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年創產值10億元。水產養殖業,無公害水產養殖面積2萬多畝,河蟹、草魚、鱅魚、鰱魚四個無公害產品通過農業部認證。

截至2011年,安新縣年生產葦席、葦箔、葦簾700萬片,約佔全國總產量的40%,是中國的「蘆葦之鄉」。

第二產業

截至2011年,安新縣在有色金屬行業投資3.6億元建設了集廢舊有色金屬倉儲、加工、交易、運輸於一體的安新縣有色金屬循環經濟工業園區,每年可回收、加工、銷售廢舊有色金屬200萬噸以上。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安新縣累計投資20多億元,相繼開發建成了旅遊碼頭、荷花大觀園、白洋淀文化苑等一大批旅遊基礎設施和精品景點。2007年,榮獲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桂冠,躋身全國頂級景區行列,成為安新乃至河北對外開放的窗口和名片。2010年順利通過國家5A級旅遊景區複核驗收。2011年白洋淀景區全年接待遊客135萬人次,實現財政收入2430萬元、旅遊總收入6.7億元。

基礎設施

截至2012年,安新縣累計投資60多億元,完成了正義路、永安大街等縣城主要街道的改造建設,新建住宅面積100萬平方米,完成舊城改造3萬平方米。

白洋淀景區

白洋淀景區是「國家級AAAAA風景區」,白洋淀分屬保定市的安新、雄縣、容城、高陽以及滄州市的任丘五個縣管轄,其中85%的水域在保定市安新縣境內,在眾多的淀泊中,白洋淀最大,因此稱為「白洋淀」。

孫犁紀念館

孫犁紀念館於2003年7月11日建成,位於河北省安新縣白洋淀荷花大觀園。1946年至1947年間和1972年,孫犁創作了《白洋淀紀事》《白洋淀之曲》《荷花澱》等一系列取材於白洋淀的作品,並由此開創了以孫犁創作風格為代表的「荷花澱」文學流派。2002年7月11日,孫犁逝世後,白洋淀人民為表達對他的深切懷念,紀念他光輝革命歷程和輝煌文學成就,安新縣委、縣政府決定在白洋淀荷花大觀園修建孫犁紀念館。

元妃荷園

元妃荷園建於2001年,佔地約1800畝,是金代章宗皇帝的元妃李師兒賞荷的地方,該景點以自然生態游為主題。園內以賞荷為主,當年章宗皇帝特別寵愛李師兒為了讓她在清晨起來梳妝打扮時也能夠看到荷花,就在此修建了一座荷園,並在此修建了梳妝台,被後人稱之為「妃子妝台」。因此在開發此景點後,便取名元妃荷園。

嘎子印象

嘎子印象是2008年成立的,位於白洋淀內,及室外大型武打、搞笑情景劇,體現抗日時期活躍在白洋淀的水上游擊隊——雁翎隊伏擊日寇為時代背景,集中體現鋤漢奸、端崗樓、打伏擊、及「小兵張嘎」、羅金寶等眾所周知的英雄人物。

著名人物

安新縣著名人物有:田瑞亭、陳調元、何光遠、張旭光、孫犁等。

附錄《靴城往事》編輯部提供的服務

01

免費提供法律諮詢


推薦閱讀:

元旦祝福語2018
平安夜怎麼過最浪漫 蘋果「著裝」悄然傳遞「平安」祝福
動態鮮花問候祝福美圖,真的是太美了
羊年微簡訊祝福語大全

TAG: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