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著王石和英國公投哈哈大笑,我們最終還是一群玩腦筋急轉彎的孩子

這是新世相的第155 篇文章

先不說王石和英國脫歐,先說件往事。

我小時候,全社會都在流行「腦筋急轉彎」。回想起來,那段時間,我身邊父母中流行給孩子看「腦筋急轉彎」,出現了很多以此為主題的學校比賽和培訓,也出版了很多書,驕傲的父母會到處跟人炫耀「自己的孩子每個都能答出來」。那時候大家都相信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急智,從升學考試到數學競賽,很多問題都是腦筋急轉彎,甚至出現了被追捧一時的神童。

但很快,這種風潮就過去了,後來聽說,那時候出現了很多孩子,他們不願意正經討論任何話題,每一句話都會用腦筋急轉彎來理解,結果在學校里遇到了很多問題。作為一個腦子慢半拍的孩子,我後來還有點慶幸。

這幾天我發現,我們整個社會都進入了一種腦筋急轉彎中不能自拔。

幾乎每件大事發生後,我們都會進入一個「等待段子出現」的狀態。事件開始就像掉下一隻靴子,直到一個金段子出現,另一隻靴子才「咚」一聲落地,人們對事件的輿論才算圓滿。而這些段子,看起來就是腦筋急轉彎,古怪,出人意料,讓人哈哈大笑。

王石和田朴珺當年戀情曝光,直到「王的女人」這個詞被一家都市報創造出來,靴子終於落了地。吳亦凡這件事的靴子在「活菩薩」這個比喻出現以後才落地。

對「英國脫歐」這個聽上去很「國際時政」的無聊話題,人們最終也從段子里找到了普遍興趣。它的第二隻靴子是那個流傳最廣的歐盟紅包群的比喻,用最基本而淺白的方法比喻了事情的來由和走向,它們在微博和朋友圈廣泛流傳,連「我們的父母」也都加入進來。

有一個理論叫「社交貨幣」,是說談論熱門話題可以幫我們在社交活動中獲得歸屬感與認同感。王的女人和紅燒肉,活菩薩和紅包群,就是其中面值很高的貨幣,它具備公共性、幽默感、有情節、有價值,是朋友圈的「優質談資」,人們渴望通過這種談論來塑造更為理想的個人形象:風趣、博學、關心時事。

在注意力被各種信息爭奪的年代,擁有一個「段子」的信息就有了傳播上的生殺大權。這一點在微博上表現得格外明顯,微博上的「神最右」就是這樣,一些原本沒有任何傳播力的信息,因為一個轉發者的一個段子,會突然爆發,吸引力超過很多重大事件。

過了這麼多年之後,我們還是喜歡腦筋急轉彎。

下一個問題是,當我們對某件事一知半解的時候,我們應該談論它嗎?

我更傾向於認為,微博和朋友圈裡人們主動轉發段子的行為,不是一種信息交流,而是一種社交手段。它就像人們對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的「打卡簽到」,滿足了「我也處於這個正在變化的世界中」的參與感。

不僅僅是談論脫歐這件事,我們經常用低成本的社交投入換取滿足感:投入較少的精力,去粗略了解一個「熱點」的發生,通過粗淺的談論這個熱點,獲得必要的歸屬感與認同感。我們悼念一位不熟悉的歌手、使用一句並未打動自己的流行語、談論一部沒怎麼看的熱門劇,與轉發一個脫歐的段子,都屬於這一範疇。

但哈哈大笑之後,還是應該有突然沉靜的思考。

段子不追求全貌,而追求抓住某個點使勁製造笑料,就好像你不能指望相聲小品多麼公允寬厚一樣。段子給人的印象太深刻,它比整件事情的真相有更長久的生命力,一段時間之後,真相被忘記了,而段子卻留了下來。結果,人們的記憶就跟著段子一起產生了偏差。


推薦閱讀:

日澳為何敢聯手對抗中國?英國一語道出實情
英國50便士圖例
英國將首次展出莎士比亞牛頓等名人死亡面具(圖)YS
好消息!倫敦即將推出「倫敦工作簽證」來促進倫敦經濟發展!

TAG:孩子 | 英國 | 公投 | 腦筋急轉彎 | 轉彎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