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27種基本筆畫寫法
導語:行書27種基本筆畫寫法:行書的基本筆畫的寫法:橫、豎、撇、捺、折、鉤、點1、中鋒 筆尖運行的軌跡在筆畫的正中點,特點是點畫厚實圓滿。2、偏鋒 側鋒 特點形方單薄。3、藏鋒 筆畫運行將終時,將筆尖往複逆收,使筆鋒勢發而不露。4、露鋒 筆畫運行將終時,按筆後逐漸提筆出鋒,鋒尖漸離紙面,在紙上留下劍尖和刀斜口似的墨跡,也就是鋒芒畢露。
行書27種基本筆畫寫法
行書的基本筆畫的寫法:橫、豎、撇、捺、折、鉤、點
1、橫,與楷書的要求一樣,以掌握細腰長橫寫法為主。主要掌握兩種類型的橫,一種是類楷寫法的長橫,如「亭」字的第一橫。另一種是或下筆或收筆出鋒的橫,如「昔」字的第二橫。這是重點要掌握的,行書中出現特別多。如圖1。
行書偏旁部首舉要
行書的偏旁部首寫法都有一定的用筆規律,因此我把它歸類到用筆內容部分。掌握偏旁部首的用筆,可以更深入更有規律的學習行書的筆法。這裡只列舉部分的偏旁部首,要求大家在所學的范帖中總結歸類出常用的偏旁部首的基本寫法及變化。學習重點是分析各個偏旁部首的用筆特點,並能熟練掌握默寫出來。
一、寶蓋頭
二、草字頭
三、耳字旁
行書27種基本筆畫寫法
行書概述: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行書脫胎於隸書,萌生於東漢而成形於魏晉,至東晉趨於成熟。蘇東坡說:「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張懷也說:「行書非草非真,離方遁圓,在乎季孟之間,兼真者謂之真行,兼草者謂之行草.」行書較楷書簡約、流暢,較草書易識、易學,實用。王羲之行書是行書的極至,他被稱為書聖,作品《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歷代行書名家百出,行書風格多樣、個性豐富。
行書分類大致可歸納為三大系:1、二王行書,由王羲之、王獻之所創,後世文人書家無不直接或間接受到王派行書體系的影響,後繼者如米芾、趙孟頫等皆是大家;2、顏行,由顏真卿所創,在傳統筆法中摻入篆籀筆意,結體變背勢為向勢,易方為圓,代表作有《祭侄稿》、《爭座位帖》等。它的出現改變了王書一統天下的局面,為後世的行書創作提供了更多的模式,從而推動行書體系風貌的變化和發展。後世書壇宗王宗顏此起彼伏,時隱時現,或互相摻雜融合。3、魏行,清代書家將魏碑的體勢和用筆化入行書中形成的一種行書。代表書家有趙之謙、何紹基等。
行書風格多樣,就結字來說,各種風格的行書有其個性,又有共性,即他們的行書結字都有基本的規律可尋。其中和諧、變化是統領行書結字規律的最內在規則,以下所列的如「平正欹側」、「疏密勻豁」等都無不源於和諧、變化的需要。學習掌握好行書基本規律,可以指導我們的欣賞、臨摹、創作活動。下面我們以米芾的行書為例加以說明。
一、大小長短:首先我們要整體把握字形的大小長短。古人說寫字最怕「字如運算元」,在結字方面就是避免字字大小劃一,如是則毫無藝術性可言了。掌握好這一規律,能使我們在臨摹、創作時對單個字的字形有整體的把握。這點是初學者臨摹過程中最容易犯錯的。
二、平正欹側:為了章法的需要,行書可以是平正的,也可以是欹側的,但字的重心還是要保持安穩。不同風格的行書的欹側程度不同,如米芾的行書較趙子昂的行書的欹側程度大點。
三、減省連結:行書與楷書另一大區別就是行書下筆收筆的連絲呼應,使得點畫方向性加強,氣的表現更強烈,表現在結字上,便是省簡了筆畫,這些連結一起的筆畫組成了不同趣味性的組合,形成對比。
四、收放伸縮:為了對比變化的需要,字的某一筆畫(部分)左右收縮,突出另一筆畫(部分);為了對比變化的需要,字的某一筆畫(部分)上下伸展,另一筆畫(部分)收縮。
五、疏密勻豁:楷書一般是勻稱布白,行書的布白較楷書的布白豐富得多,行書布白有勻有豁,有疏有密。這點也是初學者容易犯錯的,容易把字寫得平均分布,毫無趣味性可言。
六、開合向背:所謂開,是指字的筆畫有向外拓展的趨勢;所謂合,是指字的筆畫呈向內聚攏的趨勢。開合又稱「向背」,背者為開,向者為合。米行書中宮緊收,結字以開(背)為主,顏行書外緊內松,結字以合(向)為主。其實每位書家的結字都有開有合,或開中有合,合中有開,如此方顯得生動。
七、有讓有就:字內部之間有讓有就,筆畫才能穿插呼應,團結一體。需要指出的是行書的讓就較楷書的程度大。楷書的就還保持字內筆畫的不重疊,行書的就有時會幾筆相接,有重疊的部分。如「鶴」、「衢」、「終」、「秋」、「旅」等字。
八、參差錯落:類楷書結字的規律,為了忌諱字的平齊,字的各部分適度錯開位置,反而重心安穩,生動有趣,從中也體驗到書法家創造性的表現。如「報」、「軀」、「虹」、「鴻」是上下錯位,「半歲」是左右錯位。
九、凡同則變:一字內有相同的點畫要處理得不雷同,如「形」字;一字內有相同的部分也要變化,如「羽」字;有相同偏旁部首的字在一起,該偏旁部首也要有變化,如「仕倦」;在一件作品中,同一字多次出現,也要求變化,如《苕溪詩》中幾個「好」字的變化
2、豎,如圖2(A回鋒收筆的,如「間」,B頓筆出鋒的,如「慨」C露鋒的,如「年」)豎筆在左的要收筆;
3、撇,如圖3-1、圖3-2(A露鋒出鋒的長撇,如「舍」「少」「為」,B回鋒的撇,如圖「盛」「和」,C頓筆提起的如「老」);
4、捺,如圖4(A類楷的捺,如圖「永」,B平拖回收的捺,如「舍」,C反捺如「殊」);
5、折,如圖5(A方折,如「曲」,B圓折,如「為」,C特殊的折,如「和」);
6、鉤,如圖6(A如類楷的如「九」,B拖鉤如「靜」,C蟹爪鉤,如「殊」);
7、點,如圖7-1、圖7-2(A單點如圖「亭」「宇」「領」;多點相連的如「流」「清」「無」「於」)
行書27種基本筆畫寫法
習字入門《行書》(7圖)
行書運筆的27種方法
1、中鋒 筆尖運行的軌跡在筆畫的正中點,特點是點畫厚實圓滿。
2、偏鋒 側鋒 特點形方單薄。
3、藏鋒 筆畫運行將終時,將筆尖往複逆收,使筆鋒勢發而不露。
4、露鋒 筆畫運行將終時,按筆後逐漸提筆出鋒,鋒尖漸離紙面,在紙上留下劍尖和刀斜口似的墨跡,也就是鋒芒畢露。
5、落筆 筆剛剛向下按壓著紙,多為運筆之始。
6、收筆 一筆畫或一字完成時,筆鋒要離紙而去,多是運筆之末。
7、頓筆 按筆於紙上,又稍加上下運動,勢如敲釘入木。
8、蹲筆 按筆向下如頓筆,但用力較輕,有如蜻蜓點水,人之輕輕下蹲。
9、提筆 拔筆高起,但不離紙,使寫出的筆畫輕細。
10、按筆 將筆用力壓下,使寫出來的筆畫粗重,與頓筆,蹲筆不同之處是不含輕微的上下運勢。
11、方筆 下筆時筆尖朝筆畫相反的方向運動,即豎畫橫下筆,橫畫豎下筆。收筆時,逆去逆收,筆畫留在紙上呈方形。
12、圓筆 運筆時,筆桿垂直,筆毫平鋪紙上,萬毫齊力,筆畫呈圓形。
13、過筆 筆鋒由此到彼,提筆直道而行,不曲不折,亦稱走筆。
14、順筆 從上向下,從左向右行筆。
15、逆筆 與順筆方向相反。
16、留筆 行筆終末嘎然煞住,不使飄忽,不頓,不蹲。
17、折筆 筆鋒隨稜角寫出而帶方角的點畫,稱為折筆,即所謂「折似成方」。
18、轉筆 筆勢隨圓勢圓轉迴旋,寫出不帶稜角的點劃,稱為轉法,即所謂「轉以成圓」,古稱此為圍法。
19、回筆 去左而返右,去下而返上,用半圓形轉返提離叫回筆。
20、衄筆 筆向與回筆相同,亦是轉返,只是回筆用圓轉法,衄筆是逆向拉回,縮而不折,勢如蝸牛入殼。
21、搶筆 懸空作一折筆,然後迅速落紙,也就是懸空搖擲而落,即虛搶。
22、峻筆 行筆快而有力。
23、澀筆 行筆慢而有力,筆勢艱澀,如以錐畫沙,泥路推車。
24、挫筆 筆頓後稍提,使之轉動微離頓處,多用於點畫之轉角處,筆勢慢且澀,壯似錯齒。
25、駐筆 行筆中間稍停即走,即少駐。此法與頓、蹲不同的是,前者按下停住,而後者稍停即走。
26、縱筆 過筆與提筆相結合,即在過筆中漸漸將筆提起,凡豎、撇、捺等收尾出鋒而不藏者皆為縱筆。如縱鳥出籠去而不返。
27、戰筆 在長的筆畫途中加力,似遇阻力而又抖擻、戰慄地走勢。
行書15種筆法
行書是在楷書基礎上發展演變出來的字體,因此在筆法上與楷書大體相同,只是起收、提按、轉折、疾馳等方面更豐富,更有變化。
(一)起筆:
1、順鋒起筆:起筆時,筆尖順著筆畫的方向入紙,起筆露鋒,顯得輕靈生動。
2、逆風起筆:筆鋒入紙的方向與筆畫方向相反,為了加強筆力。
(二)收筆:
1、回鋒收筆:一筆寫到終了時,把筆鋒收回,「無垂不縮,無往不收」。好處是:前後呼應,含蓄沉實。
2、空收:筆鋒露在這一筆畫的末端,不回鋒,在空中收筆。這種收筆在行書中運用較多。
(三)提筆:
指一筆中的提筆。起筆後,把筆稍稍提起,筆鋒並未離開紙面,出現較細的點畫。
(四)頓筆:
頓筆與提筆相反,把筆用力按下,使筆毫展開,出現粗重有力的點,就叫頓筆。頓筆與提筆是相對的,又是相互聯繫的,一筆之中有提有按,有細有粗,顯得變化生動。
(五)按筆:
指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用力用筆的動作。比較:「提筆」輕;「按筆」稍重;「頓筆」重。
(六)挫筆:
筆在運行中,突然停止改變方向的動作。一般至轉角處,先頓筆之後,然後把筆略提,使筆鋒轉動、微離頓處,從而變換方向。頓筆和挫筆是互相連接的兩個動作。挫筆要有分寸,過分則脫節,不及則牽拘。
(七)過筆:
筆在運行中,提筆直道運行,不曲不折,其勢如箭離弦,急速有力,流暢自然。
(八)轉筆:
用筆寫出圓轉沒有稜角的筆畫。
(九)折筆:
折筆與轉筆相對而言,多用於方筆。向右運行的橫畫,起筆時先向左上方而落,隨即折而下頓,再向右運行至末端,稍提即向右下頓筆,接著折筆往左回收。豎畫及斜畫以此類推。折筆還多用於轉折之處。
(十)圓筆:
用筆寫出圓勁而沒有稜角的點畫。這種筆畫鋒芒少露,骨力內含。它是用裹鋒、轉筆的方法寫出來的,給人以含蓄秀勁之感。
(十一)方筆:
用筆寫出方整有稜角的點畫。用逆鋒、頓筆的方法,骨力外拓,給人以方整險勁之感。
(十二)搶筆:
筆鋒在落紙之前盤空作折勢的動作。搶筆虛、折筆實。筆濕用搶筆,筆干用折筆。
(十三)駐筆:
駐筆指在行筆中暫時停住的動作。即筆鋒到紙,不提不頓,不轉不過,停以取勢,如駐馬回顧,欲進還留。
(十四)翻筆:
運筆時,在急速行筆中翻轉的動作。當一筆寫數字之後,豪端墨已盡而翻筆復為之,更富有濃淡枯濕的變化。
(十五)渴筆:
指含墨少的筆畫,字間有露白的枯筆。渴筆來源於飛白字體,行草書多用此法。行筆時雖墨已盡而筆不拘,顯得筆勢奔放而凝重,流暢而蒼勁。
「行書」的基本筆法是基礎中的基礎,認真體會,融會貫通在今後的學習中。
行書的結體問題
1、用筆和結體誰更重要的爭論。
用筆、結體和章法是書法藝術中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所以本無主次之分。但是在這三者之中筆法最難掌握,甚至被某些書家看作是不傳之密,所以倍加推重。歷史上就有鍾繇為求蔡邕的筆法不得,吐血抱病,最終掘人家的墳墓而得之的傳說。趙孟府在《蘭亭十三跋》里就明確寫道:「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需用工」,此語高度概括了前輩書家的主流看法,自元初以來也沒有什麼書家批駁過。去年拜讀《啟功書法從論》,發現啟老在很多論文中都以同一種論證方式批駁了這個論點。引述原文:「趙松雪云:"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偶謂其不然。試從法帖中剪某字如八字、人子、二字、三字等,復分剪其點畫。信手置於案上,觀之寧復成字。又取薄紙覆於帖上,以鉛筆划出某字每筆中心一線,仍能不失字勢,其理詎不昭昭然哉。」這種論證過程不合邏輯,很難讓人恭維!趙孟府講的是書法以用筆為上,僅僅「不失字勢」的話,離書法的審美境界還相去甚遠!此其一;如果按照啟老的論證邏輯反過來想,拿所謂「不失字勢」的鉛筆字讓不會筆法的門外漢用毛筆描寫一遍,那個字會是什麼樣子?肯定會難看無比,離書法審美會相去更遠!此其二。仔細揣摩趙孟府的話,無非是想說筆法之難,很難掌握,而結體相對的簡單,僅僅是「亦須用工」而已!大家注意這個「工」是「工整」的「工」,而不是「功夫」的「功」!也就是說作為結體,即字的間架結構,「工整」一點就可以了,而我發現的這個「平行四邊形法則」也就是「亦須用工」的「工」罷了。這也就是我最初思考的「書法家心裡應該有一個簡單的結體法則來遵循」。
2、關於對米芾稱柳體為「丑怪惡札之祖」的困惑。
宋朝大書法家米芾在他的《海岳明言》里對他前代的大書法家作了一番評述,基本上是尊「魏晉鐘王」而貶唐字,對於唐字頂峰的「顏筋柳骨」,僅首肯顏真卿的行書,說到柳體竟然稱柳字為「丑怪惡札之祖」,並說自此「始有俗字」!多年來我大惑不解!世人推崇柳體為楷書發展之巔峰,後人無法逾越,而米芾本人在早期也是酷愛柳體,臨稿可以亂真(實際上很多宋以前名家的紙本墨跡都被懷疑為米芾臨摹的贗品),雖然被時人稱為「米癲」也是著眼於他的行為作派,但在書法評論上他是斷然不會亂說的!所以對他的話就需要細心琢磨。書法藝術發展到唐朝,以其法度森嚴把楷書推向了巔峰,使後人無法逾越,這被後人總結為「唐人尚法」。既然無法再超越這個「法」,宋人便另闢蹊徑,追求一種飄逸通靈的書風,所有的宋人楷書都或多或少帶有行書的意味,這種「尚意」的書風更能流露出作者的內心情感和意趣。藝術是人創造的,所以無論是何種藝術,能把作者的創作激情帶進作品之中都是一種最高的藝術追求,書法也不例外。而「尚法」精神由於森嚴的法度限制,在創作之中缺乏變化,從這個角度來看,「尚法」很難與「尚意」比肩,這也正是米芾上述言論的真正所指。《蘭亭序》、《祭侄稿》、《寒食帖》之所以被後人稱讚為天下第一、第二、第三行書,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三幅作品都很好的表現了作者創作時的真實的、強烈的內心感受。本文所述的「平行四邊形法則」雖然稱之為法則,但並不死板,在實際應用中可收可放,可正可崎,靈活運用,可助創作者的激情流露。
書法執筆法
執筆是正式學習書法的第一步,很可惜,書法界至今未就執筆達成一致意見。當前的主流是沈尹默主張的執筆法,這種執筆法來自於清代,但是支持者誤認為來自唐代。這種執筆法的主要觀點是,手背要同前臂形成直角以垂直於桌面。我本人對此執筆法非常反對,認為沈尹默完全誤解了古典書法的執筆方式。
雖然蘇軾說把筆無定法,但實際上古典書法的執筆方式有三大原則必須遵守:1、指實;2、掌虛;3、腕平。初學時指不實,會形成拿手指頭亂挑毛筆的惡習,當然高手可以動手指。掌虛,掌心要有一定空間以利於運筆,如果手背豎起來掌心空間就沒了。腕平的原因在於發揮手腕部經筋的彈性以形成高質量點畫,如果豎起手腕那這些筋都鎖死了,字就沒有靈氣。
具體而言,古典書法有兩種最常見的執筆法,分別對應於高桌與矮几。
第一種執筆法我簡稱為「筷子法」,其實就是拿筷子姿勢。這個姿勢好象是拿鋼筆的姿勢,其實不是。拿鋼筆的筆桿靠在虎口,筷子執筆法筆桿靠在食指第一關節。
這個執筆法跟水平面是傾斜的,所以適合於左手執紙,這樣紙和筆基本上是垂直的。漢簡,肯定是這麼寫的。唐代,也基本如此(碑石書丹除外)。宋代,不一定了。明清,高桌盛行,估計這樣寫的就少了。
唐代傳入日本的空海執筆法,就是筷子執筆法的典型,請看空海執筆圖:
這樣寫的一個後果是,可以對著垂直平面寫字。唐代士人動輒題壁,因為有此訓練的緣故。當代書家有幾個敢題壁的?
第二種執筆方式,我是跟典水先生學的,據說傳自黃賓虹。因為像是護士扎針,我就簡稱為扎針法吧。扎針法也是三指執筆,跟筷子法不同之處在於:1、執筆更靠近指端;2、虎口更圓;3、筆桿除了指尖沒靠頭了。
最大的區別是:扎針法的筆桿垂直於水平面。當然耍起來的時候也是搖曳多姿,請看典水的帖子:筆法研究系列(一) —— 執筆圖。這種寫法,明顯更適合我們現代人的高桌書寫。
然後對比一下兩者的異同。
先看一下相通的地方:
首先,發力方式是接近的。但是怎麼發力,以後會提到。
其次,拇指都是張開的,所以虎口也都是開的。
再者,掌心都是虛的。掌心不虛,一切免談。沈尹默執筆法的根本錯誤在此。
不一樣的地方在於:
1、平面書寫還是斜面書寫,這個自己選擇吧,前面已經說過了。
2、扎針執筆法水平發力方便,筷子執筆法縱向發力方便。
3、扎針法更靈活,筷子法更穩定。
成人學書可以直接採用筷子法,而小朋友最好先用扎針法。
行書27種基本筆畫寫法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一)橫橫畫要寫平穩,因為橫在一個字中起平衡作用,橫不平,則字不穩。橫有長、短之長橫的寫法,下筆稍重、行筆向右較輕,收筆略向右按一下,整個筆畫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勢的形態。由於人的視覺的錯覺,橫畫不能寫成水平,而應寫成左低右高,收筆時稍按一下筆,使筆畫變重些,這樣,看起來才顯得平穩。所以,人們常說的「橫平豎直」,不是指橫水平書寫,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穩的意思。如圖: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短橫的寫法是,輕下筆,由輕到重向右行筆大約寫到長橫的一半時停筆即收。筆畫稍向右上仰。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二)豎豎畫要寫垂直,因為豎畫在一個字中往往起著關鍵的支撐作用,豎不垂直,則字不正。豎有垂露、懸針和短豎之分。垂露豎的寫法,下筆稍重,行筆垂直向下較輕,收筆稍重。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懸針豎的寫法同垂露,只是收筆時由重到輕,出鋒收筆,筆畫出尖。見下圖: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短豎,寫法同垂露豎,只是筆畫較短,短豎要寫得短粗有力。見下圖: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三)撇撇畫在一個字中很有裝飾性,如能寫得自然舒展,會增加字的美感,有時還與按畫相對稱起著平衡和穩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豎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寫法是,下筆稍重,由重到輕向左下行筆,收筆時出尖。如圖: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豎撇,下筆稍重,由重到輕向下行筆,行至撇的長度三分之二處,向左下撇出,收筆時出尖豎撇,下筆稍重,由重到輕向下行筆,行至撇的長度三分之二處,向左下撇出,收筆時出尖尖。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短撇,寫法同斜撇,只是筆畫較短。短撇在字頭出現時,筆畫形態較平,如「干、反、禾、後丟」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現時,筆畫形態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四)捺捺畫粗細分明,書寫難度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筆較輕(輕落筆),向右下由輕到重行筆,行至捺腳處重按筆,然後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輕提筆拖出,收筆要出尖。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平捺,寫法同斜捺,但下筆時先要寫一小短橫,然後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筆。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五〕點點畫在—個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樣重要,是一個字的精神體現。點畫有右點、左點、豎點和長點之分。右點,輕下筆,由輕到重向右下行筆,稍按後即收筆,不能重描,一次成畫。寫點關鍵要有行筆過程,萬不可筆尖一著紙就收筆。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左點.寫法基本同有點,但行筆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筆時要頓筆。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豎點,實際上是有點的變形,當點在字頭居中出現時,人們習慣將點的收筆處與下面筆畫連接起來,因此,這種點形態比較直。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長點,是在右點的基礎上變長,行筆應慢一些。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六)提提畫寫法是,下筆較重,由重到輕向右上行筆,收筆要出尖。提畫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長短略有不同。書寫時應該注意區別。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七)豎鉤下筆寫豎.到起鉤處,稍停向左上鉤出,出尖收筆,鉤的尖角約為45度,出鉤的部分要短一些。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八)弧彎鉤下筆稍輕,由輕到重向右下弧彎行筆,到起鉤處略頓筆向左上鉤出,收筆要出尖。書寫時下筆處和起鉤處上下應在一條垂直線上。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九)戈鉤下筆梢重,向右下弧直行筆,到起鉤處向上鉤出,收筆要出尖。寫戈鉤關鍵是要呆持一定的弧度,大直、太彎都會影響整個字的美感。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十)卧鉤下筆稍輕,先向有下(筆畫由輕到重),再圓轉向右水平方向行筆,到起鉤處向左上鉤出,鉤要出尖,但不宜過大。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十一)豎彎 下筆寫短豎,再圓轉向右水平方向寫短橫,收筆稍重。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十二)豎彎鉤 在豎彎的基礎上,收筆時向上方鉤出,筆畫比豎彎要長一些。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十三)豎提 下筆寫豎,到適當處略頓筆向石上寫斜提,一筆寫成,提的收筆處出尖。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十四)橫鉤下筆向右寫橫,行筆至起鉤處頓筆向左下輕快鉤出。注意鉤不宜太大,要把力量送到筆尖。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十五)橫折下筆從左到右寫橫,到折處稍頓筆再折筆向下寫豎。注意橫要平,豎要直,折要一筆寫成,中間不可間斷。折處不能寫成「尖角」,也不能頓筆過大,形成「兩個角」。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十六)橫析鉤下筆寫短橫,略頓筆後折向下,有時稍稍向左傾斜一點,到起鉤處略頓筆後向左上方鉤出,一筆寫成。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十七)橫撇下筆寫短橫,略頓筆後向左下寫撇。注意橫要稍向有上斜一點,撇要出尖,筆寫成。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十八)撇折下筆寫短撇,個出尖頓筆後折向右上寫提,注意折處要頓筆,收筆要出尖。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十九)撇點下筆寫撇,不出尖頓筆後折向有下寫長點,收筆較重。注意上部撇和下部長點的角度要恰當。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二十)橫折彎鉤下筆寫橫,頓筆折向下寫豎,爾後圓轉向右寫橫,到起鉤處略頓筆向上鉤出。注意彎處要圓轉,下面的橫要平,鉤要小,要出尖。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二十一)豎折下筆寫豎(有長、短之分),頓筆後向右寫橫,收筆較重。注意豎要直,橫要平,一筆寫成。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二十二)豎折折鉤下筆寫短豎,頓筆折向右寫橫,再頓筆折向左下寫豎鉤。注意豎鉤既不能太直,也不能太斜,鉤要小,要出尖。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二十三)橫折提下筆寫短橫,頓筆折向下寫豎,再頓筆向右上寫斜提。注意提要短一些斜一些,要出尖。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二十四)橫折折撇下筆寫短橫,略頓筆折向左下寫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長,再折向右寫—小短橫,最後折向下撇出,要出尖。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二十五)橫撇彎鉤下筆寫短橫,轉折處略頓筆後寫短撇,接著筆尖不離紙寫小彎鉤,鉤的方向往左上。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二十六)橫折折折鉤下筆寫短橫,右邊稍高些,略頓筆折向左下寫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長,再折向右寫短橫,再折向左下寫彎釣。注意最後的彎鉤要稍有弧度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二十七)橫折彎 下筆寫短橫,略頓筆折向下寫短豎,再圓轉向右寫短橫,收筆較重。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二十八)豎折撇 下筆寫斜豎,略頓筆折向有寫短橫,再頓筆向左下撇出,要出尖。如圖:
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從上面介紹的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可以看出,漢字筆畫書寫的運筆規律,一般是,橫、豎、撇的起筆較重,點、撩的起筆較輕;轉折處要略頓筆,稍重、稍慢;提和鉤,開始要略頓筆、稍重,爾後逐漸轉為輕快,收筆出尖;撇、撩雌出尖。所有筆畫都是一筆寫成,不能重描。這些筆畫在組成漢字時,有的形狀會略有變化,因此,在書寫時,要注意多觀察,把筆畫形狀寫準確。
推薦閱讀:
※楷書過渡到行書,就得這麼練!
※行書布白要領
※黃姬水行書《讀升庵太史過射陂客部詩卷》
※鋼筆行書筆法
※【】明代黃姬水行書《九首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