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會未富先懶?
[摘要]「下流社會」是指社會上彌散著一種孤立無助、沮喪絕望的情緒,個人不能通過奮鬥、努力去取得自己所希望的社會地位、收入,或者說收穫和付出不成比例,就會自甘墮落、放棄奮鬥,就會未富先懶。
10年前,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出版著名的暢銷書《下流社會》。解析日本青年一代的生活狀態和價值理念。10年後,這本書在中國日漸火熱,「下流社會」成為許多學者和批評者們關注的重點。
所謂「下流社會」,和道德無關,而是一個相對於國外中產階級而誕生的概念,三浦展給它的定義是「與中流階層分離,並逐漸滑向社會底層的人」,他們的特徵是「放棄成為家庭和事業的中流砥柱」、「安於現狀、樂於享受」、「消費主義」……
和「下流社會」一同被關注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未富先懶」,「未富先懶」同樣並非貶義,而是指那些「追求安穩,拒絕動蕩生活,哪怕為此放棄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前景」。他們的代表者是,打零工者、散漫一族、消費主義者等等。
張國慶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
社會不能逆淘汰
「未富先懶」也好,「自甘下流」也好,確實在今天有這樣的現象,這不是個體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環境的問題,經濟、文化、價值、教育等等,都在其中。
從經濟而言,這些年來,整個世界經濟環境都不太好,賺錢不易,有時候,努力了也未必有結果,甚至得到相反的結果,傷心了,乾脆放棄了努力。同時,當前我們的社會環境也有一些必須重視的問題,比如社會資源的問題,當你不佔有那些資源時,你會發現,致富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而相反的,那些有權、有關係的能輕易成功,這其實就是負面的影響,既然努力無用,那就不用努力,這也可以看做是一種變相的讀書無用論。
假如社會出現許多這樣的逆淘汰的現象,上進的人未必有結果,能夠獲得成功的人,可能只是因為各種非正常因素在起作用,那就必然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未富先懶。
還有一個原因是,信息化的時代,負面的東西很多,人會因此變得消極,特別是年輕人,價值觀尚未成熟,假如再出現太多負面的問題,那麼就很容易被影響,變得消極,而這種消極還會影響周邊的人。
任何人都希望能夠過更加美好的生活,這是不變的,即便是種種原因讓人們「自甘下流」、「未富先懶」,但這種期望是不會變的,因此,這只是一種轉型期的暫時現象,不必太過於悲觀,但另一方面,也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最根本的,當然是推動社會變革的進一步發展,讓整個社會更加完善和健康,創造一個好的環境,讓人們對於未來有好的預期,自然會加倍努力。
同時,好的財富榜樣也同樣重要,如同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樣,科學家、學者、作家成為榜樣,激勵了多少人,而今天,人們可能會崇拜財富的創造者,但需要注意的是,儘可能地少關注那些一夜暴富的、投機取巧的,而是真正樹立起一些依靠自己的才智和努力致富的榜樣,讓人們知道,努力是可以成功的,是可以實現夢想的,那麼我想,未富先懶的人,必然會少很多。
陳及 (工商大學教授)
不懶又能如何?
改革開放之後,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社會的分層是確實存在,這是經濟發展程度所決定的,中等人群肯定存在,而且一般來說,隨著經濟的發展收入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變化,中等人群會逐漸擴大,並非成為一個社會的中堅力量。特別是在發達國家,中等人群可能是佔據最大數量的人群。我曾經看過一項針對日本和韓國的調查,讓人們自己填自己屬於哪一個人群,結果日本有96%人認為自己是中等人群,韓國更高,98%。
回到中國,則另有不同,我們畢竟發展的時間還比較短,社會架構各個方面都還不完善,還有許多確實存在的問題,比如特權意識、腐敗問題等等,阻礙著中等人群的擴大,甚至因為發展模式的問題,中等人群本身並不穩定,可能原本收入不錯、生活條件也不錯的,只因為買了房子、生了一場病等等,生活條件頓時大幅度下降,成為下層人群。
在這樣的情況下,所謂「下流社會」,其實是指社會上彌散著一種孤立無助、沮喪絕望的情緒,特別是當社會中縱向流動的通道被阻斷,即個人不能通過奮鬥、努力去取得自己所希望的社會地位、收入,或者說收穫和付出不成比例,那時候就會自甘墮落、放棄奮鬥,就會未富先懶。
說某個人懶沒有意義,但當整個社會出現普遍性的「未富先懶」時,就值得注意,是不是我們的社會出現某些深刻的危機。
追求更好的生活,更高的自我實現,也是人的本能。當人們不再遵循這個本能,而是出現反常、反本能的抉擇時,必須要注意到其中的問題。如網友所言,選擇懶,可能是你以為不再相信勤能致富,當再多的努力也不能實現基本的追求時,努力的意義在哪裡?
所以,對於未富先懶,需要整個社會更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有暢通的縱向流通渠道,有更完善的社會架構,努力可以得到回報,勤勞可以收穫夢想,懶才不會成為多數人在未富之時的選擇,而這個「未富」也不僅僅是物質的財富,更是個人價值的實現。
李銀河 (社會學家)
懶也是一種權利
我想所謂的「懶」,可能有兩個方面的理解。第一,精神上沒有追求,滿足於溫飽,這是不好的現象。第二,掙夠了自己所需要的錢,就不再努力去賺錢了,我想不僅不是壞事,反而是值得鼓勵的。
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賺到馬雲、比爾·蓋茨那麼多的財富,既然如此,那麼為什麼要讓所有人都按照某一個標準去成為中等人群,去無休止地勞動,無止境地賺錢呢?溫飽之後就懶是可以的。馬克思曾經設想,未來的人們用半天勞動,半天娛樂,去畫畫、去玩音樂……
我們的社會,許多時候都在拚命地製造消費,鼓勵人們去賺很多錢,更多的錢,有這個必要嗎?有一位德國學者曾經研究過德國的情況,說德國目前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只要1/3的勞動力足夠生產出來的,也就是說,2/3的人在幼兒園就可以退休了。這是現代生產力的發展帶來的變化,人們不必為了生存的需要而去無休止的勞動。現在我們政府也鼓勵每周4天半的工作日,而有的國家,已經實行4天工作日制度,這難道就能說是懶嗎?
顯然不是,懶如果是一條線,要看畫在哪兒?在基本的溫飽、基本的生存條件沒有滿足時,不鼓勵懶,但當這些條件滿足之後,為什麼不能懶呢?
人類社會越發展,就越多元,多元社會意味著價值觀的多元,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社會應該允許人們安於現狀,懶本來也是人的權利之一。當起碼的溫飽得到保障之後,人們可以自得其樂,可以不再去辛勤勞動,這也是文明的體現。中國古人說知足常樂,為什麼現在不行了呢?為什麼要不斷地鼓勵所有人不知足呢?勞作到死真的是好的生活方式嗎?
喬新生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
不是懶,是生活方式變了
我不太贊同用標籤化的方式去判斷人,特別是判斷年輕人。每一個時代都有它時代的特徵,每一個時代的人,也都有自己的活法。我們那個時代,學生們早晨5、6點起床,努力鍛煉,為祖國工作五十年而鍛煉堅強的體魄,勤奮讀書,為中華之崛起而儲備知識。我印象最深的是半夜3點在走廊的燈光下讀書,可以說是我們那個時代,是女排時代,是積極向上、欣欣向榮的時代,在那樣的環境下,絕大部分年輕人是不敢懈怠的。
但是今天的時代不一樣了,出現了腳步放緩、情緒懶散的人,怎麼去看待呢?可以做個對比,美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現垮掉的一代,也有人叫甲殼蟲一代,每個人懶洋洋地躺在草坪上無所事事,代表人物是柯林頓,有一部叫做《畢業生》的電影正是表現他們那一代的狀態,我至今記憶猶新。但是這樣的一代,真的垮掉了么?當他們脫掉奇裝異服,洗掉頭髮上的五顏六色,他們依舊扛起了社會的重擔。
任何一個社會,當進步到中等發達的狀態時,年輕人都可能出現頹廢、迷茫、懶散、不思進取的現象,這是社會發展的特徵所致,所以,不必看得特別嚴重。
更重要的是,社會的變化,帶來了的生活方式的變化,是價值觀的變化,甚至是賺錢方式的變化。套用管理學的說法,有人跑著賺錢,有人站著賺錢,有人躺著賺錢。而當社會進入到互聯網的時代時,所有跑著、站著、躺著賺錢的都落伍了,現在的年輕人,玩著就把錢賺了,互聯網上的產業,哪個不是和玩兒有關的呢?他們喜歡這個,沉醉於其中,快樂在其中,同時又創造了財富,創造了未來,這不是很好嗎?
所以,不是未富先懶,而是生活方式變了。大街上你看見有人衣著不整、蓬頭垢面,可說不定就是這個人哪一天就會創造出驚天的事業。我們的社會在進步,因此,我們也應該適應和考慮,未來的社會,如何才能讓更多的人,在享受中工作,讓人們能夠沉醉於自己喜歡的工作之中,玩著就把活幹了,就把錢賺了。文/周懷宗推薦閱讀:
※日本政局漸趨右傾化,中國如何出招應對
※器物|中國茶器之美----瓷器淺說
※中國運20與俄制伊爾76並排比較
※張偉:千萬元守一塊荒野地(中國青年報 2008-6-18)
※中國十大品牌茶葉 普洱時間越久味道越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