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好?不,等於毀滅!
文 | 胡慎之 圖片 | 來自網路
經常看我文章的小夥伴們可能都會背這句話了:孩子三歲以內,媽媽很重要。
爸爸做什麼呢?
爸爸的作用就是支持媽媽。
如果媽媽想要丈夫像你一樣去照顧孩子,可能性不大。但是媽媽可以把爸爸變成支持你的人。
有些媽媽做得很好,當自己想做別的事情時就請老公過來抱一下孩子。她能理解老公對待孩子的熱情和耐心估計只有15分鐘,15分鐘後,媽媽就把孩子抱過來。
有些媽媽認為老公應該跟我一樣,我怎樣對待孩子,為孩子操了多少心,他也應該付出同樣多。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要求越高,抱怨越多。長久以往,老公在媽媽眼裡便成了一個與自己對立,不支持自己,甚至讓自己心力憔悴的人。在照顧孩子的同時,她還要花很多的心思跟老公鬥爭。
媽媽忽略了男女的社會分工和在家庭中的角色功能不同等問題,媽媽強逼丈夫做的和我一樣多,容易使本來很有效的支持資源失效。
如果老公和老人沒有幫忙,媽媽還有其他的支持資源嗎?
答案是肯定的,支持資源有很多,比如,同一小區的媽媽可以經常帶孩子聚會。有的孩子出生兩個月後就經常跟媽媽一起游泳,玩耍,做很多事。有時,媽媽也可以請其他信得過的媽媽幫忙照看一下。
我覺得支持性的資源更多的是來自於心理上的支持。
媽媽出去聽聽課,看看書,多學習也可以起到心理上的支持作用。
01
焦慮的媽媽如何轉型成一位好媽媽,我認為,可以從這幾方面著手。
1.媽媽的性格。假設我們要裝修一棟房子,要做的是,
首先,把房子里的東西清理乾淨。
其次,把房子的一些結構打掉,規劃一個新的結構。
最後,砌牆,弄好框架,添置新的物品。
我們內心也一樣,想要轉型,前提是我們必須看看自己哪裡需要改變?內心的這棟房子是如何成型的?
一個人是怎樣的?從他的父母那便能找到相應的答案。
我們現在的一些性格特徵更多的來自於童年被爸媽對待的方式。
例如,在單親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未來的婚姻穩定性不高;家庭關係不和諧,經常吵架,孩子未來的情緒控制能力不太強。
北京大學徐凱文教授曾在監獄裡做過一項關於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調查,結果顯示很多激情殺人者,包括激情傷害他人者,在幼時都有被家庭成員虐打的經歷。
很多父母打著教育孩子的幌子,虐打孩子,當孩子無法承受時,便在心裡暗暗發誓,「等我長大了,再也不會讓任何人傷害我」。等他長大後,擁有了力量,別人瞪他一眼,都被他認為是挑釁,然後馬上攻擊別人。而且他對自尊的傷害性體驗特別敏感。
在生活中,他一直在尋找,不放過任何一絲可能被別人傷害的機會,因為他必須保護自己。
所以,那些激情殺人狂會認為自己殺害別人是為了保護自己,正如他孩提被爸媽虐打時發的願。
一個人想改變,必須先看到自己童年時的模式,看到自己和媽媽的關係。
怎樣看?
第一,看你的媽媽是什麼樣子?性格如何?
第二,她是焦慮的媽媽?悲傷的媽媽?抱怨的媽媽?
第三,你看到她的時候有無力感嗎?
2. 與媽媽的認同(不認同也是認同,認同了對立面)有一個個案說:「我不敢開心。當我走進家裡,每天看到媽媽那張陰沉的,面無表情的臉時,雖然我不知道她在想什麼,但我特別害怕。我怕媽媽看不得我開心,我不敢開心,做事情也變得小心翼翼。有時小心翼翼也沒有用,媽媽還會跟我抱怨一些事情,我只能聽,不能跟別的小夥伴們玩。如果我不聽,我就覺得我媽媽可能明天會死掉,我必須保護她。」
因此,他跟媽媽之間產生了一種黏連(黏連就是攪在一起的意思),但情感上是隔離的。
後來,他成了一個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甚至連自己的感受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人。他已經把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完全隔離掉了。
由此可以看出,子女對媽媽表面上的認同,也暗含著很多的不認同。
有個媽媽趁孩子熟睡的時候,偷偷地帶幼小的弟弟到國外跟丈夫生活在一起,把5歲的她扔給爺爺奶奶帶。
這件事帶給了她劇痛,她不認同媽媽的方式,立志要做一個不一樣的媽媽。
她心裡不一樣的媽媽其實就是現實中自己媽媽的對立面,說白了,這個「不一樣的媽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
這有點像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里的那個經典場景:小女孩又餓又凍,生命岌岌可危,這時,她幻想著燒鵝,暖爐,奶奶的微笑統統向她飛過來。
最終,賣火柴的小女孩還是離開了,想像不是現實,無法解決實際問題。
想像出來的「好媽媽」也是虛幻。
小時候,我爸經常揍我,隔壁阿獃的爸爸很好,我總幻想著如果阿獃爸爸是我爸爸多好。
實際上,我對阿獃爸爸真正的性格,脾氣,秉性等都不知曉,似乎知不知道也不重要。他的功能只是幫我完成我的想像而已。
不認同父母的某些行為也是一種認同。
就像前面的案例一樣,她知道自己的媽媽是不完美的,所以,她決心做一個完美的媽媽。
完美的媽媽是什麼樣子?她沒有經驗,不專業,只能憑藉想像來做。她一味地想成為一位自己認為的好媽媽,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實際上,母女二人如出一轍。
不認同也是一種認同,只不過長大後結婚生子的女兒認同了媽媽的對立面,以為不完美媽媽的對立面就一定是完美的。哪知殊途同歸,沒有本質區別,因為兩者都深深地忽略了孩子自身最重要的存在。
3. 你的幼年狀態是怎樣的?你和媽媽的關係是怎樣的?你如何理解這樣的關係?媽媽們都在盡職扮演好媽媽的角色,但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和感受。
作為媽媽,你的幼年狀態是怎樣的?你和媽媽的關係是怎樣的?如何理解這種關係?這是我們必須要去思考的問題。
也許你會抱怨世界上的謊言太多,人與人之間不夠真誠,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到底是為什麼?
也許答案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模式取決於每一個人幼年時被對待的方式,我們一開始就生活在謊言里,或者從小被對待的方式不真誠。
我經常看到很多媽媽對待自己家的孩子用騙的方式。
比如,孩子想跟媽媽玩,媽媽沒時間,連哄帶騙對孩子說:「等媽媽忙完一會兒就陪你。」過了一會兒,媽媽似乎忘了這件事,但孩子當真了,記得。
孩子再一次邀請媽媽玩時,得不到媽媽的「對不起」和陪伴,反而被指責了,「你怎麼這麼多要求,我為你做了那麼多,你還對我有那麼多要求,你這孩子太不懂事了。」
奇葩的媽媽瞬間將自己的無力逆轉為孩子的不是了,孩子要的只是媽媽一個能兌現的承諾。
當然,媽媽自身可能在幼年的時候也被如此對待了,謊言模式複製給了孩子。
如何理解自己和媽媽的關係非常重要。
每當媽媽來找我,覺得她的孩子出問題時。我首先處理的是這個媽媽和她媽媽之間的關係,處理好了,她才能更恰當的對待孩子,做一個真實的,恰到好處的媽媽。如若不然,便如前文所述,孩子長大後,要麼複製她媽媽對待她的方式,要麼使用想像中媽媽對孩子的方式。
4. 你期待的好媽媽是怎樣的?可能你現在正在扮演你小時候想像的好媽媽。
在扮演的過程中,你常常感到無能為力,責怪自己,「我做的不夠好」,更多時候會把責怪延伸到身邊的人,「孩子為什麼那麼麻煩,讓我好辛苦。」
其實,孩子不需要你去扮演一個你認為的好媽媽,是你自己想去扮演這個角色,導致自己心力交瘁。
很多媽媽非常認同自己對於好媽媽的理解和做法,陷入困惑中,無力掙脫。
02
媽媽們所想像出來的好媽媽,正是受到了童年經歷的影響。
1. 完美的媽媽和完美的孩子。一位媽媽說:「我現在越來越感覺到了自己的無能和糟糕。每當我越想成為一個完美的自己時,現實的反饋就越糟糕。越糟糕就越想做好,可是又做不好,就會越心急,如此這般,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很多媽媽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這個不夠好的評定標準是跟想像中的自己比的。
也就是說,並不是你做的不夠好,只是你沒有想像中做的那樣好罷了。
以前,有個窮人,沒見過富人的生活,在她的想像中,富人喝豆漿是喝一碗倒一碗。
等到她某天真的有錢了,喝豆漿時,喝一碗倒一碗,別人問她為什麼這樣做?她答道:「因為我是富人,富人就應該是這樣的。」
這個窮人想像出來的窮人,跟媽媽想像出來的好媽媽如出一轍。
其實,媽媽能否按照自己想像中的「好媽媽」教養孩子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媽媽會認為,如果自己做不到想像中的好媽媽就不配做媽媽,會自責。
這種自責來自於幼時「我媽媽經常處在悲傷和焦慮中,我沒有辦法去幫她解決這些問題,不能讓媽媽開心起來,我有責任」的無力體驗。
孩子愛媽媽是天然的,以前小的時候沒有讓媽媽開心起來,覺得是自己沒有盡到責任,會責怪自己。
這很恐怖,有這種經歷的媽媽在做了媽媽後,又會複製這樣的模式給自己的孩子。她會認為自己做不好媽媽,很自責,對孩子心懷愧疚。為了不讓自己感到自責與愧疚,媽媽便希望在自己沒有能力陪伴的情況下,孩子也成長得很好。若成長不好她又會覺得這是自己的責任,可是依舊承擔不了,於是更加自責,焦慮,惡性循環。
要解開這個纏繞不清的毛線球,核心就是找到源頭。
源頭就是一開始你要扮演的那個好媽媽,你是否真的能做到,而且你為什麼要去扮演這個好媽媽?孩子需不需要?
媽媽們捫心自問一下。
2.想要掙脫幼年陰影,可能也是在重複幼年的經歷。媽媽們努力想要掙脫幼年的影響,可能也是在重複幼年的經歷。
曾經做過一個不被媽媽滿足的個案。
她有很多傷害性的體驗,待她長大後,出現了有趣的一幕:給女兒買衣服會買兩套一模一樣的,一套給女兒,另一套給自己。
她說,我就放在那,看到自己擁有這麼多漂亮的衣服,很開心,小小的自己也跟著開心。事實是,無論她給自己買了多少件漂亮的衣服都彌補不了幼年時的渴望。
還有一個例子:
一個20出頭的小夥子非常害怕父親,覺得自己沒辦法超越父親,於是,拚命去做一個聽父親話的人。同時,他也發現了父親身上有很多不妥的地方,但他敢怒不敢言,把憤怒壓抑到心底。
他很矛盾,不知道如何去應對這周遭的一切。
他把跟父親的關係,延伸到和上司的關係中,甚至延伸到和他接觸過的所有關係里。
對待上司,他小心翼翼,害怕被上司說自己沒做好,害怕被上司批評,會因為上司的一句話糾結很長時間。
這個例子很典型,可能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感受,這是精神分析理論體系中的俄狄浦斯衝突。
在跟他討論的時候,我冒出一個「惡毒」的念頭,「如果現在讓你跟你父親打架,誰會贏?」
他想了一會兒說:「我會贏」,然後笑了,因為他發現自己長大了,不再弱小了。
5歲的他,如同雙腳被鏈條束縛住,無力掙脫,只好帶著腳鐐跳舞。現在25歲的他,已經不再被束縛,只需輕微用力便可掙脫,但他還是認為那個鏈條可以困住他。
其實,25歲的他能做很多幼年時做不到的事,可以自在的舞動。
當他理解了這一點時,便跟幼年時被父親打的,弱小的自己作了一個告別。
掙脫過去的腳鐐,我們太過用力。童年的陰影不需要去掙脫,只需去面對。
當我們去面對時,童年的陰影便不復存在。面對像冬日的陽光,陽光一出來,積雪便融化了。
可惜,我們人類有時太有「毅力」,就是不肯面對陰影,不斷地重複幼年經歷。
為什麼我們要去重複,要執著於這種吃力不討好之事?
因為我們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修復自己早年的創傷,我們想回到早年的情景中,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它。
這有點像忽然間遭遇撞擊失憶的人,親人喚醒他記憶的方式就是情景重現。
我們對童年陰影也在做這樣的事情:那個時候被媽媽罵,被媽媽虐待,我們無力反抗。可我們是有感受的人,我們內心充滿悲傷,痛苦和憤怒。等我們成年後,一定會製造某種衝突,激惹媽媽(也可能是愛人,同事等象徵性的媽媽)開始罵他,這時他跟媽媽大吵一架並居上風,扭轉幼時屈辱局面,怎一個爽字了得!
但事實往往比這更複雜。
當我們成年了,有能力去對抗時,媽媽已經老了,如果我們像幼年時,她罵我們那樣去罵她時,我們會感到愧疚。內心很矛盾,很糾結。
3. 缺乏穩定的客體認同,缺乏現實檢驗力。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時都容易缺乏現實檢驗能力。
比如,上文中的小夥子,他對待上司如履薄冰。
他沒有檢驗和反思,上司是否是他爸爸。
上司不是他爸爸,他只是把對爸爸的情緒情感反應投射到了上司身上,他認為上司跟爸爸是一樣的,沒意識到這只是他幼年時期的一個重複。
有一天,他上司和藹可親地和他說話時,他忽然不知該如何應對了。
為什麼我們做不到現實檢驗?
因為我們缺乏穩定的客體認同。
4. 自生自滅的野蠻生長模式,沒有規律。像我70後,以及60後,跟父母之間的互動非常少,回憶起來的更多的是他們教訓我們的畫面,真正有愛流動的,感覺滿足的的瞬間太少。
有個女性來訪者,說到她爸爸時,她回憶起了兩個情景:一是爸爸把她抱上床,二是爸爸打她。
這兩個情景影響到她現在的成年狀態,使得她與男性的關係呈現如下兩種模式:
第一,她不知如何與男性保持關係。
她不斷地更換依戀對象,談了很多男朋友,而且戀愛時她覺得和對方最親近的方式就是上床。
第二,她不信任任何男性,她覺得所有的男性都會離開她。
她的爸爸經常不在家,對她缺少關注和陪伴。
後來她凌亂了,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規律是什麼。因為我們被爸媽沒有規律地對待,一直處於被忽略的狀態中,就像是自生自滅一樣。
但實際上,真實的世界是萬物都有規律可循的。
孩子的成長有規律,家庭的和諧運轉也有規律。
所以爸爸媽媽們,理清自己很重要,理清自己才可見規律。
推薦閱讀:
※黑洞不是毀滅者!
※火星也曾存在高級文明?只是又被毀滅?
※《楞嚴經》是魔王要毀滅的第一部經(妙印法師)
※毀滅晉陽城
※從慈母到毀滅者
TAG:毀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