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談玉器加工工具及使用(難得的圖片清晰的好文章--轉摘)

玉器加工工具主要有:軟性線鋸、金屬片狀工具、砣具以及打孔用的管鑽(多用於大孔)、桯鑽多用於小孔)等。 軟性線具是用獸皮或獸筋製成細條晒乾,加水蘸解玉砂,用來開片造型,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夏商以後,則用金屬片狀工具;砣具呈圓盤狀,中厚邊薄,背後以一根圓桿與砣機上的旋轉軸相連接,轉動方向前後來迴旋轉(現代砣具只朝一個方向轉動)。砣具的大小厚薄不同,邊刃也有圓鈍和薄利的差異,可以依據不同的功能需求用於切割、琢紋、打磨等。

磋磨在史前時期,加工玉器主要靠手工磋磨,或以石制工具,或以獸皮沾上解玉砂進行磋磨。《詩經》云:「他山之石,可以為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切如蹉,如琢如磨」。這些詩句的本義都是玉石加工,並引申出其它的含義。「錯」是磨石、礪石,前句說的是玉石加工的工具,後句說的是玉石加工的方法。 砣機古代砣機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漢代以前兩人一起合作的砣機:一人轉動砣機,一人砣制玉器。 一種是南北朝以後出現的「高凳」或「水凳」,以木結構、鐵砣子組成。只需一人用雙足踏蹬板使鉈子旋轉,帶動蘸水金剛砂,雙手轉到玉料,反覆砣碾而成。現代主要使用電動高速砣機。

鑽具打孔工具主要有兩種:桯鑽(又叫實心鑽)和管鑽。其制鑽材料在夏代以前主要是木、竹、石質,夏商至春秋早期是青銅,戰國以後為鐵質,現代為合金鋼鑽。 線鋸其形狀與木工用的線鋸相似,主要用於開料。 搜弓其狀如弓,弦以獸皮、繩索或金屬線製成,一端可以解開,以其沾解玉砂,可以用於鏤空。

玉器加工工序一般可以分為:1、開料、2、扎砣制坯、3、沖砣成型、4、磨砣、5、掏膛、6、上花、7、鏤空、8、打孔、9、拋光。 開料開料又叫剖片。也就是根據器型需要,從大塊玉料上截取一部分,以便進行琢制。新石器時代早期使用敲擊法(勒出道道然後敲斷),後期則是線切割、片切割。線切割是指用麻繩或其它較軟的繩子系在弓形工具上,反覆拉磨,同時在拉磨處澆上水、解玉砂等以增加摩擦力把玉料鋸開。鋸痕多不平直,斷面上往往留下了較深的弧形切割痕,而且切割痕一般較粗。夏、商、西周時期,玉器剖片開始使用金屬線,因而片狀玉器多為較薄、體形較大的器物。片切割主要流行於西北地區,是指用砣片開料的,一般用於直徑較小的玉器,所留切割痕多呈弧狀,也有直線開料痕。戰國時期,鐵砣具取代青銅砣具,開料一般都是用細鐵絲加沙、加水的方式,此時的玉料斷面殘留下的切割痕或呈弧線,或呈直線,剖薄片則以直線痕最為常見。大的要用線切割,小的可以用砣切,此二者所產生的切割痕迹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春秋以前的片雕玉器均有可能出現線切割痕,而且絕大多數切痕呈直線狀,唯一件良渚素玉璧上切割痕呈弧線。 扎鍋以木為軸,用鋼板製成周邊薄似刀片的圓盤,名曰扎鍋,沾帶解玉砂漿,將玉料開成粗坯。 沖鍋用直徑1~12厘米,6~9毫米厚的鋼圈製成鏨鍋,圈內橫以厚竹枝,再將其以紫膠接在木軸上,沾帶解玉砂漿將粗坯沖削成型。 磨鍋用6 ~9毫米厚的鋼盤做成大小不同(有六、七等之多)的磨鍋,沾帶解玉砂,反覆磨琢玉坯表面,使之平整細膩。 掏膛凡碗、杯、瓶、盂一類器皿內部必須掏空者,即以鋼片捲成套筒,加解玉砂打鑽,再將玉芯敲斷取出,即為掏膛。從凌家灘玉作始見管鑽掏膛工藝稚形,到戰漢時期掏膛技術得到空前發展應用,後來又發展出多種掏膛工藝:1、管鑽法,始於見凌家灘玉作,一般多用於直筒式玉杯,先用較大的 管鑽鑽入杯體,將鑽心折斷再磨平底部,漢代玉樽常使用此種方法;2、片形砣,運用具有一定弧度的砣片抵住玉件,然後使玉件轉動,砣 片逐漸深入,最後得到碗心或內膛;3、實心砣,頂部呈球狀,先用管鑽掏膛,再用實心砣琢磨出底部內凹的膛底;L型砣,用於口大腹小的內膛掏空技術,以及膛內膛、壺內膛等等;4、組合掏膛,運用數種掏膛手法進行,如八方內膛,一般是先掏出圓形膛,再逐漸琢磨出方形。 上花以周邊薄似刀口的小鋼圓盤(大小形狀視需要而定),在玉器外砣碾出各種圖案花紋。 鏤空如需鏤空透雕,必先用桯鑽加解玉砂在需鏤空處打一個或數個圓孔,然後再用搜弓線鋸搜之——將弓弦一頭穿過玉孔,再系在弓頭上,用橫木或豎木穩住玉器,加細石英砂,順花樣以搜之,如同木工鋸搜通花一樣。

打孔古代玉器以有孔者為多,鑽孔技術又隨時代不同而有變化。春秋戰國以前由於鑽孔工具較軟,所以往往是進口大腹身小的喇叭孔,且時代越早喇叭孔越明顯,而現代仿品與原始工藝效果是不一樣的。戰國以後的玉器一般只見直徑相同的垂直孔。

新石器時代——商代以前,孔徑變化很大,既不直也不圓,鑽孔主要使用桯鑽(與管鑽相對,又叫實心鑽),主要有木質、竹質、石質;所鑽之孔多為馬蹄孔、喇叭孔、對穿蜂腰孔;孔的內壁,有的光滑平直,有些小孔應帶有旋紋,有的在對鑽時因錯位而留有台痕,大的穿孔多呈內壁光滑的內凸狀,有的孔口底部有疊壓碴,不是一鑽到底的。

良渚玉器打孔主要採用管鑽,鑽出的孔壁變化不大,孔壁平直。

夏商周時期因為使用青銅鑽具,鑽孔工藝有了很大提高,一些孔徑較大的器物如琮、箍等,孔洞非常工整。春秋以前,有些玉器鑽孔很直,也有的略呈喇叭狀,但差別細微,須經仔細觀察才能識別。

戰國以後的玉器一般只見直徑相同的垂直孔,孔圓而正,孔兩端稜角分明。 漢代穿孔玉器的孔洞內壁不甚光滑,常留有拉絲痕迹。這類孔在近代仿古玉中也曾出現,但在孔的形狀、內壁光澤上與古玉不同。因為電動機械鑽孔,轉速快,孔壁較光滑。總而言之,古玉穿孔大都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點: 1、 孔壁留有解玉砂留下的擦痕——旋紋和雙向對鑽孔時留下的錯位台痕; 2、 不是每一塊古玉的孔壁上都會留下明顯旋紋:有些大孔(如璧、瑗、 環、琮的中孔)經過二次磋磨,唯有少數殘留旋紋隱約可見;有些傳世古玉孔璧上的旋紋痕迹可能會因為長時間的穿系佩帶而磨蝕;也有的則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和沁蝕變得模糊不清; 3、 一般旋紋痕迹很少有連續不斷超過一圈的, 長的有半圈左右,短的只有一小段;大部分的都是一小段圓弧; 4、 旋紋的痕迹一般比較粗,而用現代合金剛鑽頭鑽出來的孔壁上旋紋 痕迹大多具有細密、同向、近乎平行弧線的特點——只有在朝著一個方向,以較高的速度快速旋轉時才能產生。如果是「握住皮條兩端來回拉,使管鑽轉動」這樣雖然利用石英沙可以把孔磨出來。但來回的磨是不可能產生具有同向、近乎平行弧線特點的擦痕,擦痕應該是犬牙交錯的。 5、 在孔壁的垂直分布上: (1), 上部稀少,而下部尤其是靠近底部的弧 線部分較多且清晰; (2), 有時上部會出現一些方向呈無序的擦痕,這可能是起始時用手工搓動定位所致。 6、 有些不透孔底部直徑比孔徑還大,這是因為解玉砂在重力作用下沉積在鑽孔底部,被「鑽頭」旋轉帶動,將底部砣磨所致。 7、 單面鑽孔時,在鑽孔小的那一端,常會因為壓力而把即將通透的表面「沖」破,造成鑽孔邊緣有崩邊的現象。 在對玉管類串飾、煙袋嘴、扳指等小器物打孔時,僅靠雙手還不能準確定位,這就必須先準備了一個注滿清水的木桶,然後將玉器以木製夾板固定在一塊厚木板(原理與篆印用的夾床差不多)上,放入水桶,再以左手握穩桯鑽,使下壓力道與浮力保持平衡,右手拉綳弓,使桯子快速旋轉(形同手動木工鑽),帶動解玉砂漿鑽孔。 拋光器物既成,便需用木鍋沾帶更細的解玉砂漿對之進行拋光。但凡小件玉器或有很細密花紋者,不宜用木鍋,而要用細鋼針順紋槽研磨,使紋線油亮。然後再將牛皮包於木鍋之外,令玉表光亮濕潤。 古玉砣碾工藝的總體特徵 鑒於古玉作總體表現為慢工出細活,其共同特徵如下:(1)表面雖光滑,但因長期把玩或沁蝕,局部地方會呈桔皮紋征; (2)古玉大圓弧面表面較為圓滑,一般不會出現「小平面」; (3)表面殘留的磨痕不甚平行,粗細不勻,深淺不一; (4)陰線槽內有解玉砂留下的粗細不勻的拉絲磨痕;(5)砣碾陰線兩頭見鋒,線條斷面略呈「V」形,轉折處雖然偶有深淺斷續、 跳刀毛道交錯之徵,但其邊沿處絕少出現崩碴(明代粗玉例外); (6)鏤空透雕的孔壁中,往往殘留鋸搜痕迹;(7)古玉器凸出部位明顯比凹進去部位磨損大,而且亮度好; (8) 古玉器上殘留的磨痕為暗灰色,有油脂感和陳舊感;(9) 鑽眼孔壁除了兩端孔徑不一致外,還在孔壁中見有來回磋磨的不規則旋痕。[ 本帖最後由 銘九 於 2013-12-1 11:56 編輯 ]

8.jpg (71.79 KB, 下載次數: 3)


推薦閱讀:

玉器入門:軟玉和硬玉
馬未都說收藏·玉器篇?第九章?窮極工巧?風華絕代
什麼叫天價翡翠手鐲王?
集玉存珍–隋唐宋遼金元玉器精選(四)
鬼斧神工的痕都斯坦薄胎玉器欣賞

TAG:圖片 | 文章 | 工具 | 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