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汝清老師《儒家教子之道》公益講座筆記
楊汝清老師《儒家教子之道》公益講座筆記
(2011年10月11日晚於當歸中醫學堂)
第一部分:介紹孔子及儒家經典的演進
孔子最初的著作:詩、書、禮、樂、易、春秋
秦焚書坑儒後,漢初恢復六經,但樂失傳,成為:詩、書、禮、易、春秋
唐演變為九經: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左氏春秋、公羊春秋、穀梁春秋、易經
宋時為十三經:孝經、論語、孟子、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左氏春秋、公羊春秋、穀梁春秋、易經、爾雅
南宋朱熹彙輯刊刻「四書五經」:論語、孟子、中庸、大學;詩經、書經、禮記、易經、春秋
第二部分:教育的次第
一、胎教:
(一)為母之教:目前社會非常匱乏。母親的作用非常重要。先生講他們兄弟三人今天能夠成人全賴母親教誨。母親為了他們兄弟辭去了工作,默默付出,為家庭做出巨大貢獻。日本人說下一代日本會超過中國。因為日本的孩子都是被有高等學歷的母親教育,而中國的孩子都是在被文化程度相對較低的保姆在教。
(二)胎兒之教:
現在的胎教非常盛行,主要是給孩子聽莫扎特,到環境優美的地方。然後經常撫摸母親腹部,與胎兒對話等。而儒家的胎教可以從自朱子的《小學》中這段話來了解:
「《列女傳》曰:古者婦人妊子,寢不側、坐不邊、立不蹕。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視邪色,耳不聽淫聲,夜則令瞽誦詩,道正事。如此,則生子形容端正,才過人矣。」
就是說婦女懷孕期間行為舉止還是有要求的。行住坐卧的姿勢是為了保證胎兒安全,然後自己的行為,所見所聞都要端正。楊老師講,這個方法他和身邊的朋友嘗試過,是非常有效的。有一些是比較有學識修養朋友,年紀較大了要的孩子。懷孕期間按照這樣的方法,生出的孩子性情平和。不會大哭大鬧。
*此處楊老師講朱子《小學》的價值,在教育孩子的方面超過四書。(原話記不清了)建議父母都來讀一讀。
二、幼教
(一)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是「知」的層面,要知道、學習規矩
(二)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是「行」的層面,從小養成好的習慣後,長大後行事自然會流露出來好的品行。
三、成教
(一)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學習的方法)
(二)知書達理,文質彬彬(最終培養成這樣的人)
儒家認為父母對子女有終身教育的義務,子女也有自我教育的義務。要教會子女獨立思考,重視自己的道德,學會修身和做人。
*此處,楊老師建議讓孩子遠離網路和電視。他對自己的女兒亦是如是要求。
第三部分具體的教育目的和方法
(此部分根據現場拍攝的楊老師講義的幻燈片順序整理,引號中為幻燈片上內容。有些解釋沒有記下來或者由於時間倉促,老師跳了過去。還望見諒。)
一、「橫渠張先生1曰,教小兒,先要安詳恭敬。今世學不講,男女從幼便驕惰壞了,到長益兇狠。只為未嘗為子弟之事,則於其親已有物我,不肯屈下。病根常在。又隨所居而長,至死只依舊。為子弟,則不能安洒掃應對,接朋友,則不能下朋友,有官長,則不能下官長,為宰相,則不能下天下之賢。甚則至於徇私意,義理都喪,也只為病根不去,隨所居所接而長。
——《小學·外篇·嘉言》」
先要教小孩「安詳恭敬」。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孝是第一位的。培養孩子自己讀書的習慣,可以給孩子講24孝的故事。楊老師教自己的女兒從小都是邊給孩子讀書,邊指著字,孩子很小(好像說四歲吧)就認識上千子了。自己會讀書後從小到大語文都非常好。作文有自己的見解。
*好像是在這部分楊老師舉了個例子。說一次在超市見到一個媽媽帶著一個幾歲的孩子。當時買了瓶飲料,但還沒結賬,孩子吵著要喝。媽媽如何講道理都不行,吵鬧的實在沒辦法,媽媽和收銀員商量後允許先喝後結賬。打開瓶子後媽媽先嘗了一口,孩子又歇斯底里,說不要這個喝過的,一定要一瓶新的。最後媽媽沒辦法又屈服。這樣的孩子就是沒有學會安詳恭敬,從小嬌慣壞了。長大後會怎樣不容樂觀。所以孩子要從小教,「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這樣「幼弱成天性」,長大才能「習慣如自然」。
二、「范文正公(范仲淹,北宋名臣,官至宰相)為參知政事時,告諸子曰,吾貧時,與汝母養吾親,汝母躬執爨,而吾親甘旨未嘗充也。今而得厚祿,欲以養親,親不在矣。汝母亦已早世。吾所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貴之樂也。吾吳中宗族甚眾。於吾固有親疏。然吾祖宗視之,則均是子孫,固無親疏也。苟祖宗之意無親疏,則饑寒者,吾安得不恤也。自祖宗來,積德百餘年,而始發於吾,得至大官。若獨享富貴而不恤宗族,異日何以見祖宗於地下。今何顏入家廟乎。於是恩例俸賜常均於族人,並置義田宅雲。」
楊老師講,孩子不能從小享富貴,要從小吃苦,養成節儉的習慣。古人說孩子穿百衲衣,不穿裘長,一個目的是孩子怕熱,不能捂,另一個就是不培養驕奢之氣。朱子家訓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范仲淹還有很強的家族觀念,所以他拿出俸祿的一部分接濟宗族中貧困之人和資助貧困孩子讀書。這也是孝的體現。(因為宗族眾人亦是祖先的後人,他們過的不好,祖先亦會痛心。)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
*此處楊老師講,現在興起學《弟子規》熱。《弟子規》很好,但它只是入手,不是背會一部弟子規就完成了。後面還要繼續努力學習更多儒家經典並行道!
三、「禮樂不可斯須去身。古人教人,自幼便教他禮樂。所以德行氣質。易於成就。今人自讀書外,一無所事。不知禮樂為何物。身子從幼便驕惰壞了。」
「幼儀。輯冠、婚、祭、及鄉飲、鄉射。諸禮為禮書。」
「文廟樂舞。及宴飲。升歌。諸儀為樂書。」
「俾童子十數歲時,仍讀四書,兼習書數」
「暇日則序一處。教升歌習禮。如古人舞勺舞象之類。」
「務使之鬱郁彬彬。則涵養氣質。熏陶德性。或可不勞而致。」
古人從小便教小兒禮樂。這段講古時小孩子禮樂學習的內容。舞勺是文舞,舞象是武舞。孩子的氣質在學習禮樂的過程中自然得到涵養,德性自然得到良好的熏陶,而也許不用再刻意去培養。
四、「凡人有記性。有悟性。」
「自十五以前。物慾未染。知識未開。多記性。少悟性。十五後。知識既開。物慾漸染。則多悟性。少記性。」
「故凡所當讀書。皆當自十五前,使之熟讀。不但四書五經。即如天文。地理。史學。算學之類。皆有歌訣。皆須熟讀。若年稍長,不惟不肯讀。且不能讀矣。」
「凡子弟學寫仿書。不獨教他字好。即可兼識字。及記誦之功。」
十五歲之前記性好,此時熟讀四書五經、天文、地理、史學、算學等。而且都是有歌訣的。
寫書法,首先是寫好字。其實寫好字也是修身。寫字需要沉心靜氣。氣沉丹田。本身就是強身健體的方式。楊老師說他從小家裡讀書都是豎版的,自己記筆記也是從上往下,雖然沒有練過氣功,但自然而然的就是氣沉丹田。現在講話自然從丹田發聲,而不是用嗓子。所以連續講14個小時也沒問題。
(自己感想:難怪此次楊老師講課前熬了兩個晚上,還沒有吃晚飯,講到快10點鐘依然聲如洪鐘,中氣十足,原來是讀書的同時自然練了內功。不知道真以為楊老師教聲樂的呢。)
五、「教童子讀四書五經。先令讀正文既畢,然後卻讀注亦可。蓋子弟讀書。大約十歲前有記性。以後漸否。若令先讀正文。雖子弟至愚。未有不於十歲前完過者。此亦讀書之一法。」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清·朱用純《朱柏廬治家格言》」
六、「欲教童子歌詩習禮。發其志意。肅其威儀。蓋恐蒙師惟督句讀。則學者苦於簡束,而無鼓舞之道之樂也。然歌詩近於鼓舞。習禮便有簡束的意在。」
「古人十三學樂、誦詩。二十而冠,始學禮。」
「蓋人當少年時。雖有童心。然父兄在前,終有畏憚。故法不妨與之以寬。寬者,所以誘其入道也。年力既壯,則智計漸生。此時純用誘掖,則將有放蕩不制之患。故法又當與之以嚴。嚴者,所以禁其或放也。」
「二者因其年力,各有妙用。」
此處講孩子小的時候,有童心,貪玩,但對父兄還是有敬畏之心,所以教育的方法不妨「寬」一些,不要太死板,要「誘」其入道!而到了7-8歲以上,身體漸強壯,也有了智計,就要嚴一些了。要控制一些。因此教育孩子要寬嚴相濟。
楊老師講他們兄弟三人小時候在家,做錯事是要被批評甚至挨打的。但家中也有規矩,到時孩子15歲,就不可以再打了。
(自己的感想:此處看到,發現其實儒家教子也不是懲罰為主,只靠苦修。第一句就提到,不能只是用禮約束。要發其意志,用歌、詩、樂、舞,讓孩子體會到歡樂,在歡樂中學習。後面也說小時候有童心,要「誘」他來學習道,讓他在快樂中,不喪失自己孩童的天性中學習正道。而且要寬一些。我覺得就是多想些辦法,讓他感興趣。其實儒家也是懂得兒童心理學的,呵呵!)
七、「家庭之教,又必原於朝廷之教。朝廷之教以道德。則家庭之教亦以道德。朝廷之教以名利。則家庭之教亦以名利。嘗有友人問建文時何多忠義。予曰,此父兄之教嚴耳。友人問何以知之。曰:以朝廷之教知之。蓋當時朝廷重名節。勵清修。其教甚嚴。苟子弟居官不肖。則累及父母。累及宗族。故孩提之時,倘或不肖。則父兄必變色而訓之。語曰: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積累既深,所以居官之時,雖九死而靡悔也。」
此處講家庭的教育和國家的教育都是一致的。講明朝建文帝時期多忠義,舉了方孝孺的例子。建文帝(明惠宗(惠帝)朱允炆)時期,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從侄子建文帝手中奪取皇位,命方孝孺草擬即位詔書。方孝孺不肯。朱棣以誅九族威脅,方孝孺說「哪怕你誅我十族。」(加上學生一族)遂被誅十族。
楊老師講方孝孺能如此是家庭教育嚴格。從小就在孝悌忠信的家庭教育氛圍中熏陶長大,這種精神已經深入骨髓。所以長大後方能不畏強權,忠於國家。
(自己的感想:講到此處,能明顯的感覺到楊老師心潮澎涌,做為儒生滿懷的赤誠和對方孝孺的讚佩。只是這個故事佛學裡面是另一種解釋啊!)
八、「洒掃、應對、進退、此真弟子事。自世俗習於侈靡。一切以仆隸當之。此理不講久矣。然應對進退,貧士家猶或有之。至於洒掃,則貧士家亦絕無之矣。偶過友人妣文初(妣文初:人名)家。見其門庭蕭然。一切洒掃應對進退,皆令次公(次公:弟弟)執役。猶有古風。文初,現聞2先生後也。其高風如此。為貧士者,可以愧矣。」
「漢文帝親嘗湯藥」
「黃庭堅親滌溺器」
打掃、問候、招待、做客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可是現在的孩子家裡打掃都是保姆在做。孩子從小使喚人使喚慣了,養成好逸惡勞、好吃懶做的惡習。這樣的孩子將沒有做事的動力,沒有擔當。所以應該從小讓孩子勞作。
(自己的感想:讓孩子從小養成勞作的習慣,需要父母以身作則啊。自己也要盡量多抽時間來做家務,打掃衛生等勞動,讓孩子耳濡目染的學習啊!)
此處還舉了漢文帝親自嘗湯藥的溫度,和黃庭堅親自為母親刷便盆的例子。說黃庭堅也是官至宰相,還親自為母親做這些。因為他理解,母親覺得便盆是自己的私人用品,讓僕人刷洗還是覺得不好意思,如果自己不幫助母親洗,年邁的母親肯定會自己洗。而自己是兒子,親人,母親心裡就不會覺得不便了。
九、「或問六藝,童子十五以內,恐未必能習。曰:玩禮樂射御書數之文。文字則與義字有別。文是習其事。義是詳其理。禮樂雖精微。然禮記雲,十三學樂誦詩。又曰十三舞勺。成童舞象。則知由粗及精。自有因年而進之法。射御雖非童子事。」
「然北人與南人不同。曹丕《典論·論文》自言八歲即學騎射。是射御亦非難事也。至於書數。尤易為力。」
十、「古者八歲入小學。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漢興,蕭何草律令。太史試學童能諷書九千字以上,乃得為史。又以六體試之。課最者,以為尚書御史史書令史。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書幡信也。則知古人皆以字學為小學。故人皆識字。今俗崇尚制科。人務捷得。至貴為公卿,而目不識古文奇字。且並音畫亦多訛謬者。少此一段工夫也。」
十一、「人少小時,未有不好歌舞者。蓋天籟之發。天機之動。歌舞,即禮樂之漸也。聖人因其歌舞教以禮樂。所謂因其勢而利導之。今人教子寬者或流於放蕩,嚴者並遏其天機。皆不識聖人禮樂之意。欲蒙養之端,難矣。」
「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
「禮義立,則貴賤等矣,樂文同,則上下和矣。」
「樂由中出,禮自外作。樂由中出,故靜;禮由外作,故文。《禮記·樂記》」
「樂也者,和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合同,禮別異,禮樂之統,管乎人心矣。《荀子·樂論篇第二十》」
樂者為同,音樂可以拉近人之間的關係。縱使語言不通,音樂也能相通。而禮則為異。不同則要相敬,有敬畏之心。樂的重要性不亞於禮。只是這些年推崇禮,而忽略了樂。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其實不然,應該被成為「禮樂之邦」。
樂是指正聲雅樂,讓人保持一種中正的狀態。《中庸》中有:「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人應該有喜怒哀樂的情緒,有德的人都是至情至性之人。講情緒未發時是中正的,發出來要適度,沒有過分和不足,叫做和。樂讓人靜下心來,達到中正平和。
楊老師說現在「禮」的研究還是挺深入,可是「樂」的恢復非常困難。而日本現在有種「樂」正是中國古樂傳過去的。胡錦濤主席訪日期間,日本樂團演奏了中國古代流傳過去的樂。韓國去訪問,這個樂團也演奏了韓國最古典的音樂,而這個樂,在韓國早已失傳。楊老師非常想恢復樂,說現在也在聯絡做音樂的老師在做這件事。(自己的感想:當時我就想,如果能夠聯繫到周杰倫來幫助恢復樂那該有多好。據說周董是曠世奇才,用他的才華幫助恢復樂,用他的影響力帶動中國的年輕人學習樂,相信國家未來的風氣會大不同。不知強大的微博能否@到周董。也許偶有些異想天開。但也許不是不可能的吧。)
(自己的感想:從第一句看,小孩子沒有不喜歡歌舞的。這是天性。聖人通過歌舞教之禮樂。是因勢利導。可是現在人教孩子寬的就放蕩了,嚴的又扼殺了天性。都是沒有理解聖人禮樂的意思啊。看來儒家也不是壓抑孩子天性,而且要寬嚴相濟,達到一種平衡。)
十二、「朱子蒙卦注曰。去其外誘。全其真純。八字最妙。」
「童子時,惟外誘最壞事。如樗蒲博弈,及看搬演故事之類。極易使人流蕩忘反。善教子者,只是形格勢禁。不使得親外誘。樂記所謂奸聲亂色,不留聰明。淫樂慝禮。不接心術是也。然其尤要在端本清源。使父兄不為非禮之戲,則子弟自無從得接耳目。」
教育孩子,要「去其外誘」。小時候最壞的是誘惑。所以要盡量避免。比如孩子看動畫片要有節制,家長要在時間和內容上予以選擇。(楊老師不讓女兒看日本動畫片,尤其是那個蠟筆小新,老師覺得粗俗無比。對孩子良好品行的培養沒有任何幫助。)
還有家長要以身作則,不為非禮之戲,孩子沒有地方看到聽到,自然也不會學。
十三、「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女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女。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
孝是德的根本。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人要愛惜健康,遠離危險,不能自殺,這是孝的體現。不讓父母傷心。而立身行道是最終的追求,而不是以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為目的。後人對後半句有很多誤讀。楊老師講,以自己的德行,感召身邊的人,要立身行道,這才是根本。而揚名於後世只是實至名歸罷了。
十四、「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
「講習孔孟書。孔孟往矣,口不能言。須以此心比孔孟之心,將孔孟心作自己心。要須自家說時,孔孟點頭道是,方得。不可謂孔孟不會說話,一向任己見說將去。」
十五、讀論語孟子法
程子3曰:「學者當以《論語》、《孟子》為本。《論語》、《孟子》既治,則《六經》可不治而明矣。讀書者當觀聖人所以作經之意,與聖人所以用心,聖人之所以至於聖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書誦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氣,闕其疑,則聖人之意可見矣。」
十六、程子曰:「孔子言語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語句句是事實。」
程子曰:「學者先讀《論語》、《孟子》,如尺度權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見得長短輕重。」
程子曰:「讀《論語》、《孟子》而不知道,所謂『雖多,亦奚以為』。」
十四~十六講讀書的方法和次序。建議先讀《孝經》、《弟子規》、《大學》、《論語》,長大了再讀《孟子》《中庸》。
十七、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論語季氏第十六》
陳亢是孔子的學生,他問孔子的兒子伯魚,「你父親孔夫子有沒有額外教你一些東西。」伯魚說,「沒有。就有一次,父親自己站在那裡,我從他面前走過。父親問我,學《詩》了沒有?我說沒有。父親說,不學詩,無以言。我就回去學《詩》了。又有一次,父親又自己站在那裡,我又從他面前走過。父親問我,學禮了沒有?我說沒有。父親說,不學禮,無以立。我就回去學禮了。」陳亢回去高興的說,「問一知道了三,知道了《詩》,知道了禮,還知道君子不偏愛他自己的孩子。」
第四部分現代家庭教育的總結
一、親子之間情感的交流
二、尊重、信賴基礎上的親近
三、適度的畏懼
四、因材施教,健全人格的培養
關於第四點,楊老師講要因材施教。不能由於家長的盲目追風,而毀滅的孩子的天性。(比如逼迫孩子學習如彈琴等某種技能,而孩子本身並不喜歡。)人要揚長避短才有自信。最根本的是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而不要總是覺得不公平,虧了自己。
課後答疑:
一、一位男士說佛家說眾生平等,而儒家說人是有差別的。該如何理解?
答:儒家只是讓人正視這種現實存在的這種人與人之間的差別。
又問,他很喜歡孔子自然淳樸,孟子浩然爭氣,可是覺得發展到朱熹等條條框框就越來越多,就不太喜歡了。
答:正因如此,孔子被稱為聖人,而孟子被稱為亞聖。即便後人稍遜色於孔孟,但也是已經達到了我們普通人很難企及的境界。都在我們之上,我們還是要恭敬學習。但是可以選擇和自己性格稟賦相近的人去學習、效法。如果和孔子孟子更相近那當然更好。
二、偶問了一個關於傳統儒家文化教育與現在流行的蒙氏教育的一個矛盾處理的問題。其實偶兩個都只讀了幾本書的一部分,也許都讀通了就沒有問題了。但目前發現儒家還是講人要教育。該糾正甚至懲罰的都要做。可是蒙氏教育就認為孩子有很多敏感期,在某一時期,比如要求事情的秩序和完整時,就會為此歇斯底里。那麼到底要管,糾正,還是保護孩子呢。
楊老師講,教育孩子的根本是教他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以良好的道德品行為出發點,不管採取那種方法,都不會偏差太大。選方法可以選和自己的孩子氣場相合的,適合的。但楊老師覺得儒家的教育是境界比較高的,而他研究這些年,用儒學引導自己的人生覺得非常快樂和幸福。
那我追問:這種懲罰會壓抑孩子么?(因為現代心理學分析人成年的心理問題,歸因常常是兒時的懲罰)
楊老師反問我:教給孩子良好的品性是壓抑他么?
偶啞口無言。。。(其實在整理筆記的過程中,又仔細讀了這些話,發現儒家教育孩子並不是只用懲罰。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天性、寬嚴相濟。小時候要「誘」其入道,保護孩子天性,覺得這裡和蒙氏教育大約有異曲同工之妙吧。等大了再適當嚴一些。)
最後講課結束,楊老師給大家深深的作禮。
楊老師在講義的最後留下了聯繫方式。
楊汝清(杭之)
郵箱:hangzhi@gmail.com
在網上搜到的葦杭書院的網址:http://www.liyuechina.org/view.aspx?id=18
課後和楊老師交流,老師說葦杭書院每周三下午在後海的楠書院有讀書會,歡迎去參加。
注釋:(搜於百度)
1.張載(1020年-1077年),字子厚。北宋陝西鳳翔郿縣(今陝西眉縣)橫渠鎮人,世稱橫渠先生。他是程顥、程頤的表叔,北宋五子之一,理學家、哲學家。理學中,關學的開創者,也是理學的奠基者之一。著名的「橫渠四句」,認為讀書人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2.「現聞」只搜到這一個,猜是這個人,但不確定。姚希孟(1579—1636)字孟長,號現聞,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屬江蘇)人。希孟十月,父親就去世了,由寡母文氏一手撫養成人。母親又對他寄寓了很大的希望。後來他和舅父文震孟一起念書,在當時都負有盛名。姚希孟於萬曆四十七年中進士,改庶吉士。他的老師劉一燝很器重他。天啟年間,震孟也考入翰林,甥舅並執清議,名氣更是遠播四方,但是,姚希孟的仕途並不得志,他和舅父文震孟被崔呈秀作為獻給魏忠賢的《天鑒錄》列為東林黨成員,遂削籍。後來,魏忠賢勢敗,他的黨徒倪文煥害怕受到株連,就派人送厚禮以求得解脫,被希孟知道而報官,可見希孟是一個很正直也很率真的人。
但是,也正是因為他近於迂的這種正直,使他一直鬱郁不得志,受人排擠,崇禎年間,希孟與姚明恭主順天鄉試,有兩個武生冒籍而中試,在這件事中,群小惡希孟,而把責任都推在他的身上,被當權者溫體仁等藉機貶官,從詹事貶至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卒於崇禎中。
母文氏卒後,蔬食三年,晝夜誦佛經不止。著成《佛法金湯徵文錄》十卷。他的著作除《文遠集》外。還著有《公槐集》、《響玉集》、《棘門集》、《沆瀣集》、《循淪集》、《丹黃、松癭集》、《伽陵集》、《風吟集》等。
3.程子即二程中的程頤
程頤(1033~1107),教育家。字正叔,人稱伊川先生,北宋洛陽人。為程顥之胞弟。歷官汝州團練推官、西京國子監教授。元佑元年(1086)除秘書省校書郎,授崇政殿說書。與其胞兄程顥共創「洛學」,為理學奠定了基礎。幼承家學熏陶,其政治思想頗受父親的影響,推舉其父反對王安石新法乃「獨公一人」,又說其兄程顥對荊公(王安石)之說,「意多不合,事出必論列」,極加稱許。與其兄程顥不但學術思想相同,而且教育思想基本一致。
4.幻燈片的字都敲完,找解釋時找到了這個網站。發現很多老師講義上的話這裡都有。http://www.dfg.cn/gb/chengjing/jxkch/wzhyg/wzyg/yzyg--yz-03.htm
推薦閱讀:
※十餘年翻譯行家邀您入行,成就下一位翻譯官
※不平則鳴——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陳可抒講座實錄4)
※文學講座(小說、散文)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這場講座或許對你有幫助 錢江晚報
※2001北大最佳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