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劇就說明歷史正劇回暖?你太盲目樂觀了!

2017年年初的電視劇市場,給觀眾們帶來了不一樣的觀劇感受,即在流量劇霸屏的潮流中,居然出現了歷史正劇的身影。

尤其是最近《大秦帝國之崛起》的播出,在行業內外都收穫了一片叫好聲,還引起了知名影視公號及權威媒體的圍觀,稱闊別已久的歷史正劇即將迎來回暖的趨勢。

確實,《于成龍》《大秦帝國之崛起》《大明王朝1566》等歷史正劇集中在這個時段播出,確實讓人們感到些許欣慰,並期待其復興熱潮。

但實際上,距離國內電視劇市場上,能夠出現越來越多的高品質高水準歷史正劇,創作者們顯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之所以有這樣的看法,是因為這組數據:根據廣電總局公示,2017年1月,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的劇目有103部,其中古代題材有21部,而歷史正劇不超過5部;而從現在市面上來看,曾經的那些經典歷史正劇如《康熙王朝》《漢武大帝》等,也不超過十部;即使在央視呼籲此題材回歸的旋律下,未來一年《軍師聯盟》《天下糧田》等也仍然未確定播期。

由此可見,無論是已播出的還是未播出的,歷史正劇的出現都是極少量的,這個國內電視劇市場的短板,要迎來復甦,似乎還任重而道遠。

而這個現象的形成,除了有市場的選擇原因,恐怕還有更深層次的自身原因,即眼下最需要關注的問題,顯然不是歷史正劇的回歸熱潮,而應該是最切實際的歷史正劇的創作問題,以及在創作過程中究竟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與困難。也許,這才是中國電視劇發展最應該思考的一點。

第一重挑戰:歷史與歷史正劇的尺度

在歷史正劇的創作中,首先要面臨的就是如何把握其與歷史的尺度。電視劇是承載思想的,特別是歷史正劇,有著引導觀眾們去認知歷史、去吸取精粹的責任與使命。

因此這就需要創作者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在尊重歷史的原則下,用藝術手法完成對歷史的再現,並掌控好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這其中有兩點矛盾:

首先,觀眾對於歷史的定位,是苛求每一處細節的真實性還是僅僅當作一個娛樂產品來看?歷史劇的創作到底應該遵守娛樂至上還是嚴肅史觀?

再者,歷史正劇中涉及的史料當然無可厚非的重要,但最關鍵的還是其秉承史觀是否正確,但問題是,如何評價、誰來評價一部劇的史觀運用的是否到位?

想必現在那些被千夫所指、背負罵名的古裝流水劇,應該能回答這個問題。

還記得有一段時間,繁複精美的服化道、清一色的鮮肉小花、幾十集的後宮鬥爭、怪力亂神的劇情走向,幾乎構成了國內古裝電視劇的全部江山。

而這些打著歷史正劇幌子的「野史劇」「戲說劇」,還極力想增加自身的歷史厚重感、模糊古裝劇與歷史劇的界限。

但再響亮的宣傳口號,也不能掩蓋其已經脫離歷史劇範疇的事實。因為戲弄歷史的終將被歷史戲弄,只有尊重歷史的,才有可能成為經典、被歷史銘記。

值得慶幸的是,那些穿越仙俠的古裝劇在裝聾作啞,但真正的歷史正劇創作者們卻從沒忘記過行業標準。

目前,業內公認的對於歷史正劇製作的尺度標準是「六實四虛」或者「七實三虛」,即歷史正劇,要在嚴肅遵守史實、正確秉承史觀的框架下進行有一定比例的藝術創作。

就拿2017年播出的這三部歷史正劇來說:

《于成龍》,作為已經銷聲匿跡很久的歷史正劇,最先在央視1套黃金檔播出,並在當時取得了不錯的收視率成績,唯一一點不足就是對於史料的還原略顯遜色,但也做到了「六實四虛」及對正確史觀的堅持,因此稱得上是一部優秀的歷史正劇。

《大秦帝國之崛起》,這部已經積累了無數擁躉的系列歷史正劇,居然意外得到了年輕受眾的喜愛及調侃,征服了以B站為首的年輕人聚集部落,其中井噴式地還原了當時的歷史典故,令觀眾們重新認知了那些先秦歷史名人以及真實秦史,因此可以說是秉承了「七實三虛」的製作標準,被列為本年度最不能錯過的一部劇。

《大明王朝1566》,在擱置了十年之後又被重新放映,一直因為其深刻反映了嘉靖期間的政治現象、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及高水準的藝術手法、符合「七實三虛」的製作準則,被網友們稱為歷史正劇中的高嶺之花。

以上三部劇都較好地把握了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關係,且不論是「六實四虛」「七實三虛」的創作原則,還是正確的史觀,都在這些劇中得到了高度的展現。

而從這些劇的口碑與收視成績來看,歷史正劇的核心受眾一直都在,他們對於歷史正劇的渴求一直都在,但只有像以上三部那樣高品質、尊重史觀的歷史正劇,才能經得住時間檢驗和歷史推敲。

第二重挑戰:原著和改編的矛盾

一部好劇的成功與否在於內容的質量高低,隨著越來越多的IP劇湧現,很多歷史正劇也加入了這個行列。

現在常見的高品質歷史正劇一般都是文學著作改編而成,因為相對於其他題材,歷史正劇更需要一個好劇本。

這就涉及到創作者對原著的改編問題,這也是人們一直關注的最重要問題之一,尤其是原著粉絲,對於電視劇的呈現可能會更加堅持原著想法。

原著與改編作品之間的矛盾,主要有兩點:原著的主觀意識很強,但電視劇往往需要在此基礎上進行二次加工和遐想;原著的文字表達自由且富有想像力,但電視劇卻在呈現上有現實限制。

例如劇中歷史人物的塑造。《于成龍》的主人公于成龍是清朝一代廉吏,他的主戰場是為官仕途而非宮斗,因此成泰燊的展現方式是正氣外漏、剛直不阿地演繹一代清官。

《大秦帝國之崛起》中,對於宣太后、秦昭襄王嬴稷、戰神白起的塑造無疑是成功的,真實鮮活、各有特色,並通過還原了不少真實歷史事件,用來完成對人物的刻畫,這裡面的重要部分就是演員,寧靜的老練狠辣、張博的王者氣場、邢佳棟的中正外形,都對角色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歷史留給後人的可能只是寥寥幾語,但歷史劇呈現的卻必須是豐滿的歷史人物。不論是演員還是導演,歷史人物的塑造,就是創作者對於原著二次加工後的呈現。

再談一下最近觀眾們一直在說的《大秦帝國之崛起》戰爭場面太少這個現象。

第一,這部劇的演員出現了原則性問題,雖然劇方請來了邢佳棟全程綠幕補拍,但是很多戰爭場面卻因為技術條件刪減了。

第二,戰爭場面的呈現,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與資本,要想拍出層次分明、幾近真實的大軍對戰,幾千萬甚至過億的投資都會捉襟見肘,更別提那些敷衍觀眾的五毛特效了。

在如今動輒就是大製作、演員近億片酬的當今市場,不得不說《大秦帝國之崛起》這部劇,因為對戰爭戲耗費了如此巨大的投入而顯得格格不入。

第三,《大秦帝國》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曾經在央視1套播出,之後有觀眾們評價道,劇中的戰爭戲份有炫耀國家武力的意味以及突出血腥場面的嫌疑,因此第二部《大秦帝國之縱橫》與第三部《大秦帝國之崛起》都在創作時都減少了戰爭場面的呈現。

第四,《大秦帝國之崛起》講述了一個君王執政56年的王者生涯及秦國崛起之路,篇幅宏大、劇情豐滿,但央視因為播出需要刪減到了34集,因此較少涉及人物刻畫、事件呈現的戰爭戲成了刪除的首選。

第五,歷史正劇中的戰爭戲,它的存在意義是為了展示歷史的真實一部分、揭示戰爭的殘酷性,更重要的是,它主要是為了體現歷史變遷,而非為了一種刺激的視覺效果這麼淺顯的目的。

但從這部劇現有的戰爭情景來看,步兵、車兵、騎兵等不同兵種都各循作戰手法分批次進行應戰,確實不負高品質歷史正劇之名。

這就是所說的,文字創作的高度自由與無限想像,對於現實呈現來說,是一種極具難度的挑戰和局限。

但據可靠消息稱,鑒於觀眾們對於《大秦帝國之崛起》戰爭戲的看法,製片方可能會重新考慮並評估第四、第五部的戰爭場面。而這其中的具體比例還是等作品出來再作評價吧。

2016年11月份,習大大在中國文聯十大上表示,文學家、藝術家不可能完全還原歷史的真實,但有責任告訴人們真實的歷史,告訴人們歷史中最有價值的東西。只有樹立正確歷史觀,尊重歷史、按照藝術規律呈現的藝術化的歷史,才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才能立之當世、傳之後人。

放在電視劇這裡,就是指歷史正劇可以不是歷史教科書、可以不是紀錄片式的一板一眼地還原,但也不能迴避對歷史真實面貌的揭示和對歷史觀點的正確詮釋,在創作中更要在秉持正確史觀的基礎上,把握好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關係。

雖然今年已經播出的這三部歷史正劇在口碑與收視上皆有不俗成績,但是和現在的一些「流量劇」「爆款劇」相比,毫無懸念地屬於勢單力薄的一方。

市場的殘酷選擇、生存空間的日益狹小,使得歷史正劇的創作路程可謂艱辛,而這其中又要注重正確史觀的樹立及劇本改編的局限性。

因此,《大秦帝國之崛起》《于成龍》的熱播,甚至《大明王朝1566》的回歸,背後反映的最明顯現象不是歷史劇是否回春,而是歷史正劇的創作路徑之難。

正是因為這層層的阻礙,讓歷史正劇復興的明天還不知何時到來。倒是這幾部歷史正劇的製作經驗,可以說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啟示與借鑒。

尤其是《大秦帝國》這樣體量空前的史詩巨制,是作為先行者一樣的存在,為大型歷史正劇提供了借鑒經驗。值得一看。


推薦閱讀:

女人對你有這四個表現時,說明她真的很愛你
小一生學習程度差異過大說明幼小銜接存在問題
【新提醒】仿-迷人披肩背心(有織法說明) - 棒針編織作品秀 - 編織人生論壇 - Pow...
2012非主流QQ傷感個人說明 超拽:對於一些人我習慣用冷漠的態度
一個簡略的模型:說明當前全球金融及政治危機的根源

TAG:歷史 | 樂觀 | 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