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皮格馬利翁效應及其變種

話說大約3000多年前,泰西的地中海東南有一島國塞普勒斯,有個國王叫皮格馬利翁,是個雕刻家,他愛上了自己所塑造的完美的少女像加拉娣婭,後來似乎感動了上蒼,塑像變成了活人,成為他的妻子。該島國當時是古希臘文明的一部分,南半部至今仍講希臘語。古羅馬詩人奧維德的《變形記》描述了這個希臘神話傳說,由是成為歐洲文化之川中的一滴水。後人遂稱由於執著的追求、奇蹟得以出現、美好的期待成為現實的情況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這有點類似於中國的古代寓言「愚公移山」。中國古代還有很多天人感應的故事,特別見於戲曲傳奇,這裡就不羅列了。

近代,英國大文豪肖伯納又創造了他的「皮格馬利翁」:一位語言學教師,名叫亨利.希金斯,他把一個操著倫敦土話的賣花女培養成談吐文雅的上流婦女,最後愛上了她。此故事後被改編成電影《窈窕淑女》。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臨終前最後幾句話,是對他某些小說中創造的一個女性角色說的。瑞典當代一位戲劇大師自稱,時常與他的戲劇角色們生活在一起。這些事多少也有「皮氏效應」的影子吧。

由它在中外文學藝術史上的此起彼伏、綿延不絕,可以推斷,它並非限於一種特殊的文學藝術題材或現象,其實具有深厚的現實底蘊,在日常的社會生活中,幾乎俯拾皆是。

例如,同一種癌症,有的患者主觀上不怕,最終頑強地戰勝了病魔,可謂正面的皮氏效應,也有的先在精神上被擊垮了,則是負面的。

又如,在教育-心理學中,用「皮氏效應」形容一種現象:教師的主觀看法有時會影響學生的成績。一方面,教師按自己的主觀標準將學生分類,有些學生學習本來一般,但如果教師認為他們水平高,就會用高標準培養他們。另一方面,學生會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和態度,從而受到鼓舞或感到沮喪。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做過一個實驗,後來廣為人知:告訴隨機抽取為樣本的若干名學生,他們素質高,頗堪造就,一段時間後,他們果真比對照組的同學取得了更令人矚目的成績。「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希望把孩子雕琢成英才,那心情多像皮格馬利翁國王在塑少女像時的心情啊,可是其結果卻未必能如願以償。

這反過來也警示人們,先入為主的成見在可能有助於一些成功的同時,更容易毀掉一些好東西。執著的追求之後,有時會出現奇蹟,有時卻是焦頭爛額。欲加之罪,何患無詞?欲加之功,也不患無詞。誰人不是依循自身的主觀傾向去褒人貶事呢?因為成見(偏見),有時會潑掉洗澡水中的健嬰,有時又拿一段朽木來,愛不釋手,精雕細刻。棄良材而愛朽木,因為鼠目寸光。天時地利等優越環境條件巧合之下,庸碌之徒亦可能顯現為駕輕就熟的傑出人物,讓他人匍匐於其腳下,被迫形成人身依附關係;然而事實上,如果有真豪傑執牛耳,就會有更好的耕耘和收穫。

豈但人是如此,事亦不例外。許多機制、體制、規制、法制一旦被採納,就容易形成巨大的慣性,而受「制」於其中的人則產生巨大的惰性,忘記了祖宗「祖宗不足法」的祖訓,「執著」地「堅持」冥頑不化、不敢動「祖制」一根毫毛,把改革、創新的「決心」和承諾拋到九霄雲外,誤認為現狀已經是皮格馬利翁國王塑好的少女像,就要變活了。由此可見,負面的皮氏效應有何等嚴重。

「祖制」不能動?明成祖朱棣偏就不信這個邪。明太祖朱元璋定下了「片板不得入海」的海禁國策,而成祖卻令鄭和下西洋,幾乎到達皮格馬利翁國王的國度,大大拓展了中華民族征服海洋、認識世界的視野,也為明代仁宣之治的相對昌明奠定了基礎,電視連續劇《鄭和下西洋》對此有所反映。

雕塑家皮格馬利翁國王陛下正在神話的天空中眨著眼,欲睹後人所塑之像為何物、能否像他所塑的少女像一樣活起來。

推薦閱讀:

綠蘿的風水效應
愛的狄德羅效應
奇妙的期望效應
星光效應
「錢荒」的骨牌效應

TAG: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