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探討(摘要) 鐵杆中醫論壇——聯合網路與現實,團結一切可以團...
07-08
中西醫結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探討(摘要)中西醫結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探討(摘要) 齊魯醫學雜誌 2000年第4期第15卷 肖國亮 董久花 房麗肖國亮(榮成市第二人民醫院外科 山東省榮成市 264309);董久花(榮成市第二人民醫院外科 山東省榮成市 264309);房麗(榮成市第二人民醫院外科 山東省榮成市 264309) 臨床資料 本組病人278例中,男222例,女56例;年齡18~62歲,以30~45歲多見。腰4~5發病率最高,其次為腰5骶1.X線檢查278例,腰椎側彎168例,佔60.4%;椎間隙傾斜134例,佔48.2%;間隙變窄184例,佔66.2%.CT檢查及部分椎管造影均示有旁側型髓核突出。278例病人採用推拿按摩、中醫中藥、骨盆牽引及硬膜外藥物快速注入等方法治療。①推拿按摩:病人俯卧床上,全身放鬆,深呼吸。醫師站在病人患側,用雙手大小魚際自臀部外上方開始向上揉腰肌,以促使病人放鬆腰肌,反覆5次。用拇指指峰或肘部沿脊柱兩側從骶椎向上到腰椎及各椎間指壓或肘壓,壓後再進行指揉,壓力以病人可耐受為度,以緩解疼痛。用拇指按壓患側委中穴,肘壓患側環跳穴,被動伸屈患側膝、髖關節5~10次。在突出明顯部位以棘突為中心,在兩側向上下推分,並擠壓兩側腰肌。醫師牽拉病人雙下肢,令病人分別左右翻滾45°.病人向健側卧位,醫師左手按壓患側肩部,使肩部向後,右手放在髂部,使髂部向前;肩部向前,髂部向後來回扭擺4~5次。②封閉療法:本組220例病人(79.1%)在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後,給予硬膜外(突出間隙水平)藥物快速注入(地塞米松5mg,維生素B1 100mg,維生素B12 500μg,10g/L奴夫卡因15mL)。床邊骨盆牽引使突出物變小或縮回;減輕組織充血水腫,待纖維環修復癥狀消除後,腰部予以腰圍固定,避免再次損傷。③中藥治療:根據中醫理論,施行辨證施治。可分3型。腎虛型:宜扶正固本,強壯筋骨,方用千斤拔合劑。風寒濕型:宜祛風散寒化濕,方用千斤拔合劑去白芍、阿膠,加秦艽、防風、細辛。氣滯血淤型:宜活血化淤、行氣止痛,方用千斤拔合劑去阿膠,加當歸、桃仁、紅花。千斤拔合劑:千斤拔30g,杜仲12g,熟地12g,白芍12g,川木瓜12g,川牛膝12g,益母草30g,阿膠12g(烊化),茯苓15g,首烏18g,苡仁12g,鉤藤15g,防已10g,党參21g,鹿銜草30g,大力王12g,丟了棒30g.水煎服,每日1劑。 討論 椎間盤突出症發病率高,一部分病人適合手術治療,但大部分人可用推拿、按摩複位。從本組資料看,手法按摩複位、硬膜外藥物注入、骨盆牽引治療,在急性期病人複位可能性很大,從而免去手術。隨訪結果表明,89%的病人可長期不再複發,另11%於1~2年內複發。複發病人可再次用手法按摩及中藥等治療,不能複位者可考慮手術治療。對推拿按摩施力方向、大小、旋轉和扭擺的程度,這要根據脊椎及周圍肌肉的解剖因勢利導。對中藥治療要根據病情辨證施治。作者簡介 肖國亮,男,1952年1月生,副主任醫師 中西醫結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臨床體會 王靈賢 2004-7-24 16:59:00 中華現代中西醫雜誌 2003年9月 第1卷 第6期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骨傷科常見病、多發病。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自1999年以來我院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該病8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現總結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80例中,男62例,女18例;年齡27~65歲,平均41歲。腰部有外傷史53例,感受寒涼者12例,原因不明15例;主訴腰痛者74例,單側下肢放射痛69例,伴小腿外側麻木者64例,單側下肢放射麻痛9例,趾背伸力減弱5例,排尿困難1例;脊柱側彎36例,直腿抬高試驗陽性73例。X線片檢查,80例患者全部攝腰椎正、側位片,其中脊柱生理曲度變直11例,側彎62例,椎間隙變窄54例,伴有強直性脊柱炎1例,骨質疏鬆1例。CT掃描示80例中L 3~4椎間盤突出者1例。L 4~5 椎間盤突出者42例,L 5 、S 1 椎間盤突出者33例,L 4~5 、L 5 、S 1 椎間盤均突出者4例;其中3例為椎間盤突出後破裂呈遊離型,2例為椎間盤鈣化,1例合併強直性脊柱炎椎管狹窄,經治療無效行手術治癒。1.2 治療方法1.2.1 中藥治療 根據病因病機的不同分為4型分別組方治療。(1)氣滯血瘀型:治用行氣活血化瘀止痛,藥用桃仁9g,紅花9g,當歸12g,川芎9g,赤芍9g,五靈脂9g,枳殼6g,桑寄生15g,熟地9g;每日1劑,水煎服。(2)風寒濕阻型:以風寒為主,治宜疏風通絡散寒止痛,藥用川芎9g,防風9g,黃芪5g,荊芥9g,僵蠶9g,威靈仙6g,桂枝9g,木瓜9g,桑寄生9g,烏葯6g;每日1劑,水煎服。以寒濕為主:治宜溫經散寒、祛風除濕,藥用桂枝9g,附子6g,丹參9g,乾薑6g,肉蓯蓉9g,川斷9g,杜仲9g,枸杞子9g,元胡6g,白朮9g,雲苓9g,白芍9g;水煎服,每日1劑。(3)肝腎虧損型:治宜平補肝腎、強筋壯骨通絡,藥用熟地15g,山藥15g,枸杞子15g,山萸肉15g,白芍12g,杜仲15g,鹿角膠6g,當歸9g,雞血藤15g,乳香9g,沒藥9g;偏陰虛者加服六味地黃丸,偏陽虛者加服金匱腎氣丸,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4)濕熱型:治宜清熱利濕通絡止痛,藥用蒼朮9g,黃柏12g,薏苡仁20g,牛膝12g,木瓜9g,生地9g。1.2.2 骨盆牽引 年齡輕,體質較好者,採取大重量牽引拉壓法:患者取俯卧位,牽引重量與患者體重相等或稍大於患者體重,將患者雙肩、背及骨盆分別固定於牽引床上,時間為15min左右,然後術者雙手掌重疊放於椎間盤突出部位,進行持續有節律地向下按壓30~50次,隔日1次;年齡大、體質差或並有高血壓心臟病者,採用小重量骨盆持續牽引:患者仰卧於硬板床上,將骨盆牽引帶繞腰部固定,牽引帶兩側墊海綿,以防壓傷髂嵴皮膚,牽引重量為6~10kg,每天牽引10h左右,一般需牽引3~4周,牽引期間應卧床休息。1.2.3 推拿療法 常規手法包括循經點按、揉?、捏等以疏通經絡放鬆腰背部肌肉;專科手法包括:(1)斜搬法:患側在上,側卧位,患側下肢屈曲,健肢伸直,囑患者腰肌放鬆,術者站在患者前面,用雙肘部分抵患者肩前和髂後做肩向後,臀髂向前扭動,一般3~5次,在驟然旋轉動作中,常可聽到複位聲響。(2)引腰法:患者取俯卧位,術者一手從雙下肢穿過,並抬起雙腿,另一手放在腰部有壓痛側的椎體處,在用力抬起雙腿使腰部過伸的同時,突然用力下壓椎體,兩手互相配合操作2~3次。(3)搖髖法:患者取仰卧位,術者一手握踝一手扶膝,做大腿以髖為軸,順逆時針方向轉動5~10次。(4)直腿抬高法:患者取仰卧位,將患肢儘可能抬高,並在抬高時做足底加壓的背伸動作,反覆操作3~5次。(5)腰椎定位旋轉法:適用於有腰椎棘突偏歪者,患者取端坐位,助手位於患者對面,用雙手或雙腿固定患者雙腰及小腿,術者位於患側外後方,一手由患側腋下穿出,扣手於對側頸後部,一手拇指置於棘突偏歪側,使患者彎腰並曲向對側,上手扶按頸後部,向下按壓向患側後上方弧形旋轉,同時下手拇指用力推向患側偏歪的棘突向對側。常可聽到複位響聲,手法即告成功。1.2.4 骶療 取2%利多卡因5ml、醋酸氫化潑尼松注射液60~80mg,維生素B 12 500μg,維生素B 1 100mg,復方丹參注射液2ml加生理鹽水22ml至總量35ml,患者取俯卧位,局部常規消毒後,用0.5%利多卡因1ml局麻後用9號穿刺針經骶裂孔刺入,當穿刺針穿過骶尾韌帶有落空感後,再斜行向上繼續進針1~2cm,回抽注射器內無血液及腦脊液後即可緩慢推葯。給葯期間應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若出現頭暈、頭痛、目眩、胸悶、心慌等癥狀,可能是硬膜外腔壓力突然增高引起顱內壓增高之故,應停止推葯,觀察5~10min,患者癥狀緩解後可繼續給葯。注葯完畢後囑患者先俯卧位休息10min,再側卧位休息30min後即可下床活動,每周1次,3次為1個療程。若患者合併有糖尿病、骨質疏鬆,上藥去醋酸氫化潑尼松注射液60~80mg,若治療1個療程無效應改用其它治療方法,不宜反覆施術。1.3 療效評定標準 優:癥狀、體征消失,腰部活動正常,直腿抬高試驗陰性,並已恢復原來的工作。良:大部分癥狀消失,直腿抬高<70°,可基本從事日常工作。差:部分癥狀消失,不能從事體力勞動。無效:癥狀、體征無好轉。2 結果本組80例,用上法最少治療1周,最多治療5周,按上述標準評定,優48例,良27例,差3例,無效2例。差與無效均行手術治療證實,2例椎間盤呈遊離型,2例椎間盤突出鈣化,1例合併骨性椎管狹窄。3 討論由於椎間盤與硬膜囊、神經根的解剖關係鄰近,椎間盤突出後必然對其產生機械壓迫,神經根長時間受突出物的刺激與壓迫,局部供血不足,神經根及其周圍組織出現炎性充血水腫,產生一系列癥狀。所以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時,一方面要減輕或消除神經根及周圍組織的炎性充血水腫,改善血供;另一方面改變受壓神經根與突出椎間盤的位置關係,使之產生「位移」,減輕對神經根的機械壓迫與刺激。從而使患者癥狀、體征減輕或消失。推拿與牽引療法可以使病變椎體間隙後緣張開,椎管容量增加,後縱韌帶緊張,能有效增大髓核的回縮力,松解神經根的粘連受壓,調整椎間小關節。骶管封閉的主要作用機制,一方面是混合液本身可增加骶管容積、骶管內壓力增高可松解硬膜、神經根與周圍組織的粘連,有「液體刀」之稱。另一方面是通過神經內分泌調節及其藥理作用,消除病灶的刺激,阻斷病理反射及病變的發生髮展[1] 。其中利多卡因可抑制神經末梢興奮性,減輕疼痛;醋酸氫化可的松注射液與復方丹參注射液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無菌性炎症;維生素B 1 、B 12 為神經營養葯,促進神經功能恢復。中藥內服可補肝腎強筋骨、扶正祛邪、舒筋活絡止痛,標本兼治。觀察結果表明:本治療方法操作簡單,創傷小,療效好,患者樂於接受。但對椎間盤鈣化、骨性椎管狹窄,遊離型椎間盤脫出,療效欠佳。應以手術治療為主。 作者單位:471002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 中西醫結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448例報告 陳永茂 鍾玉蘭 陳友棣 2004-7-24 15:37:00 中華中西醫雜誌 2003年3月 第4卷 第6期 我院自1996年2月~2000年2月,採用靜滴、骶注、牽引、中藥熏蒸和腰腹背肌鍛煉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448例,收到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本組448例,其中男284例,女164例,年齡15~72歲,病程3天~5年,有扭傷史者298例,無外傷史者150例。448例均CT確診。住院時間7~16天,平均住院13.5天。1.2 治療方法1.2.1 藥物靜滴 20%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10mg,連用3天,對神經根性癥狀重者甘露醇每日2次;5%葡萄糖250ml,胞二磷膽鹼0.5g;5%葡萄糖250ml,復方丹參針16ml。連用10~14天。1.2.2 骶管內注射 藥物組成:確炎松A20mg,維生素B 1 100mg,維生素B 12 0.5mg、2%利多卡因5ml,生理鹽水40ml配成骶注液。操作步驟:患者俯卧位暴露骶尾部,醫者拇指沿骶尾中線向上,觸及骶骨裂孔處,醫者用拇指甲壓一痕迹,常規消毒,局部麻醉下用普通7號或9號消毒後的注射針,找准拇指壓痕垂直皮膚刺入,穿過骶尾韌帶後有明顯的落空感,表明針尖已進入骶管,放低針尾緩慢進針2~3cm,回抽無血及腦脊液,推注無明顯阻力,即可確定穿刺成功,將配好的藥液在2~3min內注入骶管,注入完畢,囑病人側卧,以患側向下休息4h以上。骶注每周1次,3次1療程,一般1~2療程。1.2.3 牽引 採用輪控式牽引床進行腰椎牽引。患者仰卧牽引床,分別放置胸部與骨盆牽引帶,根據病人體重、體質、腰椎間盤突出大小、患病時間長短選擇牽引重量,不適者可適當調整。牽引時間30~40min,每天牽引1次,1周為1療程。根據病人情況確定牽引時間。1.2.4 中藥熏蒸 採用SZ-88智能熏蒸床治療。患者牽引完畢後,解除牽引帶,病人仰卧熏蒸床治療,腰部和下肢暴露對準熏蒸口,給予電腦程式控制自動控制,接通電源後,治療器藥液缸可在床內設定的軌道上往返運行,並定時、定位、定溫、定點循環中藥熱汽熏蒸腰部和下肢。中藥選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功能的生草烏、生川烏、防風、川牛膝、千年健、當歸、川芎、丹參等藥物,將藥物打碎成米粒大小,倒入治療器藥液缸加適量水加熱熏蒸,每天熱熏1次。1周為1療程。1.2.5 腰背肌鍛煉 在病情急性期後,開始教病人做腰背肌鍛煉。初始應指導病人練功要領,督促指導下進行,運動幅度及次數逐日增加,以「五點支撐法」、「三點支撐法」、「弓橋支撐法」、「飛燕點水法」。每天鍛煉一次。鍛煉過程中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2 治療結果2.1 療效評定 治癒:腰腿癥狀完全消失,功能活動自如,能正常工作274例,佔61.16%;好轉:腰腿癥狀明顯減輕,行走活動後小腿輕度感覺麻木,但能勝任一般工作120例,佔26.79%;差:治療前後癥狀不明顯54例,佔12.05%。本組448例,治癒好轉394例,佔87.95%。2.2 隨訪 治癒好轉394例,隨訪三年。一年內複發4例,二年內複發11例,三年內複發23例,隨訪三年複發38例,佔9.64%,未複發率90.36%,三年內複發的38例,其中27例第二次住院採用上述方法治療,有11例行手術治療。3 討論3.1 藥物靜滴治療 甘露醇脫神經根水腫;胞二磷膽鹼為營養神經,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復方丹參針主要為擴張血管;地塞米松短期大劑量使用能穩定細胞壁,血管壁的完整性,抑制炎性物質的產生,阻止組織胺等致痛物質的釋放。藥物靜滴治療目的在於減輕神經根無菌性炎症水腫,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神經根的瘀血、缺血、缺氧狀況,阻斷炎症介質對組織的進一步損害,並降低神經根的敏感性[1] 。3.2 骶管注射 骶管內推注大劑量的藥液,使病變部位的硬膜外擴張,分離髓核與神經根的粘連,解除神經根的壓迫,具有「液壓剝離效應」。骶注藥液中的確炎松A,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輕充血,抑制炎症浸潤和滲出,使細胞間質水腫消退[2] ;低濃度利多卡因可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促進神經周圍組織水腫消退;維生素B 1 、B 12 具有營養神經,促進神經細胞的再生作用,改善維持神經的正常功能。3.3 牽引 採用對抗式腰椎牽引,通過對抗式腰椎牽引,可使腰椎間隙增大,關節突關節拉開,使椎間孔恢復正常外形,從而解除對神經根的擠壓。腰椎牽引還可使腰椎間隙壓力減小,使後縱韌帶緊張,有利於突出的髓核部分還納或改變其與神經根的關係[3] 。3.4 中藥熏蒸 採用SZ-88智能熏蒸床治療。具有蒸汽緩和,溫度適中,汽體分布均勻。中藥具有溫經通絡,舒經活血止痛的作用[4] 。有改善腰部及腿部軟組織的血液循環,防止肌肉攣縮,從而改善和消除腰部和下肢疼痛的癥狀,達到治療目的。3.5 腰背肌鍛煉 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期,腰背肌表現為明顯的緊張痙攣,急性期後進行腰背肌鍛煉,腰背肌鍛煉具有穩定和保護腰椎的作用。腰背肌鍛煉要求堅持4~6月,其目的是:加強腰椎的外在穩定,緩解肌肉緊張痙攣,減輕疼痛和降低腰椎的負荷,預防或緩解神經根與硬脊膜的粘連,改善腰椎功能,糾正腰椎畸形,從而降低了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複發率。作者單位:641400四川省資陽市第二人民醫院 中西醫結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387例 中國骨傷 2000年第9期第13卷 崔惠全 寧海縣第一醫院,浙江 寧海 315600 1994年1月~1997年6月,選用自擬腰腿痛方為基本方隨症加減,配合骨盆牽引、硬膜外封閉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387例,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387例,均為住院患者。男279例,女108例;年齡19~73歲;病程1小時~10年;因腰扭傷急性發作219例(其中有慢性腰腿痛病史173例、椎間盤摘除術史3例、經皮穿刺切吸術史1例);反覆發作115例;無明顯原因53例。本院治療前曾作針刺、推拿、中藥、局封等不正規治療而癥狀未減輕者294例,餘93例住院前未作任何治療。臨床表現均無大小便功能障礙。L4,5突出228例,L4,5合L5S177例,L5S139例,L3,4合L4,538例,L3,45例。椎間盤向後偏右側突出209例,偏左側171例,正中突出7例。 2 治療方法 2.1 中藥治療 自擬腰腿痛方:制乳香10g、制沒藥10g、延胡索12g、香附12g、枳殼12g、川芎12g、雞血藤30g、獨活12g、細辛3g、威靈仙15g、地龍15g、川牛膝15g、桑寄生30g、生黃芪20g、當歸15g。氣滯血瘀型加厚朴10g、丹參20g、地鱉蟲6g。風寒濕痹型風痹加防風12g、五加皮15g、全蟲6g;寒痹加制川烏10g、制草烏10g;濕痹加白朮15g、苡仁15g、木瓜12g。肝腎虧虛型偏陽虛加川斷30g、淫羊藿15g、杜仲12g;偏陰虛加鱉甲15g、龜板10g,枸杞子30g。7劑為1療程。……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銀屑病中西醫結合治療》——4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都能治中焦虛寒,調理脾胃,理中湯和小建中湯系列的區別在哪?
※從中西醫協同看針灸原理
※頑固性高血壓中西醫結合治療療效分析
TAG:現實 | 中醫 | 西醫 | 腰椎間盤突出 | 治療 | 中西醫結合 | 團結 | 探討 | 摘要 | 網路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