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陶然:商業禮儀是合作的起點
本文作者孫陶然(微信公號ID:strlkl),36氪經授權發布。
中國是文明禮儀之邦,可惜現在很多人不知道是不懂還是不在意,經常表現得很無禮。
在商業上,禮儀非常重要,雖然按照商業禮儀做不一定能夠達成商業合作,但是如果不按照商業禮儀做,商業合作根本不可能達成。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這些情況:
陌生來電:不知道從哪裡得來你的號碼,直接打過來推銷產品,或者想談合作。
不合時宜的來電:雖然認識但是不很熟的人或者你的下級,在晚上、周末等私人時間打電話給你;或者雖然是工作時間,但是在你非常忙碌時打電話過來。
莫名其妙的微信昵稱:申請加你的微信,但是自己微信的昵稱卻是「**叔」、「**哥」或者更莫名其妙的名字。
不合時宜的稱謂:比你低級別的人直呼你的全名,或者不熟悉的人稱呼你的名字。
核心信息錯誤:給你發郵件,發信息,卻把你的名字、職務、公司名稱寫錯。
不知輕重的請求:一個業務員希望聯絡總裁面談之類的。
這些,在商業上都是非常失禮的行為,商業禮儀上的失禮與「找死」無異,等同於你自己堵上了可能的合作之門。
陌生來電是非常失禮的,試想一個不認識的人打到你的手機上,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首先是疑慮和戒備,對方如何獲得你電話的?其次是惱怒,對方何德何能可以直接就把電話打給你?試想,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有進一步的溝通?更別談達成合作了。
不分時間不分場合的電話是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的權利,如果反之,就是非常失禮了。下級對上級,晚輩對長輩的聯絡,應該首先採取不打擾對方的方式,例如先發簡訊,詢問是否可以電話,或者請對方方便時回電話。
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上的昵稱,雖然是自己的事兒,但是一旦你將賬號用之於商業,就不是自己的事兒了。試想,一個雲里霧裡的昵稱,你想接洽的商業合作對象會認為你是一個職業的人么?一個「**叔」、「**哥」的昵稱,讓比你年紀大、比你級別高的領導如何與你對話?如何@你?
至於稱謂,更是商務禮儀的基礎,下級對上級,晚輩對長輩直呼其名是無禮,直呼其全名就無異於挑釁了;即便是老朋友,多年以後如果身份地位已然差異了,若要開展商業合作,再延續當年的綽號、稱謂也屬無禮。其實,關於稱謂,老祖宗們當年,那是一人一種稱謂,一種情況一種稱謂,老講究了…
而聯絡中把對方的名字、頭銜寫錯,更是不可理喻,既然你認為對方很重要,希望和對方聯絡,竟然對方的名字都會寫錯,是無知、不上心還是無禮呢?
還有,我經常被請求能不能幫忙引薦***大佬談談某個合作,我每次都苦口婆心地勸,「您的這個事情人家不會直接處理,見大佬還不如見對方一個對口負責人來得實惠……」
商業合作的本質,是認識、信任再合作的一個過程,如果把握不好商業禮儀,對方根本不可能願意認識你,更不可能信任你,自然談不上和你合作了。
講究商業禮節,並不是不可以陌生拜訪,並不是不可以隨時聯絡,關鍵是要把握方式方法,並且採取與自己的角色、地位相符合的方式方法。
最近一年,有兩件陌生聯繫我的事情對方辦成了,而且聯繫我的人只是對方基層的業務人員,那是因為對方的商業禮儀非常得體、非常執著,以及對方的建議符合我們的需求的緣故。
這兩件事,一個是簡訊聯繫我,一個是微博聯繫我,措辭都非常得體,首先闡明是如何獲得我的聯繫方式的(解除你的疑慮和戒心,也消除被陌生聯絡的不快),然後自我介紹想法,最後希望我安排對口人員對接(非常清楚你的角色,不是要求和你談)。
這類事情,我一般會直接轉接給對口負責人。如果涉及我本人的事情,如果我興趣不大我可能不會理會,但是這兩件事對方都是每隔一段時間會再發一次信息給我,而且並不是簡單重複前一次的文字,每次都有一點新的內容加入,三番五次之後,我被對方的誠意所感動,甚至認為應該鼓勵對方的這種執著,於是,對方一個基層員工做成了他們高層想做而沒有做成的事兒……
所謂禮儀,就是知輕重、知大小、知進退、知緩急。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需要我們細細品味,根據場合、對象、事情的不同,採取得體、有禮貌的方式與對方打交道,才可能達成目標。
對於初入職場的人如此,對於創業者,尤其如此。
孫陶然20161126
原創文章,作者:孫陶然,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36kr.com/p/5057552.html推薦閱讀:
※禮儀教育三字經
※視頻講座《周思敏—時尚禮儀講座》
※言談禮儀、握手禮儀及拜訪禮儀有講究
※禮儀的起源與嬗變(二)
※摯(贄)見·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