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態與中醫陰陽學說
07-08
人在自然界中不但有看得見的大環境,還存在一個肉眼看不見的微環境。微生物與人之間組成了一個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係,這種生態關係就是微生態。人從一出生就開始處於微生物的包圍之中,凡與外界接觸或相通部位如皮膚、口腔、呼吸道、消化道、陰道等都有微生物存在,它們與人體存在著依賴、共生、拮抗等複雜的相生、相剋關係。人體的微生物分為有益菌和有害菌兩大類,有益菌佔總數的90%以上,有益菌的主體是雙歧桿菌、乳酸桿菌、腸球菌等。#1\%{7|, 百拇醫藥《內經》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中醫陰陽學說強調人體的整體性,對立統一性,同時又是相互制約,雙方處於一種動態平衡的狀態。最佳狀態時有益菌佔優勢,結構合理、功能協調,這就是微生態平衡。如果這種平衡失調,人體就產生各種病理狀態,用微生態製劑培菲康補充有益菌,改變腸道的微生態條件,恢復平衡,這就是「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1\%{7|, 百拇醫藥中醫認為正邪的消長盛衰決定著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因此在治病上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扶正祛邪。微生態失調,一是菌群失調,有益菌數量和密度下降,菌膜屏障作用被削弱。二是菌群易位,引起微生物種群之間鬥爭。三是外籍菌入侵。故按「扶正祛邪」理論,提出矯正生態失調,保持微生態平衡,間接排除病原體的微生態調整觀念,用培菲康膠囊治療菌群失調引起的腹瀉有效,就是補充有益菌起到了「扶正」作用。#1\%{7|, 百拇醫藥中醫提出「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主運化」,這與微生態平衡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繫,如腸胃道有益菌群產生的酶對碳水化物、蛋白質、脂類的消化起著重要作用。小腸菌群失調時,木糖吸收率降低,80%以上脾虛證木糖吸收率也下降。有人發現健脾顆粒對脾虛小鼠腸道菌群有顯著的調整作用,使已降低的雙歧桿菌、乳酸桿菌恢復到正常水平,而使脾虛時已升高的大腸桿菌、腸球菌等數量減少。由此可見調補脾胃與調整微生態平衡是密切相關的。(丁鈺熊)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河圖洛書與陰陽八卦(二)
※消逝在文化長河中的陰陽家是怎麼回事?
※沈氏玄空學——陰陽二宅錄驗·陰宅秘斷計五十四條·17.經姓祖墓 巳山亥向 三運扦
※談談真陰陽與真雌雄
※天干地支的陰陽五行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