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當今賣座電影,面臨的 7 個「老梗」問題

回顧好萊塢的歷史,每個十年都有主導潮流的商業類型電影,60 年代有《鏢客三部曲》,70 年代有《星球大戰》帶起的科幻風潮,80 年代至 90 年代,史瓦辛格、史泰龍與布魯威利斯等動作巨星建立起「英雄式動作片」,一直到 2002 年 山姆·雷米執導的《蜘蛛俠》系列開啟了超級英雄時代,在 2000 年,隨著「黑暗騎士三部曲」與「漫威影業」達到高峰,已經將近十年,不僅沒有退熱,還想還要進入一個新的高潮。

不過所有的盛世都會有衰退的一天,不可否認的已經有不少聲音在對當今賣座電影做出了批評與檢討,他們也的確都擁有很明顯且難以迴避的問題,並且一直在重複,Screen Rant 和HypeSphere 兩家網站進行了整理,我們也發表在這,對此以分析討論:

一、重要角色的死亡以及死亡的真實性

縱然我們受到了《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的驚嚇,但觀眾始終不喜歡看到喜歡的角色死去,或是主要的角色在電影當中打醬油,不過這樣的設定卻時常出現在當今賣座電影的橋段里。比如正在上映的《長城》,出現了諸多的明顯醬油,《007:大破天幕危機》也大膽地讓 M 夫人死在龐德的懷裡....

二、預告劇透太嚴重

營造觀眾的好奇心與期待值是預告片最重要的工作,不過回顧這幾年,在看完一些預告總會覺得「預告片讓我們知道這些是正確的嗎?」,如《蝙蝠俠大戰超人》,在正式預告里大大方方的把反派介紹出場,雖然最後超人、蝙蝠俠、神力女超人合體相當感人,但這樣的安排在當時就出現了質疑的聲音,另外,《終結者:創世紀》更直接在預告中告訴你反派是約翰·康納….只能說,真是謝謝了!也許可以學學《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保密的技巧,這樣在觀影時才有更多驚喜。

三、最後一集拆成兩部電影

把系列電影的最後一集拆成兩部電影上映的陋習,好像從《哈利波特》系列開始的,隨後《飢餓遊戲》、《分歧者》、《霍比特人》都選擇把緊湊的故事,分散交代,電影的迷人之處,一部分就是它擁有時間限制,從 90 分鐘到 180 分鐘都有,硬要因為票房而切割電影,並不是非常的正確。

四、因為票房亮眼,而生的續集

好萊塢是一個巨大的商業體制,賺錢絕對是非常重要的目標,也因此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因為票房亮眼,而產生的續集作品,不過評價卻相當之慘,《愛麗絲夢遊仙境2:鏡中奇遇記》慘烈就是一個列子,更別說一部比一部凄慘的《變形金剛》系列,如今也要邁入第五集。反正未來還有更多各式各樣的電影宇宙,等著合作,有人買賬就拍嘍。

五、過度依賴特效

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對於電影來說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然主辦奧斯卡的單位」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不會把科學放到其中。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越來越多的商業作品過度依賴特效的輔助,而喪失了一切真實性,這種真實性對於觀影過程中是不可取代的,畢竟縱然觀眾不是專業人員,但還是對於影像是具有強烈、且直接感受的,真真假假之間會影響觀眾的投入程度,所以為什麼諾蘭很堅持實景拍攝、放棄特效,或是為什麼《星球大戰:原力覺醒》製作了不少 1:1 的戰艦模型。

六、反派的同質性太高

對比《黑暗騎士》的小丑、《復仇者聯盟》的洛基、《星際爭霸》的可汗,這三位反派在心機以及身為壞人的思維都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他們很喜歡故意被抓來,執行下一個計劃來看,近年好萊塢商業大片對於反派的設定似乎有些沒什麼新招,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已經過了 8 年,真如他所說「這個城市值得更厲害的罪犯。」

七、大量的黑暗、寫實風格

先說諾蘭, 2008 年的《黑暗騎士》諾蘭完美將漫畫電影與寫實世界結合,甚至還拿了奧斯卡,從此之後,各種本該有趣、歡樂的商業電影,都往此靠攏,《超人:鋼鐵英雄》算是諾蘭同個體系所以可以理解,不過 2015 年重新開機的《神奇四超人》就是一個慘劇了,此外 2006 年的《007:大戰皇家賭場》也算是正式改變了龐德風流倜黨、乾淨瀟洒的設定,各種流血、動作在丹尼爾·克雷格身上都可看到,甚至這位金髮的英國男星當時還被批評過長相,也許是時候該放下黑暗了,看看《銀河護衛隊》以及《死侍》的成功吧!

推薦閱讀:

《無賤道2》好看嗎?
為什麼大家對肖申克的救贖評價如此之高?
《肖申克救贖》和《基督山伯爵》相似之處?
今年的上海電影節 行業人士都在關注什麼?
韓劇里有哪些常用的套路?

TAG:電影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