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蹟.三星堆遺址(上)

三星堆遺址地處歷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廣漢市城西南興鎮鴨子河畔,南距成都38公里,北距德陽26公里,三星堆古遺址分布面積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寶墩文化,下啟金沙文化、古巴國,前後歷時約2000年,是我國長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為止我國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現有保存最完整的東、西、南城牆和月亮灣內城牆。 三星堆古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文物是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在中國浩如煙海蔚為壯觀的文物群體中,屬最具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和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群體之一。 三星堆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蜀文化典型代表。三星堆文化分四期,除第一期問先蜀文化外,二至四期大致屬於早期蜀文化範疇。約當中原地區新石器時期至商末周初。 在中國浩如煙海蔚為壯觀的文物群體中,三星堆所出土文物屬最具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和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群體之一。在這批古蜀秘寶中,有許多光怪陸離奇異詭譎的青銅器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銅大立人、有寬1.38米的青銅面具、更有高達3.96的青銅神樹等,均堪稱獨一無二的曠世神品。而以流光溢彩金杖為代表的金器,以滿飾圖案的邊、牙璋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屬前所未見的稀世之珍。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在參觀了三星堆兩坑出土文物後,盛讚這個千古奇蹟並滿懷激情揮筆題詞:「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

鴨子河畔的三星堆遺址博物館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將古蜀歷史的淵源從春秋戰國時期向前推進了約2000年;雄辯地證明了中華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體的。 三星堆遺址中心區域是一座由東、西、南三面城牆包圍著的古城,北面是鴨子河,城區面積近4平方公里。3000多年前如此宏大規模的城市,在全國範圍內都很少見,據考證這裡曾經是古蜀國的國都所在地。狹義的三星堆特指遺址內的三個黃土堆,它與北面猶如一彎新月的月亮灣,隔著古老的馬牧河南北相望,「三星伴月」由此得名,並在很早以前就成為一處著名的人文景觀。1929年的春天,當地農民燕道成在自家院子附近挖水溝時偶然發現了400餘件具有濃郁古蜀地方特色的玉石器,引起了中外考古學家的高度重視。從30年代開始,幾代考古學人便在此發幽探微。1986年7月至9月,兩個大型商代祭祀坑的相繼發掘,上千件精美文物橫空出世,廣漢三星堆從此名揚天下。

三星堆博物館以其文物、建築、陳列、園林之四大特色,成為享譽中外的文物旅遊勝地,是四川的五大旅遊景區之一、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首家同時通過「綠色環球21」與ISO9001:2000認證的博物館。現在主要場館有第一展館(綜合館)和第二展館(青銅器館)。 第一展館展線長逾800米,以《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陳列》為主體內容,全面展示三星堆遺址及遺址內一、二號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陶器、玉器、骨器、金器和青銅器等上千件珍貴文物。這些文物是長達70年考古發掘的成果,具有世界影響,在中國浩如煙海蔚為壯觀的文物群體中,屬最具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且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群體之一。

陶盉,大多數高約三四十厘米。在三星堆遺址的一個土坑中,曾發現一件陶盉與20多件瓶形杯放置一處,可見這些酒器是配套使用的,所以一般認為它是溫酒器。陶盉下部的三隻中空袋狀足成鼎立之勢,與口部相通,既可以加大陶盉容量,又可生火加溫,設計極為合理。寬大的盤面類似今天四川地區泡菜壇的壇沿,可盛水或置物。其獨特的造型及碩大的形體極為罕見。因而也有人認為這是古蜀人蒸煮食物的炊器,還 有人猜測這是四川火鍋的沿頭,古人在使用三足炊器時也如今天吃火鍋一樣邊煮邊吃。

下面出土這件陶器叫「高柄豆」,上面是盤狀體,主要用於盛放食物,下部是喇叭形圈足,連接二者的是管狀的「豆把」。有的豆把殘長竟達70多厘米,這是席地而坐的古人們為方便生活而設計的一種很巧妙實用的生活用具。這件高柄豆的器座上還刻有一隻眼睛,眼睛圖形在三星堆文物上出現較多,可能另有一番寓意。

三星堆神壇底部動物造型,兩隻神獸一反一正,平行站立,形成相互追尾的循環動勢,日月經行,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三星堆出土文物中,神樹是最有代表性、最珍貴文物之一。在中國的古代神話寶庫中有很多關於神樹的傳說,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東方的扶桑、中央的建木和西方的若木。大約在3000年以前,三星堆的工匠們進行了一項偉大的工程,複雜的項目中包括製造許多顆青銅樹,耗資之大足以傷及國力。當時三星堆的人們相信他們祭祀的場所一定是世界的中心。 神樹底座呈穹窿形,其下為圓形座圈,底座由三面弧邊三角狀鏤空虛塊面構成,三面間以內擫勢的三足相連屬,構擬出三山相連的「神山」意象,座上鑄飾象徵太陽的「☉」紋與雲氣紋。樹鑄於「神山之巔」的正中,卓然挺拔,有直接天宇之勢。樹分三層,每層三枝,共九枝;每枝上有一仰一垂的兩果枝,果枝上立神鳥,全樹共二十七枚果實,九隻鳥。樹側有一條緣樹逶迤而下的身似繩索相辮的銅龍,整條龍造型怪異詭譎,莫可名狀。 關於這株銅樹的內涵,目前在學術界尚存在不同看法,但將銅樹界定為「神樹」,則是共識:一種意見認為,這株銅神樹的造型與內涵應與《山海經》中記載的「建木」相關,銅樹是古蜀人溝通人神、上下天地的天梯,反映了古蜀人交通於天人之際的特殊宗教權力被古蜀國神權**集團所**的情況。與此相對的觀點則認為青銅神樹並非建木,從其構型分析,更多的與《山海經》描述的「若木」相似。另一種意見認為,青銅神樹具有「社」的功能,與載籍所記「桑林」一致,應為「社樹」。第三種意見認為,銅神樹為古蜀人的宇宙樹,反映了蜀人的世界觀。神樹它所在的位置恰好是古史神話傳說中所謂「天地之中」的成都平原,「天地之中」意即「世界中心」,表徵這是一株挺立於大地中心的神樹。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青銅神樹起源於古人對日暈現象的認識,代表東西兩極的扶桑與若木。其主要功能之一即為「通天」。神樹連接天地,溝通人神,神靈藉此降世,巫師藉此登天,樹間攀援之龍,或即巫師之駕乘。通過比較研究,學者們比較傾向於三星堆的神樹綜合了扶桑、建木、若木的特點和功能,是這三棵神樹的複合體的說法。 三星堆神樹是中國宇宙樹偉大的實物標本,當可視作上古先民天地不絕,天人感應,人天合一,人神互通之神話意識的形象化寫照。三星堆神樹反映了古蜀先民對太陽及太陽神的崇拜,它在古蜀人的神話意識中具有通靈、通神、通天的特殊功能,是中國宇宙樹最具典型意義和代表性的偉大的實物標本。 這株出土編號為Ⅰ號神樹由底座、樹以及樹上的龍組成。神樹的底座呈穹窿形,三面鏤空,象一座神山。樹分三層,每層有三個樹枝,樹枝上有刀狀的果葉、碩大的果實,在每顆朝上的果實上都站著一隻鳥,全樹一共有九隻造型相同的鳥。樹榦上嵌鑄了一條造型怪異的龍,龍頭朝下,身體呈辮繩狀,前爪匍匐在樹座上,後爪象人手,身上還掛著刀狀的羽翅。中國龍的造型從古到今千變萬化,但像這樣怪異的龍還是獨此一見。

下面編號為Ⅱ號的青銅神樹,殘高2米左右,結構與Ⅰ號神樹相似,喇叭形的底座象徵神山,三方各鑄有一個平台,平台上有跪座人像,人像手呈抱握狀,可能表現的是巫師祭祀神山、神樹,作法登天的情景。樹榦上套著「璧形器」,更強調了神樹「通天」的功能。在樹枝上還鑄有很多銅環鈕,可能用來懸掛各種造型的銅鈴、銅掛飾等,那種輝煌壯美的程度是我們難以想像的。

在我國西南地區漢代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座銅樹的隨葬明器,多表現昆崙山西王母神話傳說,因其掛滿銅錢,俗稱「搖錢樹」。它們在造型和內涵上與三星堆的神樹有著極深的淵源關係,皆是以樹、神結合為主要構成因素,表意其「通神」、「通天」之功能用途。與時下熱衷追逐錢財、總夢想真有個搖錢樹來發財習俗不同,實際上古代神樹以鳥代金烏,搖錢樹以朱雀喻日神,其光明之象徵意義顯明。搖錢樹鑄「錢」,錢紋多飾光芒,其初始意義仍在表明太陽,樹座則綜「崑崙」、「靈山」、「玉山」諸神山之義。三星堆神樹與搖錢樹的圖像構成方式,均在以神木、神山相結合而達天地不絕、人神相通之旨意。在我國其它地方出土的樹形燈盞同樣是樹崇拜的思想的一種表現。

青銅大鳥頭,出自二號祭祀坑,高40.3厘米,出土時在它的勾喙口縫和眼珠周圍還塗有紅色的硃砂,這隻鳥頭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彎鉤狀的喙。古代傳說中的蜀王柏灌、魚鳧、杜宇都以鳥命名,可見古蜀族與鳥的關係極為密切, 「鳧」指的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水鳥鸕鶿,即魚鷹。不少學者認為三星堆與魚鳧王的關係最為密切,大鳥頭與魚鷹的造型十分接近,從頸部的四個圓孔來看,估計是固定在神廟建築或者其他物體之上,作為蜀王魚鳧的象徵和標誌使用的。

金杖,出自遺址一號祭祀坑,全長1.42米,直徑2.3厘米。採用的是金皮包卷在木頭上,出土時,金皮內還有碳化的木渣,金皮重約500克。在金杖的一端,有一段長46厘米的圖案,下方為兩個頭戴五齒高冠、耳戴三角形耳墜的人頭像,笑容可掬,另外兩組為兩頭相向的鳥,上方是兩背相對的魚,在鳥的頸部和魚的頭部疊壓著一支箭。有學者推測,這段圖案可能表現的是以魚和鳥為祖神崇拜的兩個部族結盟,建立了三星堆古蜀國,漁獵曾作為當時的經濟生活手段。也有學者認為那不是箭,而是「穗形物」,並估計當時農業已經有了水稻種植。 至於金杖的性質,學者們一般認為,金杖集神權、王權於一體,既代表至高無上的權威,同時也是大巫師手中的魔杖、法杖,是政教合一體制下的「王者之器」。

戴金面罩的人頭像是三星堆最引人注目的文物之一。金面罩採用金皮捶拓而成,粘貼在青銅人頭像上,眼、眉處鏤空。57件青銅人頭像中為什麼只有4件戴了金面罩,是表現不同的膚色還是不同的地位?其深沉含義又何在?在世界考古史上,古埃及、古希臘都曾出土有金面罩,三星堆與它們之間是否有什麼聯繫呢?

玉石器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自新石器時代晚期以來,我國的制玉業就很發達,這一時期以良渚文化玉石器為代表,至商代則以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石器最為著名,而三星堆蔚為壯觀的玉石器群,又把人們的眼光吸引到神秘的三星堆古蜀國。三星堆成組成套精美絕倫的玉石器充分說明了能工巧匠們高超的技藝、極大的耐心與毅力,商代古蜀國已經擁有一定規模的玉石器加工作坊。三星堆的玉石器大多是具有濃厚宗教祭祀色彩的禮儀用品。

在三星堆玉石禮器當中,以戈和璋的數量最多。「璋」是三星堆最有特色、數量最多的一種玉石器,三星堆的玉璋分為邊璋和牙璋,前端分牙開叉的稱為牙璋,斜邊平口的稱為邊璋。這件牙璋,選料考究,通體烏黑髮亮,長90.8厘米,厚僅5毫米,刃口部分雖薄卻犀利如新,下端柄部兩側有加工精細的多齒形扉棱及鏤空花紋,莊重典雅。

「戈」本是一種兵器,但三星堆出土的用玉石製作的戈,加工精細,器身極薄,不具備殺傷力,出土時刃部完整如新,沒有使用過的痕迹,應該是用於儀仗的器物,在宗教儀式或表演活動中可以壯大聲勢,同時在祭祀祖先、籲請神靈降臨的活動中用於驅邪鎮魔。

三星堆遺址祭祀坑共出土80多枚象牙,經鑒定為亞洲象的門齒。學者們認為它們是統治階級財富的象徵。至於象牙的來源,有可能當時本地出產大象也有可能是蜀地與周鄰國家甚至更遠地區商貿交易的結果。


推薦閱讀:

考古時如何判斷遺址和出土文物的年代?
南翔老街~探尋雲翔寺遺址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15P]
揚州東門遺址見證唐宋繁華烽火 南宋時建城壕堡壘
【考古詞條】 新石器時代 · 半坡遺址

TAG:奇蹟 | 遺址 | 三星堆 | 三星 | 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