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東專欄】解讀「愧怍」內涵,感受悲憫情懷

解讀「愧怍」內涵 感受悲憫情懷

——《老王》基於學情的教學札記

文/程予東

有效的教學需要備教材、備作者、備學生,三者之中,學生的位置當是主要的。備學生就是了解學情。了解學情的近處通道當推學生自主預習。基於學情然後再定位教學。推進時選擇了楊絳先生的《老王》一文。楊絳先生的散文《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文中的老王是一個生活在底層的善良之人,而我們從作者對老王的態度上也分明感受到她的善良,可是作者認為自己每當想到老王時,就覺心上不安,後來衍成內心的愧怍。不安源於愧怍,愧怍又是因何而起呢?教參裡面說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改善他們的處境,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作者回想起自己對老王的關愛不夠,所以感受到了愧怍。但是聯繫相關資料和文中楊絳先生的隱忍表達,我們覺得她和家人在文革時期受到了種種迫害,在精神的受難和物質的短缺間,前者的不幸更為深刻。由此我們覺得對楊絳先生的愧怍有再審視的必要,這不但關乎著對老王其人的道德之境在特殊社會中存在意義的冷靜思索而且還關聯這對楊絳先生的深入認識。結合敘事散文的自主預習要求,有了如下的教學進程:

學生在預習中呈現的共識有:

1、老王是一個心底善良的人,文中通過很多細節體現他的善良仁厚,尤其是臨終前到「我」家裡送香油和雞蛋的事情。

2、作者也是一個善良的人,她和家裡的女兒都給予老王不少幫助,特別照顧他的生意。

3、老王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掙命的普通勞動者,「我」是被損害的知識分子形象,在黑白顛倒的社會中彼此顧惜。讓我們感受到黑暗的社會中美好的人性散發的光芒。

學生最有代表性的疑惑是:

1、從文中可以感覺楊絳先生並不是一個幸運的人,楊絳先生的不幸到底是什麼?楊絳先生的不幸和老王的不幸本質上相同嗎?

2、作者明明不是一個幸運的人,為什麼說自己是一個幸運者?

3、當「我」給老王錢的時候,老王反覆說他不要錢,感覺不是一種客氣的託辭,而是另有隱情。那麼隱情到底是什麼?

4、「我」照顧老王的生意給他送去物質上的幫助,感覺她並沒有做什麼對不起老王的事情啊,可是為什麼楊絳還要說自己心裡有愧怍呢?


師:「我」的女婿被迫害致死,自己和丈夫被下放到河南的五七幹校接受勞動改造。補充資料(PPT資料顯示),在是非不分的文革時期,知識分子的自由、信仰、親情、尊嚴被剝奪被損害。拓展相關資料,老舍在此時期投湖自盡,翻譯家傅雷被逼上吊,學者胡適精神失常,沈從文被迫放下筆桿拿掃把去掃女廁所等等。這是那個時代的癲狂!由此我們深味這樣的遭遇對楊絳先生而言簡直是精神的煉獄。這樣的人生際遇和老王物質上的短缺相比確實是更深的不幸。

師:首先讓我們來看一個比較,楊絳原文結尾寫的是「一個多吃多佔的人」,入選教材後文字有了改動,變成「一個幸運的人」,這兩者之間在表意方面有怎樣的區別。感受「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中所傳遞出的語言內涵。

討論明確:楊絳先生將一己的生活經驗推廣到一切人的生存體驗,並在跟不幸者的對比中懷著對整個社會道德狀態的憂慮和批判,清醒而自覺地進行自我批判和反思,然後傳達出某種准宗教式的體認。愧怍感的誕生絕對不是前面虧欠感的簡單重複,它已經歷了充分的時光醞釀,包含了足夠多的相關世相的體驗,升華到了一個新的情感境界。

老王在黑白顛倒、人人自危的時代,尤其是對像我們這樣的知識分子沒有任何的惡意,從來沒有覺得我們是好欺負的主兒,他啞著嗓子悄悄的一問「你還有錢嗎?」表現出了悲天憫人的品格和質樸的道德情懷。而這完全出自樸素的道德自覺和堅守,對道德崩塌的社會有著無可估量的意義。讓「我」感受到了震撼也看到了希望,更催生了楊絳先生這位知識分子內心的清醒和自覺,自我批判——「愧怍」也就由此而來了。

師:老王臨終前對楊絳先生傾其所有說自己不要錢,他到底要什麼?他得到了嗎?讓我們回到文本。

生:老王反覆聲稱他不要錢,而且站著沒有馬上離開的意思,這裡無不傳遞出他的內心是別有渴望的,聯繫前文對他孤苦身世遭遇的介紹,我們可以觸摸到老王需要的是親情,是依靠,是希望楊絳能把他當做親人一樣的看待,而這深度的內心渴望並沒有完全被楊絳洞悉體察。

師:請從文本中找到相關的依據。

生:我們可以從楊絳在看到老王時的驚不擇言的客氣話中以及後來的害怕得糊塗了的內心獨語中感受到。這些內容無不彰顯出自己和老王之間在心靈交往上是存在些許距離的。這距離的存在提醒著楊絳越過時間的磨洗後自認為對老王所做是虧欠的,因為虧欠而生出了愧怍之感。

師:我們看看別人是如何來評價楊絳的。

推薦資料:胡河清《楊絳論》中這樣評價她:在當代中國文學中,文章家能兼具對於芸芸眾生感情領域測度之深細與對於東方道境體認之高深者,實在是少有能逾楊絳先生的。佛經里講:任何人與一切眾生都有同體關係,一切眾生是我父母,視眾生如一子。於是有這樣覺悟的人就會生出無限慈悲之心,毅然以個體生命去擔當人世的欠缺,以自己個體的孤苦和受難向世人呈現聖愛。楊絳先生在別人輕易釋懷處始終無法釋懷,並從虧欠修鍊成愧怍這樣的宗教情懷讓我們看到一個無辜生命體對一切生命欠然狀態的全力擔荷。

師:那麼你怎麼來看待楊絳其人,今天我們學習《老王》一文,從作者身上,我們到底要汲取什麼?

生:記得老師這樣對我們說過,我們在為別人而生,別人也在為我們而活。這世上的一切,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我們的生命不屬於我們,我們跟世界上所有的生命息息相關,昨天和現在無論你任何一場善行和惡行,都會決定我們的未來。楊絳的姿態,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都是相關的。人不但和人相關,而且也和萬物相聯繫。

基於學情教學課例分析:

看到有老師提出這樣的教學理念:文本細讀的主體是學生,細讀直接指向言語,教師「在場」。閱畢,覺得深以為然。

不僅反觀自己的教學,可以不誇張的說我們中的大多數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往往本著自己對文本創作的主體——作者的了解並體會其創作的動因,然後不自覺地在精心的預設中為順利達成自我人文精神的主觀式圖解而陶醉。我們的自我本位淹沒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的主體地位怎麼才能夠得以體現呢?需要了解學情,基於學情的教學當是摒棄了單向度的問答方式。那麼通過哪些渠道來了解學生的學情呢?合宜的應該是預習(這是自主學習的第一步)。早些時間也做過預習的要求,大體上貫穿著這樣的門道:首先掃清字詞障礙,然後摘選若干精彩語段,最後提出問題,如果能夠回答的先自行解決,把解決結果交上來,不能作答的就以問題形式訴諸練習簿。一段時間之後,感覺這樣的自主學習效率很低,不管什麼類型的文體都採用這一模式,是不恰當的。後來想到了文體的分類,又想到了問題的類別,有感受性的,理解性的,欣賞性的,評價式的。漸漸有了一點門徑。從文體上看,人教版教材中佔有很大比重的是散文。作家筱敏說:散文作為一個容器很寬敞,可以說是廣闊無邊的文體。從柏拉圖式的對話錄到波德萊爾式的詩,從尼采式的思想斷片到赫爾岑式的浩繁敘事。確實如此,因為它的廣闊,因為它的不使勁兒、不刻意、不矯情、不營造,所以被認為是文體里的輕騎兵。故此吧,我們的語文教材里散文所佔的篇幅是最多的。它的分類也比較豐富,像我們平時常說的抒情散文、敘事散文、議論散文(哲理散文,隨筆式的。)在初中教材里,敘事散文是主要的。曾經從五個方面(把握情感、探究情緣、釐清情物、品味情語、賞析情藝)給學生講過這類散文的預習要求,但是依然覺得那樣的講法涉及太廣,針對性欠缺一些。效果不像自己預期的那樣。鑒於此,筆者賞讀了眾多的敘事散文,發現我們也可以尋求一個快捷的接近通道。經過比照,實踐,覺得對於敘事散文的預習,可以從如下六個方面著手。

需要知道文中寫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情;文中的人對人和事的態度看法怎樣;作者對自己筆下的人事有什麼看法,情感傾向怎樣;讀者是從何處感知到作者對人事的情感態度的;讀者對散文中寫到的人事有什麼看法情感;讀者對作者有怎樣的看法態度。凡是涉及文本的都需要從文中找到依據,不能撇開文本懸空而談。以上六個方面存在層遞性,一般是先了解文本內容,熟悉寫到的人、事是什麼,最好能簡練概括,然後才可以討論別的幾個方面。幾個方面的要求布置下去,從預習效果來看,學生的識度是有很大差異的。有的解讀淺顯,而有的見識較有深度。調查得知淺顯的學生積累比較匱乏,所以他們的思維也只能在表象上平面滑行,而那些有獨特理解的學生累積資源就比較厚實,他們在面對一個新的文本時候可以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這正應了英國現代藝術家岡布里奇說過的一句話:所見出於所知。我們能見到多少,見不到多少,最終取決於我們知道多少。

經過預習的過程,我們了解了學生在閱讀一個新文本的時候他自己的初步所得,以及他思之不能解析的疑問。得到和疑問就是他們預習的價值所在,實際的教學中,叩應學生的疑端,結合老師提供的資源,緊緊抓住文本的語言繩索,你能感到學生的思考隨著老師的追問而走向了深入。如若依照原先的以老師自己預設為切入點的教學思路,那麼學生只能是順應你的問題,被動地跟進,欠缺了自己為個人疑惑迫切尋呼回應的熱切期待。基於學情的教學是教和學達到共贏的路徑。學生在自己的問題和老師的追問下擯棄了那些平滑的表面的認知,在文本細處尋找,在別人的思考中聆聽並開拓自我對問題的深刻解讀。這次教學使自己更加堅信我們的語文學習不是要告訴學生已經知道或者一覽就知的東西,而是要從他們自身出髮結合適宜的追問梯度去開啟他們的思維,使學生的精神走向豐盈。對話理論的開創者德國哲學家馬丁·布伯曾經說過:教育的目的並非告訴後人存在什麼或必會存在什麼,而是要曉諭他們如何讓精神充盈人生,如何與你相遇。

有效的教學不管採用怎樣的教育理念,預習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你了解了學情的差異,那麼這就可以指引你在教學前就要根據學生的自學反饋來分類歸納提煉出他們的共識、分歧以及疑惑。然後在具體的教學中,再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呈現他們的分歧以及疑惑。在對話的平台上互相補給,最後達成識見上的提升。基於學情的教學,讓學生和老師在相遇中採擷到了更多有價值的東西。

作者簡介:

程予東,浙江象山荔港學校語文老師,語文濕地棲居者。任性翻書,隨性寫文,章法不嚴,思考欠深。喜愛王君這道閃電,這涓清流。

編輯:翁梅 製作:呂英順


推薦閱讀:

今古稱謂解讀(等級類)
深度解讀:一命二運三風水
八字命理奇書《子平真詮》解讀釋義
沒事多看看法律,解讀生活必備的51個小常識
《子平真詮》解讀釋義

TAG:內涵 | 感受 | 情懷 | 解讀 | 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