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上學」的探討
家庭學校,即「Homeschooling」,美國稱之為「在家上學」,一些歐洲國家稱之為「家庭教育」(home education)。「家庭學校」主張因材施教,注重個性化和人性化,按照每個孩子的天賦和能力進行教育,是一種以家庭為基礎、孩子為受教育者、家長為主要教育者的教育形式。
家庭學校不同於學校教育,意味著「以家為本」而非「以校為本」的教育。除了可以 從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得到課程、教材等方面的服務外,家庭學校還可以調用更多的社區資源:圖書館、博物館、體育運動中心、畫廊、展覽館以及親友和鄰居的智力資源,比學校教育更能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要。家庭學校也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家庭教育,它有一定的課程設置,關注學生認知、情感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美國人Randy有5個兒子,小的12歲,大的已經大學畢業工作了。這5個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到中學12年級,全都在自己家裡上學,媽媽擔任他們的老師。
Randy認為,學校所教的知識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而且學校的授課方式忽視學生的個性。而且,弱小的孩子不用擔心和其他同齡人競爭的壓力,避免上學時被其他同學欺負或遭遇毆打等校園暴力。
Randy是個牧師,他一家人都是虔誠的基督徒,除了宗教信仰上的原因,他還擔心孩子到了學校可能受吸毒、酗酒、暴力等不良風氣的影響。Randy說,「家庭學校」在美國所有50個州都是合法的,但各州的要求不同。根據密蘇里州的有關法律,孩子留在家裡上學必須向當地教育當局報告備案。每學年上課時間1000個小時,其中閱讀、數學、歷史、地理、英文和科學等主課至少在600小時以上。每次上課必須「簽到」,孩子的作業和家長的批改記錄都要保存,以備教育官員的抽查。
「家庭學校」的孩子整天和父母在一起,其在社會化方面會不會有先天不足?Randy認為,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比如,他們家的孩子經常和鄰居的孩子玩在一起,還到社會上當義工,家長也常常帶孩子出席朋友間的家庭聚會,讓孩子和不同年齡段的人接觸,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更好。
在美國,有很多家長放棄公共教育的「福利」,自己擔任教師在家教育孩子或是聘請專職老師,在家上學的人數不斷上升,從2007年的150萬達到了現在的200萬人以上,即25個適齡學生中就有一個在家學習,也大約佔學齡兒童的3%。
近年來美國公布的大量調查研究資料,充分而令人信服地說明,家庭學校的學生,不僅總體上學業超過了學校學生的平均標準,而且在百分比上遠優於學校畢業的學生。更有意思的是,在社會化方面,家庭學校的學生比學校學生在總體上也更勝一籌。一項研究揭示:在接受家庭學校教育的成人當中,有71%參與社區服務活動;88%加入某一社會組織,而年齡相仿的普通民眾在這兩項上的參與比例分別為37%和50%。
外國的「在家上學」流行得如火如荼,那麼在中國呢?中國的父母也放心把孩子接回家教育嗎?而事實是,確實有一部分中國家長已經開始身體力行,嘗試主流教育體系以外的道路,包括「在家上學」。中國「在家上學聯盟」網站如今已擁有超過5000名會員,創辦人估計,真正實踐「在家上學」的會員多達1000人。
有一個北大爸爸把自己在北京的的家改造成了一間家庭學堂,取名「龍學園」。兩間卧室被放進6張床,一個大廳被分隔成兩部分,一半是孩子的圖書館,擺放著《哈佛家訓》、英語名著等書籍,以及一張供孩子塗鴉的小桌子;另一半則是一個大圓桌,那是孩子們的課桌,也是吃早午晚餐的飯桌。
每天他親自教授語數英等課程,他自己為孩子選擇讀物,出數學題,英文教材採用的是台灣東西出版社的Easy to Read以及美國蘇斯博士雙語經典故事。 每天下午,還帶著孩子向專業老師學習游泳、跆拳道等課程。
北大爸爸的家庭課堂輕鬆自由,孩子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聽課方式。在北大爸爸的教育下,孩子做的小學四年級試卷總能拿90分以上,也毫不費力念出了四年級英語課本,字正腔圓,美音很重,跆拳道黑帶也被小傢伙收入囊中。
這位北大爸爸非常支持家庭教育,認為「學習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旦腦筋開竅了,掌握了學習的規律,十二三歲之後靠自學也可以。」教育專家、《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尹建莉:當下有很多家長對學校教育不信任,一小部分家長勇敢地獨闢蹊徑,使「在家上學」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但這方面目前還缺乏理論和實踐的支撐,更多人仍處在困惑彷徨中。
網友丁洪先:「在家上學」的模式是對《義務教育法》的一種衝擊、一種挑戰、一種抵觸。嚴格說起來,還是違法的。
網友思成稱,這些家長的初衷是好的,也為此作出了很大犧牲,但這是一種個性化很強的教育方式,與學校教育相比有其特殊性,在目前中國特色的中考、高考人才選拔體制下,「在家上學」不符合國情,在當前很難得到普及,其效果還沒有得到確切驗證。
網友「rollingcat80」留言說,家庭教育一要父母本身具有較高知識水平,二要父母有足夠的空閑時間。在中國,本科教育剛剛普及,年輕人又要在拚命賺錢的情況下,基本沒戲。
全國人大代表方青認為,中國是「人情社會」,在家上學對人自身的「人情關係」而言,顯然是有損失的。當然,「在家上學」提倡的對孩子的尊重,是值得借鑒的。很多學校現在正推廣小班化教育,引導每位老師轉變理念,從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出發,尊重每一個孩子,應該說,傳統教育並沒有躑躅不前,它也在進步。」
「在家上學」也曾遭遇強烈的爭議,其一,「在家上學」會不會演變為非法辦學?其二,「在家上學」會不會導致學生輟學,影響義務教育的普及?
推薦閱讀:
※地藏懺法儀規《地藏懺》在家拜懺儀軌
※在家居士如何拜懺
※【轉載】【原創】在家與出家
※外媒:美約6470萬人在家不說英語 有300萬人說中文
※名貴的樹樁盆景,擺在家裡才有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