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和書畫家誰忽悠了誰?
看到這個標題,有的人可能就會說,我是「國家級」的、我是「省級」的、我是「地市級」的……不信,有會員證在此。是啊!當今社會流行各種各樣的證,就像黃宏的小品裡面所講的那樣,幹什麼都得有證:身份證、工作證、戶口本、軍官證、通行證、房產證、土地證、醫療證、獲獎證、榮譽證、學生證、學歷證、畢業證、老年證、出門證、行車證、結婚證、離婚證、出生證、會員證,五花八門,不勝枚舉。相對於社會的具體管理而言,這些證都代表著某種具體的身份和合法性。藝術家也有證,作家有作家協會會員證,書法家有書法家協會會員證,畫家有美術家協會會員證,而且等級不同,資格有別。儘管目前已經有很多人對這些證提出了種種質疑,但它作為代表官方意識的東西,人們還是對此有著普遍的企求和追棒。
幾乎絕大多數人都以你是不是某某協會或是何種級別的協會的會員來衡量你的身價,尤其是對一些雖不懂藝術但卻有權有錢的人來說,人家一看你是中國書協、中國美協的會員,就覺得你是真正的書法家、畫家,你要不是會員,你寫得再好畫得再好,也很難引起人家的興趣和注意力。面對這種情況,很多書畫家也只有「望證興嘆」了…… 也許有的人會說,會員肯定是水平高的,你要是水平比較高,那你怎麼加入不了協會呀?這種話,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書協和美協代表著某種藝術高度,其所舉辦的全國性大展也代表著一定的水平。
但是,由於加入協會需要具備相應的條件,而具備這些條件往往又受很多客觀條件的制約。比方說,你參加全國大展,儘管你寫得也很不錯,由於入展名額的限定,當寫的比較好的人相對較多的時候,很多人的作品依然會面臨落選的結局。你的作品不能入展,你基本上也就無法加入協會,你加入不了協會,一些人就認為你的水平不高。而事實上經過這麼一分析,它並不絕對。我無法想像,當歷史的車輪碾過之後,後人對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所認可的這些證書會作何評價,也無法想像曾經擁有這些證書的人的作品能夠在社會上保留多少年。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只有真正好的作品才有可能流傳下去。
更有一種可笑的現象,那就是一些人動不動就將自己標榜為世界級的書畫藝術家,說自己填補了「世界書畫界」的某項空白,獲得了幾個幾個「世界第一」。這樣的人在生活當中我們是屢見不鮮。筆者近年來經常在全國各地走動,有時參加一些活動,就會碰到這樣的主兒。他了解到我是寫評論的,就拿著自己的一大摞榮譽證、獲獎證、會員證和許多收編有他本人的報刊和「名人典籍」給我看,死纏硬磨要我給他寫文章。其實他們那些證書沒一個是有份量的,其水平不過就是個一般票友而已,那些所謂的「某某大使」、「某某第一」不過都是一些打著弘揚書畫藝術旗號的由一些外行和書商組成的什麼大賽組委會、編委會的忽悠結果而已!但是令人更感到可笑的是,偏偏就是這些角色往往能夠蒙蔽很多人的眼睛,用他們拙劣的作品到處招搖,而那些捧場的人還真把這些人當作是「大師級」的人物小心伺候,把他們的作品當作「墨寶」。
筆者今年到內蒙古某市參加一個散文節盛會,在活動當中的一個筆會上就看到過這種場面。那些「大師」們一個個身著奇服異裝,或銀須飄飄,或長發披肩,或美女相伴,看上去昂首闊步,趾高氣揚,一幅不可一世的模樣,然觀其筆下之物,不過平平而已,那些人故弄玄虛、裝神弄鬼的神情舉止有時不免令人忍俊不禁。可那些組織人員、政府官員、企業老闆都無一例外地圍著那班人轉悠,還真有人花大價錢收藏這些人的作品,指望著日後升值呢!
國畫和書法,本來就是中國的本土文化,這種藝術形式早已打上了我們深深的民族烙印。一個書畫家,要是能夠憑藉自己的水平和實力在全國打出一定影響來,你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完全沒有必要再去折騰什麼世界第幾。可是也恰恰因為社會的普遍浮躁,弄虛作假成風,形成惡性循環,使得很多人不願在藝術本體上下苦功夫,為了撈取那些駭人的封號與頭銜,不擇手段,不惜血本,爭先恐後,趨之若鶩。白白浪費了許多有益的社會資源,令人感嘆不已…
平心而論,在現今市場經濟社會背景下,人們的生活壓力日漸加劇,作為書畫家和書畫愛好者亦莫能外。生存的需要是任何人的第一需要,為了生活,大家要拚命工作,東進西去南來北往地奔波折騰,這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而當今社會注重形式,衡量一個人,要看出身、文憑、職稱、職務。沒見過面的人剛一見面,先要仔細上下打量對方的衣著打扮,坐下會談,還要看場所的品位高低,飯菜的豐盛與否。你參加展覽,人家要看你作品的形式是否新穎獨特,第一印象是否招人眼球。如果作品的形式陳舊,材料一般,你就是寫的再好,估計十有八九也是沒什麼戲的。在城市裡生活,要有房有車,才顯得你有身份有實力,在北京、上海和南京這些大城市生活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現在的人口流動特別厲害,書畫家們為了生存和尋求發展,也紛紛加入了流動人口的行列。
在北京,書畫家北漂是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話題。偌大個北京,有從全國各地聚攏來的不計其數的書畫家在那裡安營紮寨,尋找機遇。在那些書畫村,你走在大街小巷或者隨便哪個衚衕,到處都可以看到奇形怪樣的藝術家,這些人大多都是搞書畫的。男女老少各色人等紛至沓來,絡繹不絕。
筆者經過和他們很長時間的接觸和交談,才知道他們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雖然在北京賺錢是很不容易的,但卻可以迅速地包裝自己。因為北京是最有藝術氛圍的世界大都會,在這裡談藝術是絕對不會招來人們的非議的。北漂書畫家當中,有混得非常好的人,買房置地,購車娶妻,風光體面,不言而喻。但這種人畢竟是少數,更多的人在生存方面都很困難。然而,即便如此,書畫家們依然對未來充滿希望。因為在這個地方可以有機會見到政府高官、文化名流和社會賢達並和他們合影留念,可以比較容易地出書上報,可以參加形形色色的展覽筆會。
一些有商業頭腦的人從中看到了商機,他們抓住書畫家們急於出名的心理特點,於是各種書畫院、協會和報紙刊物如同雨後春筍,紛紛破土而出。各種報刊雜誌的業務員如同保險公司的業務員一般,成群結隊地穿梭於北京市的大家小巷。只要花費一定的本錢,什麼頭銜和榮譽、稱號都可以手到擒來的。
於是,從北京出爐的書畫家們差不多有相當一批人就成為了「名家」和「大師」,至少也是個「精英」。這些人就會以北京為中心,向全國輻射,一年到頭,來往奔走於全國各地,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
我無意否定他們為了面對生活現實而付出的種種艱辛和努力,因為既然選擇了藝術道路,就得義無反顧無怨無悔地走下去。但我所思考的問題是,在特別注重形式和講究頭銜稱號的當下,是社會忽悠了藝術家還是藝術家忽悠了社會?是為了更好地生存而先行大肆忽悠社會,然後再去下苦功夫研究藝術呢還是節衣縮食,安分守己,甘做冷板凳,先搞好藝術再去走向社會呢?如果選擇前者,那麼書畫界將會越來越浮躁,越來越混亂;如果選擇後者,那麼又有多少人願意粗茶布衣淡泊自守呢?
在與北漂書畫家交談當中,幾乎絕大多數人都表示為了得到中國書協、中國美協的一紙會員證,再苦再累也認了,加入了協會,也就意味著自己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自己一生的追求和付出就算得到了一種歸宿。由此,我更在思考一連串的問題,那就是這種如同古代科舉考試一般的會員制度,對當代書畫事業的發展究竟會起到一個什麼樣的實際作用?會員證真的會代表書畫藝術工作者的藝術高度嗎?拿到會員證的書畫藝術家真的會改變自己的命運嗎?
其實,無論是什麼級別的書畫家,首先選擇解決的問題必然是極為現實的生活問題,而對代表某種身份級別的會員證的追棒,是由於整個社會的普遍風氣所導致。就像現在的家長和孩子,儘管知道考上大學不一定就能找到合適的工作甚至有可能找不到工作,但是還很少有人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會放棄考大學。社會批量生產的大學生正在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困難的殘酷現實。而書畫家們同樣面臨著不會被社會和市場真正認可的尷尬局面。但為了各自心中的那份美好的希望,大家還是在不斷地努力著、奮鬥著,至於在這永無休止的行進旅程中各自到底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答案可能就在每個人各自的內心深處……
推薦閱讀:
※忽悠著過
※歡樂中國行,忽悠黃石人?(下)轉自<餘一夢
※如何評價吳織亞切大忽悠4.14晚直播?
※十條笑話之:只要套路深,忽悠變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