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革命時代的7段傳奇

作者:毛衛星

原載《錢江晚報》2005年1月11日

 每一個輝煌的時代總有一批傳世的工程伴隨著誕生,它們就像是一個個目光深邃的巨人,屹立著向後人昭示歷史的滄桑和力度。去年底,英國廣播公司製作了一部影片《鬼斧神工創世紀》,介紹工業革命時代7個精彩絕倫的工程成就,最讓人驚嘆的是,在經濟和技術奇蹟背後,有一批勇氣過人、創意超絕的先鋒人物,他們以出眾的熱情和毅力,克服種種艱難,實現了人類的一個個夢想,這部長達350分鐘的紀錄片講述了這些動人的故事。

 影片《鬼斧神工創世紀》非常大手筆地以創新的手法,將原本枯燥難懂的工程歷史以准紀錄片的方式,將豐富的文獻書信記錄編劇,並以電腦動畫忠實地呈現了7個充滿崇高理想、想像與血汗的故事,帶領觀眾走過人類現代文明的演變。這7個劃時代的建築工程奇蹟是:世界第一座以鋼材建造的橋樑布魯克林橋、世界第一座海上遠距離燈塔貝爾燈塔、當時全世界最大的船隻「大東方號」、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又稱巨石水壩的胡佛水壩、解決倫敦污水問題的下水道系統和跨越美洲大陸的鐵路。

 從年代最久的貝爾燈塔到最近的胡佛水壩,經過歲月的考驗,它們不但是工業上的奇蹟,其建設過程也是一則則動人的故事,其中包含了人定勝天的豪氣,更有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血汗,這些眼光遠大的工程師或建築師以及許多無名英雄披荊斬棘,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夢想。

「大東方號」  

 布魯奈爾打造「海上浮城」:朝著計劃前進,而且決不妥協

 1851年,英國工程師布魯奈爾面對滔滔大海,夢想打造出一艘世界上最大的船,他用一支鉛筆畫下了草圖。

 與當時的木殼蒸汽機帆船客輪不同,大東方號被設計為用螺旋槳和風帆推進的鐵殼船,這艘被譽為「海上浮城」的大船可載客4000人,載貨6000噸,這在當時超出了人類造船工程的極限。

 布魯奈爾雖然在鐵路和橋樑建設上卓有成就,但航運公司的6個經理一開始懷疑「這個巨無霸是否能浮得起來」,不願冒險投資。一天抽40支雪茄,只睡4小時依然精神奕奕的布魯奈爾,為了留下傳世之作,決定不計一切代價接受挑戰。籌到資金開工後不久,一場大火橫掃造船廠,將1000噸甲板和草圖付之一炬。但他在廢墟里從頭再來,並親自督工。

 由於進程緩慢,工程一度引發了財務困難,布魯奈爾的健康狀況也每況愈下。由於前後共有12000名工人參與建設,最終將3萬塊鐵板、300萬枚大鐵釘裝進了船殼。看到泰晤士河上猶如「披著史前時代巨獸堅甲」的龐然大物,整個歐洲轟動了,造船廠成了最熱鬧的觀光景點。

 大東方號下水典禮那天,10萬人前來觀看,因為過於龐大,船隻無論怎樣都無法下水,吊鏈還造成了人員傷亡。折騰了三個月,轉機終於出現了,一個清晨在大潮的幫助下,這艘巨無霸終於滑進了大海。但布魯奈爾卻中風了。當他躺在病床上時,大海白色的浪花欣喜地迎來了一個新夥伴。

 不久布魯奈爾去世了,年僅53歲。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船其實連一名真正的乘客也沒有,由於幾個航次虧損累累,而且船難一再發生,最後不得不停航。大東方號在處女航30年後被賣給拆船公司當廢鐵,花了二年時間才拆解完畢。

 這一驚世之作是商業上的一大災難,讓布魯奈爾傾家蕩產,並最終失去了生命。然而它卻是造船史上的一個奇蹟,直到50年後才有堪與它媲美的大型商船。它富有遠見的設計,至今仍是遠洋航船的設計藍本。

  

布魯克林大橋

羅布林拉起布魯克林大橋:生命就在美麗的作品中

 一本剪貼簿記錄了這個感人的故事。費時16年才成的紐約布魯克林大橋,是傳奇建築師羅布林父子的傑作。

 19世紀中,紐約是當時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當時有人計劃搭建有史以來最長的橋,來連接曼哈頓島與布魯克林區。在1869年正式開工前,總設計師羅布林的腳卡在靠岸的渡輪與碼頭間而受傷,不久因感染破傷風而亡。他32歲的兒子是個力學家,決心繼續父親未完成的夢想,「沒有人建造過這座橋,我的父親也一樣。」他最後成功地說服了投資者。

 在塔樓建設過程中,支撐重量巨大的花崗岩的沉箱著火了,小羅布林親自救火,20小時後因疲勞過度而倒下了,但蘇醒後他重新回到工地,最終卻因為潛入深水底的橋墩過久而患上了潛水病,半身不遂的他,每天在工地附近的家中用望遠鏡觀察工程進度,在輪椅上口述造橋指令,他的妻子愛米莉「為了這座橋,同時也為了挽救丈夫的生命」,每天到工地現場指揮。

 在巨大的慶祝禮花中,橫跨海灣的布魯克林大橋終於被無數的吊索拉起,愛米莉看到此情景不禁落下了眼淚。布魯克林大橋全長1.5公里,以兩座高達84公尺的哥特式橋塔象徵連接的兩座城市,並以四根主鋼索串聯支撐橋面的吊索,是世界上首次以鋼材建造的大橋,這樣的設計在當時堪稱一大奇蹟。

  

橫貫美洲大鐵路:奇蹟由中國人來創造

 19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帶來的進步逐漸推進到了美洲,一項了不起的成就誕生了:一條橫跨美洲的鐵路。

 「鐵路能到騾子到不了的路,主要你能找到它的路。」這條鐵路翻越群山、荒原、峽谷和沙漠,是世界上第一條橫穿大陸的鐵路。

 1863年美國內戰期間,林肯總統為了打通東西部,決定建造一條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鐵路。這條鐵路從西部加州一個小鎮起頭,4位雜貨商、布商和五金店老闆共同接下了工程,鍬起了第一把土。要實現這個夢想,火車首先要翻越內華達山脈最高7000英尺的崇山峻岭,穿過50座橋樑和10多條隧道,難度在當時可想而知。

 鐵軌等材料從美國東部花了4個月才從海上運到,但艱苦的勞動,讓起初幾百名淘金者半路上就溜走了,承包商在面臨破產前,招募了大批剛剛來到舊金山的中國移民,勤奮、能吃苦的數千中國勞工完成了歷史性的創舉。他們面對雪崩的危險,在隧道、山嶺里默默施工,用生命和血汗在5年後打通了所有隧道,當第一道光亮透進一條1600英尺長的隧道時,人們驚奇地發現:僅僅只有2英寸的誤差。

 同時,美國東部數千退役軍人也開始了大鐵路東段的建設,在政府承諾提供土地的誘惑下,他們不斷向西部突進,穿過草原和沙漠。兩條鐵路軌道在猶他州迅速接近,這時,中國人創造了一天鋪設10英里鐵軌的紀錄,並率先到達了終點。

 1869年5月10日,兩支大軍象徵性放下了最後一條鐵軌,一列火車呼嘯著駛過。這條用2000條性命換來的大鐵路,最終改變了美國商業和財富的分布,並打開2000英里土地的空間和價值,拉近了美洲大陸的距離:從紐約到舊金山的旅途一下子由6個月縮短成7天。林肯沒有看到鐵路的建成,但他的夢想最後實現了。

 在工程完成後,負責鐵路西段的總工程師朱達由衷地說,這條美國鐵路愧欠中國工人很多,那些值得尊敬的中國人,將被永遠牢記在美國人的心中。

巴拿馬運河

 法國人雷賽布完成了蘇伊士運河後,開始了一個更大膽的計劃:巴拿馬運河。此時已是19世紀後期,海運是國際間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但是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的交通必須繞過非洲好望角,雷賽布打算切過巴拿馬地峽拉近兩大洋的距離。

 而工程開工後卻遭遇到深不可測的叢林、防不勝防的土石流和致命的傳染病,使得這個偉大的計劃變成一場惡夢,這場惡夢最後雖然終結,連接兩大洋的偉大工程終於完工,卻花費了25年,並付出了25000條人命。

胡佛水壩

 胡佛水壩是史無前例的水壩工程,至今每年都有許多觀光客前往。二十世紀初期美國西部正逐漸開發,工程師計劃在科羅拉多河上建造水壩,以便開發內華達州及亞利桑那州等沙漠地區。

 1902年,大衛斯構思出一項計劃,建造一座水壩攔截科羅拉多河危險又不可預測的河水。胡佛水壩開工時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當時為了賺取每天幾美元的工資,成千上萬的失業工人拖兒帶女來到這塊叫「黑色峽谷」的地方,在惡劣的環境中夜以繼日地工作,許多工人死於爆破意外、一氧化碳中毒、熱衰竭。1935年,胡佛水壩終於比預定時間提前兩年完工。

 胡佛水壩目前供應加州、內華達州及亞利桑那州的居民用水,所發的電力足夠150萬人使用。

貝爾燈塔

 18世紀之前,蘇格蘭東岸波濤洶湧的北海上有一塊危險的礁石,因為漲潮而沒入海面,每年都會造成許多船難,1799年的一場暴風雨中就有70艘船因而沉沒。

1807年,工程師史蒂文生開始計劃建一座燈塔,但是在11海里外的海上,到一塊大半時間沉在海中的礁石上工作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他克服了氣候不佳和大風浪的考驗,建立了世界第一座海外燈塔,成功地阻止了許多船難的發生。

倫敦下水道

 1858年大東方號處女航時,倫敦正受到惡臭的襲擊,由於人口快速增長,卻沒有適當的衛生措施,水溝、巷道里污水四溢,引發霍亂,導致3萬人死亡。

 19世紀中期,著名的工程師巴瑟杰特打造了130公里長的公共污水下水幹道,連接超過1600公里長的家庭污水道,將污水引至下游處理廠,凈化後再排回河中。倫敦變成了一個現代都市,成功終結了霍亂流行的時代。巴瑟傑的設計也成為現代下水道系統的藍本。

推薦閱讀:

孫中山簽發委任狀見證華僑支持革命
清末主要革命團體1
華僑華人天地的文件夾【唐人街圖檀香山唐人街檀香山唐人街。檀香山唐人街里的孫中山塑像。檀香山唐人街的標誌之一。檀香山的唐人街是孫中山先生最早策劃反清革命的地方,也是oahu最古老的餐館、酒吧、市場和劇院
揭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八個歷史謎團 [圖文]
英特耐雄耐爾何時才能實現?該如何實現?

TAG:工業 | 工業革命 | 革命 | 時代 | 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