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介紹導遊詞

嘉興是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的發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從事農牧漁獵活動。

  嘉興介紹導遊詞範文1

  嘉興地處長江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東北鄰上海,西南連杭州,東南臨杭州灣,西北接蘇州,背倚太湖,遙連天目,處上海經濟區黃金地帶,是馬家洪文化(距今7000年)的發祥地之一,唐宋以來一直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被譽之為「魚米之鄉、絲綢之府」。

  嘉興還有眾多的文化名勝,省、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30處,旅遊資源豐富,潮、湖、河、海自然風光極為優美,榮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稱號。在新世紀的征程中,勤勞智慧的嘉興人民堅定信心,與難而進,奮發有為,實現新的跨越。我們堅信,嘉興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一座長江三角洲的經濟重鎮、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江南水鄉的文化名城正在杭州灣北央求迅速崛起。

  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之一,嘉興因南湖而出名。這裡風景旖旎、民風淳厚、物產豐富、名人薈萃,是一座具有典型江南水鄉風情的歷史文化名城。衍延2600多年的古樸與舒緩成為歷史賦予嘉興的獨特個性。 嘉興市地處北亞熱帶南緣,屬東亞季風區,冬夏季風交替顯著,四季分明,氣溫適中,雨水豐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濕、夏熱、秋燥、冬冷的特點,因地處中緯度,夏令濕熱多雨的天氣比冬干天氣短得多,嘉興年平均氣溫15.9℃, 年平均降水量1168.6毫米。 景觀:舉世聞名的海寧錢江潮,絲綢古鎮,市區南湖及煙雨樓,南湖革命紀念館。

  嘉興介紹導遊詞範文2

  嘉興市境地處太湖流域,水鄉澤國,為古越人聚居地。春秋時地跨吳越,史稱「吳頭越尾」,因此兼有吳「泰伯辭讓之遺風」與越「夏禹勤儉之餘習」。楚並越後,又接受了百餘年楚文化的影響。自秦(前222)實行郡縣制至五代(907-960)以前,嘉興一直歸屬會稽吳郡,語言亦屬吳方言區,故民間習俗以吳俗為主流,江南水鄉特色鮮明,有別於省內山區、半山區。西晉末與北宋末,國家二次動亂,北方衣冠之族多渡江而南,帶來了中原文化,優勢互補,使嘉興民風融合了中原風俗的成份,獨特性與多元性並存。

  嘉興市境地勢低平,平均海拔3.7米(吳淞高程),其中秀洲區和嘉善北部最為低洼,其地面高程一般在3.2米~3.6米之間,部分低地2.8米~3.0米。全市有山丘200餘個,零散分布在錢塘江杭州灣北岸一線,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市境最高點是位於海鹽與海寧交界處的高陽山。市境為太湖邊的淺碟形窪地,地勢大致呈東南向西北傾斜,由於數千年來人類的墾殖開發,平原被縱橫交錯的塘浦河渠所分割,田、地、水交錯分布,形成「六田一水三分地」,旱地栽桑、水田種糧、湖盪養魚的立體地形結構,人工地貌明顯,水鄉特色濃郁。

  嘉興市地處北亞熱帶南緣,屬東亞季風區,冬夏季風交替,四季分明,氣溫適中,雨水豐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濕、夏熱、秋燥、冬冷的特點,因地處中緯度,夏令濕熱多雨的天氣比冬季乾冷的天氣短得多。年平均氣溫15.9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168.6毫米。年平均日照2017.0小時。

  嘉興市1月份最冷,7月份最熱。平均無霜期230天;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左右。全年有3個明顯的降水時段即4~5月的春雨;6~7月的梅雨和9月的秋雨;1月是下雪最多的月份。

  嘉興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帶,是長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市境介於北緯30度21分至31度2分與東經120度18分至121度16分之間,東臨大海,南倚錢塘江,北負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運河縱貫境內。市城處於江、海、湖、河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滬、杭、蘇、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在上海、杭州中間,區位優勢明顯。

  市境陸域東西長92公里,南北寬76公里,陸地面積391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477平方公里,水面328平方公里,丘陵山地40平方公里,市境海域4650平方公里。

  嘉興介紹導遊詞範文3

  嘉興,是浙江省的地級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帶,是長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城市處於江、海、湖、河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上海、杭州、寧波、紹興、蘇州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嘉興自古為富庶繁華之地,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美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文明城市、全中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嘉興還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裡勝利閉幕而備受世人矚目,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成為我國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紀念地。2016年2月4日,嘉興獲2015年十大浪漫城市第8位。2016年3月5日,標準排名發布「2016年中國大陸城市財力50強排行榜」,嘉興以350.35億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排名第44位。

  嘉興是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的發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從事農牧漁獵活動。春秋時,此地名長水,又稱槜李,吳越兩國在此風雲角逐。戰國時,劃入楚境。秦置由拳縣、海鹽縣,屬會稽郡。兩漢時煮海為鹽,屯田為糧。三國時吳國雄踞江東,析由拳縣南境、海鹽縣西境置鹽官縣。吳黃龍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吳大帝孫權以為祥瑞,改由拳為禾興,赤烏五年(242)改稱嘉興。兩晉、南北朝時,嘉興得到進一步開發,「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飢」。

  鳥瞰嘉興(2)隋朝開鑿江南河,即杭州經嘉興到鎮江的大運河,給嘉興帶來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寶十年(751)析嘉興縣東境及海鹽、崑山等縣部分轄地置華亭縣。唐代嘉興屯田27處,「浙西三屯,嘉禾為大」,嘉興已成為中國東南重要產糧區,有「嘉禾一穰,江淮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為之儉」的說法。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在嘉興設置開元府,嘉興從此自蘇州分離出去,領嘉興、海鹽、華亭3縣,是為嘉興首次設州府級政權。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吳越王錢元瓘之奏請,在嘉興置秀州,領嘉興、海鹽、華亭、崇德4縣。北宋改秀州為嘉禾郡,南宋寧宗慶元元年(1195)升郡為府,後改嘉興軍。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興軍為嘉興府安撫司,旋升為嘉興路總管府。宋元時,嘉興經濟較發達,被稱為「百工技藝與蘇杭等」,「生齒蕃而貨財阜,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龍等港口外貿頻繁,海運興隆。明宣德四年(1429)析嘉興縣西北境為秀水縣,析東北境為嘉善縣;析海鹽縣置平湖縣;析崇德縣置桐鄉縣,嘉興府下轄7縣,稱一府七縣。此後四五百年內嘉興府縣體制基本未再變動。其時,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商品經濟日漸繁榮,棉布絲綢行銷南北,遠至海外,嘉興王江涇鎮的絲綢有「衣被天下」的美譽,嘉善有「收不完的魏塘紗」的諺語,桐鄉濮院鎮絲綢「日產萬匹」,名聞遐邇。

  明弘治《嘉興府志》記載:「嘉興為浙西大府」,「江東一都會也」。

  明末清初,清軍攻破此處進行後進行了屠殺,使嘉興損失慘重,不復當年繁華。清朝中期,清政府進行了賦稅改革和整頓,並多次對杭州灣沿岸海塘進行修築,嘉興社會經濟才逐漸好轉,市鎮恢復繁榮。

  清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克嘉興,建聽王府為當地軍政領導機構。清朝中期以後,受帝國主義掠奪和封建主義的剝削,嘉興的經濟和城市面貌日漸衰落和凋敝。

  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黨人光復嘉興,成立嘉興軍政分府。民國初廢府存縣,改稱嘉禾縣,後復稱嘉興縣。

  1921年8月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閉幕,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

  1949年5月7日嘉興解放。

  1985年1月,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嘉興市區及所轄嘉善、桐鄉、海寧縣被列為長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至1988年,嘉興市及所轄5縣均被列為經濟開放區。

推薦閱讀:

《導遊服務規範》(GB/T 15971
國家高級導遊告訴你,新形勢下導遊該如何生存?
靈山大佛導遊詞
2012年《導遊業務》模擬全真試題(一)
西昌導遊詞

TAG:介紹 | 嘉興 | 導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