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基本知識與技能55條

基本知識和理念

1. 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齡是24~29歲,孕婦年齡超過35歲屬於高齡孕婦。

2. 準備懷孕的女性最好從孕前3個月開始補充葉酸,並持續至整個孕期。

3. 早孕反應一般在孕6周開始出現,在孕3個月後自然消失。

4. 孕婦(成人)正常血壓為收縮壓低於140毫米汞柱(mmHg),舒張壓低於90毫米汞柱。

5. 由於梅毒、艾滋病和乙肝病毒可以透過胎盤感染胎兒,因此在首次產前檢查時應做相應 的化驗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6. 如果在孕前或孕期感染了弓形蟲病,可能造成孕婦流產、死胎、死產、早產或胎兒畸形等不良妊娠結局。

7. 在孕晚期產前檢查項目中,血壓、體重、宮高、尿蛋白、胎心率是每次必查的項目,但B超不需要每次檢查。

8. 產前診斷是指對胎兒進行先天性缺陷和遺傳性疾病的診斷,包括相應篩查。年齡超過35歲的孕婦應進行產前診斷。

9.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妊娠期貧血的診斷標準為孕期血紅蛋白(Hb)低於110克/升(g/L)。

10. 貧血孕婦應在醫生指導下補充小劑量鐵劑,同時注意補充維生素C,以促進鐵的吸收與利用。

11. 孕婦補充各種維生素並非多多益善。如果過量攝入維生素A,可能會對胎兒有害。

12. 孕婦分娩前,如果出現陰道出血量多伴有或不伴腹痛、規律宮縮伴陣痛、胎膜破裂(破水)、頭暈、頭痛、嚴重嘔吐、高燒、視物不清等情況,應立即去醫院。

13. 足月產是指妊娠滿37周至不滿42周期間分娩。

14. 自然分娩是最理想、對母嬰最安全的分娩方式。與剖宮產相比,有明顯的優越性。

15.由於分娩後體內激素水平急劇改變,產婦從分娩開始至產後10日內容易出現短暫、輕微的心境不良,如:鬱悶、易落淚、哭泣、不安、輕度情緒紊亂、易疲乏並伴隨焦躁,稱為產母鬱悶。

16. 新生兒出生時的平均體重為3200克(6斤4兩)左右,出生體重達到或超過4000克為巨大兒。

17. 新生兒出生後由於體內水分丟失較多,可導致生理性體重下降,但一般不超過出生體重的10%,約7~10天體重恢復。

18. 新生兒滿月時,體重增加600克以上為正常。

19. 新生兒的生理性黃疸一般7~10天左右消退。

20. 新生兒的臍帶脫落時間一般在出生後1~2周。

21. 假月經、乳房腫大與泌乳、「螳螂嘴」與「馬牙」等都屬於新生兒期正常的生理現象。

22.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物。純母乳餵養可滿足6個月內嬰兒所需的全部液體、能量和營養素。嬰兒添加輔食後,可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2歲以上。

23. 0~6個月的正常足月嬰兒如果採用純母乳餵養或者配方奶餵養,一般不用額外補充鈣劑,但應於生後15天開始,每天補充維生素D400~800國際單位。

24. 滿月內的新生兒能看清楚的最佳距離為20厘米左右。

25. 充足的睡眠有助於促進嬰兒發育,滿月內的新生兒一晝夜的睡眠時間一般為16~18個小時。

26. 新生兒疾病篩查是在嬰兒出生72小時後採集足跟血,進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PKU)等疾病的篩查。

27. 新生兒聽力篩查在出生後3~5天內進行。如果初步篩查有問題或可疑,應於3個月內進行複查或轉診到專科醫院,以便及早發現聽力異常。

28. 嬰兒的前囟(在頭的頂部)是由4塊顱骨相接處形成的空隙,出生時對邊距離約為2.5厘米,一般在12~18個月時閉合。

29. 嬰兒出生後要按照計劃免疫程序進行預防接種。其中,乙肝疫苗應在孩子出生、滿月和6個月時接種三針。

30. 嬰兒乳牙萌出的時間有較大差異,一般在4~10個月之間。

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

31. 為減少鉛對胎兒生長發育的影響,孕婦最好不染髮、少化妝。孕期的服裝以舒適為宜,最好不穿高跟鞋。

32. 孕婦在電腦視屏前的工作時間,每周不宜超過20小時,每天不宜超過4小時。

33. 正常孕婦應每天進行適量身體活動,如:散步、體操、瑜伽、游泳等。

34. 孕期應選用軟毛牙刷,除了每天兩次正確刷牙,還應飯後漱口,保證口腔處於清潔狀態。

35. 孕前體重正常、體瘦型和體胖型的孕婦,孕期增重分別為12公斤、14~15公斤、7~8公斤。孕中期開始每周體重增加分別為400克、500克、300克。

36. 孕婦應從孕中期開始每天增加能量攝入200千卡,建議孕中期每天增加蛋白質15克,孕晚期每天增加蛋白質20克,相當於每天增加總計約50~100克的魚、禽、蛋、瘦肉。

37. 孕中期、孕晚期和哺乳期婦女鈣的適宜攝入量分別為每天1000毫克、1200毫克和1200毫克。

38. 從孕中期開始,孕婦應每日至少攝入牛奶250毫升或相當量的奶製品並補充鈣300毫克,或者喝低脂牛奶500毫升(避免能量攝入過多),同時還應補充維生素D,以促進鈣的吸收。

39. 用母乳餵養的產婦每日需要增加攝入蛋白質20克,即相當於二兩瘦肉或3個雞蛋所提供的蛋白質,攝入過多並無好處。

40. 新媽媽在產後坐月子期間,房間應定時通風,室內溫度在25攝氏度左右,濕度約50%~60%,每天都應該吃水果和蔬菜,可以刷牙、洗頭、淋浴。

41. 嬰兒出生後應儘早開始母乳餵養,產婦應在分娩後1小時內開始讓嬰兒吸吮乳房。

42. 由於各種條件限制無法完全用母乳餵養時,為嬰兒首選補充的母乳代用品為嬰兒配方奶粉。

43.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從6月齡開始,需要逐漸給嬰兒補充非乳類的輔助食品,首選添加鐵強化嬰兒營養米粉。

44. 根據國家規定:有不滿1周歲嬰兒的女職工,其所在單位應當在每班勞動時間內給予其兩次哺乳(含人工餵養)時間,每次30分鐘。

基本技能

45. 月經規律的女性,推算預產期的方法是從末次月經的第一天開始計算,(公曆)月份-3或 9,日數 7。

46. 婦女懷孕後,首次產前檢查最好在孕13周前。孕期如果沒有異常情況,應至少接受5次產前檢查,城市孕婦產前檢查一般在9次以上。

47. 孕婦大約在孕18~20周開始自覺胎動。孕晚期胎動計數的方法為:每天早、中、晚各數1小時,三次相加再乘以4,12小時胎動計數正常應在30次及以上。

48. 孕婦生病需用藥時,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在需要緊急醫療救助時,應撥打120急救電話。

49. 哺乳閉經避孕法要求產婦符合產後6個月內、 完全母乳餵養(每日6次以上)、 月經未恢復三個條件,避孕效果可達98%。如果有任何一條不符,即應儘早採取其他避孕措施。

50. 為嬰兒製作輔食時,應儘可能少糖、無鹽、不加調味品,但可添加少量食用油。嬰兒滿1歲後,為其單獨製作的輔助食品,才可以額外加少許鹽。

51. 良好的進食行為要從小培養。嬰兒應從7~8個月開始鍛煉咀嚼能力,允許其用手抓握食物吃,到10~12個月可以訓練孩子自己用勺進食。

52. 嬰幼兒發熱時體溫超過38.5℃,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採取適當的降溫措施,如物理降溫或給予退熱藥物。

53. 嬰兒發生腹瀉後,不需要禁食,可以繼續母乳餵養,調整飲食,並及時補充液體,避免發生脫水。

54. 數呼吸次數,有助早期識別肺炎。在相對安靜狀態下,2天至2個月的嬰兒呼吸次數不應超過60次/分,2個月至1歲的嬰兒呼吸次數不應超過50次/分。

55. 避免兒童發生摔落、燒燙傷、溺水、中毒、觸電等意外傷害。

訂閱

推薦閱讀:

結婚擇日必備知識(2)
京劇知識科普
2017年康復醫學與治療技術【師】考點[相關專業知識]
(12)古納音命理·核心基礎知識輯要

TAG:知識 | 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