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報告)《資本論》的「三維邏輯」體系

《資本論》的「三維邏輯」體系

王征國

(湖南省創新與方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摘 要] 辯證法與辯證邏輯是兩個系列的規律。前者是基礎(即客觀規律),後者是反映(即認識邏輯);前者是研究方法,後者是敘述方法;前者從具體到抽象,後者從抽象到具體。《資本論》的「三維邏輯」屬於後者,它在敘述資本主義經濟時運用了「一般性、特殊性、個別性」這三個邏輯範疇,再現了由資本生產過程——資本流通過程——資本主義生產總過程所構成的三維邏輯序列。這個「三維邏輯」,彰顯了《資本論》的內在結構與科學體系,也揭露了資本主義剝削本質及其經濟運行規律。

[關鍵詞]《資本論》 三維邏輯 資本一般性 資本特殊性 資本個別性

列寧指出:「雖說馬克思沒有遺留下『邏輯』(大寫字母的),但他遺留了《資本論》的邏輯……」 〔1〕P357。對於《資本論》的邏輯,探索諸多。然而,對於《資本論》的「三維邏輯」體系,幾乎無人涉獵。筆者認為,《資本論》的「三維邏輯」體系,是指資本運動中的資本一般性、資本特殊性和資本個別性這三個內在聯繫與發展的邏輯結構。抓住了這個「三維邏輯」,《資本論》的體系和結構也就明顯地呈現出來了。理解了這個「三維邏輯」在《資本論》中的具體運用,也就把握住了資本主義剝削本質及其經濟運行規律。

一、《資本論》的三維邏輯

馬克思《資本論》的初篇,叫做《政治經濟學批判》。1858年1月14日,當這部論稿接近完成時,馬克思就寫信對恩格斯說:「我已經推翻了迄今存在的全部利潤學說。完全由於偶然的機會……我又把黑格爾的《邏輯學》瀏覽了一遍,這在材料加工的方法上幫了我很大的忙。」〔2〕P250這個方法是什麼呢?有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辯證法。其實,錯矣!應為辯證邏輯。辯證法與辯證邏輯是兩個系列的規律。前者是基礎(即客觀規律),後者是反映(即認識邏輯);前者是研究方法(由個別到特殊再到一般),後者是敘述方法(由一般性到特殊性再到個別性);前者從具體到抽象,後者從抽象到具體。

(一)從具體到抽象與從抽象到具體

1857年開始,馬克思就充分注意自己的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和敘述方法,《政治經濟批判》導言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方法」,就是對這一問題的成熟表述。

研究的方法是「在第一條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發為抽象的規定。」〔3〕P751 這條道路是經濟學在它產生時期所走過的歷史發展路程。例如,17世紀的經濟學家的認識就是從具體到抽象,這一過程是經過三個有機聯繫的基本環節而實現的。譬如,對勞動規定性的認識過程是:先是認識具體商業勞動,認為只有商業勞動才能創造財富,才是生產性的,才是政治經濟學所應重視的,這就是重商主義階段;後來認識的是農業勞動,認為只有農業勞動才創造財富即產品,才是生產性的,才是政治經濟學所應重視的,這就是重農主義階段;再以後認識的乾脆就是勞動,即包括商業勞動、農業勞動和其它勞動的勞動一般,斯密、李嘉圖認為,這才是政治經濟學所應重視的。這種從具體到抽象的經濟思想史,顯然是個三段式。在對所謂利潤規定性的認識上也是這樣。重商主義從流通過程來認識利潤,其利潤概念是一個渾沌的關於整體的表象;重農主義撇開流通,但只局限於農業生產領域中具體的純產品,這比前者抽象了一步;到了斯密、李嘉圖所研究的,既不是重商主義所把握的那種渾沌的具體,也不是重農主義所研究的純產品的抽象,而是一般利潤。有人把馬克思主義關於對勞動和利潤(剩餘價值)的認識系在17世紀經濟學家的環節上,或稱第四環。這是不正確的。馬克思的勞動學說和剩餘價值學說雖與它們有聯繫,卻不屬於17世紀資產階級經濟學的範圍,它是嶄新的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因此,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馬克思為什麼不惜筆墨論述從具體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因為它是敘述方法的前提和基礎。也就是說,敘述的方法是對研究方法的形式反映,這種反映具有生動的歷史感。而「個別要素一旦多少確定下來和抽象出來,……各種經濟學體系就開始出現了。」〔4〕P38

敘述的方法是「在第二條道路上,抽象的規定在思維行程中導致具體的再現。」〔3〕P751這條道路是政治經濟學範疇運動的道路。例如,馬克思對經濟學範疇的處理就是從抽象到具體,由此而構成了三個基本層次的範疇體系。第一層是交換、分工、價值或價值、貨幣、價格等範疇組成,它最抽象,並克服了開始「是一個渾沌的關於整體的表象」的缺點;第二層是由僱傭勞動和資本組成,它較具體,對前面的範疇加進了新的規定性;第三層是資本主義地租,它更具體,並克服了結束時所得到的只是「簡單概念」的缺點。這種從抽象到具體的邏輯方法,顯然通過了一般、特殊、個別的推理過程,也就是黑格爾的「三維邏輯」。不過,黑格爾「把實在理解為自我綜合、自我深化和自我運動的思維結果,其實,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只是思維用來掌握具體並把它當作一個精神上的具體再現出來的方式。但決不是具體本身的產生過程。」〔3〕P751這就是說,黑格爾把辯證的「三維邏輯」(或從抽象到具體的方法)等同於客觀事物本身,這種唯心主義的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是顛倒了關係,其實,「三維邏輯」是認識規律,它是客觀規律在思維中的再現。對此,馬克思曾舉實例做過證明。

研究的方法和敘述的方法是統一的。馬克思《資本論》第二版跋中曾借一位俄國經濟學者的話來證明這種統一。馬克思曾經滿意地指出,那位俄國經濟學者描述的《資本論》的研究方法是現實主義的,敘述方法是邏輯方法,那段話不僅指出了怎樣依據唯物主義的辯證法來研究現實的資本運動,還指出了怎樣才能把所研究對象的辯證發展關係表現出來。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現象是錯綜複雜的,變化多端的,各種現象存在的規律,特別是它們的變化規律、發展規律、由一形態推移轉變到另一形態的規律,並不是明明白白擺在那裡,叫人們一看就清楚的。因此,還必須根據資本主義性質,用這樣或那樣的較具體的方式方法,從各種表面複雜的現象中,去發現它們的本質關係,去確定它們最重要的方法、最有決定性的過程,而由此把資本主義的內在聯繫,其矛盾運動傾向,作為一個辯證發展的體系,在觀念上複製或再生產出來。「當然,在形式上,敘述方法必須與研究方法不同。」 〔5〕P23 研究必須充分地佔有材料,探尋事物的內在聯繫;敘述必須產生在研究工作完成之後,而以觀念的形態,好像是一個先驗的結構反映出來。接著馬克思指出:我的辯證方法也就是黑格爾的表達方式(正、反、合),黑格爾第一個全面地有意識地敘述了辯證法的一般運動形式。所不同的是,黑格爾認為,現實事物是思維形式的外化;我認為思維形式是現實事物的反映。同時,馬克思概括了辯證法的基本內容,指出:「辯證法是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5〕P24 這裡,請務必注意,馬克思區分辯證方法和辯證法不同含義的苦心所在,既不能把兩者混為一談,也不能把兩者截然分開,兩者是對立統一的。因此,當我們論及《資本論》的邏輯方法,即從抽象到具體的方法時,也就是指辯證的「三維邏輯」。這種邏輯方法,是以從具體到抽象的三分結構為基礎的。

(二)歷史的方法與邏輯的方法

1859年8月3日~15日,恩格斯對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曾寫了評論文章,第一篇論文是講本書的哲學基礎的唯物主義的歷史觀;第二篇論文是講本書的方法論是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的統一,即歷史的方法和邏輯的方法的統一;第三篇論文將說明本書的經濟內容,遺憾的是沒有在報上發表,手稿也沒找到。我們主要談第二篇論文。

恩格斯指出:「黑格爾的思維方式不同於所有其他哲學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維方式有巨大的歷史感作基礎。……他是第一個想證明歷史中有一種發展,有一種內在聯繫的人……。」〔6〕P121對這段話有必要予以展開:

從縱的發展來考察,科學經歷了分門別類、辯證聯繫、綜合整體三個基本階段。正如恩格斯描述的,在19世紀以前,自然科學的發展基本處於搜集材料的分門別類階段;19世紀以後,在自然科學的發展上搜集材料的階段已經結束,人們已經發現自然界的許多重要的運動規律,各種自然過程之間的聯繫逐步被揭示出來,自然科學研究中的聯繫方法,黑格爾最早在哲學上予以揭示,這就是唯心主義內在聯繫和必然發展的觀點;到了20世紀,現代自然科學發展的一個新特點是,出現了許多邊緣科學和綜合性學科,在辯證聯繫觀點指導下的自然科學研究,進入綜合發展和整體化階段。

從橫的聯繫來考察,科學由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三個橫斷聯繫的不同的側面構成。以自然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叫做自然科學,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叫做社會科學,以思維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叫思維科學。正如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指出的,這就「以近乎系統的形式描繪出一幅自然聯繫的清晰圖畫」;以及在《自然辯證法》中揭示的「沒有理論思維,就會連兩件自然的事實也聯繫不起來,或者連二者之間所存在的聯繫也無法了解。」這也就是黑格爾歷史的內在聯繫和必然發展觀點的「合理內核」。

恩格斯對黑格爾關於歷史的必然發展和內在聯繫的觀點十分欣賞,並給予了高度評價。但是,對黑格爾「抽象地歪曲了」的歷史觀卻是堅決批判的。恩格斯指出,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把真正的關係顛倒了,頭腳倒置了。然而,這個「劃時代的歷史觀是新的唯物主義觀點的直接的理論前提,單單由於這種歷史觀,也就為邏輯方法提供了一個出發點。」〔6〕P121

恩格斯指出:「歷史從哪裡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裡開始,而思想進程的進一步發展不過是歷史過程在抽象的、理論上前後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6〕P122這就是說,歷史過程既然客觀上存在著必然發展的三個階段和內在聯繫的三個環節,作為這種客觀過程的主觀形式的反映,也完全可以表述為「三維邏輯」。馬克思「就是從黑格爾邏輯學中把包含著黑格爾在這方面的真正發現的內核剝出來,使辯證方法擺脫它的唯心主義的外殼並把辯證方法在使它成為唯一正確的思想發展方式的簡單形式上建立起來。馬克思對於政治經濟學的批判就是以這個方法作為基礎的,這個方法的制定,在我們看來是一個其意義不亞於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的成果。」〔6〕P122

當然,說「三維邏輯」是根本的辯證方法,並不意味著辯證方法就只有「三維邏輯」。這個必須予以注意。但是,馬克思所言及的那個幫了大忙的方法,卻無疑是指「三維邏輯」。譬如: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論及現在土地所有權時說:「它表現為這樣一個過程:『地租~資本~僱傭勞動』;這個三段論的形式也可以另外表達為:『僱傭勞動~資本~地租』;不過資本必須總是作為活躍的中詞出現」。〔4〕P233 這裡,運用了黑格爾關於「一切事物都表現為三重推論」的三維邏輯,揭示了資本主義土地所有權的經濟關係中表現出現代社會的內在結構,或者說表現出處在資本的各種關係的總體上的資本。再譬如:在論及簡單商品流通時說:「W~G~W可以抽象地從邏輯上歸結為B~A~E(特殊——一般——個別)的推理式,其中特殊是第一極,一般是聯結中項,個別是終極」〔7〕P85。因此,列寧指出:「黑格爾對推理的分析(E.~B.~A.,即單一、特殊、普遍,B.~E.~A.,等等)令人想起馬克思曾在《資本論》第一章中摹仿黑格爾」 〔1〕P189。

(三)內容與方法的統一

恩格斯指出:「自從黑格爾逝世以後,把一門科學在其固有的內部聯繫中來說明的嘗試,幾乎未曾有過。」而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一開始就以系統地概括經濟科學的全部複雜內容,並且在聯繫中闡述資產階級生產和資產階級交換的規律為目的。」〔6〕P119 如果把恩格斯的這段論述予以具體化,這就是:

首先,對於經濟科學的複雜內容,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是這樣概括的:「我考察資產階級經濟制度是按照以下的次序:資本、土地所有制、僱傭勞動;國家、對外貿易、世界市場。在前三項下,我們研究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分成為三大階級的經濟生活條件;其他三項的相互聯繫是一目了然的。第一冊論述資本,其第一篇由下列各章組成:(1)商品,(2)貨幣或簡單流通,(3)資本一般」〔6〕P81。而資本一般又由三項構成,即「資本的生產過程,資本的流通過程,兩者的統一,或資本和利潤、利息」〔8〕P31。這樣,就組成了經濟科學的三維邏輯結構。

其次,對於經濟科學的闡述方法,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有個說明:「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因此形成一個正規的三段論法;生產是一般,分配和交換是特殊,消費是個別,全體由此結合在一起。這當然是一種聯繫,然而是一種膚淺的聯繫。」為了揭示其深刻的聯繫,馬克思接著說:「生產決定於一般的自然規律;分配決定於社會的偶然情況,因此它能夠或多或少地對生產起促進作用;交換作為形式上的社會運動介於兩者之間;而消費這個不僅被看成終點而且被看成最後目的結束行為,除了它又會反過來作用於起點並重新引起整個過程之外,本來不屬於經濟學的範圍。」〔6〕P92 這樣,就運用了一般性、特殊性和個別性內在聯繫的三維邏輯,揭示了生產與交換的經濟規律。

最後,經濟科學是內容與方法的統一,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關於「資本的研究結構問題」就實現了這種統一。我把它抄錄如下:

「{資本。

Ⅰ.一般性:(1)(a)由貨幣變成資本。(b)資本和勞動(以他人勞動為媒介)。(c)按照同勞動的關係而分解成資本各要素(產品、原料、勞動工具)。(2)資本的特殊化:(a)流動資本、固定資本、資本周轉。(3)資本的個別性:資本和利潤。資本和利息。資本作為價值同作為利息和利潤的自身相區別。Ⅱ.特殊性:(1)資本的積累。(2)資本的競爭。(3)資本的積聚(資本的量的差別同時就是質的差別,就是資本的大小和作用的尺度)。

(Ⅱ~23)Ⅲ.個別性:(1)資本作為信用。(2)資本作為股份資本。(3)資本作為貨幣市場」。〔4〕P232~233

這裡,所謂內容,就是指資本運動的歷史和實踐;所謂方法,就是揭示資本運動的邏輯和理論。方法與內容、歷史與邏輯、實踐與理論是統一的,或者說是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的統一。客觀辯證法成為研究的方法,主觀辯證法成為敘述的方法。研究的方法為敘述的方法提供了前提和出發點,敘述的方法則使科學的內容合乎邏輯地展開。這彷彿是一個周而復始的圓圈,即由起點出發,經過中介,而終點又復歸到起點。這就是辯證的「三維邏輯」。

我們說,黑格爾《邏輯學》的邏輯方法,也就是馬克思《資本論》的邏輯方法。所不同的是,《資本論》不像《邏輯學》那樣搞純粹思辯,而是從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現實出發。

《資本論》分為三卷,第一卷是從直接生產過程考察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這是從最抽象的「商品存在」出發,可以說相當於黑格爾《邏輯學》中的「存在論」,即「資本的一般概念」;第二卷是從流通過程考察資本主義的再生產過程,這是通過流通中映現的假象而揭示了剩餘價值的本質,相當於黑格爾《邏輯學》中的「本質論」,即「資本的特殊化」;第三卷從各種形態的資本的有機聯繫考察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這就把資本的具體形態(利潤、利息、地租等)在思維中重現,相當於黑格爾《邏輯學》中的「概念論」(具體概念),即「資本的個別性。」因此縱觀整個《資本論》,是由資本的生產過程——資本的流通過程——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構成的邏輯序列。所以,我們的考察也按照這個順序進行。

、「資本一般性的三個環節

資本一般是由商品、貨幣、資本三個內在發展的環節構成的。因為,資本必須以一定的商品生產為基礎,以一定的貨幣儲備為前提。

(一)商品:內在矛盾、外在形式、內外統一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編中關於商品內在矛盾三個環節(使用價值、交換價值、價值)的分析,關於商品外在表現三種形式(簡單價值形式、擴大價值形式、一般價值形式)的分析,關於為買而賣的簡單商品生產〔W(特殊)——G(一般)——W(個別)〕向為賣而買的資本主義商品生產[G(一般)—W(個別)—W(特殊)]過渡的分析,既是對黑格爾辯證的「三維邏輯」的運用,也體現著三重推論形式互相過渡的內在聯繫。因此,列寧指出:「警言:不鑽研和不理解黑格爾的全部邏輯學,就不能完全理解馬克思的《資本論》,特別是它的第一章」。「馬克思把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形式運用於政治經濟學」〔1〕P191、190。

1.商品內在矛盾的三維邏輯

對於商品的內在矛盾,李嘉圖只抓住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而沒有深入到價值,我們的教材卻只抓住使用價值和價值,而忽略了兩者之間所以能夠統一,是由於交換價值起了「中介」作用。因此,完整的表述,商品的內在矛盾應由使用價值(個別)、交換價值(特殊)、價值(一般)三個不可偏廢的環節構成。

商品的使用價值。每一種有用物都有其個別的「質」的規定性,它是「一個靠自己的屬性來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物」〔5〕P47。不僅如此,每一種有用物,又都有其「量」的規定,它是「許多屬性的總和,因此可以在不同的方面有用。發現這些不同的方面,從而發現物的多種使用方式,是歷史的事情。」〔5〕P48每一商品的使用價值,都是這種質和量的對立統一,都是以這種質和量的規定作為構成自身的環節,這也就是關於它們的「度」,「商品尺度之所以不同,部分是由於被計量的物的性質不同,部分是由於約定俗成。」〔5〕P47 由於使用價值構成財富的物質內容,是為一切社會所共同的,故「屬於政治經濟學研究的範圍之外」〔9〕P2;「為商品學這門學科提供材料」 〔5〕P48。但它又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這卻是由商品,即由勞動生產物所採取的特殊形態所規定的。這就引出了交換價值的範疇。

商品的交換價值。「交換價值首先表現為一種使用價值同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互交換的量的關係或比例,這個比例隨著時間和地點的不同而不斷改變」〔5〕P49。既然是「表現形式」,那麼它的確定內容是什麼呢?有些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往往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現象上,把內容和形式混淆起來,因此就不去探求交換價值的內容;而我們有些同仁,卻覺得「表現形式」不屑一顧,只要抓住內容就與使用價值形成了統一關係。事實上,內容總是通過一定的方式表現出來,並與使用價值形成間接聯繫。因此,交換價值這個過渡性的範疇,決不可略去不計,試圖不通過形式而把握內容的想法是不切合實際的。那麼,怎樣去探求交換價值的內容呢?這就必須把交換價值還原為一個共同的東西。這種「等量的共同的東西」既不是A使用價值,也不是B使用價值,而是「第三種東西」——價值。

商品的價值。如果抽去商品的使用價值,商品體就只剩下勞動產品這一屬性;如果把勞動產品的使用價值抽去,唯一剩下的就是「全都化為相同的人類勞動,抽象人類勞動」。所以說,「共同的東西」就是抽象的人類勞動,它形成了商品的價值。價值是勞動創造的,但卻不是指勞動的具體形式,因為具體勞動是各種各樣的,是不同質的,不能成為「共同的東西」。價值是由抽象的勞動形成的,但價值又不等於抽象勞動,而是抽象勞動的「形式」、「凝結」或「物化」。價值是價值實體和價值量的統一。價值實體,是從質的方面考察的同一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即抽象勞動;價值量,是從量的方面揭示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

2.商品價值外在形式的三維邏輯

馬克思通過對商品的內在矛盾的分析,創立了獨具匠心的勞動價值論。然而,並沒有忽視對商品價值外在形式的分析。因為價值只有通過交換價值的形式,才能表現出來。交換價值不僅是價值的現象狀態(表現形式),而且是它的必然的現象狀態。研究價值,實際上也不能把它的形式擺在一邊。所以,「現在我們必須回到價值的這種表現形式。」〔5〕P61

當然,我們不是為分析價值形式而分析價值形式。其目的在於通過價值形式發展的分析來說明貨幣的起源。價值形式是「怎樣從簡單的最不顯眼的樣子一直發展到炫目的貨幣形式」呢? 〔5〕P61 馬克思指出,是由簡單的價值形式(個別)到擴大的價值形式(特殊)再到一般的價值形式(一般)的發展而來的。

簡單價值形式。馬克思被之為「簡單的個別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所謂偶然的,就是這種商品交換還未成為普遍的經常現象;所謂個別的,就是在交換中相遇的只是一對商品,不是許多商品;所謂簡單的,就是A物與B物直接交換,不需要藉助於中間環節。因此,簡單價值形態似乎只包含著相對價值形式和等價形式「不可分離的兩個要索」和「互相對立的兩端即兩極」。其實,它們是互為中介的。不過,「同一個商品在同一個價值表現中,不能同時具有兩種形式。不僅如此,這兩種形式是作為兩極互相排斥的。」〔5〕P63這一缺點在擴大的價值形態中得到了初步解決。

擴大價值形式。在擴大價值形式中,交換已經比較經常,各種商品交換的比例已經比較固定;一種商品(例如麻布)的價值,表現在無數的其它商品上面;雖未形成一般等價物,許多的特殊等價物都充當了「媒介」的作用。因此,交換過程中已不光是兩個要素了,而是具有三個基本因素了。不過,在這個形態中,商品的價值表現是複雜的、多樣的、不統一的。這一缺點到一般的價值形式中得到了徹底解決。

一般價值形式。馬克思說:在一般價值形式中,「商品價值的表現:1.是簡單的,因為都是表現在唯一的商品上;2.是統一的,因為都是表現在同一商品上。它們的價值形式是簡單的和共同的。因而是一般的」〔5〕P81。在一般價值形式下,有一種商品從商品中被分離出來,成了一般等價物。其它各種商品,都用它來表現它們的價值。最初,一般等價物的形成並不是固定地歸於某一種商品。在不同的地區,以及在同一地區不同的時期,擔任一般等價物的,往往是不同的商品。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一般等價物形式最後固定地附著在貴金屬的自然形態上。這樣,就產生了貨幣。一般等價物形式也就發展、表現為貨幣形式了。誠然,《資本論》中是把貨幣形式作為第四形式的,這只是為了鮮明起見,基本形式還是三種。因為「在第一種形式過渡到第二種形式,第二種形式過渡到第三種形式,都發生了本質變化,而第四種形式與第三種形式的唯一區別,只是用金代替了麻布取得了一般等價形式。金在第四種形式中同麻布在第三種形式中是一樣,都是一般等價物」。〔5〕P86 所以,不把貨幣形式作為單獨的一個階段,也是有道理的。

3.商品流通過程的三維邏輯

馬克思既考察了商品的內在矛盾,也考察了商品的外在形式,而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必然構成商品的流通過程。

馬克思把簡單商品流通的過程概括為W~G~W(即商品——貨幣——商品)這樣一個公式。在W~G這個過程里,商品是作為特殊商品和作為一般商品的貨幣發生關係。而在G~W的過程里,是貨幣這個一般商品和個別商品發生關係。馬克思說,用抽象的邏輯形式來表現W~G~W,就是B~A~E(特殊——一般——個別)。這是在為買而賣的簡單商品生產時的情況。在為賣而買的資本主義商品生產時,商品流通就從商品——貨幣——商品過渡到貨幣——商品——貨幣。這時的貨幣所有者用作為一般商品的貨幣去購買能夠創造價值的勞動力這種個別商品(別處也稱特殊商品),勞動力發揮創造出比原來價值量大的商品,賣掉這種商品換回更多的貨幣。把這個過程或關係用邏輯形式表現出來,就是A~E~B(一般——個別——特殊)。因此,從W~G~W到G~W~G的商品流通過程,也體現著一種推理形式向另一種推理形式過渡。

(二)貨幣:直接機能、基本機能、根本機能

探討商品這個最一般的存在,離不開貨幣這個特殊的存在,這在上面已經涉及到了。接著,馬克思又在貨幣章中研究和分析了貨幣的機能。

貨幣的直接機能。這種直接機能就是價值尺度。由於商品的內在規定性,便產生了外部表現即價值尺度。貨幣,它作為一般等價物和一般價值形式,決定了自身的直接機能。在這種機能中,金「在觀念上」出現。

貨幣的基本機能。這種基本機能就是流通手段。由於「在觀念的價值尺度後面,潛伏著硬幣,」因此,充當價值尺度的貨幣,只有在流通手段的機能中得到實現,流通手段的機能補充了價值尺度的機能。在這種機能中,金可以由「自己的代表」即貨幣符號代替。

貨幣的根本機能。這種根本機能也就是貨幣的實質,即貨幣是商品價值的形式,商品價值不僅以貨幣從質上表現為人類一般勞動的「凝結物」,而且從量上表現為具有一定金量的形式的一定勞動量。貨幣的其它機能,都是由貨幣是一般等價物和一般價值形式這個根本機能決定的。在這種機能中,金作為本來意義的貨幣並與它的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機能對立。

這樣構成了貨幣章的三個主要部分:(1)價值尺度;(2)流通手段;(3)貨幣。貨幣的根本機能是以金的身份出現,它可以充當:儲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

(三)資本:勞動力商品、剩餘價值、資本積累

馬克思探討商品的一般存在、探討貨幣的特殊存在,目的在於探討資本這個個別存在,那麼,資本是怎樣產生的呢?

1.流通領域:勞動力個別商品的發現

貨幣必須轉化為資本,但貨幣本身不等於資本。那麼,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關鍵何在呢?「只有當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所有者在市場上找到出賣自己勞動力的自由工人的時候,資本才產生。」〔5〕P193 這就是說, 貨幣轉化為資本是以他人勞動為媒介的,構成資本的勞動必須具備三個要素:勞動力、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缺少任何一個要素,都不會產生現實的資本。 而勞動力是具有特殊效用的個別商品。

勞動力是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統一。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就是能夠勞動,而勞動就會創造價值。這一商品使用價值的具體性就在於:一般商品的使用價值被消費的時候不會創造出價值來;而勞動力這一商品的使用價值在被消費的時候,即工人進行勞動的時候,卻創造出比勞動力本身的價值更大的價值。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和再生產這一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它包括三部分:為維持工人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養活工人的補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工人必需的教育和訓練費用。

勞動力商品是一個歷史產物。它只有在資本主義歷史條件下,勞動者被剝奪了生產資料,並有人身自由時,為取得生活資料,勞動力才變成商品。

勞動力在使用過程中創造產品價值。資本家購買勞動力以後,獲得了在一定時間內對勞動力的使用權。資本家把勞動力同生產資料結合起來,於是開始了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經過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工人製造了一批商品。這批商品的價值包括三個部分:已經消費掉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包括原材料、生產工具、設備等);工人在企業中所創造的剩餘價值;工人自身的勞動力的價值。後兩者均為工人新創造的價值。而馬克思從中又把剩餘價值分離出來,這是一個偉大的發現。資本主義生產的唯一動機和目的,就是追求剩餘價值。

2.生產領域:資本增殖特殊規律的發現

最初一看,資本主義的勞動過程同其他社會的勞動過程,並沒有什麼區別,這裡的勞動過程也有三個要素:即人們的有目的的活動、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在這種勞動過程中,也同樣是勞動者運用勞動資料對勞動對象進行加工,以創造新的物質財富或使用價值。但是,馬克思卻為我們揭示了其中的秘密。

如果我們只把資本主義的勞動過程看作是創造使用價值的過程,那麼這個勞動過程就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方面,這裡的勞動者是為資本家進行勞動,他們的勞動屬於資本家所有,他們的勞動又是在資本家的嚴密監視下進行的;另一方面,勞動的成果,即勞動者生產的產品,歸資本家所有。為什麼產生這兩個特點呢?因為勞動者要實現與生產資料的直接結合,必須通過資本家這個站在中間的「幽靈」,資本家佔有生產資料以及生活資料。這又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根本特點。

如果我們再把資本主義的勞動過程看作是價值形式和價值增殖的過程,就會發現:資本家從事生產,不僅要生產使用價值,還要生產價值。而他把購買來的勞動力,放在自己管制監督下勞動,這種支配權就是以保證他把勞動時間拉長或把勞動強度加大到能夠產生一個剩餘價值的限度;同時,又可以縮短必要的勞動時間,擴大剩餘勞動時間。前者稱為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後者稱為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馬克思又把兩者歸納為:勞動時間(工作日)、勞動強度、勞動生產力三個基本方面。為什麼會有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呢?這就是可變資本的妙用。而以往的經濟學家卻一直在預付資本上兜圈子,雖有所突破,但始終局限在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範疇里。馬克思的一個重要創見就是把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稱為不變資本,而又分離出了可變資本這個新的範疇。因此,不論是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或是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中間全仗有可變資本。否則,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是無法說明的,也揭示不出資本的本質。

如果我們把以上兩個過程統一起來考慮,那麼,「正如商品本身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一樣,商品生產過程必定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5〕P221 而「作為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生產過程就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商品生產的資本主義形式。」〔5〕P223

3.社會再生產:資本積累最一般規律的發現

馬克思在分析了相對剩餘價值的概念以後,接著就分析了資本主義提高了生產力的三個階段:(1)簡單協作;(2)工場手工業;(3)機器大工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到採用機器的時期才佔有絕對的統治地位。資本家採用協作、分工和使用機器的辦法,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資本主義生產是資本積累的擴大再生產。那麼,資本積累的過程和歷史趨勢怎樣呢?

馬克思首先對資本積累過程中資本構成進行了分析,指出資本構成有三個要素:(1)資本價值構成;(2)資本技術構成;(3)資本有機構成。資本價值構成表示生產資料的價值即不變資本的價值,與勞動力價值即可變資本的價值的比例。資本技術構成表示所使用的生產資料量與使用它們所必需的勞動量的比例。資本有機構成表示資本技術構成和資本價值構成之間的相互關係,資本技術構成的變化決定資本價值構成的變化,資本價值構成的大小是資本技術構成狀況的表現。馬克思接著指出:「社會的財富即執行職能的資本越大,它的增長的規模和能力越大,從而無產階級的絕對數量和他們的勞動生產力越大,產業後備軍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勞動力同資本的膨脹力一樣,是由同一些原因發展起來的」〔5〕P707 。因此,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即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同時,也是相對過剩人口或產業後備軍日益擴大的生產。這是資本主義生產力和佔有形式相矛盾的表現,也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趨勢。馬克思最後結論說:「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資本主義佔有方式,從而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是對個人的、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第一個否定。但資本主義生產由於自然過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對自身的否定。這是否定的否定」〔5〕P832 。這就是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三段式。

可以說,馬克思運用了「三維邏輯」,從不同的角度反覆考察了其核心思想:剩餘價值生產的質、量(絕對量和相對量)、度(積累的限度)。至此,結束了對資本的生產過程的考察,進入對資本的流通過程的考察。

三、「資本特殊性」的三段過程

就資本運動的歷史過程來看,是由單個資本循環(肯定)——單個資本周轉(否定)——總資本的運動(否定之否定)的三段過程。

(一)資本循環

資本必須不斷地從流通領域進入生產過程,再從生產過程進入流通過程,才能增殖自己的價值,這種從出發點復歸出發點,按照一定的順序改變自己的形態,執行著不同職能的運動過程,就是資本循環。那麼,它是怎樣一個過程和形態呢?馬克思用「三維邏輯」予以說明。

產業資本循環具有三個階段。不斷進行的社會生產,要求各個企業的資本不斷經過購買、生產、售賣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貨幣資本,資本家以商品購買者的資格進入商品市場和勞動市場,用他的貨幣去購買商品即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為生產準備條件,開始了貨幣資本向生產資本的轉化;第二階段為生產資本,資本採取了生產要素即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形態,經過生產過程,勞動力被消耗,原材料被加工,機器被磨損,於是,資本又發生了一次形態變化,不僅物質形態、價值形態與原來買進的商品不同,而且已經包含了剩餘價值,開始了生產資本向商品資本的轉變;第三個階段為商品資本,資本家帶著包含著剩餘價值的商品,重新回到市場上,將這些商品出賣,轉化為貨幣,但這個貨幣與開始預付貨幣不同,是增殖了的貨幣資本。

產業資本循環採取三種形式。產業資本必須周而復始地循環下去,才能使自己保存和增殖,因此,它不僅進行貨幣資本的循環,還同時進行著生產資本的循環和商品資本的循環。「貨幣資本的循環,是產業資本循環最片面、從而最明顯和最典型的表現形式」〔10〕P71。因為這裡產生了一種假象:彷彿在貨幣資本的循環中,價值是在流通過程中增殖的,貨幣本身具有價值增殖的能力。而為了探討G……G』的秘密,就必須進入生產資本的循環中。在P……P』的循環中,馬克思通過對簡單再生產的分析,揭示出資本家用於購買勞動力所支付的工人工資,不過是工人自己生產的價值的一部分,同時,資本家是靠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所養活的;在擴大再生產情況下,「生產出來的剩餘價值已經資本化,就是說,資本已經積累」〔10〕P91。但由於起點是P,終點也是P,容易使人產生資本家是為生產而生產,而忽視了資本家的生產目的是對剩餘價值的攫取。W……W』(W」),的循環,是資本價值和剩餘價值的實現過程,如果是簡單再生產,循環的終點為W』,如果是擴大再生產,循環的終點W」,但由於這一循環是商品的實現和消費,容易使人產生資本家是為社會需要而生產,而作為資本家的內在生產動力是對剩餘價值的追逐卻被模糊了。

在產業資本的現實的運動中,任何一種不間斷的資本循環形式,都是同時包含著三種循環形態的。也就是說,產業資本的三種職能形態以其循環的三種形式在時間上是繼起的,在空間上是並存的。馬克思說:「任何一個單個產業資本都是同時處在所有這三種循環中。這三種循環,三種資本形態的這些再生產形式,是連續地並列進行的。……總循環是它的三個形式的現實統一,」〔10〕P117。即是說,產業資本循環要經過購買、生產、售賣三個階段,依次採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職能形態,並依次採取貨幣資本循環、生產資本循環、商品資本循環三種循環形式。這些都是一體化的。

然而,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這種「活」的現象,卻潛伏著「死」的必然。因為,它的個別企業生產的有組織狀態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的矛盾是不可解脫的,與其說個別資本形態變化的連續性,毋寧說是個別資本變化的中斷、危險的必然性。這是馬克思探討資本循環的真諦所在。

(二)資本周轉

「資本的循環,不是當作孤立的行為,而是當作周期性的過程時,叫做資本的周轉。」〔10〕P174。資本周轉的核心問題是周轉時間和周轉速度。

資本周轉的時間取決於生產時間、勞動期間和流通時間的長短。生產時間一般是指生產資本領域的時間,它包括三部分:(1)生產資料在生產過程中發生作用的時間。這部分時間,主要是指勞動者進行勞動的時間。除此之外,也包括自然力作用於勞動對象的時間。(2)生產過程中斷、生產資料也停止發生作用的時間。這主要是指機器、設備、工具在夜間停止使用的時間。(3)生產資料作為生產過程的要素,已經進入生產領域,還沒有加入生產過程的時間。這主要是指原材料在倉庫儲存的時間。勞動期間是指「一定生產部門為提供一件成品所必需的互相聯繫的工作日的數目」〔5〕P257。把勞動期間從生產時間中分離出來在於說明:自然作用時間、停工時間和生產儲備時間這三個非勞動時間,既不創造價值,也不創造剩餘價值;只有在勞動期間內才創造價值和剩餘價值。這樣,資本家只有使「生產時間和勞動期間越吻合,在一定時間內一定生產資本的生產效率就越高。它的價值增殖就越大。因此,資本主義生產的趨勢,是儘可能縮短生產時間超過勞動期間的部分」〔5〕P141。流通時間,是資本在流通領域停留的時間,它是購買時間和售賣時間的統一。流通時間是由生產時間決定的,又反作用於生產時間。流通時間長短是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主要的是:市場的容量和供求情況、產銷兩地的距離、交通運輸條件等。因此,不能不考慮流通費用的問題。流通費用包括:純粹流通費用(買賣時間的費用、薄記費用、貨幣費用),保管費用(生產資料的儲備、個人消費基金的儲備、商品的儲備),以及運輸費用等三個方面構成,它對資本周轉的時間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資本周轉的速度取決一定的部門和企業的資本周轉時間的快慢。資本周轉的速度通常是以年為單位計算的,如果某一企業資本周轉一次的時間是三個月,則一年可以周轉四次。資本周轉越短,速度越快,企業的經濟效益就越好。就生產資本來講,其中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所佔的比例是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一個重要因素。馬克思分析了固定資本的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固定資本的折舊;固定資本的維持和修理。分析了流動資本的構成及其補償,主要結構是:投放原料、輔助材料的部分和投在勞動力的部分;補償方式是前面提到的生產儲備、成品儲備、以及「勞動力」的儲備,這些儲備對流動資本的周轉速度有著重大的影響。馬克思還把流動資本中的勞動力部分分離出來,稱之為可變資本,並具體分析了可變資本的周轉。

如果就固定資本的周轉和流動資本的周轉來看,顯然固定資本的周轉比流動資本的周轉要緩慢得多。如果僅就可變資本的周轉速度來看,它必須與生活資料相適應,而這又必須從社會的角度去考察。因此,我們談到的某個資本的周轉速度時,乃是指整個預付資本的總周轉速度。所以,馬克思說:「預付資本的總周轉,是它的不同組成部分的平均周轉。」〔10〕P204。

然而,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這種「快」的背後,卻掩蓋著「滯」的危機。因為,它的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和勞動者購買力相對狹小的矛盾是不可解決的,講如何加快資本運動的速度,不如說是追逐價值增殖量而導致生產的相對過剩和停滯趨勢。這才是馬克思探討資本周轉的本意。

馬克思分析了個別資本在流通中形態變化的現象與價值增殖源泉質的關係(資本形態變化及其循環),以及個別資本形態變化的速度現象與價值增殖量的關係(資本周轉)以後,便進入社會總資本在流通中質與量的統一,即社會總資本再生產之間的流通過程。

(三)社會總資本再生產

社會總資本的核心問題是社會產品的實現問題,它包括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馬克思根據他對資本主義商品的深刻分析,明確地指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總產品,在價值上是由不變資本(C)、可變資本(V)和剩餘價值(M)這三個部分組成的;而在實物形態上,則是由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這兩種用途不同的產品組成的,這裡不排除「某些產品(例如馬、穀物等)可以供個人享受又可作為生產資料的事實」。〔11〕P982

實現簡單再生產的條件有三:(1)第一部類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之和等於第二部類再生產的不變資本,即Ⅰ(V)=Ⅱc;(2)第二部類全部產品必須是兩大部類的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之總和,即Ⅱ(c+v+m)=Ⅰ(v+m)+Ⅱ(v+m);(3)第一部類全部產品必須和兩大部類需要的不變資本相等,即Ⅰ(c+v+m)=Ⅰc+Ⅱc。

實現擴大再生產的條件有三:(1)第一部類原有可變資本加追加可變資本加本部類資本家用於個人消費的剩餘價值和必須與第二部類不變資本加追加不變資本之和相等。即Ⅰ(v+△v+m/x=Ⅱ(c+△c);(2)第一部類全部產品必須滿足兩大部類補償原有不變資本加追加不變資本的需要,即Ⅰ(c+v+m)=Ⅰ(c+△c)+Ⅱ(c+△c);(3) 第二部類全部產品必須滿足兩大部類工人和追加工人以及資本家用於個人消費的需要,即Ⅱ(c+v+m)=Ⅰ(v+△v+m/x+Ⅱ(v+△v+m/x)。社會基金分為:生產基金,即社會產品用來補充生產資料消耗的部分;積累資金,用於擴大再生產的那部分國民收入;消費基金,用於生活消費的那部分國民收入。

然而,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這種「協」的表面,卻隱藏著「亂」的事實。因為,一方面是社會生產需要按比例發展、需要適度,也就是說既不能「高八度」也不能「低八度」;另一方面,生產社會性和私人資本主義佔有形式的矛盾日益加深,這就必然導致資本主義制度下兩大生產部類間比例平衡的破壞,周期性的經濟危機不可避免。因此,這種生產比例,只有涉及剩餘價值生產實現的根本條件,涉及社會資本流通危機的深刻根源的時候,才被馬克思所關注。

歸納上述,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社會產品實現過程有著三個不可解脫的矛盾和困難。這就是:生產社會性和私人資本主義佔有形式的矛盾,以及由這一矛盾所引起的個別企業的有組織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的矛盾、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和勞動人民消費的有限性的矛盾。

可見,馬克思運用「三維邏輯」,分析了資本以流通為媒介的形態變化的剩餘價值的「質」的關係(資本循環),資本形態變化速度與剩餘價值「量」的關係(資本周轉) 和作為使用價值與價值、剩餘價值統一體實現的「度」的界限。

四、「資本個別性」的三種形式

馬克思在結束了被假象掩蓋著的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的考察之後,即進入對資本的總過程亦資本的諸種具體形態的考察。

(一)資本主義平均利潤

馬克思分別考察了資本運動的直接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接著又從生產和流通統一的角度,來分析資本在其運動過程採取的各種具體形態,即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借貸資本。揭示出利潤的本質。

產業資本的利潤。假定產業資本獨自完成資本循環的所有階段,而無須藉助商業資本和借貸資本,並且假定它自己佔有工人所創造的全部剩餘價值,那麼生產成本(或生產費用)是由生產上耗費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價值構成的。由於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被籠統地歸結為生產成本,因而這兩種資本在價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被抹煞了,資本主義的剝削關係也被掩蓋了。由於生產成本不是商品價值的全部,使商品價值與生產成本之間產生了一個價值差額,馬克思說:「在商品的價值和它的成本價格(即生產成本——筆者)之間,顯然有一個無限系列的售賣價格是可能的。商品價值中由剩餘價值構成的要素越是大,這個中間價格的實際作用範圍也就越是大」〔11〕P17。所以,生產成本與資本家經營上的情況有著密切的聯繫,並由此而產生了資本主義的競爭規律。剩餘價值在這裡已經轉化為利潤。剩餘價值之所以取得了利潤的形態,是由於資本家把它看成是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或增加額,而不是看作可變資本的產物。其實,剩餘價值是對可變資本而言的,利潤則是對全部預付資本而言的;剩餘價值是利潤的本質,利潤則是剩餘價值的現象形態。但是,每個資本家所得的利潤的多少,不僅取決於它對企業工人的剝削程度,而且也取決於全體資本家對全體工人的剝削程度,這樣平均利潤率便形成了,但這並不排除少數先進企業可以獲得超額利潤。而商品就只能按照生產成本和平均利潤所構成的生產價格出售了。

商業資本的利潤。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參加資本循環過程的不僅有產業資本,而且還有商業資本以及其它資本形態;剩餘價值也並非由產業資本家獨自佔有,而且是由參加資本循環過程的各種資本家共同瓜分。商業資本家的資本既然是以一種獨立的資本形態發揮作用,因此,他就要獲得儘可能多的商業利潤。從表面上看,商業利潤來自商品售賣價格和購買價格的差額。實際上「因為商人資本本身不產生剩餘價值。所以很明白,在平均利潤形式上歸商人資本所有的剩餘價值,只是總生產資本剩餘價值的一部分。」〔11〕P312 當然,商業利潤的來源並不止此一途,商人還可以利用不等價交換來獲取利潤。然而就本質上來說,商品價格的形成也是嚴格依據價值規律和剩餘價值規律的。比如,商業資本周轉速度愈快,它周轉的商品數量就會愈多,而單位商品的價格就會愈低廉,進而引起一種錯誤觀念,好像商人自己就能決定商品價格的高低。其實商品價格的高低並不是任意確定的,決定性因素在於生產價格和平均利潤。

借貸資本的利潤。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貨幣資本家(食利者)構成一個獨特的資本家集團。他們既不像產業資本家那樣經營商品生產,也不像商業資本家那樣經營商品的流通,而是憑藉自己所掌握的貨幣資本從事貸放資本的活動,並據此來同產業資本家和商業資本家一起瓜分僱傭勞動所創造的剩餘價值。借貸資本瓜分剩餘價值是以利息的形式出現的。馬克思指出:利息和企業利潤,「二者不過是剩餘價值在不同範疇,不同部類,不同名稱下固定的部分」〔11〕P430。

(二)資本主義地租

資本主義的地租形態分為三種:(1)級差地租第一形態,即農業資本家根據全部耕地的優、中、劣三等向土地所有者交納地租。(2)級差地租的第二形態,由追加資本所帶來的超額利潤,是級差地租Ⅱ的實體,它只有在締結新租約時才部分地或全部地歸地主所有;它的生產價格變化有三種情況。(3)絕對地租。

資本主義地租的產生經歷了勞動地租、產品地租、貨幣地租三個階段。

資本主義地租的本質是揭示了在其社會中僱傭工人、資本家(農業資本家)和地主三個主要階級之間的階級關係。

(三)資本主義生產關係

馬克思批判了資產階級經濟學者們的所謂三分法(生產、交換、分配)與三位一體公式(資本——利潤,勞動——工資,土地——地租)這種分配決定論,割裂了利潤、工資、地租的內在聯繫,模糊了分配關係由生產關係決定的真相,掩蓋了利潤、工資、地租都產生於工人的生產過程的事實;而「生產、交換、分配」之說,雖有相當的科學價值,但適用於其它社會形態,反映不了特定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關係;資本、土地、勞動三者性質不同,不可能成為綜合在一起的命題,又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物,它體現在物上,卻賦予物以特有的社會性質。因此,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應包括三個要素:(1)資本占有權所包含的單純所有權、經濟所有權、完全所有權;(2)一定的、社會的、歷史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係;(3)按資分配。

馬克思指出:任何社會生產關係都「具有獨特的、歷史的和暫時的性質。」〔11〕P993。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也必然有其發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我們決不可神秘地凝固地看待它。「分配關係不過表示生產關係的一個方面」。「當一方面分配關係,因而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係的一定歷史形式,和另一方面生產力,生產能力及其要素的發展,這二者之間的矛盾和對立擴大和加深時,就表明這樣的危機時刻已經到來。這時,在生產的物質發展和它的社會形式之間就發生衝突」 〔11〕P999。這就是生產力——生產關係——社會形式的矛盾運動,其結果:資本主義必然滅亡!新世界必將出現!

〔參考文獻〕

〔1〕列寧.哲學筆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10〕馬克思.資本論: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1〕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

〔授課專家簡介〕王征國,男,中共湖南省委講師團教授、湖南省創新與方法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山大學「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研究員等。2007年11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表彰為「先進宣講個人」。他已主持完成國家級課題3項、省級課題4項,出版個人學術專著9部、合著9部,主編理論著作13部,在省以上公開報刊發表論文190多篇,其中在《哲學研究》等國家級報刊發表或轉載的有39篇。


推薦閱讀:

資本不會騙人!全球範圍內大資金開始布局黃金了!
《資本論》(20)
自信是「壞」男人頂天立地的資本
中國外儲連續5個月下降 監管嚴控資本外流!
余永定:發展中國家拒絕資本管制將處於「必輸」之地

TAG:學術 | 邏輯 | 三維 | 資本 | 學術報告 | 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