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們不同意

兼評武大校史專家痛批櫻花廣告事件如諸君所見,我們「捅馬蜂窩」了。自3月17日,我們把武大櫻花送到日本東京鬧市打廣告後,迅速在社會上掀起波瀾,各大新聞網站、客戶端等迅速予以關注,其中不乏質疑和批評。

尤其是湖北某新聞客戶端刊載了「武大校史專家」一篇文章後,輿論貌似有一邊倒的趨勢。爭論的焦點在於,究竟該不該邀請日本人到武大賞櫻,有沒有數典忘祖之嫌。本不想回應的,一個巴掌拍不響,何況櫻花牽扯到日本侵華這段歷史,本就敏感,這是我們策劃此事時就考慮到的。但專家言之鑿鑿,擲地有聲,聽起來全是道理,完全將企業營銷的初衷武斷地批判為「商賈不知亡國恨」, 甚至上綱上線到「有辱國格」,這就讓我們必須得出來說點什麼了。(一)我們為什麼要把武大櫻花送到東京首先,我們從不否認,無論是把熱乾麵帶到紐約,還是把櫻花送到日本,策劃這些事件我們的動因是商業目的,就是通過傳播城市形象,達到「搭車」傳播企業品牌的目的。但同時我們也認為,企業自己出資,在搭車的同時,確實能為城市形象傳播做點什麼,也體現了企業的責任感。兩者之間互為因果,也不矛盾。想過哪怕「吃剩飯」把鴨脖子再送出去,想過模仿春節期間上海女的炒作,也想過將熱乾麵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最後大家都覺得不夠驚艷、不夠新奇特。在抓破頭之際,忽然一位同事說,既然準備搶櫻花流量,不如把櫻花送到日本去打個廣告。這句話,點燃了大家的熱情。這些年,武漢的櫻花越來越有名,每年3月,全國各地的遊客都會蜂擁而至;因為以前當記者時跑過旅遊,我們也知道,磨山櫻園是世界三大櫻花之都,園內的櫻花和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有關,整體園林風格和建築也是日式的。如果只看圖片,你甚至以為磨山櫻園在日本。我們更知道,日本以櫻花為名,櫻花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日本的象徵。但如果我們跑到日本,給武漢的櫻花打個廣告,是不是會在日本炸了鍋,達到當年韓國宣稱端午節是他們的,還要跑去申遺的效果?我們也考慮過這可能比較敏感,提法有點誇張,但互聯網時代就是要「語不驚人死不休」,不然,你的信息就淹沒在大海里,一點水響都不會有。基於抓傳播熱點的考慮,櫻花傳播案就這樣確定下來了。曾想過與磨山櫻園合作,並找人聯繫過,但因流程過於複雜、時間太緊而放棄。在進一步商討傳播方案時,我們把「歡迎到武漢賞櫻」改成了「歡迎到武大賞櫻」,試圖通過引起一個特定人群的共鳴,讓這些人成為種子用戶,病毒式傳播以上信息。其間,也顧及到武大櫻花更敏感,是日軍侵華時留下的,但都死了。而且,既然武漢都可以興建日式風格的磨山櫻園,既然每年賞櫻季有這麼多遊客專程來武大賞櫻,政府部門還四處出擊吆喝宣傳,前不久央視還航拍了武大櫻花,可見,武大櫻花已然成為武漢的一張最有影響力的城市名片,為什麼不可以以更開放的心態,向包括日本在內的全世界發出邀請呢?校史專家在文章中痛批,用了極盡憤怒的「那可真的是連小學語文都還沒及格」、「虛假失實的廣告宣傳與水平低下的商業炒作」等字眼,情緒激烈幾乎失控,有沒有顧及一下我們的感受?有沒有考慮到,這些言過其辭的話在公眾傳播時會否越描越黑,直至失實?大學者,大學精神之土壤也。按照百度詞條的解釋,「大學精神」的本質特徵概括為創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會關懷精神。作為校史專家,以嚴謹的治學精神咬文嚼字、嚴格批判,我們並不反對。但同時也要看到,大學更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是產生新思想、包容新觀念的大熔爐,不同的觀念可以並存,不同的思想可以通過交流相互影響,「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坐而論道,彬彬有禮」。1916年,正是「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著名教育學家蔡元培推行改革,把北大辦成了全國的學術和思想中心,使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策源地,這些都說明,無論師者還是學者,應該更有一顆包容之心。何況,一個創新的時代,一個多元化的時代,更應該容納各種不同的聲音存在,給予和捍衛每個人說話和表達自己想法的權利。退一萬步說,即使企業的營銷行為有考慮不周之處,但廣告上沒有一個字眼在為侵略者招魂。作為校史專家,可否拿出點大師的風範,苦口婆心、諄諄善誘,而不是綁架公眾的情感,誤導公眾以為中國企業的水平就是一幫混混的水平,進而將已經站起來的中國人民的水平也無限拉低到無知愚昧的時代?如此指責幾如謾罵,是不是實在有辱大學斯文?!但我們相信,這只是武大個別專家的一己之見,不代表武大官方的立場。我們對由此帶給一座百年名校的困擾,也深感抱歉。如果不是「武大校史專家」這篇文章再起波瀾,櫻花廣告到日本的事件不會變得更加錯綜複雜。如此說來,不敢說武大校史專家誤國,也實在有「誤校」之責。(二)武大櫻花是否帶著原罪?我們也從未否認,武大現在可觀賞的櫻花,是侵華日軍所栽櫻花的「後代」。但它是否帶著原罪,實在是值得商榷的。假如這個前提存在,這些櫻花仍象徵著國恥,武漢大學的園林部門為什麼還要「多次以其為『母本』,通過枝條嫁接的方式,大量繁殖出第二代、第三代櫻花樹「?!既然周恩來總理當年轉贈了武大一批大山櫻,為什麼不繁殖「大多是在中日恢復邦交後由日本政府和友人相贈,尚可理解為中日友誼象徵」的那批櫻花呢?!而1946年秋,武大師生結束長達八年的流亡歲月與苦難生活,為什麼主張保留這批櫻花樹的意見還是佔了上風,讓這些「帶著原罪「的櫻花流傳下來,繼續「毒害」前來觀賞的國人和不明真相的學生呢?!一朵花生下來就帶著罪惡的種子,這讓主張留下他們的人和培育他們的園丁情何以堪!話再說回來,之所以櫻花會保留下來,正好印證了那些時代人們的包容與自信。侵華日軍有罪,櫻花無罪。與其它花相比,櫻花的確具有更多的符號意義,與日本有扯不斷的干係,但美本身無罪。1972年9月25日-30日,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應周恩來總理的邀請來中國訪問,中日兩國邦交逐步正常化,這正體現了兩國政治家一种放眼於未來的氣度和胸懷。既然武大「前事不忘,後事之師」,2002年已在櫻花大道起點處的景觀石上,明確標示「武漢大學的櫻花不僅以其景色秀美而蜚聲國內,同時也是日本軍國主義者侵華歷史的見證」,那麼,邀請全國人民乃至日本人民都到武大來看櫻花,是不是正好就可「潤物細無聲」地對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醒他們在觀賞櫻花的同時勿忘那段歷史。那不正是十幾年前,武大學子自發在賞櫻人潮中疾呼的「櫻花雖美,國恥勿忘」的最生動實踐嗎?留下這段罪證,讓後世萬代觀瞻,讓公眾在一個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接受歷史的洗禮,那不是比空洞地喊一萬遍愛國的口號,更能擊中人們的內心、更能強化他們的記憶嗎?事實上,近年來,武大櫻花在全國的名氣越來越響。武廣高鐵開通後,越來越多廣東客和外地人專程來武大賞櫻,帶動武漢新花城的美譽在全國傳開。自2014年以來,武漢市旅遊主管部門每年賞櫻季前,便會到廣州等地四處宣傳「武漢新花城」,主打賞花線路正是櫻花,而且武大櫻花是最大的賣點。很多朋友曾評價,如果到武漢不到武大看櫻花,就是一種遺憾。以致於本地的磨山櫻園頗多委屈:我們是世界三大櫻園之一,我們的櫻花甚至更美,為何大家非要去武大?多年前,本地一家主流媒體還因刊發《一座城市不能承受一朵花開之重》的評論,批評武漢的交通沒有更好地為到武大賞櫻開路受到熱議。難道,這些來看櫻花的遊客、為傳播武漢新花城美譽的人,統統都是數典忘祖的不肖之孫嗎?這些都說明,正是因為這段歷史的深沉和不可忘記,武大這座百年名校的櫻花才比街頭普通的櫻花更有看頭,更多了一段美麗與哀愁,更能勾起人們對歷史的回憶,感懷現在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至於櫻花究竟起源於日本還是中國,就更不重要,爭論這個實在讓人哭笑不得。西紅柿、馬鈴薯最早都是外國人人工栽培的,假始也是日本人培育成功的,咱們是不是就不吃了呢?按國人這種思路,火藥、指南針都是中國人發明的,日本人還要使用是不是更有辱國格呢?!櫻花本無罪,何必自擾之。(三)我們究竟應當怎樣看待那段歷史中日關係,是一個非常複雜而敏感的話題。拋開宏大敘事不談,僅就公眾的情感反應來看,每當中日關係尚好時,買日貨、用日貨、去日本玩都很正常,沒什麼不妥;每當中日關係走向低潮時,連同買日貨、用日貨、去日本玩的生活行為,都要被打上漢奸標籤,進而被圍攻,甚至被打砸搶。殊不知,你打砸搶的,正是你同胞的財產,和日本人沒幾毛錢關係。我們不能總是沉浸在精神幻想中:嘴上說自己強大了,自己就真強大了;嘴上痛批這個那個,自己就愛國、高尚了,別人都是下三濫。精神上的自我迷幻,讓現實變得啼笑皆非:我們可以看到,諸如手撕鬼子之類的抗日神劇比比皆是;可以看到,誰只要是罵小日本了,彷彿就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了。我們感到可悲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自信,不是靠動動嘴就完成的。清談誤國,實幹興邦。她要靠一顆強大的內心,靠百折不撓的精神,更要靠行萬里路的實幹精神。有功夫給別人隨便扣上「有辱國格」的帽子,不如踏踏實實研究一下,為什麼中國產的馬桶貼上日本的牌子就能大賣,為什麼日本能兩次吸取教訓,一躍成為戰後的經濟強國?前陣子有本書很熱門,名叫《清教徒的禮物》,裡面講了一段故事發人深省。1945-1952年日本戰敗後,日本人從跟隨麥克阿瑟赴日的三位民用通信工程師手中學到的管理革命,只用15年的功夫,就將日本通信設備製造業演化成全球領先的消費電子產業,鼎鼎大名的住友、松下、索尼等能迅速崛起,正是源於美國人的幫助和日本人的學習精神。1853年,美國將軍佩裡帶著4條冒著黑煙的鋼鐵船逼迫日本開放江戶灣,開啟了日本吸納近代科技的全新時代。我們不是親日派,更非漢奸,對日本絕沒有好感,但是否僅僅出於情感上的憤怒,我們就可以一葉障目,斷然將與日本有關的一切都進行否定和道德審判?在把武大櫻花帶到東京打廣告的背後,是每年赴日旅遊看櫻花、購物的國人(含港台地區),已對日本旅遊的帶動達到一半以上的事實。據報道,過去一年,中國遊客在日本花了近800億元,「赴日爆買」甚至入選2015年度日本十大辭彙,網友評價,「中國人整天喊著抵制日本,卻跑到日本去玩」。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真正「師夷長之技以制夷」,也讓日本人來國內來武漢看櫻花,發展城市旅遊,掙一下他們的日元、提高我們GDP一個百分點,順便長點記性呢?當然,我們一定要正視歷史,守住底線,更不能數典忘祖,認賊作父,為了經濟為了商業利益就可以不顧原則。但我們實在沒看到,我們邀請日本人來武漢看櫻花,在哪一點上,觸碰了這座城市的傷疤,怎麼就是虛假廣告,怎麼就是商賈不知亡國恨了?還是那句話:「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如果武大櫻花事件,可以讓我們真正樹立起更強大的自信、更踏實的實幹精神,去面向更廣闊的未來;如果它引起的紛爭可以起到普及作用,讓更多的國人了解到那段歷史,那麼,這樣的馬蜂窩,我們希望再多捅一點,哪怕,受點委屈。
推薦閱讀:

國產劇植入廣告,你是把我們當智障嗎
我們的5800是如何走私過來的?(圖)
我們如何做一輩子的情人
月亮是我們相視的眼睛
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和風麗景

TAG: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