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影響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4)

續上

▲孩子一般容易浮躁,往往不能善始善終地做好一件事。作為老師或長輩,應該細心誘導,讓孩子養成踏實肯干、不怕挫折、不圖虛名、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韌勁和處事態度。

▲孩子生性是好動的,大人不能強加阻攔,更不能使用暴力,這樣會給孩子造成不良的心理影響。對於孩子不良的行為習慣要語重心長地開導,抓住機會進行教育而不能惡語中傷。否則,孩子只會從父母那裡學到更加消極的東西。

▲父母不能只教孩子在形式上做出某些動作,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在實際生活中,也要身體力行,而不單單是停留在口頭,停留在表面。流於形式的教育不僅會使孩子難得真諦,而且往往適得其反。

▲粗心大意是孩子學習和生活中的大敵。孩子的習慣是平時一點一滴養成的,無論做什麼事,只有專心致志、仔細檢查、認真對待,才能減少出錯,避免不必要的失誤。因此,專心、細心、認真的精神,是克服粗心大意這一壞習慣的良藥。所以家長平時就要幫孩子養成認真、仔細的好習慣。

▲集中精力,專心地做一件事情,並想方設法把它做好。讓孩子從小養成這樣的好習慣,對孩子一生的成長都會大有益處。孩子做好每一件事,不僅會使孩子產生成就感,增強自信,而且也可以使他們的生活豐富和快樂起來。

▲對孩子的教育,同砌磚一樣,必須嚴格地打好基礎。特別是對自制力的培養,只有從小抓緊,使他們養成習慣,將來變成了自覺的行動,也就不會感到有任何痛苦和難忍了。

▲父母關愛孩子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對孩子的缺點視而不見那就不對了。一味地嬌慣孩子,只會讓他們養成不好的習慣。特別是遷就「任性」的毛病,只能是害了他們。

▲馬虎的危害是很大的,切不可輕視。否則,將來無論是在孩子的生活還是工作中都會種下隱患。家長應該提高孩子對馬虎危害的認識,幫他們改正馬虎的習慣。同時,家長的馬虎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潛在的傷害,父母要嚴於律已,不可在孩子心靈中埋下禍根。

▲當孩子養成了不良習慣時,要及時為他指出來,告訴他正確的做法。之後,要反覆觀察和監督孩子是否改正。在孩子改正後,要及時予以肯定。

▲孩子的自尊心是最強的,讓孩子養成尊重父母和他人的習慣,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把孩子作為平等的個人,充分尊重他們,並要求他們用尊重回報我們。

▲愛孩子是連動物都會做的事情。教育孩子需要講究方法。如果父母只會滿足孩子的要求,那麼父母就會成為孩子的奴僕,即使忙得四腳朝天也不能滿足孩子。因此,家長要利用「等一等」的方法,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自控能力。

▲做事不分輕重緩急的人,終難有所作為。家長必須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抓住大的方面,認定重要的事情,把住關鍵的環節、時機,並且要首先把它付諸實踐,只有養成做事習慣,才能把事情做得圓滿。

▲受到傷害就想報復的習慣不能帶給孩子滿足與快樂,相反,它只能帶給孩子無休止的傷害。要教會孩子懂得正確地對待別人對自己的傷害,不要因一時衝動而造成更大的危害。

▲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應該首先反省自己,想想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是否做得不當。而並非一味地責怪孩子。這樣,才能促使孩子自我醒悟,認識錯誤並決心改掉自己的壞習慣。

▲當孩子在行為上犯了錯誤,父母不應對孩子進行過多的指責,而應該讓孩子自己承擔錯誤造成的後果,使之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進而自覺改正錯誤。

▲羅伯特的做法似乎有點兒過火,但他是對的。對孩子明顯的錯誤,明知故犯的錯誤,性質嚴重的錯誤,性質嚴重的錯誤,一定要嚴肅批評,並讓其承擔責任,直到他改正為止。

▲有時候對待那些桀驁不馴的孩子不妨採取冷漠的方式,被愛和被重視的渴望會讓他們更容易地去反思自己的行為,並且修正。這樣做,有時會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對於喜歡破壞東西的孩子一定不要縱容,要使他們在自己的過失所造成的後果中得到教訓,受到啟發。只有這樣,他們才會珍惜所有,才會懂得愛惜。

▲家長一定要記住,一個心理受到的打擊的孩子必然會變成一個毫無作為的人。如果說得不到鼓勵的孩子如同久旱的秧苗,那麼,一些不但沒有得到鼓勵反而時常受到打擊的孩子,只會變成渴死的枯草。除了對孩子的錯誤提出指責,也要給他們相應的鼓勵。

▲當一個孩子告訴父母「我感到難受」、「我很失望」時,粗心的父母往往會一笑了之。他們會說:「小孩子嘛,能有什麼失意的感受呢?」「別淘氣了,你沒有什麼可失望的。」然而,既然成年人有失意,那麼,孩子也有。因為無論年齡大小,我們都是人,只要是人,就會有不同的感受。成年人在失意的時候需要別人的幫助,難道孩子就不需要嗎?當然也需要!

▲一個人是否幸福往往取決於這個人有什麼樣的性格。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要把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始終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在一個孩子漸漸長大的過程中,會出現許許多多的問題。他們不僅是在身體方面慢慢長大,心理上也在一天天地變化。為人父母都,千萬不要將全部的精力放在孩子的身體上,而忽略了孩子成長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心理的成長。

▲引導孩子不要輕易地去懷疑自己的朋友,各種猜測和疑慮都會加大朋友間的裂痕。應該相信,只要是真正的朋友,彼此之間有著真正的友誼,彼此就不會有絕望的時候。

▲如果孩子的眼睛是太陽,那麼他看到的也是太陽,如果孩子的眼睛是黑暗,那麼他看到的也是黑暗。教育孩子看待人生和社會,一定要有辯證的思維、科學的態度,不能追求完美無缺,不能求全責備。

▲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作用。自信心是孩子學習成功的精神支柱,是孩子生活成功的精神支柱。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自信心甚至比智力教育更為重要,許多時候,孩子學習不好,往往不是智力問題,而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現。孩子的自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後天的生活實踐和學習中逐漸培養起來的。

▲孩子的自卑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由於錯誤的教育方式及孩子抗挫折比較低造成的。當一個孩子被自卑心理所籠罩,其身心發展及交往能力將受到嚴重的束縛,聰明才智也得不到正常的發揮。因此,家長對孩子要多鼓勵少指責,讓孩子在實踐中品嘗到成功的快樂,並從成功中體會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有本領的,自己並不比別人差。

▲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只體現在身體上和智力上,也體現在心理上。一棵小樹苗,只澆水施肥而不見陽光就難以長成參天的大樹。尊重對於孩子,就好比陽光對於小樹苗一樣。得不到尊重的孩子是無法長成父母期望中的參天大樹的。

▲心的高度影響跳的高度,教育孩子時要培養他超越自己的能力,突破自我設限的高度。只要他的意念不屈服,他就有可能突破障礙、恐懼,達到自己心的高度。

▲真正有智慧的人能綜觀全局,以宏觀的眼光考慮大事,也能通曉利害的關鍵所在,胸懷寬廣,不囿於蠅頭小事。讓孩子專心致志地埋頭於手中的事,而不為無所緊要的事情所困擾、打斷,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豁達。

▲成見是阻礙人們形成正確認識的大敵。準確的判斷來源於對客觀事實的調查,而不是主觀的猜想。作為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學會以證據和事實說話,客觀地、中肯地對待周圍的人和事,絕對不能心有成見。

▲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家長教育孩子時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知道他到底需要什麼,然後再給予。千萬不要盲目追求虛名,看到別人給孩子什麼就給自己的孩子什麼,很可能那並不是他所需要的。

▲當孩子產生自卑心理時,要讓孩子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在某一方面很出色。而事實上,每一個人,至少有七種基本的智力方面的技能,如:數學邏輯、語言、音樂、空間、身體動覺以及兩種類型的個人理解力,即我們理解別人以及處理自己的夢想、恐懼和煩惱的能力。或許孩子不喜歡寫作,卻可能在設計上很有天賦或者有能言善辯的口才。

▲父母不應該把孩子看得過於弱小,因為沒有哪一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是弱小的。在成人的心中他們或許只是孩子,力量微不足道,但在他們自己看來,自己和成人無所區別。這就是孩子的自尊和自強。


推薦閱讀:

[轉載]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弘揚佛法
[轉載]清代拜帖
[轉載]2016年06月19日
細品幾句話(轉載)
(1)[轉載]基督徒對佛教的歪批,被批得啞口無言

TAG:教育 | 孩子 | 智慧 | 轉載 | 影響 | 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