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反哺」透支孩子一生幸福,你還在被自己的孩子反哺嗎?

文/鮑閱 來源:親之助,該微信號選自「閱微心理」並 略有整合,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父母「心理反哺」會透支孩子幸福

最近熱播的《爸爸去哪3》,林永健是典型的「中國式父親」的代表。他和夏克立帶著幾個孩子準備為抗戰老兵表演節目,排練過程孩子們七嘴八舌,惹得林永健心煩氣躁,當他訓斥兒子的時候,兒子無辜的說:「你是魔鬼嗎」,林永健脫口而出,「我是你爹」。(可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詳細解讀《從林永健教子,解讀中國家庭的「心理反哺」現象》)

「反哺」這個詞的定義,指動物長大後反過來"贍養"父母的行為。這個行為無可厚非。當兒女在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下,長大成人,反身照顧父母,是人間最自然不過的感情流露。

如果父母身在其位,盡到了做父母的責任,並呵護了孩子的感受。相信天底下沒有人選擇不去孝順自己的父母。

而更多的不孝,恰恰是父母有失德行和本分。亦或者在孩子未成年時,就在心理層面,提前榨取著孩子的心理能量來反哺自己。

這樣的「心理反哺」體現在很多的方面,如果一個家庭,父母極不成熟,「心理反哺」經常發生,則會導致孩子心理能量過多的流失,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

當從小「心理反哺」父母的孩子長大,做了父母,能量的匱乏只能繼續從下一代那裡吸收能量。「心理反哺」就這樣一代一代的繼續。

《爸爸去哪兒3》中,林永健對大俊發脾氣,這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種。接下來,我們來總結一下,中國家庭的各種「心理反哺」,在透支著孩子的幸福!

每個人心底都渴望與父母有深層的聯結,但很多人卻內心傷痕纍纍。 以至於有一部分人試圖遠離自己的父母。

是什麼導致他們想逃離家庭?

家本應是世間最溫馨的港灣,父母的滋養本是孩子最賴以生存的土壤。可是我卻太多次的聽到:「高考的時候我就想考到外地,離我的父母越遠越好!」

是什麼導致了孩子這麼迫切的想逃離。

有一個朋友給我講,從小到大父母經常吵架,每次吵完架還要被母親拉過來評理,定奪到底是父親的錯還是母親的錯。

這是一種很典型的「心理反哺」,母親吵完架要兒女來評理的行為發生的時候,母親根本沒有站在為人母的位置上,而是像一個受傷的小女孩一樣向比自己強大的人求助,給自己做主。

子女不得已被母親抬到了判官的位置上,可謂左右為難。向來清官難斷家務事,何況判官的位置上坐的是未成年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從小就習得:「家庭是不安全的,我要為別人的關係負責,是因為我不好,父母才總吵架。」

這樣的孩子從小的心理能量就要用來提前滋養父母。而出現以上行為的母親通常伴隨抱怨、挑剔、指責等等,這些行為通通都在耗去他們尚未成年的子女的心理能量。

母親不在其位

還有一個朋友講,她跟她的母親意見上有分歧的時候,她滿心委屈,但是她母親先哭了。女兒能夠客觀冷靜的停留在成人狀態,而她的母親卻退行到了兒童狀態。於是,女兒開始哄媽媽,反哺就這麼自然發生了。

這樣的情況也時常在我的家庭發生。母親排行老大,從小幹活最多也最不受寵。所以,內在一直有一個受傷的小孩。那個小孩總是滿心的委屈,經常說:「為什麼我乾的最多,為什麼做錯的總是我,為什麼你愛別人不愛我。」

母親為了幫我帶孩子跟我生活在一起的時候。一旦哪件事情不小心觸碰了那個小孩的敏感神經。就開始抱委屈說:「為什麼你們幹活不主動,為什麼受累的總是我,為什麼你向著鄰居說話都不向著我。」

我自己的心理能量足夠的時候,我會安撫她,幫她療愈。有一次母親咆哮似的發泄著不滿,她躺在沙發上抽泣時宛如一個五歲的孩子,我試圖用手一遍遍的撫摸她的頭,果然不久她的情緒逐漸穩定,最終還主動向我道歉。

當我能量不足夠的時候,母親被內在受傷小女孩的子人格主導,並質問我的時候,我有一種莫大的耗竭感。發生的過於頻繁的時候,我會無助無力到極點,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

父母是子女心理能量的源頭

心靈成長的道路上,我已經有上千小時的覺察和自我體驗了。有些醍醐灌頂的頓悟至今仍舊記憶猶新。但是,卻沒有任何一次能抵的過母親去做心理成長那樣備受滋養。

母親做完心靈成長的時候,不再像從前那樣挑剔我的缺點。即便我粗心的找不到眼鏡的時候,母親不但不像以前一樣沒有責怪我,反而幫我找,我感覺到無比溫暖和幸福,有一股愛流向我的心頭。

嬰兒第一次感受自己的情緒就是在共生期通過媽媽的眼睛,他以為自己與母親是一體的。媽媽的表情就是自己的心情。所以,母親是孩子感知情緒的開始,是孩子心理能量的源頭。

好母親就像一個容器,如果母親是接納的,包容的。接納與包容可以裝下並融化孩子的情緒,那麼孩子的心理能量就在提升。

而缺乏共情能力的母親,經常活在自己受傷小孩里,則需要她的孩子做容器。母親的挑剔,指責,以及像小孩一樣的向孩子求助,那麼孩子的心理能量就要倒流給母親,就是反覆提到的「心理反哺」。

啃老族也源於「心理反哺」

社會的輿論普遍傾向對啃老的年輕人的譴責,對老人的同情。但事實上,什麼導致的孩子啃老呢?

是父母剝奪了孩子獨立自主的自由。父母出於自己需要,替孩子決定報考專業,再替其安排工作,戀愛要干涉。從來沒有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去尊重,也從來沒有經歷與孩子的心理斷乳。

所以,從小被剝奪主權的孩子就從來沒有為自己的人生做過主。他的工作是父母安排的,專業是父母選的,做起來絲毫感覺不到樂趣也體會不到價值,最終放棄工作開始了啃老的生活。

其實,這更是一種反哺,嚴重的甚至是一種榨取。緣何如此?

因為父母心中有一個受傷的小孩,那個小孩曾經缺乏愛,於是他們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他們按照自己的需要養孩子的過程,恰恰是滋養自己受傷小孩的過程。悲劇的是,他們的孩子無法活出自己生命本來的樣子。

父母對孩子的確付出很多,但是這是他們自己的需要,並非孩子本人的需要。

當孩子錯過了心理斷乳期,不再有勇氣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時候。父母和社會開始埋怨子女不爭氣,抱怨孩子「啃老」。父母無界限的付出,剝奪了孩子自由自主的權利。孩子像寄生蟲一樣度過餘生,心裡的苦,誰能體會?

婆婆無界限干涉小家庭

人際界限不清在中國太普遍,婆媳矛盾尤為廣泛。

去年熱播的電視劇《爺們兒》,奚美娟扮演的婆婆是非常典型的代表,兒子國生的幾次婚姻都不停的干涉。 一旦兒子不想服從她,她就以死相逼。

這個角色塑造的非常符合人物的心理動因,30多歲守寡,把三個孩子帶大。張嘉譯扮演的國生是家裡唯一的男孩。這個角色在家裡承擔的,從來不僅僅是兒子。

由於父親的早亡,母親把對丈夫的很多情感和期許都原原本本的寄托在了國生身上。只要母親不收手,干涉國生的婚姻自由,無論多麼與之相愛的女人,最終都不可能在這個家裡久留。

因為母親才是這個家裡一手遮天的唯一的女主人,要想在這裡生活下去就必須完全按照母親的意志才行。

母親蠻不講理的堅持,卻美其名曰為兒子好!動不動就以死相逼。試問:這樣的行為更像是一個年輕的嬌妻,還是任性的孩子?早就偏離了母親的本位!

心理反哺的帶際傳承

文章開頭舉得例子,曾經那個想逃離家庭的女孩長大了,也做了母親。她不希望女兒如她一樣有愛的缺失,她希望給孩子足夠的愛,足夠的自由,從小什麼都讓孩子做主。

連她穿什麼都得女兒說了算,女兒不允許她穿裙子和絲襪。於是,一旦她上班穿了裙子,要先回家換衣服再去幼兒園接女兒。有一次時間緊,沒來的及回家換,女兒見了就很生氣。

丈夫開車拉著她們,母女坐在后座上,無論怎麼解釋。女兒就是不依不饒,竟然自己動手拔掉了母親的衣衫。那一刻她感受到莫大的恥辱,於是走進了心理諮詢室。

在心理諮詢師陪伴下成長自己的過程中,意識到了自己對女兒的無原則是源於自己內在受傷的部分。她沒有站在母親的位上,女兒也不知所措,因為規則本身就可以給安全感。

看似全然的放手是對孩子尊重和愛,其實還是出於對自己內在受傷部分的保護。媽媽什麼都讓女兒做主,女兒感受不到規則,內心是焦慮和不安的,所以那些無理取鬧的行為本身是渴望母親回歸本位。

「心理反哺」就是這樣帶際傳承的。要麼像林永健父子那樣,爺爺嚴厲的對待父親,父親也嚴厲的要求兒子;要麼像上面這個媽媽一樣反向形成,自己得到的愛不夠,就讓女兒淹沒在她無原則的愛中。以上兩種,都不是適合的愛,而像鐘擺,偏離不同的兩端。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銀行

父母對孩子的愛就好比存在銀行賬戶里的錢,正確的愛,符合兒童成長規律的愛是存錢;錯誤的愛,為了自己需要強加的愛是索取,在取錢。

無論是父母苛刻的指責孩子,還是無原則的溺愛孩子,都是在透支著孩子內在的能量。使的孩子內在安全感缺失,自我價值低!

教育的本質是家長的自我修行。不是把自己小時候的傷痛投射給孩子,也無需埋怨父母就這麼對待自己。我們的祖輩成長過程中,祖國正歷經戰亂,風雨飄搖的日子裡,活著就不容易,何談教育?

如今的我們有了成長自己的條件:心理教育機構、家庭教育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遍地開花。所以,最好的教育是自我療愈,藉助適合自己的方式,療愈自我,成長自我。

當受傷的部分得以療愈,我們不會把自己未完成的期待賦予孩子,孩子也可以在安全自由的環境里活出自己的樣子。

當內在圓滿時,教育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若不修鍊自己,倒吸著孩子的內在能量。孩子長大了不孝順老人,恰恰是因為早早的反哺,銀行已經是透支的狀態!

你與子女的關係銀行的賬戶,是盈餘還是透支呢?教育從成長自己開始……

「作者鳴謝:在這裡感謝我的母親,和所有願意公開自己經歷的朋友及案主。你們允許我寫下你們的故事,只為幫助更多的家庭,更多的孩子。向你們敢於呈現自己的傷痛經歷的勇氣致敬,向你們不斷成長自己的動力致敬!感恩!」

版權屬作者,向原作者致敬


推薦閱讀:

雙贏的婆媳關係-心理無憂網
很多孩子早年被錯誤對待,為什麼沒有得心理疾病?
男人心理:男人熱戀時都在想什麼?
淺析:頌讚滿清與眷戀日本的皇民心理相通性

TAG:孩子 | 心理 | 幸福 | 自己 | 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