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足少陽膽經上的穴位(之四)

·

外丘穴

外丘穴位於小腿外側,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緣,平陽交。

外丘穴、陽交穴是兩個並排挨著的穴位。有時候點按穴位時常常將這兩個穴位混淆,但是沒關係,這兩個穴位的性質和功能幾乎一樣,點任意一個就能達到治病健身的效果。

它們都是膽經的郄穴,專治急症,所以凡是膽經走向上的突發頭痛、乳腺痛、坐骨神經痛都可以揉陽交穴或外丘穴。並且外丘穴還可以用於治療胸脅脹滿、下肢無力、行走不便。

·光明穴

光明穴在腳外踝尖上5寸處。

光明穴是膽經的絡穴。「絡」就是聯絡,光明穴是跟肝膽經相通的穴位。絡穴主治慢性病,久病入絡,所以像慢性膽囊炎、慢性肝病等症都跟光明穴有關係。光光明穴還是治療眼睛疾病的要穴,像近視眼、老年白內障、青光眼、視神經等眼部疾患都可以通過它來調理。光明穴還可以用於治療痛證,尤其善治頭痛。另外,光明穴還可以用於治療乳脹痛、膝痛、下肢痿痹、頰腫。

·陽輔穴

陽輔穴位於小腿外側,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緣稍前方。

此穴主治偏頭痛、外眼角痛、咽喉腫痛、腋下腫痛、胸脅脹痛、頸部淋巴結腫大或者結核、下肢無力、行走不便或者疼痛、腳氣、發燒惡寒。

·懸鐘穴

懸鐘穴位於小腿外側,外踝尖上3寸,在腓骨後緣與腓骨長、短肌腱之間凹陷處。

「懸鐘」中的「鍾」在古代有兩個含義:一個是大鐘,還有一個是鈴鐺。「懸鐘」里的「鍾」是指的領導。古時候父母會給小孩子腿上掛很多鈴鐺,掛的位置就是懸鐘穴。懸鐘穴是人體骨髓之會穴。就像陽陵泉穴是筋之會,人體筋脈都在陽陵泉穴彙集一樣,全身骨髓也彙集在懸鐘穴。人體骨髓最多的地方是背部的脊椎,所以脊椎痛時要揉懸鐘穴。而且膽經主骨所生病,像頭痛或酸脹、頸椎病、關節炎等跟骨頭有關的病都可以通過膽經上的懸鐘穴來調理。腰椎方面的疼痛除了揉懸鐘穴以外,還要揉腎經的太溪穴、復溜穴,如此配合起來效果才最好。

懸鐘穴也治腰痛,但腰痛有多種,有的是兩側痛、兩邊肌肉痛,有的是中間骨頭痛,懸鐘穴對於調理中間骨頭痛最有效,尤其對不在體表好像潛入骨髓里的痛點,這個穴就更能起作用。此外懸鐘穴還可以用於治療半身不遂、胸腹脹滿、腳氣、腋下腫。

·丘墟穴

丘墟穴位於外踝的前下方,趾長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

丘墟穴是膽經的原穴。它專門治療各種上火之症,也就是西醫所說的發炎癥狀,比如嗓子發炎、咽喉腫痛、牙痛發炎、眼睛紅腫發炎等病症。按反射區的理論,丘墟穴的位置相當於腳部的上身淋巴反射點。上身淋巴反射點可以用於調理頭痛和乳房痛等症,所以丘墟穴也有此功用。另外,此穴還可以用於治療頸項痛,腋下腫,胸脅痛,下肢痿痹,外踝腫痛,瘧疾,疝氣,目生翳膜,中風偏癱。

·足臨泣穴

足臨泣穴位於足背外側,足4趾本節(第4趾關節)的後方,第4、5跖骨結合部前方,小趾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

此穴主治頭痛、目外眥痛、目眩、乳癰、瘰癧、脅肋痛、瘧疾、中風偏癱、痹痛不仁、足跗腫痛。

·地五會穴

地五會穴位於足背外側,在足4趾本節(第4趾關節)的後方,第4、5跖骨之間,小趾伸肌腱的內側緣。此穴主治頭痛、眼睛紅腫、耳鳴、乳癰、乳脹、脅肋脹痛、腳背腫痛。

·俠溪穴

俠溪位於足背外側,在第4、5趾間縫紋端。

此穴主治頭痛、眩暈、眼睛紅腫疼痛、耳鳴、胸脅脹痛、乳癰、發熱。

·足竅陰穴

足竅陰位於第4趾外側,距趾甲角0.1寸。

此穴主治眼睛紅腫疼痛、耳鳴、咽喉腫痛、頭痛、失眠、多夢、脅痛、腳背腫痛、發熱。


推薦閱讀:

穴位的定位方法
男性人體穴位全圖(正背面高清大圖)
【常用養生保健穴位
艾灸扶正的穴位
刺血常用穴位及主治

TAG: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