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點贊:廣東又一次「敢為天下先」

廣東省全面推進拆舊復墾,促進美麗鄉村建設

繼黨的十九大之後,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聚焦鄉村振興。落實中央精神,廣東雷厲風行,很快就有了針對性的新舉措——

日前發布的《廣東省全面推進拆舊復墾 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合理引導農民將農村大量的舊住宅、廢棄宅基地、空心村等拆除復墾,將騰退出來的建設用地指標以公開交易的方式,流轉用於城鎮建設,並把收益返還給農村、農民,用於脫貧攻堅和新農村建設。

妙手一招,既能緩解城鎮用地指標的緊張,更美了鄉村、富了農民。

這「一石三鳥」之舉,可望在10年內完成,每年預計復墾流轉超過2萬畝。在全省範圍內全面推行拆舊復墾,廣東又一次「敢為天下先」。

美了鄉村

近年來,珠三角核心區地市的土地開發強度普遍接近「天花板」,用地指標緊之又緊,基本是「無地可用」。

然而,更讓人捉急的是,農村還有大量廢舊房屋、空心村等佔用寶貴的建設用地。

據廣東2016年末的統計,農村居民點用地面積達82.19萬公頃,佔全省建設用地面積的40%,人均農村居民點用地面積達242平方米,為人均城鎮建設用地面積的2.5倍,利用較為粗放。

農村舊住宅、廢棄宅基地、空心村等閑置建設用地不利於鄉村統一規劃建設,同時由於無人居住管理,容易形成安全隱患和衛生死角,影響了村容村貌。

——廣東省國土資源廳有關負責人

放眼全國,這種現象遠非廣東獨有。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出,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在鄉村最為突出,其中農村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欠賬較多,農村環境和生態問題比較突出,鄉村發展整體水平亟待提升,國家支農體系相對薄弱,城鄉之間要素合理流動機制亟待健全。

拆舊復墾農村閑置建設用地,就是促進城鄉之間要素合理流動的創見性思路。

省國土資源廳有關負責人分析,引導農民將閑置舊房屋復墾,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首先有助於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和美麗鄉村建設。同時,復墾指標的流轉是通過市場化調節手段「取長補短」,實現土地生產要素的合理優化配置,破解城鎮發展新增用地不足的難題,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新局面。

實際上,早在2008年以來,廣東就按照國土資源部的總體部署,在15個地市開展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農村復墾一塊土地,節餘的建設用地指標就可用於城鎮建設。

經過測算,預計每年復墾指標流轉面積將超過兩萬畝,將為廣東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提供新動能。

富了農民

復墾指標成交後,農民可獲得75%收益

拆舊復墾對農民又有什麼好處?那可是真金白銀!

《方案》明確,拆舊以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即農民)自願退出建設用地,並將舊房屋等地上建築物拆除為基礎。注意,劃重點了——重點是「自願」,政府也好,村集體也好,無人可以強迫。

自願行為靠什麼激勵?當然是利益!

按《方案》規定,農民自願拆舊的土地經過整治,達到可供農業利用的狀態後,即可由縣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對復墾項目進行驗收。經驗收的復墾項目到省國土資源廳報備後,形成可以在省內流轉用於城鎮建設的復墾指標。

接下來,珠三角還有很多城市不是缺土地指標嗎?那麼好,復墾指標通過廣州耕地儲備指標交易中心設立的交易平台進行公開交易,即可供各地市政府購買。所得收益扣除成本後,凈收益按5%、5%、15%和75%的比例,分配給縣級財政、鎮級財政、土地所有權人和土地使用權人。

看清楚了,最後一檔75%,就是分給農民的,這個分量夠誘人吧。

而且,復墾指標成交後,所得收益由交易平台直接撥付到縣級財政、鎮級財政、土地所有權人和農戶等土地使用權人賬戶,有效避免剋扣、截留、挪用。

還要強調一句,你賣的是建設用地指標,並不是地本身。

換句話說,錢你拿了,但地還是你的,可繼續耕種產生收益,你只要保證拿來耕種不建房屋,養花種樹隨便你。這麼划算的交易,有利於調動農民積極性,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

為加大對貧困地區和革命老區等地區的支持力度,廣東省國土資源廳還明確,保障2277個省定貧困村,以及原省扶貧開發重點縣、少數民族自治縣、原中央蘇區、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的34個縣(市、區)拆舊復墾形成的復墾指標優先交易。

2月熱文推薦

1.汪洋主持召開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第二十二次全體會議並講話

2.廣東2017年度扶貧開發成效省級考核開始了!Are you ready?

3.廣東扶貧上央視啦,快來圍觀!|決勝:最後的貧困村之廣東葛坪村

4.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

5.關於開展2018年春風行動的通知

推薦閱讀:

餘杭打處一涉嫌惡勢力犯罪團伙     浙江日報
慶元年終考核不聽彙報奔現場      浙江日報
阿里開啟造福盛宴 員工分享超600億美元財富·杭州日報
外國禮俗面面觀(禮儀漫談(185)) (人民日報海外版)
張國榮最後的訊息:·杭州日報

TAG:人民日報 | 點贊 | 人民 | 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