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比「教育」更重要 問題小孩背後都有問題家庭

關係」比「教育」更重要問題小孩背後都有問題家庭 我的孩子為什麼害怕直視陌生人?我的兒子為什麼比女孩還愛哭?16歲的孩子忽然逆反怎麼辦?我的育兒理念跟公婆和丈夫都不一樣,應該怎麼解決?每個家長在諮詢李子勛的時候,提出的問題都是非常具體的、個別的,但透過這些問題,李子勛說:孩子是家庭問題的一面鏡子。在每一個問題小孩的背後,肯定都有一個有問題的家庭,而「家庭關係」比「家庭教育」本身更重要,可能父母還沒有覺察到這點而已。孩子障礙源自家庭問題 ——我們常常覺得孩子的每一個行為障礙,都隱含著一種關係補償,補償幼時被父母欠缺的東西。父母不能從一個軸向來看待孩子,而是在一個橫斷面對孩子說: 「你都這麼大了,還……」 我們也看到這樣的家庭情景,父母總是通過一些否定性語言來評價孩子,當這樣的信息達到一定的量,孩子會不加識別地把它內化在自己的意識里,慢慢地真的發展出那些糟糕的個性。如果父母總是用肯定性的語言來激勵、欣賞孩子,孩子無意識間就會呈現出良好的心理特性,這類現象被心理學稱為語言的雕刻作用。經常埋怨孩子不好好讀書的父母,是怕孩子不肯用功學習,這樣的叮嚀囑咐會讓孩子慢慢琢磨出,他要擊敗、控制、懲罰父母最好辦法就是拒絕上學。一個平時學習很不錯的15歲孩子,突然向父母宣布從今以後不再上學,這無疑是家庭里的十級地震。父母極度慌亂地帶著孩子來請求醫生的幫助。 在面詢的過程中,我在父母眼睛裡讀到深深的震驚與挫敗感,而孩子卻心情平穩態度坦然地述說他的種種不適。他在人多的地方、教室或公共汽車上會感覺緊張、恐懼、呼吸困難,直至暈倒。這個家庭里原本強悍的父母變得十分可憐,放下架子小心地央求孩子去學習,孩子卻堅持治好了病才能上學。就一般的醫生來說,診斷孩子患有廣場恐懼症是很容易的事,把不上學歸因於孩子出了心理障礙,一方面讓孩子不上學成為合理,另一方面使父母轉為關心孩子的身體,改善了親子距離。看起來是雙方獲益的事,卻隱含著一種成長的損失。 狡猾的醫生知道孩子不會那麼輕易就放棄 「得病」獲得的權利,私下裡我們會 「誇獎」孩子的聰明,故意說我會幫助你從家庭獲得更多的利益。在和孩子 「結盟」後,我們會提醒孩子疾病只是生活中很小一部分,大多數時間他很正常,暗示他學習治病需要齊頭並進。同時,我們也會幫助孩子處理感覺層面的焦慮,告訴他感覺這個東西有很大的自我建構色彩,是人對環境的心理反應、焦慮感覺,你不說別人是看不出來的。我們極力把面前的孩子描述成快樂自主的孩子,直到給他創造出快活的心境來,而快樂的孩子會自己脫掉疾病的面具。孩子犯錯考驗父母 ——糾正孩子的錯要先解決好父母內心的情結,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犯錯時不會那麼有理性,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父母也是人。 要讓孩子在錯誤中獲益,家長們一定要避免兩個不好的傾向:一是父母竭盡全力來預防孩子犯錯,一旦犯錯又竭盡全力讓孩子避免受罰,以為孩子犯錯一定是父母教育不好,要替孩子受過。其實不然,再好的父母也不能保證孩子不出差錯,但好的教育一定把犯錯看成是教育的良機,使孩子從犯錯中獲得成長。二是過度懲罰,以為不管多大的孩子幹了錯事都是非常糟糕的事,是品行或道德問題,凡事上綱上線,把事態說得很嚴重,甚至不惜用謾罵體罰來糾錯,使小錯變成重大的心理創傷,犯錯違規的衝動沒有化解,而是被潛抑和深藏,成為一種心理情結,削弱了孩子的防禦能力與生存能力。 糾正孩子的錯要先解決好父母內心的情結,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犯錯時不會那麼有理性,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父母也是人。孩子的有些錯誤還會激發父母早年的心理創傷,無意識地想通過教育孩子去糾自己幾十年前的錯。對孩子犯錯的態度常常透視出父母早年未處理好的情結,注意孩子的心理年齡和心理承受能力,就能避免父母的過度要求。在親子關係好的家庭,孩子遭受輕微體罰,不會形成長久的心理創傷;親子關係不良的家庭凡事小心,一句不恰當的話,會讓孩子記仇一輩子。應對錯誤的一般原則:孩子2歲前,父母不能責罰孩子; 2~5歲,父母對犯錯的教育要順其自然,多鼓勵和肯定; 5~12歲,幫助孩子從錯誤中獲益,學習社會規則和承擔成長的責任; 12~16歲,如果孩子外向,心理承受力強一些,對錯誤的批評可以引入是非觀念,對內向的孩子還要多注意。對道德、良知的培養,父母不要心急,用積極的心態去看待孩子,孩子自然會變得善良與懂事。兩歲兒子為什麼不親爸爸? ——很多時候,是母親害怕失去孩子的焦慮,促使母親無意識誇大並支持孩子對父親的排斥。 2歲的孩子有一種天生的排斥父親的傾向,精神分析把孩子這個時期對父親的排斥描述為兒童的俄狄浦斯情結,也是孩子戀母心理發展的重要階段。伴隨這個時期的是兒童的分離焦慮,恐懼失去母親或得不到母親的關愛,孩子會把母親抓得緊一些。這個階段會自然持續到孩子5歲, 5歲以後,孩子會自然地原意跟父親玩,把母親晾在一邊。尤其是男孩, 5歲以後會發展一種對父親的崇拜,這種崇拜是孩子性別角色發展的根源。 很多時候,是母親害怕失去孩子的焦慮,促使母親無意識誇大並支持孩子對父親的排斥。如果母親是依戀性人格,而自己的丈夫又比較粗心,缺少溫情,母親會沉醉在與孩子相互依戀的關係中,使內心得以完整。這個時候,父親對孩子的接近被視為一種潛在的威脅,母親挑剔父親以挫敗父子關係的試探是非常肯定的事情。當然,這一切都被掩蓋在一種合理化的對孩子的關心中。 反過來看,父母關係交流不那麼好的家庭,孩子會無意識地流露出對父親的憤怒,這個憤怒其實是母親的。原因在於那個時期的孩子與母親在心理層面有一種共生關係,母親一切細緻的情緒都會激發孩子內心的共情。對父親的憤怒和排斥有時只是要討好和認同這個母親,以確保依存。在關係不良的家庭,這種兒子對父親的排斥會持續到青春後期,直到孩子十五六歲,自己感覺是在背負著母親過多的情緒,需要獲得自由時,那時憤怒會加倍,並全部回報給這個為他辛勞十幾年的母親,而父親卻成為一個隔岸觀火的人。 所以,母親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父親,當孩子不要父親的時候,你必須給孩子一些冷落,幫助父親回到孩子身邊。可以定一些規矩,孩子的什麼事由父親管,母親絕不多一句嘴,讓父子去面對。另一方面,要孩子學習尊重父親,首先妻子就要尊重丈夫,你在孩子面前注意跟先生的態度和言行,孩子一定不敢也不會對父親猖狂。 ●鼓勵孩子做「三個假定」 其實很多父母會無意識地影響孩子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包括我們對現實的憤怒,對一些不公平現象的語言,包括我們如果身處不太好的情境里,我們往往會忘掉是不是要保護孩子,要給他對美好空間的一種感受。 我們要假定這個世界是美好的 奧斯卡獲獎影片 《美麗人生》講述了一個爸爸身處納粹集中營,卻不讓孩子感受到集中營的苦難的故事,類似的故事還有好多。我們應該讓孩子擁有美好心靈,因為這個社會需要這樣的人。當然也許有人會說,很多很糟糕的人也會成功,但這畢竟是受到不完善的社會條件的影響,而社會總是在一步步完善。只有假定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對自我的存在、對孩子的成長才有意義。 我們要假定人和人之間都是友愛、互助的,使孩子擁有美麗的心靈 因為這樣易於孩子適應社會生活。如果教育孩子不要相信任何人,那就會說不認識的人給你東西不要,哪怕是鄰居叫你去他家也不要去;當然某種程度上的安全教育是必要的,但也要從基本的觀念上去教育孩子,人都是善良的,這個假設對人是有好處的,這就像你要假定你的孩子是個好孩子一樣。你必須作出假設,因為一旦你作了這個假設,你就有力量,跟孩子相處就有信心。 一定要幫助孩子建立這樣的假定:他自己是可愛的 哪怕用所謂主流的文化看孩子,他表現得並不出色,如學習不好,個頭也不高,長得也不漂亮。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從小就要讓孩子感覺到他是可愛的。你要給他這個假定,要讓他活在這個假定之中,肯定自己是重要的、可愛的、討人喜歡的。因為當一個孩子假定自己是可愛的,他與他人交往的結果就完全不一樣,而且他在這個結果里獲得的東西也不一樣。 比如他覺得自己是可愛的,今天他去見老師,老師批評他,而且冤枉了他,他不會認為老師是故意傷害他,只會認為老師可能是誤解了他,或者是老師今天情緒不好。但是如果這個孩子認為自己是很糟糕的,或者爸爸媽媽總是呵斥他,覺得他有很多毛病的話,哪怕是同學跟他生氣,他也會認為這個同學是專門針對他,是故意刁難他,對他充滿敵意。
推薦閱讀:

婆媳相處,看小媳婦哄公婆的絕招 - 婆媳關係論壇 - 育兒論壇 - 育兒網
親密關係中,男人為什麼總是沉默?
偏官與運、命之關係
何謂地支?地支與五行方位有怎樣的、關係?地支之間的沖、合、會

TAG:教育 | 家庭 | 關係 | 背後 | 重要 | 問題 | 小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