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造假記者出書報復,大揭百年老報「內幕」(組圖)

《紐約時報》造假記者出書報復,大揭百年老報「內幕」(組圖)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6日09:26 金羊網-新快報毒品、自殺和性「根本不值得一看。作者假裝寫成一篇懺悔書,但實際上卻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紐約時報》報新任總編輯新快報訊《紐約時報》記者賈森·布萊爾去年曾因製造假新聞而轟動一時,被開除後,他開始著手撰寫新書,把自己那段不光彩的歷史記錄下來。在即將出版的《燒掉老闆的房子———我在紐約時報的生活》一書中,布萊爾對這家備受尊崇的百年老報的評價竟是:編輯室充斥毒品,報紙上滿篇謊言。報社「可卡因朋友」多布萊爾在書中寫道,儘管他在進入《紐約時報》前就有吸毒的毛病,但他剛開始一直在竭力控制自己,怕被同事發現。有一次,一個同事邀請他去一家豪華賓館,會見一位富太太。宴席中,一名男子很自然地向所有在場賓客發放了可卡因。他和那位同事都吸了。時間長了以後,他漸漸發現,辦公室里有好多同事都有吸毒的習慣,也就不再遮掩。最多時,他一天花在毒品上的錢達到1000美元。有時候,錢不夠花,他就會把「庫存」的可卡因轉手賣給報社裡的「可卡因朋友」。布萊爾說,他並不是因為絕望或新奇而吸食毒品,和報社裡其他的「可卡因朋友」一樣,吸毒給他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他舉例說,報社裡的一個編輯喜歡吸大麻,吸完以後他很長時間都坐在原地不動,但下筆如有神助,起的標題都特別棒。而他也有不少好文章是在吸毒後寫就的。布萊爾還在書中回憶了和一名女同事「毒品會餐」時的情景。布萊爾說:「夜裡,我們開著朋友的車在馬路上亂竄。後來,我們找到一處沒有人的地方,在車裡一起吸毒。第二天早晨上班時,我們已經吸完了價值350美元的毒品。後來,我打電話請病假回家了,她還回到報社去開會。」

左圖:布萊爾新書封面。  許多同事選擇自殺在布萊爾看來,媒體是一個只重視結果的行業。在各種各樣的壓力下,他和許多同事一樣,有時候會失去靈感,感覺十分空虛。他在書中回憶了幾個最終選擇自殺的同事:一位搞調研的女同事被老闆訓斥後開槍自殺;《紐約時報》駐巴黎記者站主任得知自己要被調回總部後開槍自殺;一名經濟部的記者從紐約的喬治·華盛頓大橋上一躍而下;同樣,一名經濟部的編輯從報社的樓頂上跳下。布萊爾坦言,就在他造假的醜聞曝光後,他也曾把自己關在一個酒吧的廁所里想自我了結。後來多虧女友一直幫他開解,他才徹底走出生命中的陰霾歲月。公關人員走歪門邪道布萊爾還在書中描述了《紐約時報》部分公關人員的工作流程,他稱,他們向客戶索要音樂會門票,要求客戶請他們吃飯喝酒,甚至要求客戶向其提供性服務。此外,布萊爾還提到《紐約時報》高層之間的內耗。

右圖:《紐約時報》前記者賈森·布萊爾。  事件回放去年5月,創刊達一個半世紀的美國老報《紐約時報》發表聲明,宣布該報記者賈森·布萊爾一手炮製假新聞,並為此向其他報業同行和廣大讀者致歉。該報執行總編輯豪威爾·萊尼斯與總編輯傑拉爾德·博伊德隨後雙雙引咎辭職。這是《紐約時報》自創刊以來最大的造假醜聞。據調查,自2002年10月至2003年5月1日被解僱,布萊爾使用了包括抄襲、虛構、主觀想像等各種「造假」行為,向該報發回了包括華盛頓狙擊手案件和美軍女兵林奇事件等36篇假新聞文章,造假率高達50%。布萊爾現年28歲,從馬里蘭大學輟學,僅有高中文憑。記者剽竊造假 紐約時報斷然處置深刻檢討(這條文章已經被閱讀了2054次) 時間:2003年05月12日 22:44 來源:海外媒體 傳媒紐約時報記者傑森.布萊爾剽竊及編造新聞然後遭到開除一 事,全美國各媒體,不論是全國性或地方性,都顯著報道。 而紐約時報自身的斷然處置及坦蕩道歉,也展現了這家已有 一五二年歷史的報紙的決心。這起事件起源是外埠報紙發現布萊爾的若干作品與他們的作 品有諸多雷同,芝加哥論壇報和安東尼快訊(Express- News)等,紛紛向紐約時報探詢,時報開始調查,於是發 現真相。今天紐約時報在頭版以頭題方式報道;然後在三版刊登啟事,說明原委;接 著在廿至廿三版,整整四頁報道。四頁中沒有廣告,沒有大字標題,只有幾 張受害人的照片,彷佛判決書般。時報由五位記者、兩位研究員、以及兩三位編輯調查此事,還成立了專責委 員會先行調閱了他從去年十月以來的七十三篇文章,發現其中卅六篇有問 題。除了今天的報道外,時報還公布了電子郵件地址,鼓勵讀者專門針對此 事投書指正。時報除向讀者致歉,向不確新聞的受害人道歉,向遭到剽竊者 致歉,也為「有良知的專業新聞從業人員蒙羞」而致歉。在美國,信用破產是極嚴重的事,九○年代,華盛頓郵報一位女記者曾經以 一位孩童為主角,披露古柯礆的危害,因此獲得最負盛名的普利茲獎。後來 發現系編造的新聞,郵報除了開除這位女記者外,也把她過去的報導找出 來,詳加核實,好在除了這篇得獎作品外,其他都屬實。至於這位女記者, 聽說數年前在中西部的一間百貨公司擔任售貨員。美國沒有一個媒體敢僱用 她,因為她任何作品,只要有人開玩笑「這篇是真的還是假的」,報社就消 受不起。美國《紐約時報》今天刊出長篇調查報道,揭發自己報社記者多年來不實報 道的行徑,該報承認,布萊爾事件是紐約時報成立一百五十二年以來的低 潮。這位記者叫傑森.布萊爾,現年廿七歲,他發的許多新聞都號稱是實地采 訪,內中引述當事人的談話,並描寫一些感人場面,其實這些談話和情境很 多都是他自己的捏造杜撰,另外他還剽竊抄襲其他記者的文章。紐約時報說,布萊爾去年十月被調到國內新聞組之後共寫了七十三篇報導, 其中有問題的報導至少卅六篇,包括華府狙擊殺人事件和伊拉克戰爭陣亡戰 士家屬的訪問。他造假的工夫非常高明,往往把別人報導的事實和他自己想 像的情節混合在一起,使人很難看出破綻。華府狙擊殺人事件是去年十月轟動一時的大新聞,布萊爾是奉派採訪的記者 之一,他寫出了一篇有關兩名兇手之一的穆哈米德接受偵訊的獨家報導,聲 稱穆哈米德在偵訊中向地方調查人員透露他「為何如此憤怒的源由」,但聯 邦調查人員為了急於結案而迫使偵訊中止。但調查人員指出,偵訊內容都是 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今年三月廿七日,紐約時報登出一篇布萊爾訪問伊拉克戰爭期間被俘後獲救 之美軍女兵潔西卡.林琪家屬的文章,內中描寫他到西維吉尼亞州實地訪問 林琪的家屬,林琪父親接受他訪問時因傷心而哽咽,林琪家門前是一大片煙 草田。事實證明他是一派胡言,林琪家門前根本沒有煙草田,而林琪家沒有 一個人記得接受過他的訪問。顯然布列爾是閉門造車。布萊爾的許多訪問都只是透過電話,但他透過報社連線系統所獲得的資訊能 把場景寫得活靈活現,自稱是實地採訪,例如他在三月廿四日發的一篇報導 中,描寫他去馬里蘭州訪問嘉德納夫婦,當時嘉德納夫婦正在客廳看電視, 想知道他們的兒子在伊拉克戰場作戰的情況,每當電視報導有美軍傷亡時, 嘉德納夫婦的神情就變得十分緊張,報導中還提到客廳的布置。後來紐約時 報懷疑,布列爾是根據攝影記者傳回來的照片,才能描寫得如此詳細。布萊爾造假的工夫還不只如此,他還會利用手機和電腦隨時向上司報告他的 工作進度和行蹤,讓上司以為他真的在某地採訪,其實他可能根本還在家 里。從去年十月下旬到今年四月下旬,布萊爾傳回的稿子號稱是發自廿個城 市,遍及六個州,但是紐約時報管理階層說,在這段期間,布萊爾雖然有報 出差費,卻從未交出任何住宿、租車或搭飛機的收據。其實布萊爾報道不實新聞早有蛛絲馬跡,一九九八年他在紐約時報實習十 周,寫出了十九篇報道,卻很少走出報社。後來他正式加入紐約時報,被派 到都會新聞組。紐約時報說,由於布萊爾在這段時間經常出錯,且行為非常 不專業,都會新聞組的主任藍德曼在二○○二年四月寫了一封電郵給報社管 理階層,建議立刻別再讓布萊爾為紐約時報寫稿。布萊爾接到警告後,工作情形有所改善,同時他設法改調到體育新聞組,藍 德曼勉強同意,但他寫了一封備忘錄,把布萊爾的問題告知體育組主任。善 於鑽營的布萊爾很快又設法改調到國內新聞組,但該組聲稱,他們不知道布 萊爾先前的工作表現有問題。布萊爾到了國內新聞組之後,行徑越來越大膽,去年十月底,已經有官員和 報社同仁質疑他的報道可能不正確,紐約時報也開始調查。時報說,調查的 目的除更正記錄外,也要找出為何這種造假情勢能存在於紐約時報的原因。欲擺脫造假醜聞 《紐約時報》任命新主編[圖] 2003年8月2日 07:25東方網8月2日消息:已有152年歷史的美國著名報紙《紐約時報》5月曾因麾下記者編造假新聞一事而名聲掃地,其兩位主編也被迫掛冠而去。7月31日,該報執行總編比爾·凱勒宣布,任命該報女強人吉爾·艾布拉姆森和副主編約翰·格迪斯為新的常務主編,以使這份美國人心目中最有影響力的報紙早日走出造假醜聞的陰影。麾下記者大肆造假百年老報蒙羞受辱對大部分美國人來說,他們每天的生活就是從翻閱當天的《紐約時報》開始的。然而今年5月11日,當人們打開《紐約時報》瀏覽時,卻赫然發現上面刊載著一篇「自揭家醜」的文章:於5月初被該報解僱的前黑人記者傑森·布萊爾在過去不到一年時間裡至少將36篇報道「注了水」,採用道聽途說、抄襲「借用」甚至憑空杜撰的方法炮製「獨家報道」。此文一出,頓時引起輿論大嘩,讀者從未想到自己曾如此信任的報紙竟然能讓假新聞堂而皇之地多次見報。5月底,《紐約時報》又一位大牌名記、曾獲普利策新聞獎的里克·布拉格也因請人「捉刀」而被迫辭職。由於這兩起醜聞的惡劣影響,該報負責新聞報道的主編雷恩斯和常務主編博伊德於6月5日不得不雙雙宣布辭職,以平眾怒。孰料沒過兩天,有關該報記者、1932年普利策新聞獎得主沃特·杜蘭蒂在采寫獲獎新聞時故意虛構的消息又傳了出來。《紐約時報》已被接踵而來的一連串醜聞搞得抬不起頭。高層領導「增加眼睛」常務主編增為兩個據美聯社8月1日報道,剛剛被任命為《紐約時報》新的執行主編的比爾·凱勒7月31日宣布,該報新的常務主編人選已經確定,由報界女強人吉爾·艾布拉姆森和副主編約翰·格迪斯擔任。這意味著該報將史無前例地同時擁有兩位常務主編。輿論認為,該報試圖以此改變運作方式,用「增加一雙眼睛」的做法將假新聞擋在門外。在宣布任命決定時,凱勒對媒體表示,他不是一個「盲目樂觀的人」,他明白僅憑一項任命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是,「這是解決問題的開始」。凱勒介紹說,艾布拉姆森將主要負責編輯部的日常報道工作,格迪斯則主要負責培訓員工和企劃工作。此前一天,該報還發表了一份長達94頁的報告,主要內容是關於「傑森·布萊爾造假醜聞」案的。在報告中,凱勒承諾將「增強管理、確保新聞的真實性」,並將設立「新聞督察專員」一職,以監督報道和受理讀者投訴情況。資料艾布拉姆森現年49歲,1976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曾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新聞學教授。上世紀80年代,她在《華爾街日報》工作,專長是法律和金融方面的報道。1993年,她進入《紐約時報》任職,後成為該報有史以來首位華盛頓分社女總編。格迪斯現年51歲,1976年從威斯康星大學新聞學院畢業,早年曾任《紐約時報》駐德國記者,後到《華爾街日報》工作,1994年他重返《紐約時報》,主要負責經濟報道。

艾布拉姆森

格迪斯
推薦閱讀:

組圖:走進黎巴嫩暴力餐廳
是二奶村,還是二代屯?(組圖)
組圖:中國駐世界各國大使館
曹操陵墓被確認(組圖)
盤點擁有逆天臀部的女人 讓男人口水直流(組圖)

TAG:紐約 | 記者 | 內幕 | 紐約時報 | 造假 | 報復 | 出書 | 《紐約時報》 | 組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