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他也得了抑鬱症
翻看一部藝術史,常常令人心碎。因為你總是會看到那些一流的作家和藝術家,因為常常受困於抑鬱的枷鎖處於精神崩潰的邊緣,有的甚至直接走向了死亡的深淵。
有些精神分析家聲稱,這些心理上的異常是造成他們作品非凡的根源。但如果這個觀點真的成立,那又何曾不是一種極大的悲哀?
因為精神「抑鬱」與否,根本由不得你選擇。
我們看得到他們在藝術領域馳騁,卻無法窺視他們心中驅之不散的黑暗。直至那團墨色將一個鮮活的生命掩蓋,眾人才發出喟嘆:
原來那些熟悉的笑臉,曾在我看不到的地方飽受摧殘。
1溫斯頓·丘吉爾「心中的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丘吉爾作為傑出的戰略天才,在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間兩度出任英國首相。美國雜誌《人物》將丘吉爾列為「近百年來世界最有說服力的一大演說家之一」,同時他也是一位少有的政壇文豪,作品《不需要的戰爭》曾獲得獲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2002年,BBC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丘吉爾獲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然而,在政壇的權力之路上,包裹著一顆勃勃野心的,其實只是一個脆弱的軀殼。丘吉爾患上抑鬱症之後飽受其蹂躪,尤其冬季發病時更是難以承受。他曾說,自己從不敢站在路邊,因為看到那些飛馳的汽車,他總會想要撞上去。他討厭呼嘯而來的火車,討厭俯視波濤洶湧的大海,精神上的躁鬱甚至讓他曾經想過在國會大廈里自殺。丘吉爾將抑鬱症成為「黑狗(black dog)」,他說「心中的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後來「黑狗」一詞也成為了抑鬱症的代稱。多年來丘吉爾堅持與抑鬱抗爭,但仍在晚年時身心俱疲,力不從心,被身形愈加龐大的「黑狗」狠狠踩在腳下,再也爬不起來。這個在1940年二戰戰局最艱難時,站在眾議院高呼「我們永不投降!」振奮了整個英國的領袖,贏了希特勒,卻敗給了抑鬱症。1965年1月24日丘吉爾去世,享壽90歲。2列夫·托爾斯泰
「我們這種富豪的、博學的人們的生活不僅使我反感,而且失去了任何意義。」有人因為貧困潦倒而選擇結束生命,可有一位作家卻因為自己的「富足博學」而抑鬱崩潰,凄涼離世。文壇巨匠托爾斯泰被稱為俄羅斯19世紀的良心,黃金時代的締造者。他的作品《戰爭與和平》、《復活》和《安娜卡列尼娜》至今仍被奉為俄國文學的傳世之作。他出身貴族,世襲伯爵,卻「背叛」了自己的階級,與家族斷絕關係,站在群眾的一邊。托翁一生獲譽無數,然而步入中年,他開始自我扭曲,多疑妄想,在抑鬱症的絕望深淵中無法自拔,對自己已經獲得的成就表現得格外憂慮,越發感覺良心不安:看到乞丐衣衫襤褸沿街乞討,他因「我穿著暖和的短羊皮襖,一回到家就大吃雞蛋!」而痛苦;看到年幼的女孩做妓被抓,他為「我卻在一間乾淨舒適的房間里躺著看書、喝無花果泡的水!」而自責。「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托翁自問。沒有回答。在這種「自我折磨」式的觀察和思考之下,他甚至認為「藝術不僅是沒用的,而且是有害的。」,並且放棄了版權,將個人財產幾乎全部拿去資助窮苦的百姓。他的妻子因此與他大發脾氣,夫妻之間齟齬不斷,再無寧日。托翁與妻子的婚姻,被評為世界上最不幸的婚姻之一。階級的差距,家庭的不安,自我的拷問,抑鬱的加深,托爾斯泰在多重煎熬之中三番五次精神崩潰離家出走。1910年11月20日,列夫·托爾斯泰孤獨地死在最後一次出走的途中一家無名的車站。3海明威
「勝利者一無所獲。」「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這是小說《老人與海》中老人桑迪亞哥的內心獨白,也是海明威一生的矛盾心態的寫照。丘吉爾說抑鬱像一隻「黑狗」,常常咬住他不鬆口。而在海明威身上,抑鬱更像是他筆下那隻始終尾隨的可憎的鯊,像吞掉老人捕獲的大馬林魚那樣,將他的精神一口一口撕裂咬碎;抑鬱也像一張巨大的漁網,將作家緊緊束縛,也許網面偶爾會鬆開,但卻始終籠罩在海明威的那片大海之上,最終將他擱淺在沙灘之上。海明威一向對婚姻持悲觀態度,他不信家庭關係帶來的穩定就是幸福。他讓好女人在他的作品中早早離去,留下孤獨的「硬漢」在狂風暴雨中獨自出海。《老人與海》中唯一一詞提到桑迪亞哥的妻子時這樣寫道:「牆上一度掛著幅他妻子的著色照,但他把它取下了,因為看了覺得自己太孤單了。」同時抑鬱的折磨讓他不停地酗酒交歡,但縱慾並沒有讓他的病情好轉,反而讓他在痛苦的泥淖里中繼續沉溺,最終被抑鬱淹沒直至窒息。1961年7月,飽受疾病摧殘的海明威把一桿雙管獵槍伸進嘴裡,扣動了扳機。4川端康成 & 三島由紀夫
「生存原本就是一種徒勞。」川端康成「美之所以美,是因為它的滅亡。」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和三島由紀夫是日本文學一個時期的代表,梁文道稱二人「一個憂愁,一個剛烈。」川端康成於1968年以《雪國》《古都》《千隻鶴》三部作品成為亞洲第二位獲得諾貝爾而文學獎的作家;三島由紀夫則被稱為「日本的海明威」,並兩度入圍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名單。同時兩人也是相知相惜的朋友,川端康成還曾經把自己的硯台度讓給了三島由紀夫,在此之前它的主人是夏目漱石。川端康成不喜社交,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後驚慌失措,「完了,我要找個地方藏起來!」對於那些慕名而來登門諂媚的人十分厭惡,痛斥「家不是旅館,我也不是為客人活著的。」三島由紀夫曾經在《假面自白筆記》中說:「對我來說,寫這本書就是反過來的自殺。」後來又給一位精神醫生,坦言稱自己的作品《假面自白》幾乎「全都是我親身體驗的忠實詳述」。1970年11月,三島由紀夫因政治理想受挫加之憂鬱纏身,切腹自盡。三島自戕當天很多作家趕來,卻只有川端康成允許進入現場。目睹慘烈狀況的川端康成大受刺激,聲稱「被砍下腦袋的應該是我!」原本就厭惡世俗的他在主持完三島由紀夫的葬禮之後終日抑鬱,最終同樣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1972年4月16日,在抑鬱和友人去世的雙重打擊之下,川端康成口含煤氣罐自盡,沒有留下一字遺書。兩位作家如同侘寂櫻花,綻時傾國,轉瞬凋零。5顧城
「我不怕世界,可我怕你。」顧城作為中國朦朧詩的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他的作品《一代人》中那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亦飽受讚譽廣為流傳。作為一位詩人,《英兒》是顧城唯一一部長篇小說,同時也成為了他的絕筆之作。書中他幾乎再現了自己的情感糾葛:與情人英兒一見鍾情,愛到天翻地覆,又稀里糊塗地被遺棄,從此天涯兩端,杳無音信。從顧城的這部自傳性質的遺作中可以看出,精神上的抑鬱與苦悶早已經將這位作家死死鉗住,死亡的氣息幾乎沒有一刻放過他的人生 。顧城曾在一次接受採訪中說,自己17歲時就已經決定「嚴肅地自絕」;在他的追悼會上,德國學者顧彬說:「顧城是一直想自殺而未果的人,有一天突然自殺成了,這似乎不太難理解。」1993年10月8日,在曾經為自己搭建夢想的紐西蘭激流島上,抑鬱發狂的顧城砍死了妻子謝燁,隨後自縊身亡。6三毛
「飛蛾撲火時,一定是極快樂幸福的。」三毛原名陳懋平,後改名為陳平,是中國現代文學中一位特立獨行女作家。三毛自幼性情孤僻、感情脆弱,在13歲讀初中時就因為在課堂上受辱而自殺過一次。26歲時從美國回台灣在文化大學教一年書後,三毛又在朋友家吞服大量的安眠藥第二次自殺。面對家人朋友的擔心,三毛曾說:「放心,我不會再自殺了。」1973年夏天,三毛與丈夫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結婚。她曾說,荷西是他「生命里的一切」。二人在撒哈拉的日子充滿了趣味和探險,這種幸福的生活一度讓三毛綻開笑靨。可惜好景不長。1979年的中秋節,荷西在愛琴海潛水時發生意外,溺水身亡。三毛看到打撈起來的丈夫的屍體時,幾乎瘋掉。曾經清澈充盈的生活一去不復,抑鬱如同腳下的一片沙漠,乾涸,廣袤,狂風刮過,將所有的快樂都掩埋起來。一時間,嚴重失眠、出現幻聽幻覺、精神異常、歇斯底里這些抑鬱的副產品捲土重來,日夜折磨著三毛。家人不得不選擇將她送醫治療,院方將檢查日期安排到了1月4號。
1991年1月4日,在原本應該接受檢查的時候,三毛身著白底紅花睡衣,在醫院的浴室自縊身亡。
歷史上因為抑鬱而選擇結束生命的作家其實並不在少數,抑鬱症也長期徘徊在公眾視野,但面對這樣的事實,除了覺得痛心之外,還有一份尷尬。
人為什麼會得抑鬱症?
這個問題以人類目前的科學水平,只能給出一個回答:
不知道。
有猜想認為,抑鬱症的成因在於基因(先天因素)、現實和情感(後天因素)的影響。但具體怎麼影響如何影響,現代科學仍舊給不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為什麼抑鬱會導致自殺?
這並不是因為當事人「想不開」,而是因為病變導致了他們腦內激素甚至是大腦本體的改變,將「去死」這種念頭強行植入。
抑鬱症的可怕就在於此,因為它在你腦中植入的這種想法會欺騙你,根本無法被控制。
當然,面對抑鬱症,人類並非束手無策。我們能做的,其實還有很多。
面對那一隻潛藏在心底,時不時猙獰的「黑狗」,要學會的是「知己知彼」,這樣才能「百戰不殆」。
抑鬱症,多了解,才能夠理解。
版權聲明:本公號除發布對於時政資訊、社會熱點、人文歷史等方面的原創評述以外,亦致力於優秀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與本公號編輯聯繫刪除。
推薦閱讀:
※抑鬱症會終身複發?做好這7條避免抑鬱複發!
※為什麼你的孕程這麼坎坷?這就是原因
※凈霖有約 | 放生誦經,感得地藏王菩薩示現,弟弟的抑鬱症好了
※頸源性-抑鬱症機理探討
※【綜述】伴疼痛性軀體癥狀抑鬱症的神經影像學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