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初習禪修者從觀呼吸守意即能得大利

一、前言

一個初發心欲修行者,往往不知從何下手,若不是好高鶩遠,常想花點短時間就要得大果利。不然就是意志力不足,半途而廢。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禪修是急不得的,若急就章就會為魑魅、魍魎、諸魔所趁。若能保持一個平常心,天天長時間打坐,尤其是出家眾大德僧,沒有成就前不宜作雜事、弘法事,應該專心正意於禪修,僅要信心、專心、恆心,每天有十幾小時的禪修,即當能得大果利。

北傳禪法是習慣用雙盤跏趺坐,或用單盤盤腿而坐,沒有從小訓練起者,常要學打坐而與此腿過意不去,極力想把它調伏,所以常受其苦無量。而南傳禪修是世尊所教導的法門,腳是可隨意而坐,就如南傳側坐法,之後僅要多作呼吸觀,就能依此進入身體與心理的十六種變化中。

北傳藏教有《佛說大安般守意經》 (T602),其中有談到如何數息,初行者久坐無利都敗在呼吸上,因打坐到有點境界時,即停止呼吸或忘記呼吸,所以久久不能更有進展,有人如此即過一、二十年者,若有緣經人一提醒,要如何管住此呼吸不放,最後終於能感覺出身體真有炁也。坐禪法大乘經典著重於數息法,且看《佛說大安般守意經》 (T602)云:「一不數二,二不數一。一數二者,謂數一息未竟便言二,是為一數二,如是為過精進。二數一者,謂息已入二甫言一,是為二數一,如是為不及精進。從三至四、五至六、七至八、九至十,各自有分部,當分別所屬。在一數一,在二數二,是為法行,便墮(入)精進也。」若初學者能如此用功,假以時日即能得真氣發起。亦云:行數息亦為行三十七品經,問何以故為行三十七品經?該經有簡略說明,請自詳閱。

該經亦有提到修數息觀者,能有十六殊勝境界,經云:「何等為十六勝。(1)即時自知 喘息長。(2)即自知喘息短。(3)即自知喘息動身。(4)即自知喘息微。(5)即自知喘息快。(6)即自知喘息不快。(7)即自知喘息止。(8)即自知喘息不止。(9)即自知喘息歡心。(10)即自知喘息不歡心。(11)即自知內心念萬物已去不可復得喘息自知。(12)內無所復思喘息自知。(13)棄捐所思喘息自知。(14)不棄捐所思喘息自知。(15)放棄軀命,喘息自知。(16)不放棄軀命喘息自知。是為十六即時自知也。」此境界已闡述於《佛門禪修與色身功用行》一書中,供初學禪修者參閱。

現今見有北南傳二合一台灣人比丘Ven. Bhikkhu Santagavesaka(覓寂比庫),此大德僧經研讀巴利文有成,把小乘法修行者,從呼吸間得到法益之經典翻譯出來,該經翻譯被稱為《呼吸念經》,其中世尊亦提到呼吸間能得十六大果利,然後闡述進一步入三十七道品中經歷一番的情形,如此看來南北經典並無有差異,值得大家參閱。因本經翻譯比較適合近代人閱讀,所以底下摘錄供網友參閱。該翻譯者把「比丘」(梵文)翻譯成「比庫」(巴利文),為有別於北傳比丘大德僧,因為怕讀者不習慣,經文中還是把「比庫」改成「比丘」,以適合大家閱讀習慣,特此聲明。

二、《呼吸念經》節錄

(一)十六殊勝境界

契經云:「諸比丘,修習、多作〔修習〕呼吸念者,有大果、大利益。

諸比丘,修習、多作〔修習〕呼吸念者,則能圓滿四念處;修習、多作〔修習〕四念處者,則能圓滿七覺支;修習、多作〔修習〕七覺支者,則能圓滿明(與)解脫。

然而,諸比丘,如何修習、如何多作〔修習〕呼吸念而有大果、大利益呢?

諸比丘,在此有比丘前往阿蘭若、前往樹下,或前往空閒處,盤腿而坐,身體保持正直,現起正念在面前,他只是正念而吸氣,只是正念而呼氣。

(1)吸氣長時,他知道:「我吸氣長」;或者呼氣長時,他知道:「我呼氣長」。

(2)吸氣短時,他知道:「我吸氣短」;或者呼氣短時,他知道:「我呼氣短」。(3)他學:「我將體驗全身而吸氣」;他學:「我將體驗全身而呼氣」。

(4)他學:「我將平靜身行而吸氣」;他學:「我將平靜身行而呼氣」。

(5)他學:「我將體驗喜而吸氣」;他學:「我將體驗喜而呼氣」。

(6)他學:「我將體驗樂而吸氣」;他學:「我將體驗樂而呼氣」。

(7)他學:「我將體驗心行而吸氣」;他學:「我將體驗心行而呼氣」。

(8)他學:「我將平靜心行而吸氣」;他學:「我將平靜心行而呼氣」。

(9)他學:「我將體驗心而吸氣」;他學:「我將體驗心而呼氣」。

(10)他學:「我將令心喜悅而吸氣」;他學:「我將令心喜悅而呼氣」。

(11)他學:「我將令心等持而吸氣」;他學:「我將令心等持而呼氣」。

(12)他學:「我將令心解脫而吸氣」;他學:「我將令心解脫而呼氣」。

(13)他學:「我將觀無常而吸氣」;他學:「我將觀無常而呼氣」。

(14)他學:「我將觀離欲而吸氣」;他學:「我將觀離欲而呼氣」。

(15)他學:「我將觀滅而吸氣」;他學:「我將觀滅而呼氣」。

(16)他學:「我將觀捨遣而吸氣」;他學:「我將觀捨遣而呼氣」。

諸比丘,如此地修習、多作〔修習〕呼吸念者,則有大果、大利益。

 

(二)、入四念處

然而,諸比丘,如何修習、多作〔修習〕呼吸念而能圓滿四念處呢?

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比丘在吸氣長時,他知道:「我吸氣長」;或在呼氣長時,他知道:「我呼氣長」。當吸氣短時,他知道:「我吸氣短」;或當呼氣短時,他知道:「我呼氣短」。他學:「我將體驗全身而吸氣」;他學:「我將體驗全身而呼氣」。他學:「我將平靜身行而吸氣」;他學:「我將平靜身行而呼氣」。諸比丘,那時比丘安住於身隨觀身,熱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間的貪、憂。諸比丘,這是我所説在諸身中的一種身,這即是呼吸。因此,諸比丘,那時比丘安住於身隨觀身,熱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間的貪、憂。

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比丘-他學:「我將體驗喜而吸氣」;他學:「我將體驗喜而呼氣」。他學:「我將體驗樂而吸氣」;他學:「我將體驗樂而呼氣」。他學:「我將體驗心行而吸氣」;他學:「我將體驗心行而呼氣」。他學:「我將平靜心行而吸氣」;他學:「我將平靜心行而呼氣」。諸比丘,那時比丘安住於諸受隨觀受,熱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間的貪、憂。諸比丘,這是我所説在諸受中的一種受,這即是對諸呼吸善地作意。因此,諸比丘,那時比丘安住於諸受隨觀受,熱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間的貪、憂。

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比丘-他學:「我將體驗心而吸氣」;他學:「我將體驗心而呼氣」。他學:「我將令心喜悅而吸氣」;他學:「我將令心喜悅而呼氣」。他學:「我將令心等持而吸氣」;他學:「我將令心等持而呼氣」。他學:「我將令心解脫而吸氣」;他學:「我將令心解脫而呼氣」。諸比丘,那時比丘安住於心隨觀心,熱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間的貪、憂。諸比丘,我不説忘念(和)不正知,是呼吸念的修習者。因此,諸比丘,那時比丘安住於心隨觀心,熱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間的貪、憂。

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比丘-他學:「我將觀無常而吸氣」;他學:「我將觀無常而呼氣」。他學:「我將觀離欲而吸氣」;他學:「我將觀離欲而呼氣」。他學:「我將觀滅而吸氣」;他學:「我將觀滅而呼氣」。他學:「我將觀捨遣而吸氣」;他學:「我將觀捨遣而呼氣」。諸比丘,那時比丘安住於諸法隨觀法,熱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間的貪、憂。當他以慧觀見所斷的貪、憂後,(他的心傾向於)完全地(中)捨。因此,諸比丘,那時比丘安住於諸法隨觀法,熱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間的貪、憂。諸比丘,如此地修習、多作〔修習〕呼吸念者,則能圓滿四念處。

 

(三)入七覺支

然而,諸比丘,如何修習、多作〔修習〕四念處而能圓滿七覺支呢?

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比丘安住於身隨觀身,熱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間的貪、憂。在那時,他已現起了念,而不忘念。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已現起了念,而不忘念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念覺支;當比丘在修習念覺支時,(該)比丘的念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當他住於如此的念時,他以慧審察、思擇該法,而遍觀察。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住於如此的念,而以慧審察、思擇該法,而遍觀察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擇法覺支;當比丘在修習擇法覺支時,(該)比丘的擇法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當他開始以慧審察、思擇該法,而遍觀察時,(其)精進不退縮。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開始以慧審察、思擇該法,而遍觀察,(其)精進不退縮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精進覺支;當比丘在修習精進覺支時,(該)比丘的精進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發勤精進者所生起的喜是無染著的。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的發勤精進所生起的喜是無染著的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喜覺支;當比丘在修習喜覺支時,(該)比丘的喜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心喜者的身是輕安的,(其)心也是輕安的。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心喜的身是輕安,(其)心也是輕安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輕安覺支;當比丘在修習輕安覺支時,(該)比丘的輕安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身輕安者的心是快樂而等持的。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的身是輕安而(其)心是快樂而等持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定覺支;當比丘在修習定覺支時,(該)比丘的定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當他的心如此等持時,則成為完全地捨。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捨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捨覺支;當比丘在修習捨覺支時,(該)比丘的捨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比丘安住於諸受(隨觀受,熱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間的貪、憂。在那時他已現起了念,而不忘念。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已現起了念,而不忘念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念覺支;當比丘在修習念覺支時,﹙該﹚比丘的念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當他住於如此的念時,他以慧審察、思擇該法,而遍觀察。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住於如此的念,而以慧審察、思擇該法,而遍觀察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擇法覺支;當比丘在修習擇法覺支時,﹙該﹚比丘的擇法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當他開始以慧審察、思擇該法,而遍觀察時,﹙其﹚精進不退縮。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開始以慧審察、思擇該法,而遍觀察,﹙其﹚精進不退縮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精進覺支;當比丘在修習精進覺支時,﹙該﹚比丘的精進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發勤精進者所生起的喜是無染著的。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的發勤精進所生起的喜是無染著的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喜覺支;當比丘在修習喜覺支時,﹙該﹚比丘的喜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心喜者的身是輕安的,﹙其﹚心也是輕安的。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心喜的身是輕安,﹙其﹚心也是輕安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輕安覺支;當比丘在修習輕安覺支時,﹙該﹚比丘的輕安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身輕安者的心是快樂而等持的。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的身是輕安而﹙其﹚心是快樂而等持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定覺支;當比丘在修習定覺支時,﹙該﹚比丘的定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當他的心如此等持時,則成為完全地捨。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捨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捨覺支;當比丘在修習捨覺支時,﹙該﹚比丘的捨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比丘安住於)心(隨觀心,熱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間的貪、憂。在那時他已現起了念,而不忘念。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已現起了念,而不忘念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念覺支;當比丘在修習念覺支時,﹙該﹚比丘的念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當他住於如此的念時,他以慧審察、思擇該法,而遍觀察。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住於如此的念,而以慧審察、思擇該法,而遍觀察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擇法覺支;當比丘在修習擇法覺支時,﹙該﹚比丘的擇法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當他開始以慧審察、思擇該法,而遍觀察時,﹙其﹚精進不退縮。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開始以慧審察、思擇該法,而遍觀察,﹙其﹚精進不退縮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精進覺支;當比丘在修習精進覺支時,﹙該﹚比丘的精進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發勤精進者所生起的喜是無染著的。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的發勤精進所生起的喜是無染著的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喜覺支;當比丘在修習喜覺支時,﹙該﹚比丘的喜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心喜者的身是輕安的,﹙其﹚心也是輕安的。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心喜的身是輕安,﹙其﹚心也是輕安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輕安覺支;當比丘在修習輕安覺支時,﹙該﹚比丘的輕安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身輕安者的心是快樂而等持的。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的身是輕安而﹙其﹚心是快樂而等持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定覺支;當比丘在修習定覺支時,﹙該﹚比丘的定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當他的心如此等持時,則成為完全地捨。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捨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捨覺支;當比丘在修習捨覺支時,﹙該﹚比丘的捨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比丘)安住於諸法隨觀法,熱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間的貪、憂。在那時他已現起了念,而不忘念。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已現起了念,而不忘念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念覺支;當比丘在修習念覺支時,(該)比丘的念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當他住於如此的念時,他以慧審察、思擇該法,而遍觀察。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住於如此的念,而以慧審察、思擇該法,而遍觀察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擇法覺支;當比丘在修習擇法覺支時,(該)比丘的擇法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當他開始以慧審察、思擇該法,而遍觀察時,(其)精進不退縮。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開始以慧審察、思擇該法,而遍觀察,(其)精進不退縮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精進覺支;當比丘在修習精進覺支時,(該)比丘的精進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發勤精進者所生起的喜是無染著的。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的發勤精進所生起的喜是無染著的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喜覺支;當比丘在修習喜覺支時,(該)比丘的喜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心喜者的身是輕安的,(其)心也是輕安的。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心喜的身是輕安,(其)心也是輕安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輕安覺支;當比丘在修習輕安覺支時,(該)比丘的輕安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身輕安者的心是快樂而等持的。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的身是輕安而(其)心是快樂而等持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定覺支;當比丘在修習定覺支時,(該)比丘的定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當他的心如此等持時,則成為完全地捨。諸比丘,凡在任何之時,當比丘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捨時,(該)比丘已開始有了捨覺支;當比丘在修習捨覺支時,(該)比丘的捨覺支由修習而至圓滿。

諸比丘,如此地修習、多作〔修習〕四念處則能圓滿七覺支。

 

(四)終得心發明證解脫

然而,諸比丘,如何修習修習、多作〔修習〕七覺支而能圓滿明(與)解脫呢?

諸比丘,在此,當比丘在修習念覺支時,依於遠離、依於離貪、依於滅,而導至捨遣。(當比丘)在修習擇法覺支時,(依於遠離、依於離貪、依於滅,而導至捨遣。當比丘在)修習精進覺支時,(依於遠離、依於離貪、依於滅,而導至捨遣。當比丘在)修習喜覺支時,(依於遠離、依於離貪、依於滅,而導至捨遣。當比丘在)修習輕安覺支時,(依於遠離、依於離貪、依於滅,而導至捨遣。當比丘在)修習定覺支時,(依於遠離、依於離貪、依於滅,而導至捨遣。當比丘在)修習捨覺支時,依於遠離、依於離貪、依於滅,而導至捨遣。

諸比丘,如此地修習、多作〔修習〕七覺支則能圓滿明(與)解脫。

世尊說這(話後),那些比丘愉悅,對世尊所說(的話)歡喜。」

三、呼吸數息間得十六種殊勝境界(錄自法爾網文)

初習行者得數息時,久而久之,自知依安般守意法門,令得止意。故《佛說大安般守意經》云:「數息能除兩惡,獲得十六種殊勝境界。」兩惡者即數息時失數及不及十息,是為惡。而十六種殊勝境界是行者修行過程中,身與心的種種變化,經雲十六種身心的變化為1.自知喘息(呼吸)長,2.自知喘息短,3.自知喘息動身,4.自知喘息微,5.自知喘息快,6.自知喘息不快,7.自知喘息止,8.自知喘息不止,9.自知喘息歡心,10.自知喘息不歡心,11.自知內心妄念不實喘息自知,12.內無所復思喘息自知,13.棄捐所思喘息自知,14.不棄捐所思喘息自知,15.放棄軀命喘息自知,16.不放棄軀命喘息自知。

茲將其略解述如下,往後當詳細說明。(註:詳解已錄於《佛門禪修與色身功用行》一書中,有意閱讀者可來本中心索取。)

1.自知喘息(呼吸)長:因心緣息,心不散亂故,久之丹田成形,行者覺得似有一管,由喉頭伸入小腹中,連結入丹田,此境成,息愈來愈長,行者可自知之。

2.自知喘息短:因小腹胞中(丹田)氣瀰漫小腹周圍,而未入他經絡,故行者呼吸,似球灌滿氣後,再進氣有困難,故呼吸變為緩慢而短,行者可自知之。

3.自知喘息動身:因小腹拙火升起,內氣轉入奇經之脈,脈不通欲通之際,致身體震動,此乃意動之相,行者自知之。此時宜放鬆色身,告誡自己勿助其動,調整或緩慢呼吸,可突破此境。

4.自知喘息微:因部分經脈已通,內氣前行似無阻礙,呼吸綿綿可進入微細似有若無之境界,行者自知之。

5.自知喘息快:當呼吸入微時,氣隨循經脈前行,遇未通待通之經穴(尤以心輪為甚),因內聚氣不足,氣壅不前,當引發快喘息以調適,惟喘息快非正常,行者自知之。

6.自知喘息不快:行者逢喘息快時,宜意守小腹,放慢呼吸或暫閉氣數十秒,放鬆色身,待呼吸能恢復順暢後,微閉息即可突破穴道,隨著呼吸又進入正常速度,行者自知之。

7.自知喘息止:行者數息得定後,全身充滿內氣,再引入絲微外氣,即可轉成無量內氣,短暫間不須再呼吸,故喘息止,行者自知之。

8.自知喘息不止:待有新經穴脈絡開引,內氣形成不具足,當再誘發呼吸以補其氣,故至此境界息止,息不止,交互功用,行者自知之。

9.自知喘息歡心:行者數息、隨息得定,突破色身束縛,入心之覺受,因息止,定生故,心生歡喜(喜受),行者自知之。諸法本幻有,何喜之有。

10.自知喘息不歡心:行者數息、隨息得定,入心之覺受,因內氣入頭部甚深部位,誘發根本煩惱起故,心生不歡喜(憂受),行者自知之。惟知一切法均妄而不實,何煩惱之有。

11.自知內心妄念不實喘息自知:行者內氣,入頭部甚深部位(禪宗謂黑漆桶),引發諸多妄念,謂自心現妄想之相,經真心實相鑑照,均非實有,行者自知之。

12.內無所復思喘息自知:行者內心自現妄念息而不生,末那意識審慎思量心不起,令內心脫黏內塵影事,無所復著,行者自知之。

13.棄捐所思喘息自知:行者已知諸法無常,知心本寂,捐棄一切思想,讓心大死一番,讓禪定力堅固,行者自知之。

14.不棄捐所思喘息自知:諸法無常,本因緣而生,緣滅法滅,如是認知,不再厭惡而棄心之所思,世間森羅萬象,坐觀成敗,行者自知之。

15.放棄軀命喘息自知:色身依靠喘息而生,識神執此五根,息才可以繼。一口氣不來,識神離軀體,是謂命盡,如何在命終時捨命,行者自知之。

16.不放棄軀命喘息自知:生死事已知,道業已成,空體寂滅已知,若此逃避,是謂自了漢,有違世尊再造之恩德,為繼佛慧命、利益群生,當發菩提心,不放棄軀命,廣作佛事,最後才能圓滿菩提,行者自知之。

 

四、結語

人要活命是依風大,修行要有成還是這風大,此在前引用的《正法念處經》身念處品已充分闡述了風大對於身體的影響。現在以下列該經文中內觀脈流之現象來作結束,下面經文中所謂脈流者,還是風大所主導。

《正法念處經》身念處品云:「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其身中幾脈常流,飲食消化。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其身中有十三脈。若脈流注,令身肥悅。譬如

槹汲水,流注溉灌,令其增長。身脈溉灌,亦復如是。何等十三?一名命流脈,二名隨順流脈,三名水流脈,四名汗流脈,五名尿流脈,六名糞流脈,七名十流脈,八名汁流脈,九名肉流脈,十名脂流脈,十一名骨流脈,十二名髓流脈,十三名精流脈。觀流脈已,如實知身。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如彼流脈,與誰為本,令身肥悅。復有諸蟲,處處遍行。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命流脈,心為其本。隨順流脈,兩脇為本。水流脈者,生臟齶心以為根本。汗流脈者,毛根及脂以為根本。尿流脈者,根胞為本。糞流脈者,熟藏下門為本。十流脈者,咽喉及心以為其本。汁流脈者,肺為其本。肉脂流脈者,筋皮為本。骨流脈者,一切續節為本。髓精流脈者,卵及身根為本。如是行者,觀流脈已,如實知身。」(完結)

推薦閱讀:

學會把握呼吸節奏是舞者必須掌握的技能
努力呼吸丹田呼吸體呼吸
詳解腹式呼吸
練習瑜伽時該如何呼吸?
健身時重量訓練和呼吸之間的關係?

TAG:禪修 | 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