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預防與治療2
二、治療誤區:
誤區10:冠心病診斷不會錯誤。
據了解,在許多地方醫院,似是而非的癥狀,但凡年輕人便診斷為心肌炎,年老者就是冠心病。其實,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患的只是心臟神經官能症。造成這一情況,有醫生的原因,也有患者自身的原因。
診斷冠心病最有效的辦法首先是仔細問診;對於無法確診或有懷疑的病人,可先行運動試驗,若運動試驗為陽性,應採用冠狀動脈造影(簡稱冠造)。「由於冠造是一種侵入性的檢查,可以直觀心臟血管狹窄的情況,所以可說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嚴曉偉副主任這樣介紹。據悉,國家二級醫院一般都可以進行這項檢查,但一些衛生站、衛生所可能就不具備這種條件了。
一個人總以為自己有某種大病,這種主觀概念帶來的消極影響不言而喻。那麼,當你在了解了上述情況後,也許你該趕緊去條件好的大醫院好好檢查一次,沒準兒你的「冠心病』;就是一例「冤假錯案」呢!
誤區11:胸痛就是心絞痛
胸痛,未必就是心絞痛。
容易被誤診為心絞痛的疾病有:
(1)心臟神經官能症該病尤以女性多見,特別是更年期婦女。
表現為胸悶或胸痛,發作與情緒緊張、精神壓力大、勞累過度有關。
心臟神經官能症與冠心病的區別
心臟神經官能症的主要表現是心血管系統結構正常而功能失調的功能性疾病,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時輕時重。
心驚、心中悸動不安、心慌或心前區不適,運動後或情緒激動時癥狀明顯。
胸痛 心前區痛,部位常不固定,疼痛多呈一點、一條線、一小片或前胸後背對稱性疼痛;疼痛性質大多為一過性刺痛,或刀割樣疼痛,或持續數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隱痛,一般體力活動中並無胸痛發作,但在活動後或精神疲勞後,甚至休息時出現。
胸悶氣短 患者感到呼吸不暢,淺短不規則,憋悶、氣短,平時常有嘆息樣呼吸,但呼吸頻率不增加;有時發生在夜間,發作時喜坐起或起床開窗深吸氣。
此外,病人還常常伴有頭暈,寐差多夢,煩躁易激動,疲乏無力,睡醒後不感到清醒和精力充沛,反而更覺倦怠無力。
含服硝酸甘油無效或需要10分鐘以上才可緩解。
檢查:包括化驗及心電圖、胸片、超聲心動圖均無異常發現,所以一定要和冠心病進行鑒別。
該病臨床癥狀雖多,但一般無器質性病變。精神因素在本病的發生與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如焦慮、情緒波動、過度勞累、強列的精神刺激或進行緊張的胸力勞動等均可誘發或加重病情。而冠心病則屬於器質性病變,即冠狀動脈的組織結構發生變異,出現粥樣動脈硬化,冠狀動脈血流受阻,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出現一系列的癥狀。
(2)食管裂孔疝該病疼痛位於胸骨後,於飽餐後坐位或卧位時易發作,疼痛酷似心絞痛,但少餐或餐後立位或行走半小時可免除發作。纖維內窺鏡或食道鋇餐檢查可幫助確診。
(3)胃腸疾病如返流性食管炎,患者疼痛位於胸骨後,可向下顎、肩部反射,多在夜間或凌晨發作,常伴有燒心、反酸,纖維內窺鏡、食道pH值測定、食管腔及胃腔內測壓可幫助確診。用制酸劑、H2拮抗劑、質子泵抑製劑和胃動力葯有效。此外,食管痙攣、膽囊炎、膽石症、賁門痙攣、消化性潰瘍等也需要鑒別。
(4)頸椎或胸椎骨質增生、肋軟骨骨膜炎頸椎病多見於中老年人,部分病人可出現心悸、胸悶、發作性心前區疼痛、心律不齊,合併頭暈。患者常先到心內科就診,且常被誤診為心絞痛。其鑒別要點為:
①頸椎病引起的發作性心前區疼痛持續時間較長,一般持續1~2小時。
②抗心絞痛藥物無明顯效果。
③人為地壓迫頸椎旁壓痛區可誘發心絞痛樣發作。這種心前區疼痛往往先從肩部、肩胛間再轉至心前區,頸臂活動、咳嗽時疼痛加重,患者同時可伴有頸椎病的其他癥狀,如頸部酸痛、肢體發麻等。
④按頸椎病治療能減少心前區疼痛發作。
(5)非缺血性心臟病如心包炎、二尖瓣脫垂等也可引起胸痛。
T波改變:要仔細分析
目前以心電圖T波低平、淺倒置作為診斷心肌缺血依據的現象十分普遍。很多病人和家屬,一聽說心電圖檢查發現T波改變就感到緊張。事實上心電圖T波改變受很多因素影響,僅以它來診斷冠心病,往往造成誤診。如用12導聯做的心電圖,T波普遍低平或淺倒置,導致這種原發性T波普遍改變的原因是女性雌激素、孕激素降低,也可能與一些內分泌功能異常有關。因此遇到心電圖上T波普遍低平或淺倒置,尤其是無癥狀女性患者,診為冠心病、心肌缺血要特別慎重。
巨大T波倒置的患者可能伴有不典型發作性胸痛或無任何癥狀。這種患者常常被誤診為心內膜下心肌梗死,給予很多不必要的治療和種種活動限制。其實,這是很典型的心尖肥厚性心肌病的心電圖表現,只要做一次超聲心動圖就可以明確診斷,且預後較好。
另一種巨大T波倒置可見於腦血管意外,應注意鑒別。
有些人心電圖有孤立性T波倒置,一般認為這種T波倒置系正常變異。因此,無癥狀性孤立性T波倒置不要輕易診斷為冠心病。其實,還有很多情況,心電圖看似不正常,但都不屬於病理改變,當然這需要有經驗的醫生幫助鑒別。
(6)還有一些並無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僅因心電圖有房性早搏(房早)、室性早搏(室早)、房顫、房撲、束支/分支傳導阻滯就被不加分析地診斷為冠心病,這樣的診斷多系醫生臆測性的,並不可靠。因為事實上90%~100%的健康老年人有房早,80%~100%的健康老人有室早。這究竟是一種老年人的生理情況還是病理情況,還不完全清楚,所以不能以此來診斷冠心病。
心絞痛:六大特徵須牢記
什麼樣的癥狀是心絞痛?心絞痛的特點是:
①心絞痛部位廣而多變,可在心前區或胸骨後,有時可放射到牙齒、左肩、左臂、咽喉部或上腹部。
②疼痛範圍模糊,由於心臟沒有感覺神經,因此,心絞痛的疼痛範圍多很模糊,患者常以手掌來表示疼痛範圍。
③疼痛性質多變,心絞痛多表現為悶痛、壓榨性疼痛或胸骨後、咽喉部緊縮感,有些患者僅有胸悶。心絞痛發作時常迫使患者停止活動,並有一種恐懼感或瀕死感。真正的絞痛是很少見的。遇到嚴重心絞痛,並伴有面色蒼白、出冷汗時,應考慮心肌梗死。
④心絞痛持續時間以分計,一般持續5~10分鐘,很少超過20分鐘,超過20分鐘仍不緩解要考慮心肌梗死。
⑤含服硝酸甘油可完全緩解。心絞痛時含服硝酸甘油多在5分鐘內緩解。
⑥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心絞痛通常是在活動過程中發生的,這一點往往被人們忽視。因此,一定要注意在快步行走、上樓、爬坡、緊張、寒冷時或餐後有無疼痛出現,是否需要停止活動。很多患者把上樓或爬坡時因體力不支而出現的心慌、氣短、胸悶混為心絞痛,兩者必須區分開。如在活動過程中出現疼痛,患者必須停止活動,休息幾分鐘可緩解,可以初步考慮為心絞痛。如果休息時出現心絞痛,多為多支冠脈病變,病情較重,這種情況屬勞力性心絞痛,或是由勞力性心絞痛發展而來。
誤區12:冠心病就要靜脈點滴降血黏
冠心病的治療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做法,主要表現在:濫用靜脈點滴藥物現在許多醫生一旦考慮患者為冠心病或確診為冠心病,不管病情是否需要,都先靜滴復方中藥注射液,謂之降低血液黏稠度。這樣做既達不到治療目的,又給患者造成了直接經濟損失。
抗心絞痛藥物應用不規範一種是口服藥物應用不規範,給患者復方中藥片劑,而不給硝酸酯類藥物(如消心痛)。另一種是靜滴硝酸甘油10微克/分,不根據病情遞增藥量,或遞增藥量不夠,導致療效不滿意。規範的抗心絞痛治療應該給予單硝基、二硝基類藥物(如消心痛、魯南欣康)口服,必要時加用鈣拮抗劑(如合心爽)或β-受體阻滯劑(如倍他樂克)、抗血小板類葯(如阿司匹林)。同時治療一些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如高脂血症患者應降脂治療,高血壓患者應降壓治療,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減輕體重等等。
誤區13:冠心病病人覺得介入手術有風險
相當一部分病人對冠心病的治療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認為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吃吃藥挺一挺就好了;有的患者經藥物治療癥狀緩解後,認為沒有必要再做心臟介入手術;還有一部分冠心病病人對心臟介入知識了解太少,覺得介入手術有風險,而不願意接受介入手術,致使心臟長期心肌缺血,導致心功能不全,反覆發生心絞痛,生活質量低下,且危及生命安全。
其實,心臟介入作為一種微創技術,是目前治療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臨床上應用已十分普遍,技術也比較成熟,它是在大型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的透視引導下,經大腿內側股動脈或手部橈動脈穿刺,通過特殊導管在血管內進行治療,採用球囊擴張或放置支架,將狹窄或堵塞的血管打通,使心臟供血恢復正常。尤其是急診心臟介入手術的成功開展,已使心肌梗死的死亡率由原來的30%下降至5%以內。最新型藥物釋放支架開始在國內投入臨床使用,使冠心病的介入治療取得了新的突破,臨床應用可使心臟血管再狹窄率由原來的30%多下降至2%左右,使冠心病患者心臟血管暢通率更加久遠。
臨床實踐表明,出現急性心肌梗死、心絞痛、藥物治療效果欠佳、冠狀動脈造影提示血管狹窄達75%以上的冠心病人,都應該及早接受心臟介入治療。
誤區14:介入技術:不該盲目應用
盲目推薦或應用介入技術,是當前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不管病情是否需要,有些醫生動不動就介紹或推薦患者做冠脈造影,有的病人或家屬也主動要求做介入檢查或治療。實際上,有的患者通過詢問病史可明確根本不是冠心病。如果考慮是冠心病,也應遵循先簡單後複雜、先無創後有創的檢查原則。目前,介入診斷技術冠脈造影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但對於廣大基層醫院來說,這項檢查仍難望項背。即使在大醫院,由於冠脈造影是有創性檢查,也必須先經過初診,明確診斷,正規用藥,藥物難以控制者或臨床確實難以明確診斷者才進行冠脈造影檢查。
誤區15:加支架就能一勞永逸
加支架不等於一勞永逸,飲食清淡、禁煙限酒、平衡情緒是對抗冠心病最重要的原則
目前,對冠心病的治療有了很多新的方法,除了長期用藥物控制和採取心臟搭橋手術外,在冠狀動脈造影手術中給阻塞血管放入支架的微創介入手術也取得了很大進展,以前有25%到30%患者在加入支架後血管仍然會出現再狹窄、再阻塞,但是現在出現了一些含有抗再狹窄藥物的支架,可以把再狹窄率降低到不超過5%。
但是,高教授強調,無論用什麼樣的方法,加入多麼好的支架,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都是最重要的,這對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都是一樣。
飲食清淡、禁煙限酒、平衡情緒是對抗冠心病最重要的原則。嚴格限制膽固醇的攝入量,每天應該攝入300毫克以下。降低膽固醇更多是靠多吃蔬菜、水果,多吃有鱗的深海魚,因為其中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不能光貪圖味道好就管不住嘴巴,像白鱔這樣的無鱗魚膽固醇含量非常高,還有100克鵪鶉蛋的膽固醇含量有1000毫克,幾乎是所有食物里最高的,健康人也不要吃多,動物內臟除了肚之外膽固醇含量也都很高。一個一斤稱七八個的雞蛋的蛋黃含膽固醇達到300毫克,所以對於冠心病病人和接受支架手術的患者,一定要少吃雞蛋,一周不能超過4個雞蛋黃。二兩瘦豬肉的膽固醇含量是100毫克,同樣重量的牛肉膽固醇含量更低,病人都可以選用。
病人可以試著喝少量紅葡萄酒,有研究顯示每天喝1到4小杯紅葡萄酒,死於冠心病的要少一半,但喝多了反而會起反效果。
散步對於患者來說是最好的運動,最好能堅持一周散5次步,每次大約30分鐘,摺合成路程大約3公里遠,可以強身健體。
冠心病癥狀》
冠心病臨床表現的分類
由於冠心病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狀態、敏感程度、病情進展程度和側支循環建立情況的差異,使臨床表現千差萬別,多種多樣。
根據冠狀動脈病變的部位,範圍,血管阻塞程度和心肌供血不足的發展速度,範圍和程度的不同,冠心病可分為五種臨床類型。
一、隱匿性冠心病.
隱性冠心病是不易被人察覺的「殺手」患者平時無癥狀,自己也不知道已患病。但當跑步、飲酒、過勞、激動、過度吸煙、嚴重失眠、突遭雨淋、長途旅行或性生活至心臟停搏,或者在此基礎上引起冠狀動脈栓塞,造成大片心肌壞死,這種病症常能引起猝死。
本病也稱無癥狀型冠心病,病人得病後,並不知道有病。但靜息時或負荷試驗後有ST段壓低,T波減低、變平或倒置等心肌缺血的心電圖改變。
據國外報道,近年來隱性冠心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目前,美國約有450萬人患有冠心病。有學者調查了挪威3041名40-50歲的辦公室工作人員,發現隱性冠心病的發病率為4%。中國華北地區在3473名中年人中,查出冠心病患者233例,其患病率為6·17%,其中平時無癥狀者達79.4%。這些人在安靜時做心電圖檢查,有異常的現象不到1/3。所以,在安靜時心電圖正常者並不一定沒有冠心病,必要時應做誘發試驗。正因為冠心病一般無癥狀,故多數人均未採取防範措施,甚至照樣去干那些超出自己體力和精力的事情,這樣就很容易出問題。
怎樣發現「無癥狀」冠心病的癥狀呢?專家提出以下應視為冠心病的奇怪的癥狀。
與一般胃病不同的是,心臟病引起的胃部不適是一種憋悶、脹滿感覺,有時還伴有鈍痛、灼熱及噁心嘔吐感,打嗝在大便後有所緩解,但多不會完全消失。
這是冠心病癥狀的重要表現形式,因似與心臟無關常被忽視。疼痛可出現在腹背部、頸部、左前臂、腕部、手指、牙床、咽喉,甚至下肢。乍看與心臟毫不相干,實則可能是冠心病相關癥狀。這類疼痛雖部位各異,但誘因多是勞累、激動等,且呈陣發性,服用硝酸甘油能緩解。
大量臨床研究資料表明,疲乏是心肌缺血的又一表現形式。患者多表現為無任何原因可解釋的疲倦,精力不足,在活動後甚至連伸直身子的力量都不夠。
突發冠心病的倖存者都曾感覺到,在心臟病發作前幾個小時、幾天或幾周內,身體就出現異樣的感覺。
有些心臟病患者,特別是老年病人,除出現常見癥狀外,還會無原由的出現呼吸急促、呼吸拉長或喘不過氣來。在靜坐幾分鐘後,呼吸好似又恢復正常,但當患者哪怕是站起來慢走幾步,喘息又立刻出現。這際上這是動脈血流受阻後缺氧的癥狀。
大家應警惕這些癥狀的出現,一旦發生,就應該立即去醫院診治,以防治更加嚴重病情的發生。
二、心絞痛型冠心病
由於心肌暫時性缺血而引起的一種發作性的胸骨後或胸骨略偏左處,或在劍突下的壓榨性、悶脹性或窒息性疼痛和不適感。並可放射至左肩或左上臂內側,可達無名指和小指,疼痛可持續1--5分鐘,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緩解。根據發作的不同條件,心絞痛可分為:
(1)勞累型心絞痛:在冠狀動脈相當程度的固定狹窄基礎上,體力活動、情緒激動或緊張的腦力勞動等情況下,使得心肌氧需量增高,而出現心絞痛。
勞累性心絞痛可分為三類:
①初發勞累性心絞痛。指勞累性心絞痛病程在1個月以內;
②穩定勞累性心絞痛。指勞累性心絞痛病情穩定1個月以上;
③惡化勞累性心絞痛。指同等程度勞累所誘發的胸痛發作次數、嚴重程度及持續時間突然增加。
它有如下特點:
①部位:
a胸痛部位多發生在胸骨下端、胸骨後或心前區(心窩部),而不是在左乳頭下方;向左側肩背部,左上肢放射,直達小指與無名指,少見的部位有上腹部。
b牙齒、頜下、咽部、左上肢等。胸痛的範圍約手掌大小。
②性質:胸痛往往為一種壓迫感,緊縮感、悶脹、憋氣、堵塞感,而針刺、麻木或刀割樣劇痛的絞痛少見。;
③放射:指除上述性質胸痛發生時,部分病人左臂內側或左肩,下頜亦有疼痛或不適,而其他原因的胸痛往往無放射痛;
④持續時間:一般1-15分鐘,而不是幾秒鐘或持續幾個小時,過長、過短都不是典型心絞痛;
⑤誘發因素:在勞力(走路、跑步、爬坡等)或情緒激動(如發怒、焦急、過度興奮等)所激發,飽食、寒冷、吸煙、大便用力、心動過速、休克等亦可誘發。疼痛發生在勞累的當時,而不在一天或一陣勞累之後。典型的心絞痛在相似的條件下發生:
⑥緩解方式:停止活動疼痛可很快消失,而不是需長時間休息才能緩解。其次,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疼痛可在l-5分鐘內消失。老年人由於反應較遲鈍,感覺比較不敏感,不典型的表現也比較多。
⑦其他癥狀:發作時心率增快,血壓升高,表情焦慮,皮膚冷或出冷汗等。
(2)變異型心絞痛:是由於冠狀動脈痙攣使相應區域的氧供暫時明顯減少,僅在休息狀態出現心絞痛,而勞力不引起發作。
變異型心絞痛是指胸痛發作與心肌需氧量的增加無明顯關係。常常發生於安靜平卧狀態,如患者在夜間睡眠中突然發作,被迫坐起以取得緩解,也可發生於午休或白天平卧時,此即卧位型心絞痛,與勞累性心絞痛相比,這種疼痛一般持續時間較長、程度較重,且不易為硝酸甘油所緩解,無酶學改變,心電圖常出現某些暫時性的ST段壓低或T波改變。某些自發性心絞痛患者在發作時出現暫時性的ST段抬高,常稱為變異型心絞痛。預示患者有嚴重多支冠狀動脈阻塞性病變,易發生心肌梗塞。
(3)混合型心絞痛:勞力和休息時都有發作,冠狀動脈即有一定程度的器質性狹窄,又可伴發由勞力誘發的痙攣,這類心絞痛大多數屬不穩定心絞痛,常在休息時心絞痛發作,可有越來越輕的勞力即引起較重的心絞痛發作。
三、心肌梗塞型冠心病
在原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基礎上,因血栓形成等原因使冠狀動脈完全堵塞,致使心肌急性缺血壞死,典型表現:
1、除了與心絞痛一樣的誘因外,心肌梗死有不少一部分發生於睡眠或休息狀態下。
2、部位與心絞痛大致相同。
3、癥狀:
①疼痛:是最先出現的癥狀,疼痛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同,但多無明顯誘因,且常發生於安靜時,程度較重,持續時間較長,可達數小時或數天,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緩解。病人常煩燥不安、出冷汗、恐懼,或有瀕死感。有少數病人無疼痛,一開始即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病人疼痛部位在上腹部,常被誤認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部分病人疼痛放射至下額、頸部、背部上方,被誤認為骨關節痛。
②全身癥狀:有發熱、心動過速等癥狀,體溫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過39℃,持續約一周左右。
③胃腸道癥狀:疼痛劇烈時常伴有頻繁的噁心、嘔吐和上腹部脹痛腸、脹氣,重者可發生呃逆。
④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梗死後遺留的瘢痕組織,特別是在累及起搏傳導系統時可引起各種心律失常尤其可見,多數患者可有心悸、胸悶等癥狀。
⑤低血壓和休克:疼痛期中血壓下降常見,但未必是休克。如疼痛緩解而收縮壓仍低於80mmHg,面色蒼白、皮膚濕冷及紫紺、脈細而快、大汗淋漓、尿量減少(每小時<2Oml),有煩燥不安或神志遲鈍,甚至昏厥者,則為休克的表現。休克多在起病後數小時--1周內發生。此外,還可並發心臟破裂,常為致命的併發症,可以看作為一種嚴重泵衰竭,大多數發生於心肌梗死的頭3天,主要有心室遊離壁破裂,心室間隔穿孔以及乳頭肌斷裂。
四、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
(1)心律失常有些人的心律失常可以是冠心病的唯一癥狀,75%~95%的患者可發生心律失常,多發生在起病1-2周內,而以24小時內最多見。常伴有乏力、頭暈、昏厥等癥狀。各種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見,嚴重的可出現室性心動過速、室顫、房室傳導阻滯和束支傳導阻滯也較多見。
(2)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又稱「心肌衰竭」,是指心臟當時不能搏出同靜脈迴流及身體組織代謝所需相稱的血液供應,往往由各種疾病引起心肌收縮能力減弱,從而使心臟的血液輸出量減少,不足以滿足機體的需要,並由此產生一系列癥狀和體症。心力衰竭分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
主要為左心功能衰竭,多因左心受到損害,負荷過度,阻力增加。可在起病最初幾天內發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轉階段出現,為梗塞後心臟收縮力顯著減弱或不協調所致。
左心衰竭主要表現為疲倦、乏力、呼吸困難、咳嗽、咳粉紅色泡沫樣痰、紫紺、煩燥等癥狀,只能端正呼吸、陣發性呼吸困難是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現,多於熟睡之中發作,有胸悶、氣急、咳嗽、哮喘、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
隨後可發生頸靜脈怒張、肝腫大、水腫等右心衰竭的表現。右心室心肌梗塞者可一開始就出現右心衰竭的表現,伴血壓下降。
右心衰竭是常見的發病原因是左心衰竭時所發生的肺阻性充血和肺動脈高壓,主要表現為下肢水腫、頸靜脈怒脹、食欲不振、肝脾腫大、肝頸迴流陽性,右心衰竭較少單獨出現。
五、猝死型冠心病
猝死是指突然和出乎意外的死亡、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發病後6h死亡者為猝死,多數學者主張為1h,但也有人將發病後24h內死亡者也列為猝死。心源性猝死中冠心病猝死最常見,急性心肌缺血造成局部電生理紊亂引起暫時的嚴重心律失常,可使心臟突然停搏而引起猝死。心臟停搏的直接原因大多數為心室顫動,這類患者如能得到及時恰當的急救,有相當一部分可得以倖存。
從上面所說的五種類型中,可知冠心病的表現範圍很廣,但其中最常見的是心絞痛型和心肌梗塞型。
老年人冠心病的幾種類型
(1)無癥狀型
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經客觀檢查才發現冠心病,如心電圖有心肌供血不足的表現或運動負荷試驗陽性。還有部分人即使做運動負荷試驗也不能誘發出缺血性心電圖改變,因為冠狀動脈主支雖有動脈粥樣硬化性改變,但有側支循環形成,造成臨床診斷上的困難。為了及早發現這些患者,在西方一些國家,對有危險因素(如有冠心病家族史,又有高血壓、吸煙或糖尿病者)而無臨床表現的可疑患者,則進行冠狀動脈造影以確診。在國內對這類患者應該密切隨訪,定期檢查也能提高早期診斷率,以減少猝死的發生。故對無明顯臨床表現的可疑患者,應該全面分析,有肯定危險因素者,應列為定期觀察對象。
(2)心絞痛型
它是冠心病的一個主要臨床表現。老年人的心絞痛往往不如青、壯年患者劇烈,不是絞窄或壓榨樣疼痛,常常僅感胸悶或壓迫感;鈍痛或灼痛。同時缺乏急性缺血性心電圖改變。休息時心電圖有1/2-1/3可以正常。因此,老年人的心絞痛誤診與漏診並非少見。我所確診為冠心病患者的病例,在初發階段被誤診為牙病、胃痙攣、腸梗阻及膽囊炎等疾病者皆有。
(3)心律失常型
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性改變,特別累及傳導系統時,可引起各種心律失常,部分病人可無心絞痛及心電圖改變而以心律失常為初發癥狀,如頻發房性或室性早搏、陣發性房顫等。上述心律失常發生在50歲以上人群時尤應注意。特別是在活動或勞累後心律失常發作頻率增加者,應該考慮到冠心病的可能,應該做超聲心動圖及核素心肌顯像等檢查,如排除了其他器質性心臟病,就應考慮為冠心病。不可輕易做出功能性心律失常的診斷。
(4)心肌梗塞型
它是由於冠狀動脈急性閉塞導致部分心肌嚴重而持久的缺血壞死所形成的一組症侯群。其初發癥狀可表現為①嚴重而持久的心絞痛;②無痛型;③休克型;④心力衰竭型;⑤心律失常型。除以上類型外還可以牙痛、肩痛、上腹痛等不典型表現常導致誤診。
慢性肺部疾患者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合併冠心病時常造成診斷上的困難,因為慢性肺疾病患者常有肺氣腫或肺心病,肺疾患的癥狀遮蓋了心肌缺血的表現,從而忽視了冠心病的診斷。
綜上所述,對老年人的冠心病診斷,必須隨時提高警惕,即使是以消化、呼吸系統甚至牙病癥狀就診,也應考慮到冠心病的可能,及時作各項有關的檢查,必要時作動態觀察,以避免或減少其誤、漏診率。
女性警惕心臟病發病五大癥狀
專家發現,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女性健康的第一殺手。據統計,婦女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比乳癌還高了8倍。
心血管疾病專家臨床發現,
女性心臟病發病的癥狀可能不像男性那麼典型,甚至有時隱晦不明或疑似其它的毛病。主要有五大癥狀如:
胸部中央的沉重感、壓迫感、悶脹感、扭緊感等;
胸痛可能延伸到頸部、背部、手臂、上腹部等;
胸痛時常伴隨自汗、噁心、嘔吐等;
胸痛時可能會也可能不會有喘氣、頭暈、暈厥等;
其它較隱晦的癥狀,像不明原因的倦怠,無緣由的緊張,腹部脹氣感,背部肩胛間的疼痛。
據分析,女性心血管疾病逐年高發的原因主要是不良生活方式引起。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副主任胡大一教授指出,從今年的全球統計數字來看,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有1700萬人,相當於全球死亡人數的1/3,其中80%分布在發展中國家,中國這一數字也在呈上升趨勢。目前全球吸煙者有12億,超重或肥胖者有10億,不運動的靜態生活方式者則以億萬計。
專家建議,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於女性遠離心血管疾病。首先是不要抽煙,並幫助親友戒煙,進而建立一個禁煙的生活環境。因為抽煙會使心臟病的發生率升高2倍,即使是二手煙也一樣。其次,讓適當的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研究發現每天30分鐘的快走,會降低一半的心臟病的風險。其實,運動會增加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對身體各部分的生理機能都有幫助,且運動也是最有效的緩解壓力的方式,對心理衛生也有助益。再有就是維持理想的體重。因為肥胖會使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發生概率提高2至6倍,而這些都是引起心臟病的高危險因子。另外是攝取健康均衡的飲食。以粗糧為主食,像全麥、糙米;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選擇低脂食物,並少吃動物性脂肪;少吃肥肉,以魚類、豆類來取代;避免喝太多酒,要降低鹽的攝取。最後是維持規律的生活並保持愉快的心情。因為作息不規律、熬夜、精神緊張、心情煩躁對心臟、對免疫力、對生理機能都有不良影響。
《冠心病診斷》
「假冠心病」有泛濫之勢
現在許多醫院尤其是基層醫院,在冠心病診斷方面奉行「寧可錯判一千,決不放過一個」的原則,當看到心電圖有T波低平或倒置,或者ST段輕度下移,均診斷為「心肌缺血」,戴上冠心病的帽子。也有人將大年齡者出現的室早、房早等心律失常,診斷為冠心病,年輕者診斷為心肌炎;還有人不詳細詢問病史及鑒別癥狀,只要有胸悶、胸痛就扣上「冠心病」的帽子。因此,每年有成千上萬的人被誤診為「冠心病」!然而另一方面,有些表現不典型的冠心病又往往被漏診。
冠心病的規範診斷是合理治療的前提,建議診斷中注意以下幾點:
1.缺血性胸痛,胸骨後,手掌大小,陣發性(1~15分鐘/次),鈍悶痛,勞動可誘發,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緩解,有時伴隨咽喉、牙及頭痛,或左上肢麻木及疼痛。
2.心電圖動態改變,尤其心絞痛發作時ST段水平或下斜型降低≥0.1mV,但陽性率不高,大約只有30%~40%在心絞痛發作時才有心電圖相應的缺血性改變。心絞痛緩解後心電圖可以恢復正常。有時也可出現無痛性心肌缺血改變。所以,這一主觀癥狀與心電圖缺血性ST段下降並非總是同時出現。對於那些長期心電圖無動態改變的ST-T改變,大多數不是由冠脈血管性缺血引起,而是可能由於高血壓、心肌病等心肌細胞肥厚的細胞性缺血所致。
3.若靜息心電圖無缺血證據,可動態監測(12導聯Holter)無痛性或有痛性缺血,也可用激發試驗誘發,包括平板或踏車運動試驗,多巴酚丁胺或潘生丁激發試驗,核素心肌掃描等等。這些運動試驗的診斷準確性約80%左右,存在10%~20%的假陽性或假陰性率。但切記不穩定心絞痛不宜做運動試驗,此時冠造更安全些。
4.最直觀的診斷屬冠脈造影,約99%的準確性,可使≥200μm直徑的冠脈顯影。但對於痙攣性或微血管性缺血(X綜合征)不能獲取直接證據。
5.在形態與功能上綜合判定冠脈狹窄情況的檢查,近年來冠脈內超聲的應用漸多,可以準確判定不規則狹窄或功能性狹窄情況以及粥樣硬化斑塊的穩定性和危險性,也可有助於PCI治療選擇及其療效監測。
診斷冠心病和破案一樣,具有典型的缺血性癥狀或上述客觀檢查證據,確診不難。然而,對於某些不典型或證據不足者,寧可「診斷從寬,治療從嚴」,暫不要戴上冠心病的帽子,先按冠心病治療,同時進一步設法尋找冠心病證據,指導選擇規範的治療方案。
測測你心臟是否健康
以下兩法可測得你的心臟健康狀況:
1.身體前屈自測法
請你在1分30秒內完成體前曲20次。前傾時呼氣,直立時吸氣。做動作前測一次脈搏(π1),做動作後立刻測一次脈搏(π2),過1分鐘後再測第3次脈搏(π3)。然後,按下列公式計算:
(π1+π2+π3-200)/10=X分
例如:動前測得π1為80次,動作後測得π2為100次;1分鐘後測得π3為85次。
總分為:(80+100+85-200)/10=6.5分
結果評價:
0~3分,心臟極好;3~6分,心臟很好;6~9分,心臟一般;9~12分,心臟不太好;超過12分,請立即去醫院檢查。
2.身體狀況自測法
請你根據最近的身體狀況,在符合自己情況的項後面劃個「三角」。
(1)上坡或上台階時氣喘吁吁,呼吸困難。
(2)脈搏過快或過慢。
(3)脈搏中斷或無規律。
(4)上樓或工作中勞累時胸悶或隱痛。
(5)血壓升高或脈壓差小。
(6)腳腿常在下午浮腫或感覺鞋緊。
(7)口唇、指甲呈青紫色。
(8)頸部青筋跳動。
在上述8項中,即使一項划了「三角」,也要作一次心電圖檢查;如果兩項劃「三角」或更多項劃「三角」者,應請醫生進行全面檢查
冠心病的早期診斷
如果您的家人及周圍朋友出現以下情況,請您提高警惕:
1.突然出現胸骨或左胸部疼痛;
2.體力活動時有心慌、氣短;
3.飽餐、寒冷感到心悸或胸痛;
4.容易出現疲勞並且有胸悶;
5.晚上睡覺時易驚醒並感到心悸;
6反覆發作脈搏不齊、過速或過緩。
冠心病的診斷條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有典型的心絞痛發作或心肌梗死;
2.休息時心電圖有明顯的心肌缺血表現或運動試驗陽性;
3. 40歲以的病人有心臟增大、心力衰竭,伴休息時心電圖明顯的心肌缺血表現;
4. 40歲以上的病人伴有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3種冠心病易發因素的其中2項者。
當您因心前區疼痛去醫院看病時,醫生總是要給您做心電圖檢查,那麼怎樣知道心電圖已提示您有冠心病呢?您可以人以下3方面看出來:
一是ST段改變,主要表現在ST段壓低、提高或呈單向曲線;
二是T波改變,主要是T波低平或倒置;
三是其他改變,主要包括休息或運動後T波倒置,左束支傳導阻滯及左前分支傳導阻滯,左室肥厚、房室傳導阻滯及異位心律。如果您的心前區經常悶痛但心電圖沒有以上改變時,您也千萬別掉以輕心,因為一份心電圖並不能排除心臟的病變,心電圖是診斷冠心病的一項重要依據,但不是唯一的診斷標準。
冠心病的自測
首先,可以進行一下自測。一般人出現胸悶、心前區不適癥狀,心電圖提示心肌缺血時,可以先用兩個簡單的方法做一個自測。
方法一是,如果休息時出現胸悶癥狀,可進行散步、洗衣等增加耗氧量的活動,然後觀察一下,看癥狀是減輕還是加重。如活動後癥狀明顯減輕或消失,多考慮為精神因素引起。
方法二,立即含服硝酸甘油,如癥狀在3-5分鐘內沒有緩解,表明胸悶癥狀與冠心病的關係不大。
不過,由於冠心病分有典型癥狀和無典型癥狀兩大類,沒有典型癥狀的病人,有的偶有胸悶心慌癥狀,有的一向自我感覺良好,即使發生急性心肌硬死,也只是感到"胃部"不適、噁心、或者牙痛、頸椎痛等,極容易造成漏診、誤診。所以,當您懷疑自己患有冠心病時,一事實上要到醫院做必要的檢查。
診斷冠心病的方法包括哪些內容?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和醫學科研工作者對冠心病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則診斷冠心病的方法日臻完善。最早人們主要是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包括癥狀和體征)、心肌學檢查和心電圖特徵來診斷冠心病心肌梗塞和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的。近年來,發展了許多新的檢查方法和技術,如放射性核素檢查、超聲心動圖、冠狀動脈造影、心血池顯像等運用於冠心病的診斷。
(1)臨床表現:主要包括癥狀和體征。心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臨床癥狀,根據心絞痛發作時的部位、性質、誘因、持續時間、緩解方式等特點和伴隨癥狀及體征便可鑒別心絞痛和心肌梗塞,可以說,典型的癥狀和體征對冠心病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的診斷至關重要。
(2)心電圖:心電圖是冠心病診斷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診斷方法。與其它診斷方法相比,心電圖使用方便,易於普及,當患者病情變化時便可及時捕捉其變化情況,並能連續動態觀察和進行各種負荷試驗,以提高其診斷敏感性。無論是心絞痛或心肌梗塞,都有其典型的心電圖變化,特別是對心律失常的診斷更有其臨床價值,當然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3)心電圖負荷試驗:主要包括運動負荷試驗和藥物試驗(如潘生丁、異丙腎試驗等)。心電圖是臨床觀察心肌缺血最常用的簡易方法。當心絞痛發作時,心電圖可以記錄到心肌缺血的心電圖異常表現。但許多冠心病患者儘管冠狀動脈擴張的最大儲備能力已經下降,通常靜息狀態下冠狀動脈血流量仍可維持正常,無心肌缺血表現,心電圖可以完全正常。為揭示減少或相對固定的血流量,可透過運動或其它方法,給心臟以負荷,誘發心肌缺血,進而證實心絞痛的存在。運動試驗對於缺血性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後的心功能評價也是必不可少的。
(4)動態心電圖:是一種可以長時間連續記錄並編集分析心臟在活動和安靜狀態下心電圖變化的方法。此技術於1947年由Holter首先運用於監測電活動的研究,所以又稱Holter監測。常規心電圖只能記錄靜息狀態短暫僅數十次心動周期的波形,而動態心電圖於24小時內可連續記錄多達10萬次左右的心電信號,可提高對非持續性異位心律、尤其是對一過性心律失常及短暫的心肌缺血發作的檢出率,因此擴大了心電圖臨床運用的範圍,並且出現時間可與病人的活動與癥狀相對應。
(5)核素心肌顯像:根據病史,心電圖檢查不能排除心絞痛時可做此項檢查。核素心肌顯像可以顯示缺血區、明確缺血的部位和範圍大小。結合運動試驗再顯像,則可提高檢出率。
(6)冠狀動脈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可以明確冠狀動脈有無狹窄、狹窄的部位、程度、範圍等,並可據此指導進一步治療所應採取的措施。同時,進行左心室造影,可以對心功能進行評價。冠狀動脈造影的主要指征為:①對內科治療下心絞痛仍較重者,明確動脈病變情況以考慮旁路移植手術;②胸痛似心絞痛而不能確診者。
(7)超聲和血管內超聲:心臟超聲可以對心臟形態、室壁運動以及左心室功能進行檢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檢查手段之一。對室壁瘤、心腔內血栓、心臟破裂、乳頭肌功能等有重要的診斷價值。血管內超聲可以明確冠狀動脈內的管壁形態及狹窄程度,是一項很有發展前景的新技術。
(8)心肌學檢查: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診斷和鑒別診斷的重要手段之一。
(9)心血池顯像:可用於觀察心室壁收縮和舒張的動態影像,對於確定室壁運動及心功能有重要參考價值。
《冠心病禁忌》
飲食篇
A飲
(一)、忌飲用軟水
水質硬度與冠心病的發生有關。美國科學家曾對163個城市進行調查,發現水質硬度與冠心病的死亡率呈負相關。有人對6個硬水地區和6個軟水地區的居民進行配對研究,發現後者較前者血膽固醇含量、心率和血壓均顯著增加。這種現象不僅見於美國和英國,而且也見於瑞典、加拿大和荷蘭。在日本幾乎所有的水都是軟水,而這個國家腦血管意外是死亡的首要原因,大多數是由於出血。這被認為與軟水的酸性較高有關,因它可腐蝕水管,從而釋放出有毒元素鎘。
但也有人認為這可能與在不同水質中,有益元素鎂、鈣、鉻、錳和鉬的含量不同有關。硬水地區人們攝入大量的這類元素,而軟水地區則顯著減少。
不管怎麼說,硬水,尤其是含有多種有益微量元素的礦泉水,對預防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的發生是有好處的。
(二)、忌脫水。
有些中老年人平時沒有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等到渴了想喝水時,已造成程度不同的「脫水」了。人的血液70%左右是水,脫了水,血液怎麼流動呢?由於老年人特別是冠心病患者的血黏度都有所增高,達到一定程度時,可出現血凝傾向,導致缺血或心腦血管堵塞,嚴重時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腦卒中。水可以稀釋血液,並促進血液流動,故老年人平時要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最好在睡前半小時、半夜醒來及清晨起床後喝一些開水。
(三).忌多量飲水。
一次喝多量的開水。茶、湯、粥、汽水等飲料,會迅速增加腸容量,使胃腸脹滿,隔肌上升,胸腔容積縮小,影響心臟跳動。
(四).忌酗酒
因為大量飲酒可以增加心臟和肝臟的負擔:大量酒精能直接損害心肌,造成心肌能量代謝障礙;過量的酒精亦可抑制脂蛋白脂肪酶,促使肝臟合成前β脂蛋白,血中β脂蛋白(主要含膽固醇)消失減慢,甘油三酯上升,進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既發冠心病。
但持續少量地飲酒則可使血中高密度脂蛋白提高,並有降血脂的作用,從而可保護心血管系統,抑制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因此,冠心病患者每天可適量飲低度酒,喝酒量以l天不超過50克為宜,但烈性酒應絕對禁飲。
(五)忌多飲可樂型飲料
因為可樂型飲料是可樂果配製成的,如果一次飲用得過多,則可因咖啡因對胃粘膜的刺激作用而引起噁心、嘔吐及眩暈、心悸。冠心病病人由於心肌及心臟興奮傳導組織的異常受損,常易發生心電紊亂,出現心律失常。大量咖啡因可引起血管痙攣,使冠心病病人本來因發生異樣硬化而狹窄的冠狀動脈發生痙攣,引起心肌的供血不足而誘發心絞痛,嚴重者可發生心肌梗塞。
(六)、忌喝咖啡
咖啡中含有咖啡因,它可使人精神振奮,消除疲倦,提高腦的活動能力,增進食慾,促進消化等。但若飲用不當,也會影響人的健康。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就不宜喝咖啡。
常喝咖啡的人,其血中膽固醇的含量升高。心肌梗塞患者中,不喝咖啡者佔10%,每天喝5-6杯咖啡者佔48%。說明喝咖啡與冠心病有一定的關係。日本研究人員也證明,喝咖啡的人,飯後2小時其血中的遊離脂肪酸增加,同時血糖、乳酸、丙酮酸都升高,這是由於咖啡因有升高血脂的作用。
(七)、飲茶五忌
飲茶對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病患者無疑是有益的。因為,茶不僅能止渴提神,消食利尿,而且能減低血清膽固醇濃度,調整膽固醇與磷脂的比值,減輕動脈硬化的程度,增強毛細血管壁的彈性,並具有抗凝血和促進纖維蛋白溶解的作用。但飲茶也有一定的學問,並不是說飲得愈多愈濃愈好,心血管病患者飲茶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茶忌濃釅,宜清淡。這對老年人和心血管病患者尤為重要。因為茶能加強心室的收縮,加快心率,過釅的茶會使這些作用加劇,使病人出現胸悶、心悸、氣短等異常現象,嚴重者甚至造成危險後果。
(2)忌睡前飲茶。茶中的咖啡因有興奮大腦皮層的作用,為保證休息,心血管病患者睡前不宜飲茶。
(3)忌飯後即飲茶。因為食物中的微量元素易與茶中的酸鹼成分起化學反應,形成不溶性的鹽類。而且茶葉中所含的另一種成分鞣酸,可使蛋白質凝固成顆粒,胃腸難以消化吸收。如病人伴有便秘,更不宜飲茶,因為茶中的鞣酸有收斂作用,可使便秘加重。
(4)忌飲隔夜茶。此種茶雖不會使人致癌,但因茶泡的時間長,維生素C等營養素會因氧化而大量損失;茶水中的營養成分也會因細菌、黴菌的繁殖而變質。
(5)忌服藥時飲茶。因茶中的鞣酸、咖啡鹼等成分會與藥物發生化學作用而影響藥效,還會使所服的藥物產生一定的副作用。
相信飲茶時注意以上幾點,芬芳的茶葉一定能為你的健康長壽發揮有益的作用。
B食
(八)、忌飽食。
臨床資料表明,冠心病人進餐不易吃得過飽,尤其是那些飯後容易發生心絞痛的人,更應引起警惕。
人體胃腸道的血管極其豐富,進食後由於消化和吸收的需要,心血輸出量增加,腹腔內的臟器處於充血狀態。心臟功能不好的病人飽餐後,可因心血輸出量過多而加重心臟負擔。膨脹的胃將橫膈向上推移,進一步影響心臟功能。進食過飽,迷走神經便高度興奮,會導致冠狀動脈持續性痙攣和收縮,很容易發生急性心肌梗塞。
專家們建議冠心病人應採取少食多餐的方法,每日可以吃4-5餐,每餐以八分飽為宜。這樣既容易消化,不影響睡眠,又可預防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性發作。另外,平時少吃動物脂肪及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肝、腎、腦等。多吃蔬菜、水果及豆製品。吃清淡飲食,不要吃得太咸,每日食鹽攝入量以5克左右為宜。
(九)、忌美食
心血管病流行是人類違背了自然規律而得到的一種懲罰。如被西方國家視為垃圾的西式快餐,富含高熱量、高飽和脂肪酸,現在卻在我國廣泛流行,博得了不少孩子的青睞,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健康。我們應該更多地效仿祖先多食素,多吃植物性食物(包括穀類澱粉、蔬菜和水果),少吃動物性食物(魚類除外),尤其要少吃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多的食物,遠離麥當勞、肯德基類「不健康」食品。
(十)、忌多吃蛋黃
患有心血管病者,不宜多食蛋黃,這是因為蛋黃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人體中膽固醇的含量增加是造成心血管病的病因之一,特別是40歲以上的人,過多地食用含膽因醇高的動物性蛋白和脂肪,會使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增高,從而導致動脈硬化症。
雞蛋的蛋黃含膽固醇很高,每100克蛋黃內含膽固醇高愛1163毫克,是動物性食品中含膽固醇較市制食品。所以,心血管病人不宜多吃,每天不應超過1個蛋黃,最好隔天吃一次或每周吃兩次為宜,可多吃豆腐及其它豆製品。
(十一)、忌吃螃蟹
螃蟹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但心血管病患者吃螃蟹是不適宜的。
因為螃蟹含膽固醇甚多(每100克蟹肉中含膽固醇235毫克,每100克蟹黃中含膽固醇460毫克),患有冠心病、動脈硬化症、高血壓病、高血脂症的患者,食用含膽固醇過高的食物,會加重心血管病的發展。
(十二)、忌食菜籽油
國內外許多專家,對心臟病患者進行的調查表明,因食用菜籽油而造成的心肌脂肪沉積現象,占心臟病患者調查總數的5‰。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心臟病病人如過多食用菜籽油,對保護心臟是不利的。有關醫學專家對菜籽油的成分進行分析發現,菜籽油中含有40%的芥酸,它是一種長鏈脂肪酸,其碳鏈要比普通脂肪酸多4個碳原子,而這些較多的碳原子易給心臟病患者帶來隱患。所以,建議各類心臟病患者,應慎食或不食菜籽油。
(十三)、忌吃油炸食物
美國加州大學的科研人員發現:在油炸的食物中有一種比「普通膽固醇」更兇惡的「氧化膽固醇」。它能夠在心臟血管中加速脂肪斑塊形成,並很快在動脈壁上形成斑塊,粘附不動,愈積愈厚,造成動脈硬化,血流不暢,甚至阻塞血管,使動脈失去彈性,喪失功能。於是便產生心臟供血不足、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塞、心肌梗死等致命性心臟病發作。
這一研究成果告訴人們,心臟病的發生與否,不完全在於吃了多少含膽固醇的食物,而在於怎麼吃法,即使少吃也可能致病。
動物脂肪中的膽固醇在被加熱、油炸、煎炒、烘乾、烘烤過程中,膽固醇的分子隨著溫度升高,會被氧化成為「氧化膽固醇」。而這種制食模式在中國家庭中幾乎天天有,每人都會吃進或多或少的氧化膽固醇。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血管中氧化膽固醇含量愈來愈高,危害越來越明顯。這就是我國冠心病發病率逐年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對此專家們提醒人們:
一、中老年疾病要在青少年時期積極預防。特別對獨生子女的飲食要特別關注。動物脂肪、肉類需要吃,但不宜過量。特別不要多吃油炸、油煎、烘烤的食物。
二、改變不科學的烹調方法,提倡吃豆油、芝麻油、花生油。;肉類加工提倡清燉、清蒸或先煮,棄油水,再製作。現在一般大小賓館酒家飯店的廚師炒菜,大都將菜肴過油,這種烹調方法炒的肉類儘管味道好,但所含的「氧化膽固醇」,無疑比清炒、清燉的要多得多。
三、人類要保護自己的心臟,首先嘴巴要約法「三章」。要科學地吃,多吃瓜果蔬菜和富含纖維素食物。此類食物含有大量纖維質和果酸,它們在腸道中能阻止吸附脂肪、膽固醇的吸收,從而達到減肥和預防冠心病等高血壓的發生。
(十四)、忌拒絕脂肪。
倫敦大學營養學家桑德斯的研究表明,如果心臟病人每周食用兩次魚肉脂肪,其死亡率比限制全部脂肪、只食纖維素較高食物的病人還低30%。故心臟病人在一日三餐中適當安排魚、禽食品,有助於心臟康復。
(十五)、忌多吃糖
我國的飲食結構是以米、面為主食,其中含有大量糖類。正常人的飲食中,已可獲得足夠的糖,甚或超過人體需要量。這時如再在食物中加入食糖,或正餐之外過多地吃甜食、糖果、巧克力等,就會使攝入的糖量大大超過人體需要。過多的糖不能及時消耗掉,便會轉化成脂肪在體內堆積。久之,則使體重增加,血壓升高,加重心肺負擔。不僅如此,吃糖過多還可使血中甘油三酯急劇上升,造成高脂血症,進而影響凝血機制和血小板功能。早期瑞士專家們研究了1900~1968年間食糖消耗量與心臟病的關係,發現冠心病的死亡率與食糖的消耗量成正比例。日本的調查也得出相同的結論。因此,冠心病病人不宜多吃糖。
(十六)、忌嗜食辛辣。
辣椒、胡椒、生薑、大蒜、大蔥等刺激性食物,均能興奮神經,促使心跳加快而誘發心臟病複發。
(十七)、 忌菜肴過咸。
食鹽過多有增加血容量的作用,血容量多了,心臟負擔必然加重。
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壓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調查資料發現,有相當比例的冠心病病人患有高血壓,而高血壓又有促進冠心病發展的作用。因此,控制高血壓並設法降低血壓水平,對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鈉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心排血量,直接增加心臟負擔,對心臟血流供應不足的冠心病人是不利的。目前普遍認為,鈉攝入量在促進高血壓發病中起著一定的作用。流行病學資料表明,食鹽每日攝入高達20克的日本北部人,高血壓發病率可高達40%,明顯高於食鹽每日攝入約5克的北美愛斯基摩人的發病率。研究還證明:平均每天少攝入5克食鹽,平均舒張壓可降低0.53千帕(4毫米汞柱)。因此,對已患有高血壓的病人,限制食鹽可作為一種非藥物性治療手段。
那麼,冠心病病人應限制多少食鹽為宜呢,這要根據病人是否同時患有高血壓,以及高血壓的病情來決定。有人提出較為嚴格的限鹽量,規定每日不超過5克。有的人較難做到並堅持。筆者認為,應根據自己的情況,逐漸限制食鹽用量,使自己的口味漸漸習慣於低鹽膳食。具體做法是:烹調時在菜肴出鍋前將鹽撒在食物上,鹽味便可以明顯地感覺出來;還可利用糖、醋、香料等調味品,來增加食物味道,以減少食鹽用量。目前市場上出售的低鈉鹽,也是限鹽(限鈉)的一個較好的選擇。
我國居民膳食中的鈉鹽來源有:
(1)烹調用鹽。
(2)調料:如醬油、黃醬、咸醬。
(3)腌制食品:如鹹菜、鹹魚、鹹鴨蛋、臘肉等。
(4)蘇打粉、飲料、食品防腐劑和添加劑。
(十八)忌忘補鉀
鉀鹽是可以保護心肌細胞的。促進鈉排泄的降壓藥,常常增加鉀排泄,造成體內缺鉀。因此,膳食中於限鹽(限鈉)的同時,應多吃含鉀的食物,例如五穀雜糧、豆類、肉類、蔬菜和水果均含有一定量的鉀。動物性食品雖大多含鉀比蔬菜、水果高,但鈉含量、膽固醇含量較高,而蔬菜、水果含的鈉極少,所以,應多吃水果、蔬菜來補鉀。含鉀高的食物有菠菜、蘿蔔、捲心菜、芹菜莖、南瓜、鮮豌豆、檸檬等,均可選食。
(十九)、忌攝入鐵過多
鐵是人體造血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若體內鐵缺少,可導致缺鐵性貧血。科學家近期研究發現,人若對鐵攝取和儲備過多,則會損害心血管功能,增加患心臟病的危險。
美國生物化學家在研究中發現,鐵貯存過多,會促使不穩定的自由基損害心臟。因為過多的鐵可促成療養自由基生成增加,從而對動脈內壁和心肌造成超氧化損害,引發心血管系統疾病。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人體內多餘的鐵貯存在蛋白質中,結合成鐵蛋白,這種貯存是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多。但是,血液中鐵鐵蛋白與膽固醇相互作用,能促使心臟病不斷惡化。研究資料表明,高鐵蛋白要比高膽固醇、高血壓和糖尿病對心臟的危害更大。
為了防病保健,對於並非鐵不足的健康者來說,不宜多服用富含鐵元素的補藥、補品,尤其是體內血清鐵水平較高者,應節制食用富含鐵元素的動物肝、腎、血和海藻類食物及添加鐵質的強化食品,謹防攝入鐵過多而罹患心臟病。
(二十)、忌補鈣過量
許多臨床醫生都倡導心血管病患者宜高鈣飲食,以降血壓,維持心臟功能。然而,研究發現,心臟病患者補鈣過量,可因鈣沉積而引起猝死。
美國學者克盧教授指出,美國每年有20萬例致命性心臟病發作,主要是由於心臟缺血,二氧化碳濃度突然升高,造成鈣離子大量湧入心肌細胞內,發生鈣沉積而猝死。研究者認為,就心血管系統而言,鈣代謝失調主要表現為血管平滑肌細胞中的鈣含量增高,使血管張力增加而引起痙攣,血流減慢甚至停止。
因此,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病患者宜在專科醫生指導下,合理攝取鈣或服用鈣劑來達到降血壓的目的,不應盲目補鈣。
鍛煉篇
(二十一)、忌晨跑。
不宜清晨鍛煉。根據國外學者測定,上午6時至9時是冠心病和腦出血發作最危險的時刻,發病率要比上午11時高出3倍多。另外,人體在上午時段交感神經活性較高,隨之而來生物電不穩定性增加,易導致心律失常,可能出現室顫,引起猝死。還有,人的動脈壓在上午較高,增加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的可能性,導致急性冠脈綜合症的發作。所以,大家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要避開心血管事件「高峰期」,將時間安排在下午及傍晚進行。
(二十二)、忌超負荷運動。
冠心病患者既要堅持鍛煉,運動可以促使心臟的小血管擴大、延長、增多,改善心肌的供氧狀況,改善血液中脂質代謝。運動還有助於改善心肌代謝,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臟的代謝功能。心臟發病的重要原因還有一個是缺乏運動。在同一環境里生活的人,經常坐著不動的,患冠心病比經常活動者高出2倍。
又要嚴格掌握一個「度」字,使供血量和需血量相平衡。人在安靜狀態下,心肌每分鐘需要300毫升左右的血液供應;大的體力活動,心肌每分鐘需要的最大血量達2000毫升左右。可見超負荷的運動量極易導致心腦血管急劇缺血、缺氧,可能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或腦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參加適宜運動。
積极參加體育鍛煉是防治心臟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要保護心臟,體育鍛煉注意事項:
1.任何人,如果在運動結束10分鐘後,心跳次數每分鐘仍在100次以上,則不應再加大運動量,應根據情況適當減少運動量。
2.運動量應從小到大,時間從短到長,循序漸進。
3.進餐與運動至少間隔1小時以上。
4.運動最適宜的溫度是4℃-30℃。
5.運動時若出現頭暈,頭痛,心慌,噁心,嘔吐等不適癥狀時,應立刻停止,必要時需就醫。
(二十三)、心臟病忌局部鍛煉
研究表明,一些心臟病人在做全身性活動時心臟病不易發作,而在做局部性肌肉活動時,儘管沒有全身性活動量大,反而容易誘發心臟病,這是由於肌體供血方式的改變而引起的血壓變化導致的。在心臟病患者心臟功能本來就弱的情況下,極易發生心肌嚴重缺血,誘發心臟病。
美國生理學家阿斯特朗建議,老年人和心臟病人宜進行一些輕鬆愉快又不至於增加心臟負擔的全身性活動,如跳交誼舞、做廣播操、打太極拳等,這樣既能促進新陳代謝,又不會增加心臟負擔。
(二十四)、忌玩驚險遊藝器械
大型遊藝器械速度快,起伏大,會使心血管疾病病人的冠狀動脈痙攣,使自主神經控制和心臟傳導系統失調,心肌缺血而發生猝死;還可使高血壓動脈硬化者發生腦血管破裂;即使不發生上述情形,也可能加重病人頭痛、失眠、心律失常。因此,一些高血壓、心臟病病人不要玩驚險遊藝器械。
心態篇
(二十五)、忌生氣、發怒。
人的情緒一旦緊張、激動,特別是大喜大悲時,會使得交感神經興奮,結果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心肌耗氧量亦明顯增加,加重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病情。更嚴重的是,這些變化有時會導致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引起心臟驟停。
(二十六)、忌大笑?
笑是非常有益的活動,「笑一笑十年少」的說法是有道理的。按照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精神病專家威廉。弗賴伊博士的說法,沒有笑,人們就容易患病,並且容易患重病。因為一次普通的笑能使人體的胸、腹、心肺乃至肝臟得到有益的鍛煉。笑可以引起身體內部的活動、促進內分泌系統的分泌,有益於減輕疾病,笑能解除煩惱和抑鬱因此笑的好處確不少。
但大笑、狂笑則不利於健康,尤其對有冠心病的病人。因為大笑可加速血液循環,使脈搏加快,呼吸次數增加,血壓增高,心臟耗氧量增加,使冠心病病人易誘發心絞痛,甚至可出現心肌梗死。對某些有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還可突出發生腦栓塞,腦出血,甚至出現「猝死」。在現代各種激烈比賽運動場上,或在激動人心的電視屏幕前,由於過度興奮大笑不止而致命的屢有所聞。因此笑要笑到適度,尤其對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主張常笑但不可大笑。
睡眠篇
(二十七)、忌睡眠時間太長
成年人,每天保證6~8小時的睡眠是正常的,心臟病病人如果睡眠超過正常要求,比如每天睡10小時以上,心臟發病致死的比每天睡眠7小時的高出一倍,因中風而喪命的高三倍半。因為睡眠時,血液循環變得緩慢,會增加心臟或腦內血液凝塊的危險,因此睡眠太久會造成心臟病突然發作或中風。這說明,對心臟病人來說,並非睡眠越多越好。
忌貪睡懶覺。據有關報道,每晚睡眠十小時的人比僅睡七小時的人,因心臟病死亡的比例高一倍,因中風而死亡的比例則高出三倍,睡眠時間太長會造成心臟病突然發作,腦出血的原因可能是睡眠時血液循環緩慢,造成心臟和腦內血凝結。
(二十八)、忌在晚間調理不當
臨床統計資料告訴人們,在安靜的夜晚,心血管病有比白天更易發生意外,為此,心血管病人更應注意晚間的保健,以防夜間發生意外。
(1)心血管病病人的晚餐應當適度,不可吃得過飽,也不宜吃得太好,特別是不要吃高脂肪食物,不要飲烈酒。飽食和高脂肪食物均會增加胃腸負擔,對心臟不利,可誘發心肌梗塞和猝死。飲用烈性酒,尤其是過量飲酒,常是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病人發生中風的重要誘因之一。同時,心血管病病人的晚飯應比平常人早一些時間吃,以求在睡前有一段消化時間,切忌飽食後就躺下睡覺,多吃些清淡飲食更好。
(2)晚飯後不要馬上坐下來看電視或看書寫字,應到戶外散步半小時左右,或在室內踱步。
(3)飯後不要吸煙,更不可喝濃茶。大量茶水進入胃內不僅增加腹壓,使心臟的負擔過重,還會因夜間多尿影響睡眠,或者夜間起床不方便。睡眠不佳或夜間突起均對心血管病人十分有害。
(4)為了睡得快,睡得好,睡前也不要與別人談話過多,更不能與他人爭論或發脾氣,情緒要保持平靜。也不要看書看報。
(5)患者應養成在上床睡覺前用溫水洗臉、洗腳的習慣,有條件的最好洗一次溫水澡。室溫低的應在被窩裡放置熱水袋或用電褥子,避免一下子鑽入冷被窩,使身體不適。更應注意,要把保健盒放在床頭,以防夜間出現情況措手不及。
(6)另外,這類病人在晚間睡覺時不宜穿緊身的內衣。內衣過緊有可能壓迫胸部,導致循環呼吸受阻,因而要盡量減少心臟不必要的受壓。並且不宜夜間獨睡一室,以備病人出現異常現象,如鼾聲異常、大口喘息、尖叫或自述不適、呻吟不止時,趕快用硝酸甘油、亞硝酸異戊脂等急救藥,並立即求救。
(7)心血管病人夜間最好睡斜床,以防止由平卧時迴流到心臟的靜脈血量因站立或坐位時增加而使心臟負擔加重。如能給經常在夜間頻繁發作心絞痛的患者睡上半身高、下半身低的傾斜床,不僅可以避免或減少心絞痛的發作,而且還不會造成因服藥而帶來的頭痛、頭昏等副作用。
不良生活習慣篇
(二十九)、忌急劇減肥。
德國醫生警告說:閃電式的飢餓減肥法,會使體重過快下降,致使大量蛋白質消耗與肌肉組織減少,造成心肌組織的衰退,誘發心力衰退。
(三十)、忌煙。
據報道,目前全世界成人中約有一半以上的男人和四分之一的女人吸煙,而且呈有增無減之勢,這不能不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社會問題。醫學家認為,吸煙對冠心病患者是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並勸告患者一定要戒煙。為什麼呢?
香煙中的大量有害物質隨煙霧吸進肺里,可迅速地被吸收到血液中,進而作用到心臟、血管和中樞神經系統,使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原」增多,導致血液黏稠,很容易引起血液凝固與血管的異常變化,國外許多流行病學調查證實,冠心病的死亡率與吸煙呈顯著正相關,成年以前開始吸煙的危害程度更高。我國的資料表明:大量吸煙比不吸煙的冠心病發病率高2.6倍以上,心絞痛發生率高3.6倍以上。
由此可見,吸煙對冠心病病人危害甚深,應堅決戒掉。冠心病吸煙者應深刻認識到:①治病不如防病,吃藥不如戒煙;②戒煙年齡越早,對冠心病的預防效果越好
(三十一)、忌過寒過熱。
嚴寒季節,冠心病患者不要忽視手部、頭部、面部的保暖。因為這些部位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縮,加快心跳或冠狀動脈痙攣。此外,寒冷還可使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血壓升高。所以,冠心病患者冬季外出活動時,宜戴口罩、手套和帽子;早上刷牙、洗臉宜用溫水;洗衣、洗菜時,不要將手長時間泡在涼水裡。在炎熱的夏季。人體血液循環量大幅度增多,可使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快,加重心臟的額外負擔。
嚴冬之下不宜用太熱的水洗澡,因會令血管擴張及脈搏加速,加重心臟的負擔,故洗澡的水溫要溫和適中。冷水浴對冠心病病人不適宜。因冷水刺激可誘發心絞痛甚至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
因此,冠心病患者在嚴冬或炎熱的天氣。應該採取相應的自我保護措施。
冬季保暖尤為重要,建議冠心病人在寒流突降,大風聚起時,要做好預防,以免病情惡化。具體措施是:1、注意保暖,出門時最好戴口罩,以防冷空氣刺激:2、避免迎風疾走;3、避免疲勞、緊張、激動;4、避免引起冠心病發作的其他誘因,如吸煙、飽餐等;5、堅持預防用藥。能順利安全地度過寒冬。
(三十二)、忌口腔不衛生。
如果口腔不衛生或患有牙周炎等牙病,口腔中的革蘭陽性桿菌及鏈球菌就可能進入血液循環,使小動脈發生痙攣或血栓,導致心肌梗死。所以,冠心病患者尤其應該保持口腔清潔,防治牙病。
推薦閱讀:
※淺表性胃炎防禦與中藥治療
※中醫治療男性不育症
※風水病與慧緣風水治療法(轉自慧緣大師網)
※腫瘤學的未來:靶向腫瘤異質性,開啟分層靶向治療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