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喜愛的年畫【組圖】
年畫起源於中國,作為一種正式的民間畫種,年畫的約始於五代北宋,其淵源卻可以上推至秦漢或更早的驅鬼、避邪之類的守護神門畫,舊稱「紙畫」、「紙片」與「畫張」等。宋代鏤版雕印的發展以及春節慶祝活動的豐富促使年畫得到發展,題材豐富起來,有風俗、仕女、娃娃、戲曲等。隨著明代中後期版畫的興盛,彩色套印技術的成熟大大促進了木版年畫的繪製與銷行。明清時期可謂是木版年畫的鼎盛期。清代末葉開始流行石印及膠版印刷的年畫,盛行「月份牌年畫」,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城市。現在,年畫更加成了一種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藝術,無論在題材上,還是在表現手法上都日趨豐富。
月份牌年畫以其造型淳樸、色彩熱烈、富有強烈的喜慶氣氛而受到人們的喜愛,逢年過節,張貼年畫是我國人民的傳統風俗習慣。在上世紀的20-40年代,在上海產生了一種新型的年畫,因其畫面附有年月曆表而得名為「月份牌年畫」(也稱「擦筆年畫」)。它一出現,就受到了當時各階層市民的歡迎。
新中國成立後,月份牌年畫中嬌艷的古裝美人和時裝美女圖顯得不合時宜,因而逐漸被冷落。在「文革」期間,被指責為「資產階級情調」而禁止印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月份牌年畫重新走入人們的視野,特別是表現愛情故事的《西廂記》和《白蛇傳》,更受人們的喜愛。一時間,月份牌年畫成了年畫中的主角,迎來了月份牌年畫的繁榮期。但到1995年前後,月份牌年畫和以影視女演員為主打的掛曆不再受歡迎,逐漸淡出市場。某人收藏有一幅鄭曼陀的《照鏡》美女圖,由於不懂行,過早地出手了。
推薦閱讀:
※羌族碉樓:「東方金字塔」(組圖)
※男人最希望女人碰觸的9個部位(組圖)
※美渙絕倫!來晚了會後悔的!(組圖)
※廣東碣石萬戶人家年銷洋垃圾服裝上億件(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