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宇無聲:你只是活在我的「分組可見」里
我朋友今天在朋友圈分享一張截圖,是升級後微信的新功能,在加新好友過後,可以選擇「只向對方展示近半年的朋友圈」。
朋友就感嘆,洞察用戶心理到這種程度,這是真牛逼。
其實我始終覺得,作為社交軟體,微信的很多功能,在實用之餘,還頗有些微妙。比如「分組可見」,這一項看似不起眼的設置,卻恰好容納住了朋友圈裡的千人千面。
我認識的一個女同學,明明跟男朋友處得蠻不錯,可每天總在朋友圈更新苦大仇深的分手歌,還拎出幾句凄凄慘慘的歌詞,專挑深夜發。我跟她在兩個相距甚遠的城市讀書,曾經交情不錯,但後來一年只能碰面一兩次,對她戀情的了解,就全仰仗朋友圈了。
就憑她隔三差五發一些分手歌,還有零零碎碎的怨婦體,我猜測她戀情不順。
可我太天真,後來才聽另一位朋友解釋說,她經常在朋友圈裡秀恩愛的呀,合照也沒少發,明明兩個人目前順風順水——不過她好像設置了分組可見吧,她認識的新朋友,尤其是男生,都看不見她的戀愛狀態,甚至只能看見她的「失戀」狀態,你可能是被她不小心分錯組了。
你看,高手都是這麼玩朋友圈的,一邊熱戀一邊為自己規劃後路,圈好自留地。不向全世界宣告戀情,反正情場如戰場,多長點心眼,才能適時全身而退。
我真替她男朋友汗顏,只為了給別人的殷勤永遠留點空子去鑽,她竟然活生生髮展出截然不同的兩面——一邊是給某一批人展示的親密動作,一邊又是給另一批人炮製的悲傷表象。
如此維護自己,很難說是愛得虔誠的。
其實別說在愛情里,在生活中,很多人的朋友圈也不算虔誠。
很弔詭的一點是,相較於草根們搶個熱門都能幾萬贊的微博,朋友圈是私密社交起家,是別人窺視你人生的窗口,但兩個平台的現狀卻是,實際好友更少的微博成了真心話發泄地,而一開始私密的朋友圈裡,卻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表演」。
我們被困在朋友圈的「人情網」里,不得不戴上合宜的面具。
你打下一行字準備埋怨team里的豬隊友,但在發送前卻把所有相關的人都屏蔽;
你跟男朋友吵架,想發傷心欲絕的控訴,想了想怕看客覺得浮誇,乾脆設置為只有他可見;
你可能在一撥人面前低調謙遜有內涵,轉頭又在另一撥人面前,毫無保留地播送自己的所有「豐功偉績」。
說白了我們的朋友圈,都是為了讓別人看。我們希望有一個完美的形象——在同學看來,是收斂踏實的人;在父母看來,是孝順懂事的人;在上司看來,是勞怨皆收的人;在老友看來,是前途無量的人。
心理學家戈夫曼提出過「擬劇論」:社會是個舞台,每個人都是演員,扮演著自己覺得需要的角色,並且希望向他人塑造某種形象,期待他人對此形象的回應。
所以與其說微信讓社交錯綜複雜,倒不如說它只是恰好貼合了我們長久以來的本性——人人都有完美癖,人人都有表演欲。
「分組可見」無可厚非,我也是分組可見功能的忠實使用者。每次在朋友圈裡分享自己的文章時,我都會有心把同班的同學屏蔽,若是把太過細膩的文章展示給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人,像被人吃透了內心,多尷尬。
在「分組可見」里,我們會尋得一種舒適感——我們在不同時間結交不同的朋友,不同的人際網,也需要我們不同的形象。我甚至覺得,能夠從善如流地處理好它們,算是一種現代人必備智慧。
只是有時候,我說有時候,分組可見會發展成一種虛偽。
聽朋友講過一件蠻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是他的一個同學,平時在學校特立獨行,逼格高高掛起,朋友圈長期只有電影截圖或書封,儼然一位獨善其身的文藝青年。
可不巧的是,我朋友還認識了一位做創業的朋友,年紀輕輕靠自己開上了特斯拉那種。有一次創業的這位朋友隨手發了一條沒營養的狀態,沒料想文藝青年竟給他點贊,還評論「張老闆最近忙些什麼呀?雖然前途無量,還是要記得休息」。
如此分裂,眾人皆驚。
「分組可見」,讓我們永遠無法完整得知真相,世界充滿羅生門,我們只能拿到其中的一個版本。
我總覺得,那些將「分組可見」運用得爐火純青,把自己的形象塑造得無比飽滿的人,多半是在現實生活中缺乏真正的認同。
縱使人人都有表演欲,但表演,畢竟不是生活的全部啊。
怎麼講呢,待舞台幕布被收起,追光燈都撤下,那個孑然一身、字正腔圓念著「完美」台詞的人,看起來,真的很孤獨。
推薦閱讀:
※馬思純歐豪同房過夜戀情曝光 《左耳》黎吧啦張漾結局改寫了
※反差萌的正氣擔當都暻秀 受業內合作人士喜愛
※途經理想,一身瘦骨 一雙冷眼 一張快嘴 一顆熱心
※星城娛樂中韓女團候選人練習生招募計劃
TAG:明星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