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川普當選暴露的美國社會撕裂,來看國內社會撕裂,以及導致產品經理的焦慮
這句話很長,但是盡量把想表達的意思縮寫而出。我想表達的意思是川普當選大出社會主流媒體的意外,並且川普把美國原本潛藏已久的社會撕裂徹底暴露出來了。
這次的川普大選,事後的分析,有明顯的農村包圍城市的現象,城市的都投給希拉里,而大片村鎮區域都投給川普。這些區域長期不被社會主流媒體關注,無論是互聯網還是傳統媒體,城市人群佔據了話語權,這些占人口一半之多的村鎮人口居然毫不被社會主流所關注。有些在美國留學的國人,十分驚訝,在大學裡,舉目四望居然沒有一個人支持川普,事後川普當選總統,許多美國大學生震驚到流淚——他們所理解的世界崩塌了。
無論說川普爆粗口、素質低,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美國社會存在撕裂,這些佔據媒體的人群,並不代表所有。而支持川普的那些人,擁有和這些主流價值觀不同的訴求。
這些在城市的人,或許無法理解全球化帶來的犧牲,而且大面積地存在,他們可能都無法理解這些村鎮居民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同一個國度,卻存在著不同價值訴求的人群。而且撕裂到對立的程度,許多人因為支持川普和被朋友絕交。那些在城市的人群甚至無法接受這一新的世界全貌,他們以為他們的訴求就是所有的世界,而川普給他們帶來了世界觀的衝擊,他們不相信也不接受另外一群價值取向的人居然是社會的主要群體。
美國的事情其實和國內的情況何其相似,我們的社會撕裂甚至比美國還要嚴重。
前陣子與一年紀略大的朋友聊天,他算事業有成,最近在思考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問我互聯網家裝的事情,我說靠電話銷售。他十分不理解,裝修這麼大的事情,人們怎麼會不理性地交給一個素未謀面只靠打電話來成交?我跟他說,不僅是家裝行業,甚至許多互聯網公司都是要電銷來支撐其盈利。尤其重要的一點,我們在互聯網算深度用戶,不能以我們已經深度理解互聯網的理性用戶,來推己及人,認為廣大用戶群眾也是理性的,恰恰相反,有的時候群眾的消費相當不理性。
我跟他談起快手這款僅次於微博的,國內第四大流量平台。即使從事互聯網十幾年的他表示從來沒有聽過,我又發了一篇當時在朋友圈流傳甚廣的一篇文章《一個視頻軟體中的中國農村》,說的就是快手這款app。
快手APP設計的十分簡單,但是裡面的視頻估計許多人看了反感,都是自殘自虐的視頻,用鞭炮炸自己褲襠、連灌十幾瓶二鍋頭。快手的用戶大多都是村鎮戶口、進城務工的人群,而這款APP的日活是千萬。
日活千萬的APP,按互聯網主流估值的演算法,至少市值在幾十億了。但是快手這款APP長期不在主流互聯網媒體有過矚目的報道,甚至融資都十分困難。就因為其用戶是中國的底層人民,但是他們卻是中國的大多數,我們只是少數人。
我又跟他說,視頻直播這麼火,你周圍有人看直播嗎?他搖搖頭,一個人都沒有。包括我的朋友圈也沒人看直播,大學同學玩遊戲倒是有看遊戲直播,但從未在上面花過錢。而直播平台上每天數千萬的流水,到底是誰在消費他?喊麥天王mc天佑,又是誰給他花錢,讓他月入兩百萬?
一個朋友在一家有著億級別用戶的公司從事UED方面。他公司的產品用戶基本是四線以下的人群,他的痛苦和焦慮就是用戶的界面設計與自己的審美相差甚遠,甚至是對立面的,但是這個產品的用戶喜歡。
OPPO和VIVO在三線以下城市布點的成功,直接抄底了小米的「屌絲」群體——比小米的屌絲用戶還屌絲的用戶。雷軍所面對的草根用戶,到現在發現,仍然是屬於被互聯網覆蓋到的金字塔中層,而大量的金字塔底層甚至連互聯網的基建服務都享受不到,所以OPPO和VIVO大量地在三線以下的城市布點,返點給加盟門店,做信息不對稱的生意。
這種社會撕裂的根源是互聯網、全球化帶來的。互聯網商業有兩大模式,省時間的和消磨時間的,其實就說明的人群撕裂成兩大陣營——沒時間的和有大把時間的。
沒時間的人大部分在城市,我們匆匆忙忙,每天恨不得有48小時來工作,互聯網的方便可以讓人隨時隨地的工作,協作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效率提高了但是能做的事情廣度也變多,只要你願意,有做不完的事情,電腦打開即可辦公。有時間的人則多數分布在三線以下城市和城鎮,房價不高,消費的產品不多,現代社會為他們的生活工作提高太多的效率,原來一天要做完的事情,可能幾個小時就解決了,那剩下的時間就大把用來消磨。有人砸重金玩遊戲,砸數百萬也直播的主播,這些你不理解的消費行為和衝動,都在中國大片土地發生,而你不禁感嘆自己只是少數分子(但少數分子並沒有帶來物質上也屬於少數有錢的,還是窮人妹的!)。
當我們幾個互聯網從業者硬著頭皮看MC天佑的喊麥時,實在無法接受這種文化。好像一個從小被閹割的太監一樣,好奇地觀察著這些用戶的性衝動慾望。我們不理解他們的慾望訴求,甚至覺得反感他們的文化。而作為一個產品經理,這種焦慮尤其強烈。
推薦閱讀:
※互聯網簡訊-20180406
※作為一個非it行業的學生,怎麼才能快速入職pm
※模塊化到整體化的一點小思考
※PM成長記錄——2018年4月總結
※頭腦王者的思考與建議--一流的產品、三流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