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咖喱嗎?
07-07
印度有咖喱嗎?
印度有個詞,叫masala。Masala是一個統稱,任何一種香料混合都可以叫masala。常見的香料有胡椒、辣椒、茴香、肉桂、豆蔻、薑黃等。一次旅遊時經過一家masala店,看黑板上寫著一百多種配方,便驚訝地問店主:「masala有一百多種哪?」店主驚訝地看著我;「一百多?這只是本店特色經典配方,masala有成千上萬種。」的確,所用的香料及比例不同,製成的masala色香味就不同。所以一萬個家庭,就有一萬種masala。同樣是masala lamb,每家店的味道都不一樣,但通常都帶著濃郁奇特難以言表的辣味,而不是我們熟悉的咖喱味。
那麼問題就來了,好端端的食物,印度人為什麼喜歡加各種香料做成糊糊呢?一次跟印度朋友聊masala,我說在我的家鄉,喜歡吃的清淡,既健康,又能品嘗食物本身的味道。這位朋友說,masala的香料都是健康食品,而且好的masala與食物充分融合,恰到好處地將其味道發揮到極致,就像把一個人的潛力挖掘出來。我說那幹嘛把什麼都做成糊糊呢?菠菜嚼著吃不是很好嗎?他說,thats the point,我們去中國總覺得菜吃著像生的,沒有燒熟。我一時語塞,他接著說,你肯定是沒吃過好的masala,下回來我家吃,我們會根據不同食物,用一天的時間磨炒香料,加上菜和肉一起熬煮,做成人間美味。看他陶醉的表情,我也是醉了,這大概就叫制masala不誤燒菜功。
真正讓我體會到masala好的是印度奶茶(masala tea),就是在紅茶中加入生薑茴香豆蔻等各種配料,再加奶一起煮。此時的配料展現了「功成不必在我」精神,與奶和茶的味道充分融合,然後自己全身而退,最後品嘗到的是奶香茶香各種香而絲毫沒有怪味。就像一個好的翻譯,讓溝通變得順暢,順暢到體會不到翻譯的存在。加之masala tea的暖胃功效,讓我對它又多了一層好感,看來masala的確是健康的。於是研究了下配料,發現masala一個常用配料是薑黃(turmeric)。中醫認為,薑黃性溫,味辛、苦,具有活血通經、祛風除痹、行氣止痛的功效,可以降血脂、抗腫瘤。還有研究稱,印度得老年痴呆症的人相對較少,可能跟印度人常吃的masala中含薑黃有關,因為薑黃可以修復神經組織退化疾病如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大腦。想想當年還在美國的Costco超市專門幫人買過薑黃素,看來多吃點masala就行了。總結一下本篇知識點:1、印度很少有你們熟悉的「咖喱味」。2、在印度,香料混合叫masala。這是一個統稱,而不像我們理解的咖喱那樣有某種特定口味。3、Masala應用極廣,從牛奶到薯片,只有想不到沒有吃不到。連在印度境外發行的以盧比計價的債券都叫瑪莎拉債券(masala bond)。
推薦閱讀:
來自專欄言出必行
說到濃郁的印度味,很多人首先想到咖喱。不少人問我,在印度是不是整天吃咖喱。你們讀書多,我不騙你們,但如果要來印度尋找熟悉的「咖喱味」,恐怕會失望。為什麼呢?
這還要從咖喱這個詞說起。據說當年英國殖民者在印度吃到各種香料菜肉糊糊,直接被奇特的口味驚呆了,聽說泰米爾語管這叫kari,就發明了個英文詞curry。於是這個滿帶異域風情的詞便隨著印度香料一起在各地流傳開來,並融合地方特色,變了味道也變了意思,成了某種特定口味的「香辣醬」。
既然在印度,咖喱不叫咖喱,那叫什麼呢?可惜我至今沒去過他家,也沒體會到masala如何把菜的潛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因此對他說的多少有點存疑,總覺得印度人喜歡masala一是跟天熱,暑氣濕氣重有關,二是因為以前人窮,做點又咸又辣的糊糊醬,蘸一勺糊糊吃一盤餅就飽了,既省錢又便於保存。但不管怎麼說,masala之於印度人可謂真愛,除了做菜,還有masala牛奶、masala咖啡、masala可樂、masala麵包、masala餅乾、masala薯片......只有想不到沒有吃不到。不僅是吃,連在印度境外發行的以盧比計價的債券都叫瑪莎拉債券(masala bond),可見masala幾乎成了印度的代名詞。
一次去超市買酸奶,沒看仔細,回家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吃了一口,滿滿的茴香孜然味讓人過嘴不忘,剩下的酸奶就直接扔垃圾箱了。推薦閱讀:
※印度平民小哥逆襲成谷歌CEO!但劈柴哥的人生無法複製
※印度有哪些黑科技?
※長期在印度工作或多次往返中印的朋友,在印度有哪些奇特的經歷?
※印度又雙叒叕搞戰機選型,這次啥花樣? | 晨楓
※《維多利亞與阿卜杜勒》:個體傳記的成功OR公映電影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