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濤颶浪》憑什麼被稱為「年度最美災難片」?

《驚濤颶浪》憑什麼被稱為「年度最美災難片」?

文| 徐默晴

災難片,向來受到觀眾的青睞,票房也賣座,是好萊塢電影的絕佳題材。然而最近幾年業內卻出現了一種聲音,認為好萊塢災難片的品質每況愈下,故事雷同,特效泛濫,令災難片本身成為了一場災難。

不過,6月1日在北美上映的災難片《驚濤颶浪》或許可以為優秀的災難片證言,否定上述這個「一竿子打死」的觀點。

電影改編自1983年太平洋颶風海難事件,一上映就與迪士尼的《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以及福斯的《死侍2》一起登上北美周末票房排名的前三位,並且憑藉令人過目難忘的絕境海難場景、四級颶風后的艱難自救、催淚扎心的愛情故事,獲得國外權威媒體的高度讚賞,被稱為「年度最美災難片」。

「改編自真實災難的「年度最美災難片」」

《驚濤颶浪》取材於曾轟動全美的太平洋颶風海難事件,這個事件是全美十大真實災難之一,其影響力居於全球海難生還事件第一位。

影片講述了富有探索精神的塔米·奧爾德姆與未婚夫理查德·夏普為完成夢想中冒險刺激的航海之旅,二人駕駛著帆艇從碧海藍天的大溪地起航橫渡太平洋。

航行中二人遭到名為「雷蒙德」的四級颶風的襲擊。該場颶風是太平洋歷史上有記載的最強颶風之一。彼時,風速超過每小時140英里,海面掀起高達40英尺的海浪。

在風暴過後,帆艇被摧毀得破敗不堪,更不幸的是男主人公理查德因身受重傷而奄奄一息,在沒有救援的情況下,女主人公塔米徘徊於希望與絕望左右……

主人公最後是否能離開絕境呢?一切並非如此簡單。「電影進行到一半影院里已經響起此起彼伏的抽泣聲,結尾更是全場抹淚」,電影在北美上映後,有影迷這樣評價。

值得一提的是,《驚濤颶浪》的拍攝地正是當年這起真實海難事件的起點——被稱讚為「最接近天堂的仙島,上帝恩賜的禮物」的大溪地。

為了還原真實場景,導演採取實景拍攝,將大溪地絕美與殘酷的雙重面貌進行了展現,力求讓觀眾切身體會到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無助與堅強。難怪也有網友評論說:「這是我看過把海拍得最漂亮的電影。」

「製作團隊實力雄厚,高品質凸顯票房潛力」

《驚濤颶浪》由美國STX娛樂公司、美國Lakeshore娛樂公司、華誼兄弟、Ingenious Media投資製作。

影片的主創團隊堪稱強大,導演是三度榮獲冰島電影艾達獎最佳導演的巴塔薩·科馬庫。他可以說是災難片的專家,曾執導過2012年冰島電影《深淵》,以及2015年上映的《絕命海拔》,後者講述的是1996年世界聞名的珠峰山難。

編劇則包括動畫電影《海洋奇緣》的兩位聯合編劇亞倫·坎德爾與喬丹·坎德爾,以及提名第33屆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處女作劇本《英格麗向西行》的編劇之一大衛·布蘭森·史密斯。

攝影師羅伯特·理查德森也是赫赫有名,其曾憑藉《雨果》、《飛行家》、《刺殺肯尼迪》三度獲得奧斯卡獎。他用鏡頭捕捉到的海上美景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主演方面,女主塔米的扮演者是在美劇《大小謊言》中與妮可·基德曼飆戲、曾獲得金球獎劇情類電影最佳女配提名的謝琳·伍德蕾,飾演男主理查德的山姆·克拉弗林曾出演風靡全球的電影《飢餓遊戲》系列,並在國內觀眾熟知的電影《遇見你之前》中,與《權力的遊戲》的 「龍母」艾米莉亞·克拉克演繹了一場纏綿悱惻的愛情輓歌。

《驚濤颶浪》自6月在北美上映以來就獲得了觀眾們不錯的反響,國外權威媒體亦紛紛對影片給予了高度的讚賞,認為其是一部高品質且極具票房潛力的作品。

《滾石》雜誌表示:「作為導演,巴塔薩·科馬庫是一個災難大師,他靈活地安排了一系列的場景,不管是精彩的開場鏡頭,還是讓人陷入絕境的風暴」。而《The Playlist》網站的金柏·邁爾斯點評道:「影片在浪漫的夢境和痛苦的噩夢之間、在幸福和絕望之間轉換,影片攝影捕捉到了大溪地的美景以及塔米、理查德單純的幸福」。

「災難片如何走出特效迷信,打造精品?」

毫無疑問,災難片是電影市場中一個重要的影片類型。最近這幾年,不管是美國的《薩利機長》、《勇往直前》、還是韓國的《釜山行》、《隧道》、抑或是俄羅斯的《火海凌雲》、英國的《空中營救》、西班牙的《海嘯奇蹟》,在國內都擁有龐大的觀眾基礎,並且還收穫了不俗的口碑評價。

災難片中驚險的劇情走向、刺激震撼的場景畫面以及在災難中呈現出的人性矛盾,往往最引人入勝。加之越來越多的災難片在「災難」的基調上加入了愛情、科技等其他元素,使得電影的內涵更加豐富飽滿,更受市場和觀眾的喜歡。比如2012年重映的《泰坦尼克號》3D版,儘管距離首次在國內上映已經過去14年,但在國內依然斬獲了9.46億元的超高票房,穩坐災難片票房第一的寶座。

與《泰坦尼克號》相似,《驚濤颶浪》同樣是在真實災難題材的框架上,加入了愛情情節,然而背後折射出的更多是災難中求生的信念與意志力。對浪漫愛情的演繹,對宏大的災難場景的敘述,對災難面前人性的深度刻畫,依然可以成功俘獲和震撼無數觀眾的心。

然而最近幾年,也有部分災難片為了追求感官效果而不惜過多的炫技,故意堆砌大量的特效場面,讓觀眾有一種「幾部災難片鏡頭混剪在一起也毫不違和」的感覺,造成觀眾的審美疲勞。

同時,泛濫的特效效果必然會導致電影的戲劇衝突性過分誇大,讓故事與人物失去災難中的真實性,電影最終只能淪為一部爆米花娛樂大片。

而《驚濤颶浪》則有意避免這樣的問題。首先在特效上,導演巴塔薩·科馬庫顯得很克制。從電影畫面可以看出,導演有意把影片聚焦在男女主角兩人的故事上,而把特效控制在比較小的尺度上,這也是導演巴塔薩·科馬庫的一貫風格。

另一方面,電影改變自真人真事,強調故事與人物的豐滿度。一波三折的情節推進與角色塑造滲透並行,戲劇衝突都是故事線自然發展的結果,主人公的求生過程得到儘可能的還原。有觀眾甚至對比了災難真實照片與電影中的場景:「十分震撼人心的電影,最後出現真實的故事照片時驚呆了,演員和原型長得十分接近,就連接近岸邊時船上的布置也很像」。

可以說,無論從製作團隊、電影品相、觀眾基礎、海外口碑來看,《驚濤颶浪》無疑是市場上稀缺的災難類型片的種子選手。電影已於6月1日在北美上映。


推薦閱讀:

電影降臨什麼時候上映?
《復仇者聯盟3》登娛樂周刊封面 史無前例的拯救宇宙大戰
USC UCLA NYU AFI
一部不走尋常套路的非洲戰爭題材電影《無境之獸》
2017最新十部評分最高英美劇,你看過幾部?

TAG:電影 | 災難片 | 美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