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建構No.3】問題背後的吶喊
個人成長建構師之路 第3篇
所有心理困惑的共同傾向
1、心理困惑的重力指向
這些年來,多次與人做職業發展輔導時,總有一個讓我不安的體驗。這個體驗就是每次與人交流到較深入的階段,都會有意無意的將話題引入到一個我難以收場的問題上。這個問題就是人為什麼活著,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起初我懷疑是否是我跑題了,還是我不夠職業的表現。今天我似乎得到了更加明確的答案!事實上按照羅傑斯的發現,只要環境足夠開放和安全,任何關於個人心理困擾或人際關係的抱怨、吐槽,都會引向這個具有濃厚哲學味道的命題。
如果我們刻意迴避這個方向,企圖就事論事的解決問題,會遇到一個更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當我們給出一個答案之後,對方馬上又會拋出一個新的問題,來證明答案不正確或不全面。一來二往,感覺像是對方成了答案的評判人員,而我們才是那個關心答案的人,解決問題成了我們的責任,而當事人越來越不像責任人。
總之當事人傾向於用無助或都怪XX的方式,來表達一種想要做真實自我的潛台詞:「我怎樣才能拋棄人格面具,接觸到真正的自我?」羅傑斯也通過大量的案例證明了這一點。當羅傑斯與當事人建立了安全信任的關係之後,問題都會從最初的現象,走向相同的核心:如何做真實的自我。
2、自我保護的人格面具
在成長過程等各種原因下,人們總是按照別人的標準和要求去生活,久而久之,這個別人的聲音,會內化成自己內在「理想的自我」,打引號是因為這並不是他的理想,而是在道理上「應該」成為的自我。他們的思考、感受、做事方式,都是按照這個「應該」的標準去執行。以至於找不到真正的自我,或感到喪失自我,沒有自我。
然而摘掉面具並不容易,因為這是人們在自我保護的過程中,一層一層建起來的。人們要用這樣的面具示人,企圖讓別人認為那就是自己。認為這樣的自己才符合人們心目中的「應該」的人,才被喜愛、被接受、才足夠安全。
如果把面具摘掉了,那麼真實的自己是什麼屬性?自己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與人互動?這樣的方式別人喜歡嗎?不喜歡的話,靠什麼保護自己呢?這些疑問會讓人陷入一種虛無的恐懼。
但是如果不摘面具,真實的自我又確確實實的在內心不斷的吶喊。這種吶喊讓人受夠了面具的偽裝,這種吶喊充滿了來自真實自我的恐懼、憤怒和羞愧的情緒。
它恐懼自我的消失;憤怒自我得不到彰顯;羞愧真實的自我「不夠好」。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接受心理輔導時,開始接觸真實自我時會流淚、憤怒等流露一些極端的情緒。因為它們在心目中壓抑已久。
3、面具與真實的矛盾
我在想,為什麼人們討厭偽裝,討厭面具,那明明是自己親自建立起來的,用來證明自己可以被接受、可以被愛的皮囊。事實上這副皮囊也收穫了一定的效果,否則我們早在它建立之初就把它丟棄了。人們為什麼總想企圖擺脫這個「有用」的皮囊呢?
也許下面這個比喻能給我們一個解釋: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人生體驗。我小的時候,出去辦事,經常被介紹為,這是某某某的孩子。後來我發現這句話很好用,當我說出我是某某某的孩子時,會更容易獲得一些大人的支持。
但是慢慢的,我開始厭倦這種自我介紹,因為這種介紹裡面缺了一個核心,核心就是我自己,關鍵是如果沒有某某某,那我是誰?似乎大家不在乎我是誰,只在乎我是誰的孩子。
做自己,做真實的自己,我想這是人們最底層的行為動力吧,我找不到藏在它下面更深層的動力源了。人從2-3歲自我意識覺醒的那一刻,就意味著自我意識求存的開始。
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自我意識的覺醒,本身也是大腦創造的一個概念和演算法。這個演算法以自己和自己寄存的肉體存在為核心目的,進行趨利避害的演算。這種演算自然不希望自我消亡,也不希望別的演算法(外來的「應該」)來取代自己。
因此這種演算法的BUG,或者說是代償機制,就是一面通過運用外在的「應該信息」,來構建一個應該的虛假自我;一面又害怕這個虛假自我取代自己,讓自己徹底消亡。
這個比喻也許能勉強解釋,一個人的真實自我,為什麼會一邊構建虛假面具,一邊又討厭面具的原因。
而建構師的任務,就是協助這個真實的自我升級一下演算法,讓其擺脫對面具的依賴,建立真實自我與社會的互動,並確信自身和自身所依存肉體安全的新方法。但不論如何,選擇做自己,是人生最重大的責任,這意味著我們將用自己定的「應該」生活,而出了問題也是因自己而起,與他人給的「應該」再無關係,沒有責任可以推給任何人。
4、找到真實自我的重要線索
情感的體驗,是我們探究未知的真實自我的重要途徑。在安全的環境里,讓一種情感體驗充分的發展下去,直到它到達邊界。那一刻,當事人會卸掉所有的面具,可能只是一瞬間,然後即刻又戴上面具。因為那一刻的他,自己還沒做好接受的準備,但是他依然可以深刻地看到那個真實的自己。
當事人會覺察這種表達,和壓在內心深處的需要或感受。當充分體驗自己的情感時,他便成了自我的真實存在。真實的自我有時會企圖與面具合作,用理性拼湊成一個半真實,半虛假的自我,但事實往往是虛假依舊會讓真實苦惱。
就像一條是活魚一條是死魚,活魚在水中,可以自由自在的、氣息生動,極富靈活變化的遊動,而死魚是僵化的毫無情緒波動可言。換句話說,即便帶著面具生活卻只能用真實的情感表達,因為面具沒有情感,情感也無法被塑造,這是面具和人性最本質的區別。
5、真實自我的行為傾向
(1)對經驗開放
帶著面具的人傾向於選擇只看到符合自己想像的東西,而忽視我們感受到的一部分真實;而摘掉面具的人,確切的說是當一個人更加開放的意識到內心的情感和態度時,便會更加坦誠的感受外在真實,拓展更廣的視野,而不是用預設框架來篩選感知現實。
舉個簡單的例子:夫妻吵架時,往往會給對方一個特別武斷的評判,雙方不服便越吵越凶。但是當雙方能平靜真實的表達和面對自己的感受時,就會很容易看到之前沒看到的對方的另一面。而對對方和自身的評判也會變得更加客觀。
(2)信任自己的感受和情緒
羅傑斯所提到的信任自己的有機體,我認為更容易理解的角度是,是信任有機體帶給我們的情感和感受。並以此來協助決策。
一方面,我們面臨選擇時,面對真實的自己,自我意識就會輕易地聽到來自有機體的感受和情緒。這些感受和情緒,正是我們做出判斷的依據。
另一方面,我們會排除一些企圖代替經驗作判斷的「應該」對我們的干擾。當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出現時,我們的感受和經驗會做出明顯的負向反映,來提醒我們哪個選擇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選擇。
與其說信任自己的有機體,不如說是身體和自我意識達到了更加和諧的合作狀態。實現這一切的基礎,是我們選擇做真實的自己,感受和信任自己的身體以及他的情感反映、對經驗開放等,這一些列行為所得出的演算法之和。
信任的另一個好處,是當感受和情緒被信任之後,它們的波動就如同感測器的信號一般,與我們的意識開始合作。並且這些波動因為被接納和看到,會縮小到一個不具破壞力的範圍內。
(3)內在評價源
當一個面對真實的自己時,他將更加傾向於自己對自己的行為做出評價和判斷,而不再那麼在意別人的肯定和標準。
他自身唯一的評判標準,是我的生活方式是否真的令我滿意?或者這種生活方式是否能表達真正的自我?如果不能,我應該採取怎樣的行動。?當評價源由外轉向內時,我們會看到一個獨立為自己負責的人正在形成。
他依照自己的標準做事,不受他人評判的影響,相應的,他也要對自己的評判和行為負責,這意味著失去推卸責任的依靠、意味著孤獨、意味著獨自面對一切。
(4)成為過程而非結果
人格面具是預設的、固定的;而真實的自我是流動的,變化的。我們在設定人格面具時,往往傾向於設定為一種理想的、固化的人格特徵。這種人格特徵可能來自於家庭教育的灌輸、或者社會環境的影響。而基於這樣人格面具,我們也會設定一個固化的追求目標與達成目標的狀態。
但作為一個真實的個人,我們的情感、情緒、認知是一個流動變化的過程。這個流動變化既是我們的真相,也是我們適應環境的基本特徵。因此,當我們選擇發現自我、成為真實的自我時,我們便開始轉向成為一個流動變化的過程。
這有點不可思議,個人的形成,並不是形成一件設計好的作品;而是隨著環境的變化、經驗的變化,更像一條在命運的峽谷中奔流的河水。無定式、無定性,隨著命運的山谷形成不同的形狀。你也許說,我們是那些河水?事實上,個人的形成,是那些形狀!但不論如何它已經不再是那個面具。
最後,當整理完這篇文章時,我在想:當我們與他人建立人際關係的時候,我們如何確定是在和人格面具建立人際關係,還是在和一個真實的人建立人際關係?這個問題一想,讓我有一些毛骨悚然。
葉上聞
公眾號:生涯葉上聞
2018年7月3日
推薦閱讀:
※《迪迦奧特曼劇場版》好看嗎?
※你的堅持可能不是勇敢,只是一場演給自己看的戲
※有一個不講道理的女同桌,怎麼辦?
※「媽,您就不能誇我一句嗎?」| 為什麼我們總在渴望父母的認可
※我們為何反感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