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癲癇兒童認知問題

科普:癲癇兒童認知問題

癲癇是一種神經系統慢性疾病,癲癇兒童多存在心理障礙,這不僅影響治療效果,同時也影響患兒生活質量。大量的研究表明,心理現象是腦的功能,而認知是心理的子系統之一,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群過度放電所致的神經系統慢性功能性疾病,為陣發性的非隨意的腦功能異常。

癲癇兒童的認知損害

兒童的認知功能主要內容包括注意力、理解力、概念形成、閱讀、語言、思維、學習、記憶及解決問題能力等多方面。彼此關係密切、互有影響。總智商FIQ是認知能力多方面的綜合體現,即反映有目的的行動、理智的思考以及有效應付環境的整體的能力。我國學者在全國0~14歲兒童智力低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85170名兒童中有294例癲癇患者,其中33.3%名患兒出現合併智力低下,68%有明顯學習新事物、記憶及集中精力困難,並且癲癇患兒的作業速度、持續作業時間、詞語學習能力、複寫和記憶能力明顯低下。一系列的研究結果顯示,癲癇患兒FIQ較正常對照組兒童明顯減低。各分測驗量表分癲癇兒童也均顯著低下,提示癲癇兒童的智能損害無選擇性,即患者的一般知識、興趣、判斷、社會適應、記憶力、注意力、抽象概括、邏輯聯想、空間關係、眼手協調及思維靈活性等能力均存在缺陷。

癲癇兒童的注意力異常

認知等心理現象是腦的功能,當癇性放電影響腦功能時,會導致作為認知功能內容之一的注意力的改變。前述智力測定的很多組成成分也與注意力密切相關,並間接體現注意力的高低。如腦的前額區皮層就與注意力等高級智能活動密切相關。有學者對9歲以下全身大發作的癲癇兒童的生活質量進行研究,其中25.3%有明顯的認知障礙,主要表現之一為不能集中精力學習。而注意力的障礙又必然影響患兒認知能力的其他各方面及綜合表現。因此,癲癇兒童的注意力異常值得我們給予切實的關注。

?

癲癇患兒認知功能的影響因素

癲癇兒童的認知障礙主要取決於腦損害程度及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前者又與起病年齡、發作類型及發作嚴重程度密切相關,遺傳及環境因素也有一定的作用。驚厥性腦損傷和年齡有密切關係,正在發育的腦組織最易受到癲癇發作時神經元異常放電及氧、葡萄糖代謝異常的損害。另一個因素為年齡越小,對患兒受教育程度的影響就越大,學習、生活、社會環境和家庭教育等非智力因素刺激少,減低了對大腦發育的促進而影響了大腦功能。所以起病年齡早的患兒,其智力低下發生率亦較高。

常用抗癲癇藥物對認知功能和行為的影響以苯巴比妥最為顯著,傳統抗癲癇藥物苯妥因鈉、卡馬西平等均對認知功能有影響。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抗癲癇藥物如妥泰對認知功能的負向影響,一項研究發現,41.5%使用妥泰進行聯合藥物治療的癲癇患者都表現出了認知方面的負作用;因此要注意抗癲癇藥物對癲癇患兒認知功能的影響。

家庭、社會環境對患兒的認知和學習潛能的發揮也有重要的影響。父母的焦慮情緒可影響患兒的生活質量。而教師對癲癇兒童的看法和有關癲癇的知識的不完整使三分之一的教師對癲癇兒童的教育工作沒有信心,導致癲癇兒童得不到正確的對待,而失去學習的勇氣和興趣,致認知能力下降。

推薦閱讀:

癲癇突發,這些急救知識很重要!
癲癇分類2:新生兒綜合征(《癲癇患者和家屬指導手冊》1-7)
青少年癲癇患者發病原因有哪些?
為您介紹癲癇患者的用藥方針

TAG:癲癇病 | 健康 | 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