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都紀程——邯鄲現存魏晉北朝古迹(1)修訂版

鄴都紀程——邯鄲現存魏晉北朝古迹(1)修訂版

來自專欄寒硯筆記

下馬登鄴城,城空復何見。

東風吹野火,暮入飛雲殿。

城隅南對望陵台,漳水東流不復回。

武帝宮中人去盡,年年春色為誰來。

——岑參【登古鄴城】

提起鄴城,大家腦海里會首先呈現出什麼呢?

是「浮雙闕乎太清」的銅雀台?還是「龍飛鳳舞」的【鄴中記】?抑或是那位「風調開爽,器彩韶澈」的蘭陵郡王?

這座被隋文帝摧毀的偉大城市承載了太多的過去,卻再也難以見到未來。在它逐漸被人們遺忘的今天,我們一行人 @寒鯤 @鸑鷟鵷鶵 @于謹 @首陽大君 @蕭散 @超超級新星 將會用自己的腳步,重新丈量出它的厚重歷史,向各位同道揭示鄴都的真容。

值得傳承的東西終究會被銘刻在我們的記憶里。

中皇山下仰望媧皇宮

鄴城從曹魏到北齊長期作為北方政權的核心政治中心之一。雖然號稱六朝都城,可大多數曾經輝煌壯麗的宮闕勝跡已經蕩然無存。保留下的多數是東魏北齊時代的遺迹,也足以供人憑弔古意了。

倒也是真巧,筆者此次從太原出發前往邯鄲,與東魏北齊時「霸府」晉陽和鄴都並立的格局奇妙的契合了起來,回想不免令人感慨。

Day1

當年北齊高氏皇族常在晉陽跟鄴城間往來經營,一路上建造了各類行宮。而這場邯鄲訪古的前奏,便是號稱「英雄天子「的文宣帝高洋在涉縣斥巨資留下的遺迹——媧皇宮北齊刻經。

媧皇宮

神武帝高歡及諸子均十分崇尚佛教。而媧皇宮位處鄴城和晉陽的必經之路,曾經被高洋作為離宮之一。這裡留下了大規模的北齊刻經遺迹,面積足足達到165平方米,13多萬字。據說佔了全國刻經的56%,號稱「天下第一壁經群」。

這裡就要吐槽一下媧皇宮的說明牌了,能把天保打成天寶。好好的英雄天子瞬間變成霓裳羽衣「李三郎」了。

媧皇宮的建築已經是清末重建的了。年代固然不久,可建築本身位居山巔,氣魄非凡,與山西渾源懸空寺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更何況中皇山風景秀麗,山勢平緩,所以筆者並不建議乘坐索道上山,大可慢慢攀登,更有訪古的意味。(不過景區門口到山腳下的交通車還是不要拒絕,往返20元可以節省體力爬山)

媧皇宮北齊刻經有這樣直接刻於崖壁的,也有刻於佛窟內的,共分了5處

眾所周知,魏碑體「銀鉤鐵畫」極具特色,媧皇宮的北齊刻經也是其中代表作,上圖給道友們細賞。

相機照不出現場欣賞所感受到的氣勢非凡,只取小巧了。

而中皇山上原本是有幾個北齊時開鑿的石窟,可惜內部佛像早已幾乎盜鑿一空。幸運的是石窟內壁密密麻麻的刻經保留的依舊很好。尤其是在幽靜的佛窟內,感覺細賞刻經 藝術更具靈動。

殘存的佛像彷彿訴說著當年滄桑的歷史

石窟內的刻經,也挑選部分給大家觀覽。

當從石窟中出來,再次仰望附近崖壁上的刻經,頓覺豁然開朗。

很值得高興的是,媧皇宮如今已經 被評為5A級景點。相信以後來這裡的人會越來越多,相應的就會有更多人感受這裡的女媧文化的同時,知道這裡的北齊刻經 。

不禁讓人聯想到許多在城市變遷中消失的珍貴古建築,若是能得到妥善的開發,名聲在外的話便也不會那麼輕易的被破壞而無人問津了。

這裡就要向大家推薦一下邯鄲訪古的最佳方式了。因為鄴城一帶的遺迹如今遍布邯鄲下轄各 縣市,尤其像是皇陵這些還散落在鄉村田地中,靠城際交通實在麻煩也是不實際的。故而筆者認為自駕游是最便捷的。(表揚一下我們的資深老司機 @寒鯤 )

結束了媧皇宮刻經的遊覽,便驅車趕往邯鄲市區,為 第二天前往銅雀三台遺址和欣賞臨漳佛教造像跟鄴城博物館做好充足的準備。

路上駕車經過趙王城遺址公園,第一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可惜地面看不到什麼遺迹,應該是發掘之後回填了。現在像是一個普通的城市公園。

Day2:

在邯鄲 市區休息了一晚,九點多我們就出發先前去臨漳佛造像博物館。

博物館展出佛造像200餘件,全部出土自北吳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北吳庄位於臨漳縣鄴城遺址東部,2012年春節期間,在該村發現了一處佛造像埋藏坑,經搶救發掘,共出土佛造像2895件(塊),數量之多,品相之精美,列居全國第一。

北吳庄出土的佛造像,絕大多數為漢白玉造像。時間跨度為東魏、北齊時期,也有少數北魏和唐代造像。

據推測應當是唐武宗滅佛時導致造像深埋地底,從此不見天日。

觀世音菩薩三尊像,北魏永平三年(510)

菩薩五尊像,北齊河清二年(563)

北齊,倚坐佛

北齊,佛七尊像

造像底座,北齊

蓮花像座,北齊武平六年(575)

造像底座,北齊天統五年(569)

無量壽佛,北齊武平五年(574)

臨漳博物館的 佛像多是漢白玉質地,且彩繪金漆殘留較多,雕工精緻流光溢彩。不得不令人驚異於北齊對佛教的推崇。

據說當年鄴城極盛時期,附近有 4000多所寺廟,如今從北吳庄的出土窖藏可窺見當年的輝煌了。

而鄴城最早的輝煌,不得不讓人聯想到銅雀三台。在離開臨漳佛博 後,我們一行人便直奔郊外的三台遺址。

銅雀三台遺址大門。雖然如今已經開發為3A景點,但實在是門前冷落車馬稀。

明朝中期,漳河泛濫將三台里的冰井台全部,銅雀台大部沖毀。只有金鳳台保留了下來。當地百姓此後便以訛傳訛,將殘存的金鳳台誤作銅雀台了。

轉軍洞,當年曹操修建的從鄴城通往講武城的秘密通道,目前僅存87米。

轉軍洞內景

在後趙石虎時期對三台再次進行大規模擴建,詳細情形【鄴中記】描述的極為細緻:

至後趙石虎,三台更加崇飾,甚於魏初。

於銅爵台上起五層樓閣,去地三百七十尺,周圍殿屋一百二十房。房中有女監、女伎。

三台相面各有正殿,上安御床,施蜀錦流蘇斗帳,四角置金龍,頭銜五色流蘇,又安金鈕屈戌屏風床,床上細直女三十人,床下立三十人。凡此眾妓,皆宴曰所設。

又於銅爵台穿二井,作鐵梁地道以通井,號曰命子窟。於井中多置財寶、飲食,以悅蕃客,曰聖井。又作銅爵樓,巔高一丈五尺,舒翼若飛。

南則金鳳台,有屋一百九間,置金鳳於台巔,故名。北則冰井台,有屋一百四十間,上有冰室,室有數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石墨可書,又熱之,雖盡,又謂之石炭。又有窖粟及鹽,以備不虞。今窖上石銘尚存焉。

三台皆磚甃,相去各六十步。上作閣道,如浮橋,連以金屈戌,畫以雲氣龍虎之勢。施則三台相通,廢則中央懸絕也。

可惜當年潑天富貴,如今也不過剩下一個大土堆了

銅雀三台的遺物當年被日寇盜走許多,如今剩下的精華部分都藏於鄴城博物館。

打鐵需趁熱,鄴城博物館便是 我們下一個目標。

不料人算不如天算,再精妙的安排也比不上天意弄人。鄴城博物館居然有所謂的中午休息時間,要到下午2.30才能開館(在後來幾天我們才發現,邯鄲諸多博物館和遺址都有中午閉關時間,如何合理安排空檔,是一個在邯鄲訪古避不開的問題)

不過我們到的時候已經2點了,只能在博物館門口聊天散步消磨時光了。

鄴城博物館,建築頗有氛圍

鄴城復原模型。鄴都的格局對後世中國都城產生了深遠影響。

銅雀台青石螭首,乃曹魏時期的珍貴文物。

「大趙萬歲」瓦當。石虎當年大修鄴城時廣泛用此瓦,三台遺址也有不少出土

後趙建武六年(340年)的勒柱刻石

上午在臨漳佛 博總覺得北吳庄的出土佛像展有些缺憾,雖然精美但也遠不到驚人駭目的地步。原來在鄴城博物館也安排了一個出土佛像展,更多的精粹文物都在此地。

筆者之前曾在青州博物館欣賞過龍興寺出土佛像展,同樣是以東魏北齊時代為主的造像。相比之下兩者的精緻程度難分高低,各有千秋。但青州造像體量更大,等人高的造像比比皆是。而臨漳窖藏佛像就以小 像為主。

個人猜測當年唐武宗滅佛,已經把大型佛像摧毀,而小像數量眾多便直接埋藏了起來,就這樣沉寂了千年。

鄴城博物館之後 ,這一天的訪古計劃便也完成了。因為根據我們預定的計劃,次日便要去尋訪位於田野鄉間的東魏北齊帝陵。自駕游的好處再次體現,不多久我們便到達了磁縣,今晚就在這裡休息等待明天行程的開始。

下期主要看點:東魏孝靜帝陵,北齊神武帝高歡陵,文襄帝高澄陵,磁縣博物館如如公主墓出土文物。


推薦閱讀:

從桓范角度拯救曹爽
《隋唐帝國形成史論》書評

TAG:魏晉時代 | 人文 | 歷史 |